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课件手太阳小肠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异性】五输穴之荥穴,五
行属水。
前谷 Qiangu( SI 2 )
【功用】清利头目,安神定 【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 前臂神经痛, 手指麻木; 2.五官科系统疾病:扁桃体炎, 腮腺炎; 妇产科系统疾病: 产后无乳, 乳腺炎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 胀痛。
治疗2次后患者自述疼痛明显减轻,经治疗1个疗程 后疼痛消失,随访1年未见病情复发。
后溪\阴郗,盗汗
儿子这个星期感冒发低烧,自第三天晚上开始整晚 狂出汗,一晚要换两次衣服。感冒发烧都好了,还 是这样出汗。两个治汗症的穴位:小肠经的后溪和 心经的阴郗。晚上泡脚时,我就握住儿子的小手来 按摩,每个穴位大概按了300多下。 我想了下,儿子这次盗汗是比较明显的心火引起的, 舌尖有几天特别红。按摩这两个穴位可以去心火, 所以心火大引起的盗汗治好了,连同踢被子,睡不 沉也都同时治好了。
❖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 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 眦(5),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出页)(6),抵 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语译】 手太阳小肠经:从
小指外侧末端开始 (少泽),沿手掌尺 侧(前谷、后溪), 上向腕部(腕骨、阳 谷),出尺骨小头部 (养老),直上沿尺 骨下边(支正),出 于肘内侧当肱骨内上 髁和尺骨鹰嘴之间 (小海),向上沿上 臂外后侧,出肩关节 部(肩贞、臑俞), 绕肩胛(天宗、秉风、 曲垣),交会肩上 (肩外俞、肩中俞; 会附分、大杼、大 椎),
六、手太阳小肠经
手 太 阳 小 肠 经
【注释】
(1)踝——此指手腕后方 小指侧的高骨。
(2)臂骨——指尺骨。 (3)两骨——指尺骨鹰嘴 和肱骨内上髁。
(4)肩解、肩胛——
:“脊两旁为膂,膂
上两角为肩解,肩解下成片 骨为肩胛。”
张介宾注:“肩后骨缝曰肩解” 按:“肩后骨缝”指肩关节 缝;两角指左右肩峰与肩胛 冈部;成片骨即指肩胛骨体。
后与前相对,溪:穴内气血流行道路。指穴内气血外行于腰背督脉


脉 ,
后溪
一穴顶百穴

调 诸
定位: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掌横纹

经 ,
头赤白肉际。
使 清
作用:止痛通络,聪耳宁神。

之 气
主治 1.头项强痛、腰背痛
通督脉,疏 调督脉、太阳经 气,壮腰健肾
得 以
2.目赤、目眩、耳聋、耳鸣特效、咽喉肿痛


3.热病、疟疾、盗汗
, 督脉络
于脑 4.癫狂、痫证
盗汗属阴虚火旺,火旺即阳气旺, 督脉总摄诸阳,后溪穴通督脉。 泻后溪与泻督脉相同,泻督脉与 养肾阴都能达到治疗盗汗功效
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脉,合 于目内眦,颈项、耳、肩
盗汗自汗循肾经,太溪复溜常按灵 手心脚心爱出汗,温溜刮痧病渐轻 心经痛点要常按,手足出汗此经行 阴郗后溪相配合,治愈汗症能祛病
结果:症状疗效方面:治疗组痊愈30例,有效8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痊愈2例,有效7例,无效 31例,总有效率为22·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前谷 Qiangu( SI 2 )
【定位】在手尺侧,微握拳, 当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 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取法】 微握拳,在第五掌指关节前 尺侧,掌指关节前之横纹头 赤白肉际取穴。
操作:斜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备考:井穴。
通乳之经验效穴
电针少泽穴对乳汁分泌不足产妇催乳作用的
疗效观察--《针刺研究》2006年03期
方法:随机选取乳汁分泌不足产妇,分为治疗组40例, 采用电针催乳经验穴少泽穴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 电针非相关穴位商阳穴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并随 访1个月。
进入缺盆(锁骨上窝), 络于心,沿食管,通过膈 肌,到胃(会上脘、中 脘),属于小肠。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行沿 颈旁(天窗、天容),上 向面颊(颧髎),到外眼 角(会瞳子髎),弯向后 (会和髎),进入耳中 (听宫)。
它的又一支脉:从面颊
部分出,上向颧骨,靠鼻 旁到内眼角(会睛明), 接足太阳膀胱经。
《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 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 中(1),直上循臂骨(2)下廉,出 肘内侧两骨(3)之间,上循外后廉, 出肩解,绕肩胛(4)
(5)目锐眦——《灵 枢·癫狂》:“目眦外决 于面者为锐眦。”指目外 角。目大角为内眦。
(6)(出页)——音拙。 眼眶的下方,包括颧骨内 连及上牙床的部位。
经穴歌 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手 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 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 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与天容偶 锐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
少,阴也,泽,沼泽。小肠体内经脉之气外输体表后气化为水湿之
气,如热带沼泽气化一般 少泽即是小水塘的意思。
少泽
因此,刺激这个穴位, 就可以使经脉里的水流 动起来,水一旦流动,
此外,小肠与足阳明胃 经的下巨虚脉气相通。
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循行比较 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
食指桡侧端
小指尺侧端
沿上肢外侧
前缘
后缘
经过
肩上
肩后,绕肩胛
上颜面,止于 对侧鼻翼旁
同侧耳屏前
(三)主治概要
《诸病源候论》载:“妇人手太阳少 阴之脉,下为月水,上为乳汁。”
1.头面五官疾病:
耳鸣,耳聋,(湿热)。小其肠病经多属热阳, 3.外经病:肘臂痛,肩背痛,颈项强痛。
颈椎病、颈肩综合征 (早期、中期、后期)
(四)腧穴 本经共19穴:少泽、前谷、后溪、
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 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 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少泽穴是手太阳小肠 经的井穴,亦是与手 少阴心经相接续之处,
乳汁也就顺势而出了。
是乳汁的生成过程是
定位: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其中的一个环节。心 主血脉,亦为乳汁的
作用:开窍泻热,利咽通乳。
生成提供了物质来源
主治:乳痈、乳汁少等,昏迷热病等急症,头痛、 咽喉肿痛。
应用:妇人无乳,少泽、合谷、膻中。(《针灸大 成》)
后溪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
梁某,女,45岁,于2004年5月8日就诊。患偏头痛5 年,自诉每逢劳累或经期头痛加重,以右颞部为甚。 发作时呈搏动性头痛并伴头晕烦躁,甚则恶心呕吐。 脑血流图示双侧脑血管呈痉挛状态,查头颅CT及核 磁共振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 痛。
选取患者右侧后溪穴,直刺0.8寸,得气后使针感上 行,平补平泻。右侧率谷透角孙、阿是穴,均小幅 度快频率捻转,平补平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