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誉为书法神童的田杰,如今书法老辣厚重,格韵自然,真书法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被誉为书法神童的田杰,如今书法老辣厚重,格韵自然,真
书法也
前言:
申明:本文由清雅阁原创发布,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书法作品的表象与内涵精气神的关系,即字外功与字内功的关系,这一关系应当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
那些所谓的结体、线条、布局等,都只是表象,是形式,是表现精气神的载体。
载体固然重要,但内在美的表现更重要,若没有翰墨功底,你的作品就缺乏一种神韵,就显得苍白空虚,只是毫端在纸上游动而已。
因此我认为,书法的内在美应体现出怎样把作品写的贴近自然一些,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
书法在摆脱传统文化的限定而不断走向独立、自由的同时,书法的艺术性内涵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稀薄。
作为古典形态的书法,其艺术性体现在综合的文化基础和构造中,书法的形式只是手段,人们在点画、结体、章法中玩赏着气韵、神采、节奏和心性品质。
通过书法,我们可以走进一个更大、更广阔而深远的历史舞台和精神世界。
书法的核心在于对中国文化的把握之中。
文是内容,书是形式。
文是灵魂,书是形体。
文是生命,书是躯壳。
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第一,文包括诗、词、歌、赋,是书法艺术的基本的内容。
不管是自己写的、别人写的书法,必须以文为载体。
第二,文主宰着一幅书作的意境。
书家立意,全从文中来。
文不同,书亦不同。
可以说,是文统领着笔墨,驱使着笔墨,构成一幅幅不同意境的佳作。
苏轼的《梅花帖》,写到结尾,忽作狂草,那是奔放的诗句所决定的。
田杰,字墨风,号半斋。
一九七一年生于四川安岳县,一九九二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职业书画家。
他从小酷爱书法,能书善画,多才多艺。
六岁习书,八岁开始书写春联,驰名乡里。
擅长山水、猛禽猛兽,尤精书法。
自1994年起主攻书法,凭借其对书法的特殊领悟力,其书法有了质的飞跃,形成瘦劲、灵动、气势恢宏的个性。
书风大气磅礴雄奇稳健,作品融入画理,聚散疏密,粗细并存,大小相间,虚实互用,气韵生动,变化奇诡。
将汉字注入灵性,趣味横生。
其章法布局独辟蹊径,起伏跌宕,犹如华美乐章,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运笔大胆老辣,不拘成法,凛然有王者之气,大家之神,自成一派。
篆隶楷行草,信手拈来,恣意挥洒,峥嵘俊秀,仿佛天成。
三十多年来,临池不辍,参加全国、省市书画展并获奖二十余次。
书法创作正在失去从容与优雅,变得急促起来。
今天的人们,目迷五色,要抵抗流行与时尚很难。
人们成天忙着挣钱,钱多固然是好
事,但与书法进步并不一定成正比。
古人读书有所感悟,忍不住了,只好著述。
他们不是为著述而著述,不以“趋利”为目的。
像龚自珍自嘲的“著书都为稻粱谋”,那是不得已而为之。
许多古人也不为书法而书法,研习书法只不过是他们的一种生活状态,是想让日子过得更充实。
欧阳修以平常之心看待书法,以为自己的书法不太好,“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余”。
他的目的很清楚,是怡悦身心,以研摹碑帖为乐,是一种轻松的艺术之旅。
汉字的本质特征和它鲜明的个性,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所比拟不了的,它也并不比任何拼音文字落后。
它的优美的字形,又表现在传统书法的笔力上,笔力的雄健,就是审美的标准。
毛笔是这样,钢笔也是这样。
历史的惯性往往存在某种偏见,如有的人认为离开毛笔字便无书法而言,这种看法是不现实的。
所谓书法,简单地说,就是书写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