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两性表面活性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钙皂分散剂是指具有能防止在硬水中形成皂垢悬浮物功能的物质
• LSDR数值越低,外表活性剂对钙皂的分散能力越高
第19页,共40页。
• 烷基R的碳链增长,或氮原子与羧基间的碳原子数n由1增加至3时, 活性剂的钙皂分散力有所提高,LSDR值降低
表6-6 烷基链对外表活性剂钙皂分散力的影响
C12H25N+(CH3)2-(CH2)nCOO-
1. 甜菜碱型 2. 咪唑啉型 3. 氨基酸型
CH3 R N CH2COO
CH3
阴离子局部:磺酸基、硫酸酯基等
阳离子:磷和硫等
H2 C N CH2 R C N CH2COO
CH2CH2OH
RNH2 CH2CH2COO
N-烷基-β-氨基丙酸
RCHCOO NH2R
N-烷基-α-亚氨基羧酸
4. 氧化胺型
R2
• 当介质的pH值小于4,即低于等电点时,呈现阳离子外表活性剂的特征,泡沫量和溶 解度也较高
第15页,共40页。
6.2.4 在基质上的吸附量及杀菌性与pH值的关系
• 在pH值低于等电点的溶液中,显示阳离子外表活性剂的特征, 在羊毛和毛发上的吸附量大,亲合力强,杀菌力也比较强
• 在pH值高于等电点的溶液中,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杀菌性能不 理想
• 定义:广义上讲,是指在分子构造中,同时具有阴离子、阳离子和 非离子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性质的外表活性剂
- 同时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亲水基团
R-NH-CH2-COOH
CH3 R N CH2COO
CH3
- 同时具有阳离子和非离子亲水基团
(CH2CH2O)pH RN
(CH2CH2O)qH CH3
- 同时具有阴离子和非离子亲水基团
R O CH2 CH2O nSO3-Na+ R O CH2 CH2O n CH2COO-Na+
- 同时具有阳离子、阴离子和非离子亲
水基团
C H 3
RO (C H 2C H 2O )n C H 2 C HC H 2 NC H 2 C O O
O H
C H 3
第3页,共40页。
6.1.1 两性外表活性剂的特性
250
200
150
100
50
0
2
4
6
8
10
12
14
pH
图6-1 水溶性与pH值的关系
50
40
30
20
10
0
2
4
6
8
10
12
14
pH
图6-2 发泡性与pH值的关系
• 等电点时溶液的pH值约为4
• 在等电点时,活性剂以内盐形式存在,溶解度及泡沫量均最低
• 当介质的pH值大于4,即高于等电点时,呈现阴离子外表活性剂的特征,发泡快,泡 沫丰富而且松大,溶解度迅速增加
第16页,共40页。
6.2.5 甜菜碱型两性外表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与碳 链长度的关系
• 临界胶束浓度与烷基R碳链长度的关系式.
logcmc=A-Bn
n——烷基长碳链中碳原子的个数 A=~2,B=29
• 随着烷基链碳数的增加,临界胶束浓度明显降低
表6-4 甜菜型两性外表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23℃〕
第22页,共40页。
6.3.1 羧酸甜菜碱型两性外表活性剂的合成
• 甜菜碱型两性外表活性剂多用于抗静电剂、纤维加工助剂、干 洗剂或香波中的成分
• 天然甜菜碱主要存在于甜菜中
• 羧酸甜菜碱型两性外(C表H3活)3N性CH 剂2C 构O造O通式为:
CH3 R N CH2COO
CH3
第23页,共40页。
pKa pKb
pI=
2 • 两性外表活性剂的等电点可以反映该活性剂正、负电荷中心的
相对解离强度 • 假设pI<,说明负电荷中心解离强度大于正电荷中心解离强
度 • 假设pI>,说明正电荷中心离解强度较大
第10页,共40页。
• 实例:β-N-烷基氨基羧酸型两性外表活性剂在酸性和碱性介 质中呈现如下的电离平衡:
6.2.8 去污力
• N-烷基-N,N-二甲基磺酸甜菜碱 R-N+(CH3)2-CH2CH2CH2SO3-
图6-3 在棉上的去污力
图6-4 在聚酯/棉混纺上的去污力
第21页,共40页。
6.3 两性外表活性剂的合成
6.3.1 羧酸甜菜碱型两性外表活性剂的合成
6.3.2 磺酸甜菜碱的合成
6.3.3 硫酸酯甜菜碱的合成 6.3.4 含磷甜菜碱的合成 6.3.5 咪唑啉型两性外表活性剂的合成 6.3.6 氨基酸型外表活性剂的合成
1. 具有等电点
2. pH值低于等电点,带正电荷,表现为阳离子外表活性剂的性能
3. pH值高于等电点,带负电荷,表现为阴离子外表活性剂的性质
4. 配伍性好:几乎可以同所有其它类型的外表活性剂进展复配,在一 般情况下都会产生加和增效作用
5. 毒性和刺激性小:具有较低的毒性和对皮肤、眼睛刺激性 6. 耐硬水和耐高浓度电解质性能极好 7. 对织物有优异的柔软平滑性和抗静电性
纯C12 6.6~7.2
纯C18 6.8~7.5
第12页,共40页。
• 羧酸咪唑啉型两性外表活性剂的等电区在pH值6~8之间〔大 约为7〕
• 甜菜碱型两性外表活性剂的等电区根据其构造不同而有所差 异
表6-2 甜菜碱型活性剂的等电点
活性剂结构
CH3 R N CH2CH2COO
CH3
CH2CH2OH R N CH2COO
n
1
2
3
LSDR(g)
20
17
11
• 外表活性剂分子中引入酰胺基或将羧基转换成磺酸基或硫酸酯 基时,钙皂分散力大大改善,LSDR数值降低
表6-7 局部两性外表活性剂的钙皂分散力
两性表面活性剂 C12H25N+(CH3)2-CH2CH2COO- C12H25N+(CH3)2-CH2CH2SO3- C16H33N+(CH3)2-CH2CH2COO- C16H33N+(CH3)2-CH2CH2OSO3-
第6章 两性表面活性 剂
第1页,共40页。
• 两性外表活性剂开发较晚。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1950年以后, 各国才逐渐重视两性外表活性剂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 我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开场对两性外表活性剂进展研究 和生产
• 研究与开发内容
• 〔1〕改造现有品种的分子构造,使其性能更加优异,产品 更加实用
R1 N+
R3
O-
第8页,共40页。
6.2 两性外表活性剂的性质
6.2.1 两性外表活性剂的等电点 6.2.2 临界胶束浓度与pH值的关系
6.2.3 pH值对外表活性剂溶解度和发泡性的影响
6.2.4 在基质上的吸附量及杀菌性与pH值的关系 6.2.5 甜菜碱型两性外表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与碳链长度的
Krafft点(℃)
n=3 <4 27 —
第18页,共40页。
6.2.7 外表活性剂构造对钙皂分散力的影响
• 钙皂分散力〔LSDR, lime soap disporsing rate〕或钙皂分散性是 指100g油酸钠在硬度为333mgCaCO3/L的硬水中维持分散,恰好无钙皂 沉淀发生时所需钙皂分散剂的质量
H
H
R N H C H 2 C H 2 C O O
R N H C H 2 C H 2 C O O H R N H 2 C H 2 C H 2 C O O H
O H
O H
p H > 4
p H ≈4
p H < 4
- 在pH值大于4的介质,呈现阴离子外表活性剂的特征 - 在pH值小于4的介质,呈示阳离子外表活性剂的特征
- 而在pH值为4左右的介质中,活性剂以内盐的形式存在
第11页,共40页。
• 大局部两性外表活性剂的等电点在2~9之间
• 阴离子和阳离子基团的种类、数量及位置不同,它们的等电点也有很 大差异
R 等电点pH值
表6-1 N-烷基-β-氨基丙酸的等电区〔pH值〕
R-NHCH2CH2COOH
C12~C14的混合物 2~4.5
C lC H 2 C O O N a + H 2 O
C H 3
C H 3
C 1 2 H 2 5 N+ C lC H 2 C O O N a5 0 5 ~ ~ 1 1 5 0 0 h ℃ C 1 2 H 2 5 NC H 2 C O O+ N a C l
CH3 R N (CH2)nCOO
CH3
R的碳原子数
11
13
15
cmc(mmol/L)
1.8
0.17
0.015
• 季铵盐型高于季鏻盐型
• -COO->―SO3->―OSO3-
第17页,共40页。
6.2.6 两性外表活性剂的溶解度和krafft温度点
• 羧酸甜菜碱分子中的羧基与氮原子之间的碳原子数由1增加至3时,对 其溶解度和krafft点影响不大
关系 6.2.6 两性外表活性剂的溶解度和krafft温度点
6.2.7 外表活性剂构造对钙皂分散力的影响 6.2.8 去污力
第9页,共40页。
6.2.1 两性外表活性剂的等电点
• 定义:在一个狭窄的pH值范围内,两性外表活性剂以内盐的形式存在, 此时将该外表活性剂的溶液放在静电场中时,溶液中的双离子将不向 任何方向移动,即分子内的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值被称为该外 表活性剂的等电点〔或等电区,等电带〕
LSDR(g) 17 4 16 4
两性表面活性剂 C12H25N+(CH3)2-CH2COO- C11H23CONHC3H6N+(CH3)2-CH2COO- C16H33N+(CH3)2-CH2COO- C15H31CONHC3H6N+(CH3)2-CH2COO-
第20页,共40页。
LSDR(g) 20 7 16 6
8. 乳化性和分散性良好
9. 润湿性和发泡性很好 10. 有一定的杀菌性和抑霉性 11. 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第4页,共40页。
6.1.2 两性外表活性剂的分类
• 分类方法 • 〔1〕按照阴离子局部的种类分类
• 〔2〕按照整体化学构造分类
第5页,共40页。
6.1.2.1 按阴离子局部的亲水基类型分类
CH2CH2OH
CH3 CH3 N CHCOO
CH3 R
R
C12
C18
C12
C18
C8
C10
C12
等电区 5.1~6.1 4.8~6.8 4.7~7.5 4.6~7.6 5.5~9.5 6.1~9.5 6.7~9.5
第13页,共40页。
6.2.2 临界胶束浓度与pH值的关系
• 一般两性外表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而增 大
• 〔2〕设计、合成新型构造的活性剂品种 • 〔3〕利用其能够和所有其它类型的外表活性剂复配的特性,
产生各种加和增效作用,到达最正确的配方效果
• 〔4〕研究两性外表活性剂构造与性能的关系,为开拓新型构造的两 性外表活性剂品种,扩大其应用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第2页,共40页。
6.1 两性外表活性剂概述
• 分为羧酸盐型、磺酸盐型、硫酸酯盐型和磷酸酯盐型
1. 羧酸盐型:-COOM
2. 构造通式: 氨基酸型 R-NH-CH2CH2COOH
3.
甜菜碱型
咪唑啉型
2. 磺酸盐型:-SO3M
R-N+(CH3)2-CH2COO¯
H2 C N CH2 R C N (CH2)3COO
CH2CH2OH
3. 构造通式:氨基酸型 R-NHCH2CH2CH2SO3Na
6.3.1.1 氯乙酸钠法合成羧酸甜菜碱
• 所谓氯乙酸钠法是用氯乙酸钠与叔胺反响制备羧基甜菜碱的方法,使 用最为广泛
• 十二烷基甜菜碱〔BS-12〕
• 最常用、最重要的品种
• 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和洗涤性,对钙、镁离子具有良好的螯合 能力,可在硬水中使用
p H ≈ 4
C lC H 2 C O O H + N a O H
4.
甜菜碱型 R-N+(CH3)2-CH2CH2CH2SO3¯咪唑啉型H2 CN CH2
R C N+ CH2CH2OH
(C
H2)3S
O
3
第6页,共40页。
3. 硫酸酯盐型:-OSO3M
4. 构造通式: 氨基酸型 R-NHCH2(OH)-CH2OSO3Na
5.
甜菜碱型 R-N+(CH3)2-CH2CH2OSO3¯
咪唑啉型
4. 磷酸酯盐型:
H2 C
N RC
CH2 N+ CH2CH2OH (CH2)3OSO3-
R3
O
R1 N CH2CH2O P OH
R2
O
单酯
R3
O
R1 N CH2CH2O P OR
R2
O
双酯
第7页,共40页。
6.1.2.2 按整体化学构造分类
• 主要分为甜菜碱型、咪唑啉型、氨基酸型和氧化胺型等
表6-3 N-十二烷基-N,N-双乙氧基氨基醋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25℃〕
C12H15
CH2CH2OH N CH2COO CH2CH2OH
溶液pH值
2
4
7
9
11
cmc(g/100mL)
0.25
0.50
0.75
0.94
100
第14页,共40页。
6.2.3 pH值对外表活性剂溶解度和发泡性的影响
溶解度 泡 沫量
• 烷基取代基的构造一样时,磺酸甜菜碱和硫酸酯甜菜碱的krafft温度 点明显高于羧酸甜菜碱,溶解度较低
• 除自身的构造外,电解质的存在对外表活性剂的krafft温度点 也有影响

COO¯ SO3¯ OSO3¯
表6-5 阴离子对krafft温度点的影响
C16H33N+(CH3)2-(CH2)nX
n=2 <4 — >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