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总结性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总结性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总结性教案
一、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
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是“难忘童年和童年趣事”,并提示学习要求
和阅读方法。

2、这单元课例由5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3篇《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发现》,略读课文2篇《祖父的园子》《儿童诗两首》。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
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

《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

《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窘、绞”等生字,会写“痴、愧”等生字,正确书写“牧童、祸患、幼稚”等词语。

2、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牧童》。

积累有关童年生活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4、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5、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摘抄感动的语句。

6、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7、围绕“难忘童年”来进行口语交际及写童年趣事的作文激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从词句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2、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文中美好的语言,感受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
年时光的珍贵。

3、“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应关照编排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总结性教案
执教教师李俊鹏201*年3月21日
扩展阅读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教案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第二单元教材内容概说一、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是“难忘童年和童年趣事”,并提示学习要求和阅读方法。

2、这单元课例由
5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3篇《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发现》,略读课文2篇《祖父的园子》《儿童诗两首》。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
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

《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

《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窘、绞”等生字,会写“痴、愧”等生字,正确书写“牧童、祸患、幼稚”等词语。

2、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牧童》。

积累有关童年生活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让学生通
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4、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5、引
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摘抄感动的语句。

6、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7、
围绕“难忘童年”来进行口语交际及写童年趣事的作文激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
的美好,童年时光的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珍贵。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通过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3、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1、从词句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2、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文中美好的语言,感受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3、“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应关照编排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5、古诗词
三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
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3.想象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
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收
集吕岩、杨万里、辛弃疾的生平2、有关古代童年生活的古诗【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

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

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

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

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
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三)再读古诗,
理解诗意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
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
诗境,悟其感情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
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
点拨引导。

(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通过初读
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

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2.自读古诗,了解大意(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
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明学生读,正音。

(注意读准“篙、棹”)(3)多种形式读诗,要求正确、流利。

(4)自学,看看能否弄清诗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特别提示看图理
解是好方法。

(5)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点拨。

3.再读感悟,体会诗境(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全班交流,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要求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

(3)师生共同评析。

4.品评诗句,悟其感情诗人通过
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猜猜诗人当时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在观察两个孩童?(喜爱)5.感情朗读,熟读成诵(六)拓展活动1.课外读读写儿童的诗。

2.推荐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

第二课时(一)乐调情1.用学生熟悉的曲子唱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学
生交流有关宋词的知识,教师适时小结。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3.板书题目,读题。

(强调“乐”的读法)4.介绍辛弃疾生平。

(二)读入情1.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

3.采用各种形式读这首诗,要求正确、流利。

(三)品悟情1.自由读词,理解词语意思,准备质疑。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3.同桌合作,结合插图
和注释,理解句子意思。

4.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5.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6.请学生自由谈所想象的画面。

(特别提示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7.学生自由读,边看图边读边悟情。

(三)议深情1.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2.总结(四)布置
作业1.利用课余时间,读读宋词,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2.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
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

3.用自己喜欢的曲子唱《清平乐村居》给父母听。

【板书
设计】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翁媪吴音相媚好醉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大儿中儿小儿无赖【作业设计】1、有感情的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2、小练笔读了这三首古诗词,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后
记】【教学相关链接】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桑茶坑道中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6、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
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抄写喜欢的句子。

课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准备】1、歌曲《送别》2、电影《城南旧事》片断【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课
题1、.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断,配歌曲《送别》,了解小说《城南旧事》。

阅读课文后
面的“资料袋”。

2、电影中的主题曲是《送别》,唱出的不仅仅是对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也唱出了对美好童年的深深依恋。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

3、读课题,闭上
眼睛想一想,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三个词语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组合出无数的画面,教师要鼓励学生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想象。

二、自由畅读,步入童年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2、说说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事情?朗读相应的部分。

3、
再读课文,觉得最好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深入阅读,品味童年1、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看
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①读读这个句子,从这些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什么?②想一想,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呆呆地看一样东西,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③想象作者面对骆驼,呆呆地注视的情景,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2)我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①读读这
段话,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和体会,
但一定要在课文中找到依据,比如◇“我”很喜欢骆驼,不希望它遇到什么危险,他是不会遇
到狼的。

◇“我”可能把自己也当作了骆驼,觉得自己更知道骆驼的心思。

②比较句子◇我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我幼稚的心灵中有一个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课文中为什么用“充满”而不用“有一个”?“充满”说明什么?③有
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骆驼也脱掉了它的旧驼毛袍子啦!因为太不整齐了。

①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里你又看出了什么?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四、作业1、选择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背诵。

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

第二课时一、继续品读,感悟童年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的想念童年和童年的生活?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朗读体会。

2、学生品读感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不是的,爸!他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我真想拿把剪刀替他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2)童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②把两句话联系起来,你心里有一种什么感觉,体会到什么?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童年的傻事多么美好。

◇“我”的心中充满了留恋。

③有感情地
朗读这两个句子。

(3)童年很快就过去了,过去就不会回来了。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②细细地品读这些句子,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淡淡的忧伤◇暖暖的心情◇失落和怀念
③带着自己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二、吟诵课文,回味童年1、轻声吟诵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感情。

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三、拓展延伸,珍惜童年1、童年是美好的,光阴是宝贵的,这正是这篇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

而你此时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呢?(鼓励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2、.推荐阅读《城南旧事》另一本则是高尔基的《童年》,这两
本书都非常的棒,大家可别错过了这写好书。

【板书设计】6.冬阳童年骆驼队学骆驼咀嚼(4)想象驼铃用处(59)对童年生活无想替骆驼剪毛(10)}限怀念追问骆驼去处(1114)【作业设计】1、课文描写的一些场景和画面,一定使你印象深刻。

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
交流自己的感受。

10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2、阅读《城南旧事》或是高尔基的《童年》【教学后记】7*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
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
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萧红的资料。

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1、学生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2、汇报交流⑴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
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⑵“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
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

⑶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节)①思考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②交流、讨论⑷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她
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外阅
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
12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板书设计】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作业设计】联系自己的生活,跟你的同学或好友谈谈自己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教学后记】8、童年的发现【教学目标】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
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3.了解课
文“童真童趣”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
后的心理感受。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
相关的教学挂图。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2.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
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课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2.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四、阅读理解“‘我’
发现了什么?”1.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引导学生从
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2.朗读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
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

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体会作者的感受。

五、开放拓展收集同学间童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

第二课时
14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一、回忆导入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以作者是怎样发现这童年的秘密的导入新课教学。

二、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话
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三、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
的。

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引导学生说出哥白尼、布鲁诺、伽
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这句话。

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

四、从课文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五、总结交流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板书设计】童年的发现梦中飞行——>人的
进化地理课上——>胚胎发育
15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生物课上——>驱逐迫害【作业设计】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跟大家交流。

9、*儿童诗两首【教学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
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

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本课的教学课件,本课的教学挂图,课外的儿童诗。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朗读诗歌1、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

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2、朗读课文。

二、感情朗读,体会意境1、指
导学习《我想》(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
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②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③有
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
具体说说。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
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比较朗读,理解诗歌1、反复朗读两首
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3、课
堂交流,随机指导。

四、诵读诗歌,感悟语言1、自由诵读诗歌,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别的句子。

2、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1)很有韵味。

(2)语言中有图画。

3、朗读或背
诵这些诗句。

【板书设计】我想安、接、装、种、悠、长、望、飞童年的水墨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作业设计】1、选择背诵诗歌。

2、有兴趣的,可以试着写一首儿童诗。

3、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教学后记】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目标】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活。

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达真情实感。

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有关童年的音乐磁带。

收集有关童年的碟片及照片。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课文,激发情趣回顾本组内容,说一
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天真、可爱)二、打开记忆,回忆童年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静静地回忆一下,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

课堂评价(1)有没有把事
情说清楚。

(2)有没有把事情说具体。

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三、课堂交流,童年每个学习小组评选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各个学习小组轮流在班内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要求一位同学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

师生共同评议说得是否清楚、具体,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四、修改提高,难忘童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

尝试把学习小组内各个同学的童年故事,连起来,变成一个有趣的童年历程。

班内交流。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味了《童年》这优美的歌曲。

听了这样的歌曲,我们想到很多,好像也看到了很多。

现在让我们一起同学们和老师所收集的童年影集吧!这些都是我们童年时代捕捉的特别镜头,里面珍藏着大家的美好回忆。

2、学生交流翻看影集。

3、过渡同学们,
童年的歌声还在我们的耳边吟唱着,童年照片中的美好画面还在我们的眼前浮现,大家一定有很多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感想吧!一定回想起了许许多多的童年往事,其中,有一定很多有趣的事情!现在请同学们用简单的几句话把自己童年最有趣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大家,好吗?指名发言。

听完同学的有趣事,大家一定会发现,在我们的童年时代里,有许多有趣的、值得回忆的事情,今天老师要大家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最有趣的童年往事说出来,让大家彼此。

二、自由交流,拓展思路过渡现在,咱们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说说你们在童年时代的有趣的事情。

所说内容不限,可以写童年时代发生在学校的趣事,也可以写发生在家里的趣事,等。

只要是觉得有趣的事情就行。

一位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同学们可要听仔细了,他的童年趣事,到底有趣在哪里。

(老师随时参与各小组中,大家的趣事,并认真观察,适当、及时地给予必要的点评。

)三、大组交流,评价指导1、让四人小组推荐代表,说说他那有趣的童年往事。

要求把故事的过程说具体清楚。

2、组织评价。

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评价“他说的童
年往事是不是有趣?”“他是不是把故事发生的过程说具体清楚?”或者“你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听清楚?”“你对怎样说得更好有什么建议?”等。

四、草拟片断,渗透写法1、让学生把的童年故事写下来,让老师和更多的同学。

先让学生写一个自己认为最有把握写好的片断。

教师巡视,发现典型。

1教学预案调整与补充2、写好之后,同学之间互
相交换着看。

教师选择典型的例子,组织全体学生展开评价,可以欣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以指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五、小结谈话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眼前呈现出许许多多有趣的童年往事,如梦如画,丰富多采,充满着天真无比的童趣。

由于时间关系,大家还没有把全文写完,下课后继续写完,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让老师你们的童年趣事。

第三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