破茧而出,乘风起飞——以思想解放,促兰州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茧而出,乘风起飞——以思想解放,促兰州发展
摘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推进兰州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如何
解放思想?一是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是要做到敢想敢干,三是
要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大念,四是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路子,五是把改
革体制机制作为关键,六是出台政策一定要将社会承受力纳入考量范围,七是要
营造一个有利思想解放的舆论氛围。
关键词:解放思想兰州发展制度改革
1978年之后的中国始终以雷霆万钧之势迅猛发展,作为甘肃省会城市的兰州
也有幸搭乘这班快速列车疾驰向前,但令人忧心的是与飞奔在快车道上的发达地
区相较,我们之间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
我们不禁要问:症结究竟何在?作为一个位于祖国版图中心的欠发达城市,
我们几时才能如他人那般破茧而出,乘风起飞。
平心而论,兰州谋求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就比较优势而言的确不明显,但
承认不足,不等于放弃发展。
环境恶劣、资源匮乏绝不意味着不能发展!远眺日本,近观鄂尔多斯,皆赋予我们发展的信心、勇气与智慧。
落后与发达均不取决
于资源是否丰富,基础是否雄厚,而首先在于有无发展的信心与善于创新的观念。
众所周知,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目标指向非常明确:主题是科学发展,重点是
领导干部。
思想解放之目的在于实现科学发展,实现科学发展以观念更新为思想
前提,而解放思想之关键又在于领导干部。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推进兰州进
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领导干部首当其冲。
但问题在于如何解放思想?
一、唯实践是举,才得思想解放
不破不立。
解放思想首先要破除迷信,而打破迷信就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有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冲破藩篱,真正获得思想
之解放、观念之更新。
迷信自古就有。
过去我们迷信经典,将其奉为天条;而今我们又迷信他人经验,以其为是非标准。
谋求地区进一步发展,无可置疑是需要从他人那里取经、
学习,但兰州既不同于上海,也不是昆明,人家能做成的事情我们未必就能实施。
谋求兰州发展,主要不在向谁学习,更重要的是先要摸清自己的家底,想清楚、
弄明白我们更适合发展什么。
不一定要紧跟潮流,更无需东施效颦。
任何一个地
方发展的经验都值得我们研究,问题是要紧密联系本地情况,有选择、有创新地学。
我党历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要具体地、历
史地与实际相结合。
何况一时一地的经验还远未上升为一般性理论,因此学习他
人的经验更得坚守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而论,农业是比不得工业利润高,但如若发展起来了也不可小觑,增加
农民收入的作用总是有的。
近几年,兰州市重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已形
成百合、玫瑰、西甜瓜、红提葡萄等优势特色产业,尤其是高原夏菜的大面积发展,对农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论采用何种发展思路,采取哪样发展措施,
解放思想的成败得失最终须以发展的结果来检验。
虽说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但发
展是硬道理。
解放思想的目的全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谋求进一步发展。
解放思想
是手段,发展进步是目的。
只有实现了发展,解放思想才可谓有的放矢。
二、唯敢想敢干,才算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首赖于精神状态的转变,只有挣脱了“稳”、“守”、“怕”的精神枷锁,
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怕权威、不怕权势,只要是有利于人民
利益的事,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与此同时又倡导须积
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很多人都在讲,欠发达地区不是穷在经济上,而是穷在观念上。
墨守成规,
因循守旧,思想被严重束缚,行为做事循规蹈矩。
领导干部作为发展的领头人,
首先要敢于打破常规,想他人未想之法,做他人未做之事。
只要有利于促进兰州
发展,就要力破面子情结,不仅不给别人面子,更要鼓足勇气撕破自己的面子,
敢于邀请媒体进行监督,勇于倾听公众的批评,善于反思存在的问题。
撕下了面子,放下的是包袱,赢得的是民心,吸取的是政治智慧。
惟其如此集思广益的气
氛才能形成,新的工作思路才能产生,促进兰州进一步发展才有希望。
三、唯树立大念,才获思想解放
面子是思想解放的障碍,利益更是解放思想的拦路虎。
干部们之所以会有“稳”、“守”、“怕”的心理,其根结还在于个人名利得失。
我们早已习惯从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角度去理解解放思想的内涵,但问题在
于传统观念是否皆为错误或不合时宜,恐怕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党历来反对一刀切,解放思想也同样不能对传统观念搞一刀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
的根本宗旨,即是共产党人、党的领导干部永不能言弃的“传统观念”。
只要我们
坚守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的观念,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利益改正错的,
就会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就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个人的政绩优劣、名利得失是小利,为人民服务才是大念。
虽然我们并不否
认个人利益存在的合理性,但毋庸置疑党员领导干部须得做到当小利与大念冲撞时,必须舍小利而存大念。
无私者方能无畏!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今天,
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能否实现,干部同样是决定的因素。
而决定干部状况优劣的
关键因素是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以思想解放推动经
济社会发展的成败得失。
小利往往会绊住我们的手脚,而大念则能给人以大智慧、大勇气。
只有在大念面前能舍弃小利,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才能真正甩开思想包袱,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思想”的胸怀,开放地面对所有有利于经济
社会发展的好主意、秒点子。
以在兰的台资企业为例,由累计注册的166家减少到34家,个中原因自然是复杂的,但一些凤凰之所以引来了,却留不住,是广引寡扶,办事效率不高造成的。
一些国有企业也抱怨,个别部门不是放水养鱼,而是竭泽而渔。
究其原因,
也许是由于思想不解放,观念太陈旧所致,但也绝不能排除追求群体既得利益,
甚至是个人私利的缘故。
所以解放思想,症结并不全在观念上,主要还是利益攸关。
因此欲实现思想
的真正解放,必须以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为必要前提和重要
保障。
四、唯科学发展,才是思想解放
解放思想无疑意味着敢想敢干,但敢想敢干并不是盲目蛮干,而是要以科学
发展观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努力做到会想会干,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
兰州的发展压力很大,可持续发展的重压更大。
虽说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
但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却绝对是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经济保障。
经济是
基础,离开了财力的支撑,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兰州环境治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确需认识的加深与提高,但绝无法脱离经济快速发展才得以不断跟进的资金支持。
为发展经济而自毁家园当然是糊涂之举,但也绝不能因留恋田园风光而停止发展
工业的脚步,那则是因噎废食。
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在这方面浙江绍兴就是一个很好
的范例。
一方面她以历史文化名城自傲,赚得文化眼球与旅游收入;而另一方面
又以堪称重污染的印染业为荣,获得了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打赢了发展与环保
两张牌,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面对深层次矛盾,面对需要系统思维才能加以
解决的整体性问题,没有一整套科学严谨的制度,绝难达到预期效果。
五、唯制度改革,方能击中要害
实现科学发展,转变观念是前提,解决问题是目的,改革体制机制是关键。
思想不解放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归结起来莫过于以下三种:不想、不愿、
不敢。
不想者是其认识水平所限,只要做好说理工作,认识到位便可一通百通;
不愿者是思想解放的后续工作——改革,触及其既得利益,因此仅靠说理工作恐
难解放其思想;不敢者虽也有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之过,怕得罪人,特别是怕
得罪了领导,继而影响了个人名利,但就客观因素而言其束缚则主要来自于现行
体制,且这类人员在思想不解放者中占据多数。
因此若欲推动思想大解放,对大
量的不敢者应主要依赖制度变革以助其摆脱思想束缚。
制度本身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如能依据制度将那些思想解放、勇于创新、
善解难题、推进发展之人,源源不断地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特别是重要领导岗
位上来,就会有更多的人纷纷效仿,思想解放的大环境才能形成。
实现干部思想解放,核心在于解决制度层面的问题,关键在于构建选人用人
上完善的民主机制。
由谁选出,就向谁负责,这是一条通行规律。
只有真正做到
了权从民而来,才能真正实现利为民所谋。
我们的干部就会自觉地深入基层,往
下跑。
只要是为群众谋利益的事,我们的干部自然会千方百计、竭尽全力,思想
自然不受拘束,观念当然会及时调整。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高调重申要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坚持民主、公开、
竞争、择优,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明确指
出这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
而且就实践层面而言,南京市已在363个城市社区通过“公推直选”的办法,
票决选出了包括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在内的社区党委班子。
这是我们党在执
政60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在城市中进行如此大范围的党内直选的试验。
虽然就目前而言,“公推直选”还处在试验阶段,仅在社区进行,推选对象也
只限于社区党委班子,但由于其真正实现了党的领导与群众满意的有机统一,因
而其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全面推行将是大势所趋,而这无疑将极为有力地推动思
想大解放局面的真正形成。
六、唯把好分寸,得佑思想解放
解放思想是要敢想敢干,但也不是一定要做张飞、李逵式的楞头青。
思想解
放最终必然要落实到改革的相应措施中,势必会触及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由此
而招致非议、责难在所难免。
但是思想解放的改革先锋们切不可随其自然,相反
一定要把握好改革的火候。
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诫我们,过犹不及,思想不解放,跟不上时代潮流,不改革、不发展,只能止步不前;反之,思想过于超前,改革的力度过大,超出了社
会的承受能力,从一定角度讲也是一场灾难。
社会进步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逆规律而行只会招致客观规律对我们的无情惩罚。
商鞅车裂而死,
晁错腰斩而亡,绝非历史的巧合。
所以解放思想也得讲究个科学合理,凡事不能
走极端,物极必反是事物变化的基本规律。
手中握有决策权的领导干部,凡要出台政策务必将社会承受力纳入考量范围,一定要做到科学慎重。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也明确指出,作决策、定政策要充分
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
七、唯舆论保护,得助思想解放
选人用人中的民主机制是干部解放思想的核心保障,除此之外还需要领导支持、组织宽容和群众理解,来营造思想解放的环境氛围。
思想解放必须要有一个宽松、宽容、宽厚的社会环境,来激发新思维新观念,让人们敢于说话,敢想敢做。
这就需要包括组织部门、领导干部在内的社会主流,以海纳百川的宽大胸怀,虚心倾听不同的声音,对不同的看法甚至反对意见也要
开明一点,毛泽东同志当年就讲过,让别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广大干部群众
的积极参与、群策群力,不仅可以帮助政府提高解决问题的科学性、完善性,而
且更重要的是,它使大家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与前景。
当然思想解放者的改革举措未必都是正确的,不一定都能让老百姓满意,所
以要营造解放思想的大环境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宽容,对思想解放、促
进改革之人不要求全责备。
组织部门和上级领导要允许改革者犯错误,更要给予
其改正错误的时间和机会,容忍其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总之,改革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如若不能打碎思想枷锁,改革无望,发展无望!我们只有鼓足勇气,破茧而出,借十七届四中全会大兴党内民主建设之东风,尽快为全市干部提供思想解放的坚实制度支撑,思想解放有靠,改革发展才有望。
西部地区将迎来新一轮以国家政策为后盾的发展新机遇,西部将是中国经济下一
个增长极。
时不我待。
破茧而出,乘风起飞,推进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就在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