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园林菟丝子发生危害及药剂防除筛选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园林菟丝子发生危害及药剂防除筛选试验
杜晓莉;黄梅;马跃峰;郭成林;梁海波;田红;江秀丽;农刚
【摘要】[目的]明确广西园林菟丝子发生种类及危害规律,并筛选高效、经济、安全的药剂品种,为菟丝子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南宁市为中心,对北海、柳州、梧州及百色市的靖西、德保、平果县的园林菟丝子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鉴定菟丝子种类,统计分析危害情况;针对主要菟丝子种类,选用9种药剂品种进行防治筛选试验,并设点记录观察菟丝子年消长动态.[结果]广西园林菟丝子以大花菟丝子为主,其次为南方菟丝子和日本菟丝子.菟丝子发生危害与空气温、湿度密切相关,每年发生危害严重期为6~9月,也是防除的重点时期.药后30 d,6%菟丝特对菟丝子茎尖和藤茎的最高防效分别为100.0%和97.8%,对黄素梅和小叶榕安全;其他药剂或药效较高但有不同程度药害发生,或对菟丝子无效,效果均不理想.[结论]6%菟丝特AS 对园林树木安全,具有高效、安全、经济的特点,是防除菟丝子的理想药剂,推荐用量为333.3 mg/kg.%[Objective]The occurrence and damages caused by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Semen cuscutae were investigated in gardens of Cuangxi, and efficien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ly safe herbicides were evaluated to control the spread of S. Cuscutae. [ Method ]The annual growth dynamics and damages caused by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S. Cuscutae were investigated in Nanning, Beihai, Liuzhou and Wuzhou City and Jingxi, Debao and Pingguo County of Baise City. Nine different herbicides were evaluated to analyze their efficiency in controlling the spread of S. Cuscutae. [Result ]The main categories of S. Cuscutae in Cuangxi gardens was found as Cuscuta reflexa Roxb., followed by C. Japonica and C. Australis R. Br. The damages caused by S. Cuscutae were
found closely related wit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air. It was found to harm the plants severely from June to September, which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 for applying the control measures. The application of 6% bispyribac-sodium+sdp AS on meristem-tip and cane stems showed 100.0 and 97.8% control of S. Cuscutae, which was safe for the garden plants such as Ficus micwcarpa and Duranta repens cv.golden leaves, while the other herbicides were found phytotoxic to garden trees or inefficient on S. Cuscutae. [Conclusion]It is concluded that due to non toxic effects of 6% Tusite AS on garden trees and its high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and safe use, it may be recommended for controlling the spread of S. Cuscutae in gardens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333.3 mg/kg.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
【年(卷),期】2011(042)007
【总页数】4页(P748-751)
【关键词】园林树木;菟丝子;危害;防治药剂
【作者】杜晓莉;黄梅;马跃峰;郭成林;梁海波;田红;江秀丽;农刚
【作者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宁530007;南宁市景丽达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南宁530005;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宁530007;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靖西县园林研究所,广西靖西533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53
【研究意义】菟丝子是旋花科、菟丝子亚科、菟丝子属(Cuscutaspp.)植物的通称,为1年生缠绕型藤状寄生性草本植物,是一种世界性恶性杂草,也是我国的
植物检疫对象(郭琼霞等,2008)。
广西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北回
归线横贯中南部,海拔80~2000 m,太阳幅射量90~110 kJ/m2·年,年平均降雨量1250~1750 mm,年均温度17~22℃,年积温(≥10℃)5000~8000℃,气候条件特别适宜菟丝子的生长。
从2000年至今,广西城镇规划种植绿化树木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由于引种而带入菟丝子,致使菟丝子发生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城市园林景观效果。
人工摘除、砍树、火烧等方法都不能彻底根除菟丝子,因此,寻找有效的药剂防治菟丝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前人研究进展】目前,园林菟丝子主要采用人工摘除、砍树、火烧防除,其化学药剂防治只有零星报道。
谢创平(1989)报道,使用6%草甘膦100~250倍液防治龙眼园日本菟丝子,
一次性喷药后防治效果达100%;郭凤根和李扬汉(1999)报道,使用0.36%~0.72%止芽素或0.02%~0.05%草甘膦能有效防除大花菟丝子的越冬吸器及其再生茎尖,0.05%~0.50%草甘膦、0.02%~0.05%甲磺隆或0.36%~0.72%止芽素能防除大花菟丝子的藤茎且对寄主安全;梁英辉等(2009)报道,草甘膦水剂400
和800 mg/kg处理可以有效防治肇东苜蓿田的恶性杂草菟丝子,且对寄主植物安全;王朝晖等(2010)报道,采用10%草甘膦水剂400~600倍液+0.3%~0.5%硫酸铵,或48%地乐胺乳油600~800倍液+0.3%~0.5%硫酸铵可有效防治菟丝子危害。
【本研究切入点】因不同树种的敏感性不同,对除草剂的反应差异较大,且药害现象严重,上述研究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能实际应用。
目前,市场上尚无菟丝子专用防除药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菟丝子危害问题,2007~
2010年进行了广西主要城市(县)城区园林菟丝子发生危害情况调查及药剂防治筛选试验,以寻找高效、安全、经济的专用防治药剂,使菟丝子药剂防除成为可能。
2007~2010年,以南宁市为中心,对北海、柳州、梧州及百色市的靖西、德保、平果县的园林菟丝子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每个城市(县)在城区东西南北方位主要街道至少各调查2 km范围内的所有园林绿化树木,分别记载不同种类树木感染菟丝子的种类、感染率和危害程度。
树木以棵为单位,黄素梅、福建茶等绿篱植物以1 m长1个样方进行调查。
菟丝子危害程度用危害指数表示,危害指数的分级和
计算公式为:
目测覆盖度(%)分级标准:0级,没有感染菟丝子;1级,菟丝子覆盖度<1%;2级,菟丝子覆盖度2%~5%;3级,菟丝子覆盖度6%~10%;4级,菟丝子覆
盖度11%~30%;5级,菟丝子覆盖度30%以上。
式中0、1、2、3、4、5为种群的目测等级,x、y、z、w、n、u为各级出现的样方数(李扬汉,1998)。
在南宁市固定选择10棵被菟丝子2级感染的小叶榕,每棵树在东南西北4个方位各定点观察3个生长茎尖,每月月底测量生长量(cm),记录温、湿度及降雨量,数据取平均值,分析制作菟丝子年消长动态及与温、湿度和降雨量关系曲线图。
1.2.1 试验材料供试药剂有:41%草甘膦AS(美国孟山都公司)、10%双草醚SE (日本组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13%2甲4氯AS(佳木斯黑龙江农药化工股份
有限公司)、56%拔附子WP(青岛金尔农化研制开发有限公司)、25%玉嘧磺
隆DF(美国杜邦公司)、20%蔗田除草剂WP(广西化工研究院)、80%阿灭净WP(以色列阿甘化学公司)、24%甲咪唑烟酸AS(德国巴斯夫公司)和6%菟丝特AS(自发研制)。
供试树种为小叶榕和黄素梅。
1.2.2 试验设计及方法试验设11个处理分别为:41%草甘膦AS 455.5、911.1、1366.7 mg/kg及10%双草醚SE 50.0 mg/kg、13%2甲4氯AS 722.2 mg/kg、
56%拔附子WP 800.0 mg/kg、25%玉嘧磺隆DF 33.3 mg/kg、20%蔗田除草剂WP 2222.2 mg/kg、80%阿灭净WP 2666.7 mg/kg、24%甲咪唑烟酸AS 128.0 mg/kg、6%菟丝特AS 333.3 mg/kg。
每小区3棵树,每棵树东、南、西、北4
个方位,每个方位3点,每点3个茎尖或藤茎(黄素梅同样样方),每处理3次
重复。
采用新加坡利农“Jacto-HD400”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施药,喷至叶尖开始滴水
为止。
1.2.3 药效调查药后1、3、7、10、15、20、30 d观察记录菟丝子吸器、茎尖和藤茎对不同药剂处理的中毒反应(畸形、变黑、萎蔫、死亡等);药后10、20、30 d在树东、西、南、北4个方位,每个方位调查菟丝子茎尖和藤茎20个,记
录存活数量,计算防除效果。
防除效果(%)=[对照菟丝子存活茎尖(藤茎)-处理菟丝子存活茎尖(藤茎)]/对照菟丝子存活茎尖(藤茎)×100
1.2.4 药剂防治安全性调查药害观察结果按分级表示:“-”表示对园林树木有增
绿及促进生长作用;“0”表示无药害;“+”表示生长点和新叶有卷叶、变黄、斑点、烧伤等症状但不明显,15 d后可恢复;“++”表示新老叶和生长点有卷叶、变黄、斑点、烧伤等明显症状,生长明显受抑制,30 d后可恢复;“+++”表示停止生长,叶片有枯死,需施肥、浇水,需长时间恢复;“++++”表示停止生长,60%以上叶枯死,很难恢复。
2.1.1 菟丝子的种类及危害调查结果表明,菟丝子的种类以大花菟丝子(Cuscuta reflexa Roxb.)为主,主要发生在小叶榕、垂榕、花叶榕、八月桂、羊蹄荚、人
面果、荔枝、龙眼等较高大的乔木上;日本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和南方
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主要发生在黄素梅、福建茶、红背桂等低矮树
木上。
小叶榕菟丝子感染率最高,达37.5%,其次是花叶榕和垂榕,分别为24.3%
和23.2%,其他树种感染率在20.0%以下。
寄生感染率较高、受害较重的是小叶榕、花叶榕、垂榕、八月桂,危害指数分别为15.8、15.6、13.2和11.8,其他树种受害较轻,危害指数在10.0以下(表1)。
南方的温、湿环境适宜菟丝子生长,可终年危害(寒冬低温达到6℃,持续7 d,可使菟丝子的茎尖、嫩茎死亡,1年
以上生老茎仍休眠存活),其生长量大,蔓延速度极快。
据实地调查测量,林荫道树木羊蹄荚菟丝子茎杆直径可达0.4 cm,树冠外菟丝子长达60 cm,无人扯损可下垂地面。
2.1.2 菟丝子的年消长动态据观察,大花菟丝子生长盛期在6~9月,月平均生长
量分别达28.6、38.7、42.9和39.5 cm,此期也是菟丝子感染危害的高峰期和药
剂防除的重点时期,12月和1月生长量很小,分别为1.2、2.1 cm,基本处于休
眠期,其他月份生长量为3.8~18.9 cm(图1)。
菟丝子年消长动态与温度关系密切,相关回归公式为:y=2.4351x-37.8720
(R2=0.8082);与降雨量的关系次之,相关回归公式为:y=2.8125x+8.0255(R2=0.4875);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最低,相关公式为:y=-
0.5395x+55.3560(R2=0.1179)(图2)。
试验药剂均有内吸传导作用,药后30 d对菟丝子均有一定的防除效果,其中,41%草甘膦AS 455.5~1366.7 mg/kg对菟丝子茎尖、藤茎的防除效果分别达
80.3%~100.0%和65.6%~96.5%,但对黄素梅和小叶榕表现药害以上(+以上);10%双草醚SE 50.0 mg/kg对小叶榕和黄素梅安全,但对菟丝子茎尖的最
高防效仅56.9%,对藤茎无效;13%2甲4氯AS 722.2 mg/kg对菟丝子茎尖的
最高防效仅36.8%,对藤茎无效,且会引起黄素梅和小叶榕新叶发黄,生长点扭
曲畸形(+以上);56%拔附子WP 800.0 mg/kg对菟丝子茎尖、藤茎的最高防
效分别为55.6%和50.2%,对小叶榕较安全,对黄素梅有药害(+++);25%玉嘧磺隆DF 33.3 mg/kg对小叶榕和黄素梅安全,对菟丝子藤茎无效;20%蔗田除
草剂WP 2222.2 mg/kg对菟丝子茎尖和藤茎的最高防效分别为85.2%和59.2%,但对小叶榕和黄素梅的药害严重(+++以上);80%阿灭净WP 2666.7 mg/kg
对菟丝子茎尖和藤茎的防效和安全性与20%蔗田除草剂WP相似;24%甲咪唑烟
酸AS 128.0 mg/kg对菟丝子茎尖和藤茎的最高防效分别为79.8%和74.6%,对
黄素梅和小叶榕有药害(+);6%菟丝特AS 333.3 mg/kg对菟丝子茎尖和藤茎
的最高防效分别为100.0%和97.8%,对黄素梅和小叶榕安全(表2)。
广西几乎所有的市(县)园林树木都有不同程度的菟丝子发生危害,被寄生的树种除表1所述外,还有三角梅、夹竹桃、扁桃、山黄皮、刺桐、红继木等。
调查发现,靖西县园林树木菟丝子以大花菟丝子为主,绿篱黄素梅、福建茶以南方菟丝子为主,其次是日本菟丝子;在当地的小叶榕和羊蹄荚等树木上发生的大花菟丝子可能有不同的生态型,同一地段不同寄主有红色(羊蹄荚和桂树)和绿色(小叶榕)之分,可能是菟丝子对不同寄主的适应性不同所致。
园林菟丝子防治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有人尝试使用防治大豆菟丝子的生物制剂——鲁保一号防治,但市场无该产品,且对园林菟丝子不一定有效;低浓度草甘
膦虽能用于园林植物菟丝子的防治(林秀梅,2008),但药害严重,经常造成毁树;乐胺灵、乙草胺处理对南方和日本菟丝子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效果,但对菟丝子藤茎防效差。
广西园林菟丝子以大花菟丝子为主,主要发生在小叶榕、垂榕、花叶榕、八月桂、羊蹄荚、人面果、荔枝、龙眼等较高大的乔木上,日本菟丝子和南方菟丝子主要发生在黄素梅、福建茶、红背桂等低矮树木上。
小叶榕菟丝子感染率最高,达
37.5%,其次是花叶榕和垂榕;寄生感染率较高、受害较重的树种依次是小叶榕、花叶榕、垂榕、八月桂,危害指数在10.0以上。
南方温、湿环境适宜菟丝子生长,终年可危害园林树木。
菟丝子年消长动态与气温关系密切,其次是降雨。
菟丝子每年发生危害最严重的时
期是6~9月,此时也是防除菟丝子的重点时期。
6%菟丝特AS 333.3 mg/kg药后30 d对菟丝子茎尖、藤茎的防效分别达100.0%和97.8%,且对园林树木安全,具有高效、安全、经济的特点,是防除菟丝子的
理想药剂。
【相关文献】
郭凤根,李扬汉.1999.寄生杂草大花菟丝子化学防除的研究[J].农药,38(3):22.
郭琼霞,黄可辉,庄蓉,黄振,虞赟,沈建国.2008.菟丝子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J].江
西农业学报,20(5):21-24.
李扬汉.1998.中国杂草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1.
梁英辉,穆丹,薛勇.2009.草甘膦防除肇东苜蓿田菟丝子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15(18):124-125.
林秀梅.2008.菟丝子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及防治[J].广西园林,19(6):24.
王朝晖,王云,徐兆林.2010.湘北地区菟丝子种类、分布及危害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49(2):366-369.
谢创平.1989.草甘膦防治龙眼园日本菟丝子试验[J].植物保护,(6):47-48.
(责任编辑麻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