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油田层间干扰物理模拟研究及应用
分层采油及措施调整(06渤海)
![分层采油及措施调整(06渤海)](https://img.taocdn.com/s3/m/31cfb6679b6648d7c1c74626.png)
♦
二、分层开采的方法
1、分类:自喷分层开采可分为单管封隔 自喷分层开采可分为单管封隔 器分采,双管分采和油套分采三种方式。 器分采,双管分采和油套分采三种方式。
6
♦ 单管封隔器分采是指在油井中下入多级封隔器
将油层分隔开, 将油层分隔开,在油管柱上与油层对应的部位 安装配产器,配产器内装油嘴控制开采。 安装配产器,配产器内装油嘴控制开采。 单管分采的配产管柱: 2、单管分采的配产管柱: ♦ 如图 2 - 9 所示 , 井下管柱结构主要是由封隔 如图2 所示, 配产器、油管串接起来的管柱结构。 器、配产器、油管串接起来的管柱结构。 ♦ 偏心配产管柱目前为现场最广泛采用的一种 配产管柱。如图2 10所示 它由油管、 所示, 配产管柱。如图2-10所示,它由油管、偏心配 产器、油井封隔器、撞击筒、 产器、油井封隔器、撞击筒、尾管和底堵等组 成。
♦
1
图2-6 注入水突进示意图
图2-7油层平面局部突进示意图
图2-8 油层层内突进示意图
2
♦
一、分层开采原理 ♦ 分层开采就是根据生产井的开采油层情况 , 分层开采就是根据生产井的开采油层情况, 通过井下工艺管柱把各个目的层分开,进而实 通过井下工艺管柱把各个目的层分开, 现分层注水、分层采油的目的。 现分层注水、分层采油的目的。 ♦ 其原理是: 把各个分开的层位( 层段) 其原理是 : 把各个分开的层位 ( 层段 ) 装配 不同的配水器(水嘴)或配产器(油嘴) 不同的配水器(水嘴)或配产器(油嘴),调节同 一井底流压而对不同生产层位的生产压差。 一井底流压而对不同生产层位的生产压差。图 1 —2 —9 为分层采油原理示意图 , 该油井生产 2 9 为分层采油原理示意图, 层位共有三个层位,实际分层情况是:下两级 层位共有三个层位, 实际分层情况是: 封隔器、三个偏心配产器, (个)封隔器、三个偏心配产器,是一口泵抽油 井。
渤海南部薄互层油藏层系调整界限实验研究及应用
![渤海南部薄互层油藏层系调整界限实验研究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b38005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f.png)
石油地质与工程2022年1月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第36卷第1期文章编号:1673–8217(2022)01–0062–06渤海南部薄互层油藏层系调整界限实验研究及应用阳晓燕,王龙,吴晓慧,何芬,江远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9)摘要:A油田是渤海典型薄互层油藏之一,具有纵向上层数多、单层厚度薄且物性差异大的特点,采用大段合采方式开发过程中,部分油井表现出产量递减快、见水早等问题。
为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开展了双管水驱实验及三维非均质水驱实验研究,明确了薄互层油藏层间干扰特征、不同渗透率级差下层间干扰程度,即渗透率级差越大,干扰程度越严重,当渗透率级差控制在3以内时,层间干扰影响较小,各层驱替较均匀;同时结合油水两相动态运移规律及高含水阶段的剩余油分布特点,有效指导渤海南部A油田细分层系开发方案的制定以及产液结构调整,并首次提出渤海南部区域薄互层油藏层系细分调整的渗透率级差界限。
研究成果对后续薄互层油藏开发方案编制以及油田调整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早期细分层系;调整界限;薄互层油藏;双管并联;三维水驱实验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Experimental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layer series adjustment limit of thin interbeddedreservoir in southern Bohai SeaYANG Xiaoyan, WANG long, WU Xiaohui, HE Fen, JIANG YuanpengAll Rights Reserved.(Tianjin Company, CNOOC (China) Co., Ltd., Tianjin 300459, China)Abstract: Oilfield A is one of the typical thin interbedded reservoirs in the Bohai Sea, which is characterizedby many vertical upper layers, thin single-layer thickness and large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properties. In thedevelopment process of large section combined production, some oil wells show problems such as rapidproduction decline and early water breakthrough.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thedouble pipe water drive experiment and 3D heterogeneous water drive experiment were carried out to clarify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layer interference and the degree of interlayer interference of differentpermeability levels in thin interbedded reservoir, that is, the greater the permeability level difference, themore serious the interference degree is. When the permeability level difference is controlled within 3, theinfluence of interlayer interference is small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each layer is relatively uniform.Meantime, combined with the law of oil-water two-phase dynamic migr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 of remaining oil in high water cut stage, it can effectively guide the formulation of subdivisionlayer series development plan and the adjustment of liquid production structure in oilfield A, and then thepermeability differential limit for subdivision adjustment of thin interbedded reservoirs is proposed for thefirst time.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thin interbeddedreservoirs and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oilfield adjustment.Key words: early subdivision layer series; adjustment limit; thin interbedded reservoirs; double tubes inparallel; 3D water drive experiment渤海南部A油田现井网分两套层系开发,分别是浅层明化镇组和深层沙河街组,其中沙河街组为收稿日期:2021–05–17;修订日期:2021–09–19。
渤海低渗油气田开发钻完井技术研究
![渤海低渗油气田开发钻完井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af779e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6e.png)
渤海低渗油气田开发钻完井技术研究摘要:我国渤海油田石油储量巨大,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开发,未来产量增长重点逐步聚焦在低渗油气田,其具有开采难度大、投入成本高的特点。
单井产能需达到一定程度才可有效保证经济效益,这对钻完井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关键词:渤海;低渗油气田;开发1 渤海低渗油气田开发生产特征及存在问题1.1 层间干扰我国渤海低渗油气田的物性差、油层薄,并且多为砂泥岩互层。
例如渤海某油气田中储层多达15个小层,储层厚度为0.8~4.4 m,平均单层厚度为2.0 m。
另外,海上油井少,为了能够有效确保油井的产能,一般情况下会对多个油层进行射开进行共同开采,由于储层间物性差异较大,层间干扰严重,会严重影响到小层产能的发挥,导致油气井的产量有所降低。
1.2 井网不完善海上油田的井网多为不规则井网,井网不完善、井距大,低渗透油气储层的连通性较差,渗流阻力大很难建立有效的驱动体系。
在实际开采过程中,注水井的能量无法得到有效扩散,导致注水井的压力增加,同时会面临注不进、采不出的困难。
1.3 底层压力和产量下降块目前渤海低渗透油气田主要是依靠天然能量衰竭或者是后期注水的方式进行开采,由于储层中岩性复杂,单砂体规模小,储层内的连通差,导致地层中的压力会呈现出下降趋势,油气田产量急剧递减。
目前我国渤海油气田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地层内的压力下降为2~3 MPa产油量逐年递减,高达25%~45%,并且油气田的采出程度较低。
2 渤海低渗油气田开发钻完井技术渤海低渗油气田开发难点归根结底是经济性和技术制约的问题,当前作业思路主要有两个,即钻完井提速降本技术和增产与储层改造技术。
2.1 钻完井提速降本技术钻井速度提升的主要技术包括优快钻井技术,压力控制钻井技术等,结合海上低渗透油田中储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钻井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成本的支出,从而有效提高海上油田的经济效益。
钻完井提速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增强我国渤海钻完井作业效率,大幅度节约开发成本,提高低渗油气田开发经济性。
渤海绥中36-1油田精细地层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
![渤海绥中36-1油田精细地层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1ac5ce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2.png)
渤海绥中36-1油田精细地层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渤海绥中36-1油田是中国海上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域之一,其地质构造复杂,沉
积相转换明显,油气藏分布不均衡。
精细地层建模是测井数据解释、油气藏数值模拟、天然气水合物等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础,对有效发掘渤海绥中36-1油田的含油气地层,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拟基于渤海绥中36-1油田的地质背景和测井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建模。
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如下:
(一)地质背景分析
通过对渤海绥中36-1油田地质背景的研究,包括区域构造、沉积环境、构造演化、油气来源等方面,以深入了解该区域地质特征。
(二)测井资料解释
采用常规测井、成像测井等技术对渤海绥中36-1油田的井眼资料进行解释,包
括孔隙度、饱和度、颗粒度、泥质含量、岩性等地层参数的获取。
(三)建立精细地层模型
基于渤海绥中36-1油田的地质背景和测井数据,采用Petrel地质建模等软件,
建立油气藏精细地层模型,并分析各地层单元的性质、分布和储集能力。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
本研究预期从地质背景、测井资料解释和精细地层模型三个方面对渤海绥中36-
1油田进行全面研究,旨在发现这个对开发油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的油田中的潜力,
提出一套科学的油气地层勘探开发方案,为我国能源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提供理论和实
践指导。
渤海浅层油田储层预测研究——以B2油田为例
![渤海浅层油田储层预测研究——以B2油田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0c21616650e52ea5518988e.png)
渤海稠油油田适度出砂对储层物性影响实验研究
![渤海稠油油田适度出砂对储层物性影响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dc0bff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4e.png)
渤海稠油油田适度出砂对储层物性影响实验研究黄康;杨树坤;郭宏峰;张博;石先亚【摘要】Producing with reasonable sanding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heavy oil well. 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yield-increasing mechanism with sand production, the influence of reasonable sand production on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was studied with a heavy oil sand sample in Bohai as the experiment objec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producing with reasonable sand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Within a certain range, the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will be improved greater with the more sand production, the more uniform the distribution of sand grains, and the smaller sand grain size. The effect of mud on reservoir permeability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fine silt, the higher the discharge degree of mud is, the greater the permeability of core is. The results of stud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oducing with reasonable sanding in Bohai heavy oilfield.%适度出砂开采是提高稠油油井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了深入认识稠油出砂开采的增产机理,以渤海某稠油油田砂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实验开展了适度出砂对储层物性影响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地层适度出砂能显著改善储层物性,在一定范围内,出砂量越多、出砂粒度分布越均匀、出砂粒径越小,储层物性改善程度越大;泥质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远比细粉砂大,泥质排出程度越高、岩心渗透率改善程度越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渤海稠油油田出砂开采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8(037)002【总页数】5页(P96-99,122)【关键词】稠油油藏;适度出砂;出砂量;出砂粒径;泥质含量【作者】黄康;杨树坤;郭宏峰;张博;石先亚【作者单位】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天津300459;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天津300459;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天津300459;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天津300459;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天津3004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11渤海稠油油藏普遍具有埋藏浅、储层胶结疏松的特点,开发过程中高黏度的原油往往会携带地层砂一起产出,造成不同程度的出砂问题,如何有效防砂成为制约稠油油田高效开发的难题。
井间地震VSP技术在渤海油田的首次应用
![井间地震VSP技术在渤海油田的首次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770862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9.png)
(2)可控震源。
其激发信号作用时间较长、且为均衡振幅的连续扫描振动信号,例如双轴井下震动器Z-Trac。
特点:Z-Trac震源,可同时激发高频纵波、横波。
激发能量频带宽,且能稳定输出最低有效频率在30Hz,仪器稳定,保养周期长,单次保养,能保证100000万次激发正常,不对井壁及环空水泥产生影响。
1.2.2 检波器选择(1)基于流体耦合的多级水听器拖缆。
其特点为:布置简单、频率响应高,但缺乏推靠式传感器那种矢量波场的测量能力,受管波的影响严重。
(2)推靠式三分量多级检波器。
其特点:推靠臂工作,使检波器与地层耦合良好,记录井壁粒子运动形成的矢量波场,有抑制管波,但其记录效率比水听器拖缆差。
对井间地震来说,井下的干扰因素众多,波场复杂,在采集中首先要保证有效波场的高信噪比;另外,井间地震采集,不但有一般构造与地层的空间展布关系,而且还有各向异性与流体的问题,在施工时,应该综合考虑区块的地质情况、井况、施工要求、预算等多种因素,采用性价比最高、最适合该区块的井下检波器。
1.2.3 采集方法井间地震采集方法,最为常见的有两种:共检波器采集(CRG)及共炮点采集(CSG)。
以CRG为例,检波器固定深度不动,震源从底深度,定点上提至顶深度,该采集就构成了一个扇区。
通常情况下,检波器需要上移几个深度,每移动并固定到一个深度,则震源移动并激发,从而再次采集一个扇区。
以这样的模式,采集完所有扇区,则完成井间地震采集。
同理,CSG则相当于震源不动,检波器移动采集扇区,或者说相当于一个震源炮点的非零VSP采集。
1.2.4 采集参数设置(1)检波器、震源移动深度选择。
在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井进行模拟实验,以确定震源、检波器的布放深度,必须保证目的层必须在覆盖范围内。
(2)采集深度间隔。
一般检波器级间距选用15m(或30m),采集深度间隔为2.5m、5m、7.5m、15m(通常选择5m深度间隔),震源采集深度间隔一般为5m。
海上稠油油藏层间干扰系数确定新方法
![海上稠油油藏层间干扰系数确定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3cfa3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6.png)
海上稠油油藏层间干扰系数确定新方法王守磊;耿站立;安桂荣【摘要】海上油田开发一般采用多层合采方式,层间干扰严重,现有数值模拟软件得到的层间干扰系数与矿场产能测试结果差别较大.提出了考虑拟启动压力梯度确定层间干扰系数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以渤海SZ稠油油藏为例,利用束缚水下油相驱替实验建立了SZ油藏拟启动压力梯度与储层流度的关系式;数值模拟时根据油藏非均质性情况设置平衡分区,利用THPRES关键字将两个不同平衡分区间的门限压力设置成拟启动压力(拟启动压力梯度乘以网格尺寸),实现了考虑拟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值模拟过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模拟所得层间干扰系数与产能测试结果吻合程度提高.本文方法在海上稠油油藏合理划分和调整开发层系中有较好的实用性.%Multilayer commingled production is generally applied to develop offshore oilfield,which causes serious interlayer interference.The interlayer interference coefficient obtained by current reservoir simulation software is different from field productivity test.A new method to determine interlayer interference coefficient is proposed by considering pseudo startup pressure gradient in reservoir simulation.Taking SZ heavy oil reservoir in Bohai oilfield as an exampl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eudo startup pressure gradient and mobility is established by oil-water displacement experiment.The reservoir simulation considering pseudo startup pressure gradient is realized by firstly determining the equilibrium region of each grid according to the heterogeneity,and then setting the threshold pressure between two different equilibrium regions (the product of pseudo startup pressure gradient and grid size).Field application showsthat interlayer interference coefficient obtained by the method agrees with field productivity test.The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the development layer division and adjustment.【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年(卷),期】2017(029)005【总页数】6页(P90-95)【关键词】海上油田;稠油油藏;层间干扰;干扰系数;拟启动压力梯度;油藏数值模拟【作者】王守磊;耿站立;安桂荣【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23海上油田一般采用多层合采的开发方式,由于层间非均质性强,层间干扰现象严重[1-6]。
油井液面干扰因素分析与解决对策
![油井液面干扰因素分析与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10985eb700abb68a982fb26.png)
油井液面干扰因素分析与解决对策摘要:油井液面测试是为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提供依据,使设备能力与油层能力相适应,充分发挥油层潜力,并使设备在高效率下正常工作,以保证油井高产量、高泵效生产。
油井分析所需要的资料中液面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井下情况复杂,疑难井动液面深度测出难度大,以致无法为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提供依据,影响油井生产,增加生产成本。
主题词:油井;液面;成功率;分析对策部分抽油机井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供液不足,沉没度在100 米以下,气体影响严重,使泵的工作状况变差,油井的产液量下降。
由于油井长期在低液面下工作,生产压差增大易造成井底出砂,长期这样下去有可能造成深井泵抽空,使泵活塞和工作筒干磨,造成泵漏失;抽油泵长期在低液面下工作还容易造成杆管偏磨,使油管磨漏或抽油杆磨断等,因此液面的准确性对分析油藏压力变化,维持油井正常泵效生产非常重要。
1液面测试原理与重要性1.1测试原理(1)井口连接器通过击发子弹发出声波传入井下,然后由微音器接收由井下返回的液面和接箍波,并通过电缆传送到记录仪。
(2)记录仪接收由微音器传来的电信号,经电路的共用通道分成两路,一路经高频放大电路放大后传送到B 笔,记录接箍波;一路经低频放大电路放大后传送到A笔,记录液面波。
两笔同时在记录纸上绘出清晰的记录曲线。
1.2液面测试重要性(1)测动液面,可以了解油井的供液能力,确定下泵深度;(2)根据动液面位置,可以计算井底流压,判断油田注水效果;(3)根据动液面变化,判断油井的工作制度与地层能量的匹配情况(4)结合示功图和油井生产资料可以分析深井泵的工作状况2干扰因素分析2.1动液面过深因素影响油井动液面达2000米以上,受仪器测深能力所限,造成液面测不出。
据调查,油井平均泵挂1300米,在液面测不出的油井中,平均泵挂深度是1769.82米。
由此可见,动液面过深是疑难井液面测不出的主要原因。
2.2气体影响含气油井由于声波传播的气体介质密度在不断变化,可能使液面曲线杂乱;原油在井下脱气产生的泡沫段忽上忽下起伏,可能使测试的液面深度出现大的误差。
渤海旅大油田新近系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油物理模拟实验
![渤海旅大油田新近系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油物理模拟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252fb3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e.png)
渤海旅大油田新近系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油物理模拟实验马奎前;刘东;黄琴【期刊名称】《岩性油气藏》【年(卷),期】2022(34)5【摘要】对渤海海域旅大油田新近系典型稠油油藏开展水平井蒸汽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利用长填砂管模型分析了蒸汽温度、注入速度和原油黏度对蒸汽驱油效果的影响,探讨了蒸汽驱油不同生产阶段的动态特征、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以及蒸汽驱油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①蒸汽驱油物理模拟实验采用长岩心单管模型,设置模型内径为2.5 cm,长度为50.0 cm,填砂后模型孔隙度为35.0%,渗透率为4500 mD,设置蒸汽干度为0.7,注汽温度为250℃,注汽速度为6 mL/min,驱油效率可达82.52%。
②研究区蒸汽驱油过程分为启动、稳定驱替、蒸汽突破和蒸汽剥蚀4个阶段;注、采水平井间蒸汽腔温度场扩展不均衡,水平井底部温度扩展速度快,顶部温度扩展速度慢,在启动和稳定驱替阶段温度场呈“三角形”推进模式,蒸汽突破和剥蚀阶段蒸汽腔温度场沿对角线扩展,速度减小;蒸汽驱替阶段采出程度为51.86%,稳定驱替阶段为主要的产油阶段,采出程度为39.06%。
③热力降黏是旅大油田蒸汽驱油最主要的机理,高温蒸汽的剥蚀作用、蒸馏效应、微观波及效率的提高等也影响驱油效率。
【总页数】10页(P152-161)【作者】马奎前;刘东;黄琴【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5;P618.13【相关文献】1.深层稠油油藏高干度蒸汽驱物理模拟实验2.稠油油藏尿素泡沫辅助蒸汽驱三维物理模拟实验3.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转蒸汽驱驱油效率影响因素——以孤岛油田中二北稠油油藏为例4.特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油物理模拟实验5.辽东湾坳陷新近系特稠油成藏模式与成藏过程——以旅大5-2北油田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渗透性地层钻井过程中井间干扰预测分析
![渗透性地层钻井过程中井间干扰预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1bb428aaea998fcc220ed4.png)
理 ,根据不 可压缩液体平 面稳定流 势理论 ,采用数值模 拟的方 法进 行 了研 究 针 对渤海 J 2- Z o2气 田的资 料 ,计算得 出 了不 同钻井液性 能条 件下 ,J 2 -- 2井邻井是否关 井条 件下钻 井液 的密度 、粘度 和泥饼 Z O2MN
对 钻 井 液 漏 失 的 影 响 。研 究结 论 对 该 气 田调 整 井 钻 井 施 工 措 施 和 钻 井参 数 的选 择 具 有 重要 意义 。
[ 关键词]储集层 ;调整井;生产井;井 问干扰;钻井液 ;漏失量;钻井参数
[ 中图分类号]TE 8 2
[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编号]1 0 00—9 5 【0 6 6 0 4 一o 7 2 2 0 )0 — 1 2 2
[ 收稿日期]2 0 0 6—1 0—2 0 [ 基金项目]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攻 关项目 (S F O 6 1 ) JK 2O— 0 。 0 C 作者简介]杨进 ( 9 6 ) 男 ,1B 年大学 毕业 , 16 一 , 99 博士 ,副教授 ,现主要从事石油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 工作
当 Al 与 A2井 同 时工 作 时 ,地层 中任 一 点 的 压 降 应 等 于 井 A2 井单 独生产 时在 该点 引起 的压 降与 Al井单 独 工 作 时在 该
点引起 的压力 增 的迭加 ,如图 1中 实线 Ⅲ所 示 。一 般 可 取 生
产井导 致 的压 降 为 正 值 ,正 钻 井 引起 的 压 升 为 负 值 。因 此 , 多井 同时工作时 压 降 的迭 加原 理 为 :地 层 中任 一 点 压降 应 等
针对渤海区块MWD仪器磁干扰的现场判断及解决方法
![针对渤海区块MWD仪器磁干扰的现场判断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581f00fad6195f312ba6ce.png)
95CPCI中国石油和化工化工设计针对渤海区块MWD仪器磁干扰的现场判断及解决方法刘汉杰(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 天津 300280)摘 要:随着现在海洋钻井工艺的发展,丛式井越来越多被应用于渤海湾的钻井作业,丛式井的增加带来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井口间距小,浅部地层相邻井与井之间套管相互干扰大;二是丛式井的轨迹相对于平台呈辐射状,正东、正西方位的井增加。
这两个问题给定向井MWD仪器精确测量参数带来了较大干扰。
影响测量参数精确程度的主要因素为轴向及垂直于轴向的干扰影响工具对大地磁场强度测量精度,通过主要分析在浅部地层MWD测斜的干扰来源及在方位在正东、正西时,磁场干扰的来源及判断。
关键词:磁干扰 大地磁场强度 轴向干扰1 引言在海洋钻井过程中,定向井MWD 仪器被广泛用于定向井、大斜度井、水平井中。
海上作业大多采取丛式井作业模式解决海上因为平台空间有限、平台位置不能移动等问题。
这种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巨大的经济效益。
井间距加密导致井间距越来越小。
井眼碰撞由浅层存在风险逐步演变为深浅层同时存在风险,因此对于MWD 工具测量参数的准确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例如SZ36-1油田,经过先后二期调整防碰形势愈发严重,表层13-3/8″套管普遍下深为400m 左右,每个平台后期作业槽口在浅层具有较大防碰压力。
需要MWD 提供准确测量参数方位、相对位置关系保证正常作业,但实际作业中此井段普遍存在套管间相互干扰。
综上所述,我们有必要分析在浅部地层MWD 测斜的干扰来源及在方位在正东、正西时,磁场干扰的来源及如何判断。
2 磁干扰来源在钻井作业过程中,由于铁质的存在,改变了MWD 测斜仪器上周围大地磁场的方向及强度。
这样在MWD 测量方位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磁场的变化,对仪器确定磁北极方向产生了影响,导致测量点的方位出现偏差。
在海洋钻井中,磁干扰主要来自轴向磁干扰、地层影响因素、临近套管干扰、钻井液出现磁干扰四个方面。
海上稠油油田层间干扰变化研究
![海上稠油油田层间干扰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8697d39ec3d5bbfd0a749d.png)
图 1 数 值 模 拟 的米 产 液 指 数 比
从 图 1可 以 看 出 ,米 产 液 指 数 比随 着 累 计 产 液 体 积 比的增加 , 呈 现先增 大后 基本 保持 不变 的趋 势 。 并且
渗 透率 级差 越大 ,米产 液 指数 比开始 保持 稳定 时对 应
的累计 产液 体积 比越 大 。 这说 明 . 在 同一 累计 产液 体积 比下 , 渗透率 级差 越 大 , 高 渗层 与低渗 层 的产 液差距 越 大, 并 且 随着 生 产 的进 行 , 高渗层 对低 渗层 的产液 干扰
第 2 2卷 第 5期
张浩 . 等. 海 上 稠 油 油 田层 间 干扰 变 化 研 究
性 质 随 深度 变化 大 。 层 间 非 均质 性 严重 [ 1 - 4 ] 。 随着 开发
大 到一定 范 围时 , 就应该 进行 分采 , 消 除产 液差 距增 大
的层 间 矛 盾 。
时 间的延 长 , 层 间干扰 会 越来 越严 重 5 ¨ 。对 于多层 合采 的稠 油 油 藏 , 由于 油水 黏 度 比大 , 油 层 见水 后 , 流 度 比 迅速 上 升 . 注 水指 进 、 突进 和层 间干扰 现象 会 比稀 油 油
数倍 增 比 . 定 量 描述 层 间干扰 程度 的变化 情况 . 得 到 了 预测 分 层开 采 时机 的 图版 。
0 0 . 2 0_ 4 0 . 6 0 . 8 1 . 0
丑
籁
靼
c L
*
累计产液体积 比
1 模 型 建 立
根 据 x油 田的平 均 物 性参 数 。 建立 了 四分之 一 五 点井 网 2层注采 机理模 型。 基本参 数为 : 油藏深 度 l 4 5 0
海上油田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系数确定
![海上油田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系数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ffba952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6.png)
海上油田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系数确定
罗宪波;赵春明;武海燕;李金宜
【期刊名称】《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年(卷),期】2012(031)005
【摘要】海上油田由于开发井数少,采用大井距和多层合采的开发方式,具有生产井段长,储层物性、流体性质随深度变化大的特点,层间非均质性严重,在生产动态上反映层间干扰程度大.通过定量表征层间矛盾的因素计算层间干扰系数的大小,从而判断层间干扰程度的强弱.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层间干扰系数与实际测试的层间干扰系数极为接近.
【总页数】3页(P102-104)
【作者】罗宪波;赵春明;武海燕;李金宜
【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塘沽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塘沽300452;中海油能源发展钻采工程研究院渤海实验中心,天津塘沽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塘沽3004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49
【相关文献】
1.常规油藏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系数确定新方法 [J], 刘洪杰
2.海上普通稠油油藏多层合采层间干扰定量表征与定向井产能预测 [J], 黄世军;康
博韬;程林松;周文胜;常舒萍
3.海上稠油油藏层间干扰系数确定新方法 [J], 王守磊;耿站立;安桂荣
4.低渗气藏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系数的确定 [J], 王渊;何志雄;李嘉瑞;李成福;李闽
5.渤海稀油油田多层合采层间干扰室内实验研究 [J], 蔡晖;郭书豪;程林松;张占华;贾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薄互层层间干扰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薄互层层间干扰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cefad9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f.png)
薄互层层间干扰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武云云【摘要】为了深化对薄互层层间干扰规律的认识,明晰非均质性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用恒速法对人造三维胶结物理模型进行水驱油试验,研究了层间严重非均质条件下各类储层的水驱条件及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合注的情况下,高渗模型在进水量、速度、动用程度都明显大于低渗模型,渗透率级差较小的两个高渗模型相互干扰,且受重力影响注入水沿底部推进明显,关闭高渗模型可有效改善低渗模型的水驱效果,因此应尽量控制渗透率级差,合理组合层系和控制压差以提高采油效果.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实用性强,更符合油田实际,所得规律认识对于相似油田的实际矿场生产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年(卷),期】2017(036)001【总页数】5页(P25-29)【关键词】薄互层;层间干扰;物理模型;三维;实验【作者】武云云【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6薄互层油藏是由几个甚至几十个油层所组成,往往渗透率级差高,整体开发难度大。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常会出现层间干扰严重、低渗储层动用程度低等一系列影响开发效益的问题[1]。
因此,研究薄互层油藏层间干扰规律对划分开发层系和确定单井采油方式具有显著的工程意义[2]。
三维物理模拟实验技术是进行油田开发室内试验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首先要求人造物理模型能真实反映油层的骨架结构, 尽量做到模型的孔隙度、渗透率、孔隙分布等与实际油层相似[3~6],这样才能在室内有效模拟油藏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了解流体在油层中的运动过程和变化规律。
本文结合渤海油田某薄互层油藏实际储层特点,运用成熟的模型制作技术制作了人造胶结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薄互层层间干扰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实验过程中饱和度场的变化,深化了层间干扰规律认识,以期对类似油藏的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1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实验模型、驱动系统、计量系统、控制及测量系统等4部分组成[5],图1所示为实验流程的示意图。
层间干扰定量表征新方法在渤南垦利区域的应用
![层间干扰定量表征新方法在渤南垦利区域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2d1f31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66.png)
层间干扰定量表征新方法在渤南垦利区域的应用蔡晖;阳晓燕;张占华;黄琴;程大勇【摘要】针对渤海南部垦利区域多层合采油藏层间干扰大,油田层间干扰定量表征困难,油田单井实际产能与ODP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利用油田测井数据,建立比采油指数与电阻率相关数学模型,求取理想比采油指数.考虑不同含水引入无因次采油指数,从而求得全生命周期理论比采油指数,进一步建立层间干扰校正系数的数学模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渤南垦利区域调整井,产能预测与实际数据误差仅为2%.指导油田细分层系开发,重新部署井网,日增油240 m3/d.研究成果对渤南垦利区域产能评价、调整井研究、产液结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年(卷),期】2018(025)004【总页数】4页(P91-94)【关键词】层间干扰校正系数;电阻率;比采油指数;产液结构调整;渤南垦利区域【作者】蔡晖;阳晓燕;张占华;黄琴;程大勇【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90 引言渤海南部垦利区域以薄互层油藏为主[1],开发主要采用大段合采的模式,纵向各层物性差异大,非均质性严重[2-7],层间干扰矛盾凸显,对层间干扰的准确评价非常重要。
目前,ODP方案编制过程中,层间干扰系数仍然是通过类比法或经验值选取[8-11],造成油田投产后设计产能与实际产能差异大。
油田开发过程中,若不能正确评价油田的层间干扰,对油田后续的生产也会造成困扰。
由于海上油田开发的特殊性,无法运用大量的分层产能测试资料对层间干扰程度进行认识[12-16]。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通过统计分析垦利区域的产能数据,可以得出垦利区域电阻率与比采油指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17-24],基于油藏工程及理论推导,建立层间干扰校正系数与电阻率、油田产能、生产压差、无因次采油指数的理论模型,提出层间干扰定量表征新方法。
薄互储层油藏层间干扰定量化表征新方法
![薄互储层油藏层间干扰定量化表征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06450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a.png)
薄互储层油藏层间干扰定量化表征新方法康凯; 刘超; 许万坤; 申春生; 郑金定【期刊名称】《《复杂油气藏》》【年(卷),期】2019(012)003【总页数】5页(P46-50)【关键词】薄互储层; 层间干扰; 多层合采; 开发层系划分; 定量表征【作者】康凯; 刘超; 许万坤; 申春生; 郑金定【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3渤海湾薄互储层砂岩油田在海上油田的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以PL油田为代表的一批大型油田都是典型的薄互层状油藏,具有纵向含油井段长、含油层系多,各层系之间储层类型和流体性质差异大的特点。
受限于海上油田开发的高投入,为了提高经济性,早期往往采用一套层系大段合采的开发方式[1-2],开发过程中层间干扰十分严重。
由于层间物性、流体、厚度、压力等重要指标差异很大,有的储层产能不能充分释放,降低了采油速度,并造成剩余油在被干扰层大量富集。
基于动态监测资料的层间干扰定性研究无法满足精细开发调整的需求,因此,进行层间干扰定量表征成为薄互层油藏层系重组开发调整的关键[3-4]。
李波将过去采用的渗透率表征纵向非均质性拓展为利用原油在地层中流动难易程度的流动系数来描述纵向非均质性的方法[5]。
罗宪波对于海上油田多层油藏层间物性差异大,产能干扰严重的问题,利用层间矛盾主控因素判断层间干扰程度的强弱[6]。
刘洪杰基于油井压恢测试结果、开发动态数据等,对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系数进行分析[7]。
前人的研究偏重于定性判断,缺少针对薄互层油藏的定量化表征。
目前矿场为了定量化层间干扰,往往采用下分采管柱并进行开关滑套作业,同时结合产能测试来进行,费时费力,成本很高,且受限于海上平台作业,工作量大,实际操作困难。
本文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法、油藏工程法和动态反演法,分析层间干扰主控因素及干扰机理,创新了薄互层油藏合采层间干扰定量描述理论,为油田剩余油挖潜和综合调整的层系划分提供理论指导。
基于层间干扰中劣势渗流层的实验认识及矿场实践——以渤海油田PLX油田为例
![基于层间干扰中劣势渗流层的实验认识及矿场实践——以渤海油田PLX油田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ed009f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2.png)
基于层间干扰中劣势渗流层的实验认识及矿场实践——以渤海油田PLX油田为例李金宜;李其正;刘英宪;罗宪波;康凯;陈娜娜【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年(卷),期】2022(36)2【摘要】以渤海PLX油田为例,围绕多层合采层间干扰中的Ⅰ类、Ⅱ类、Ⅲ类储层,开展干扰机理、干扰幅度方面的实验研究。
基于微观驱油实验分析Ⅱ类、Ⅲ类劣势渗流储层微观孔喉结构非均质性及其对剩余油富集和演变规律的影响,劣势渗流层更容易存在前缘指进、连通性差等现象,剩余油以连片状大量富集为主,油滴状、油膜状剩余油较少。
基于长岩心驱替实验评价多层合采下的层间干扰对各渗流层的影响,Ⅰ类储层最大干扰幅度达10%,Ⅲ类储层最大干扰幅度可达30%,结合实验数据给出干扰系数图版,可有效指导油田细分层系挖潜。
矿场先导试验井投产成功表明,对劣势渗流层细分注采,可提高层间纵向均衡驱替,释放劣势渗流层潜力,增大单井控制储量整体采出程度。
【总页数】6页(P76-81)【作者】李金宜;李其正;刘英宪;罗宪波;康凯;陈娜娜【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中海油实验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相关文献】1.基于wheeler域层序研究的中深层储层预测技术研究——以渤海Q油田东块沙河街为例2.中—高含水期低渗透储层优势渗流通道研究——以温米油田温西一区块三间房组储层为例3.基于自主研发微观驱油实验装置下低渗透储层水驱油渗流特征研究——以姬塬油田长61储层为例4.基于储层孔喉匹配的非均相复合驱技术研究与矿场实践——以胜坨油田一区沙二段1-3砂组聚合物驱后单元为例5.渤海稀油油田多层合采层间干扰室内实验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上钻井平台物理性污染调查与控制方案
![海上钻井平台物理性污染调查与控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008c1d6f1aff00bed51edd.png)
海上钻井平台物理性污染调查与控制方案摘要:物理性污染不同于、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往往是的看不到,触摸不到,是由物理因素(声、光、电、热、振动、放射性)的原因产生的作用。
有一些物理性污染作用明显、危害直接,大部分的物理性污染他们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危害长远。
胜利六号平台根据自身作业过程中发现的物理性污染,开展了详细的调查研究,针对性的制定了物理性污染控制方案。
关键词:危害;声;光;振动;辐射;控制海上钻井平台作为石油开采生产前线、几乎面临所有类型的物理性污染。
面对物理性污染这个问题,平台针对性制定的“物理性污染控制方案”一、物理性污染的六大分类及危害(一)噪声污染:从定义上讲,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一般音量高过50dB,对人类日常工作生活产生负面影响,音量超过85dB即可对听力造成损伤。
长期工作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
噪音也会引起心脏血管伤害、引起高血压,暴露噪音70分贝到90分贝五年,其得到高血压的危险性比常人高2.47倍。
(二)振动污染物体的运动状态随时间在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交替变化的过程称为振动。
过量的振动会使人不舒适、疲劳,甚至导致人体损伤。
(三)热污染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热污染影响到空气和水体,从而间接影响到人类自身、周围环境中的生物、物质。
对于生产人员自身,主要是高温环境作业带来的生理危害。
气温高于35摄氏度的室外露天作业。
(四)光污染光污染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
在生产作业中,一些工艺加工中都会产生光污染、直接影响到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
(五)放射性污染在自然界和人工生产的元素中,有一些能自动发生衰变,并放射出肉眼看不见的射线。
这些元素统称为放射性元素或放射性物质。
(六)电磁辐射污染电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一般状况下它是非电离性辐射,当电磁辐射能量强度非常高时它则是电离性辐射。
中深层厚层块状特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物理模拟
![中深层厚层块状特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物理模拟](https://img.taocdn.com/s3/m/2df695c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4.png)
中深层厚层块状特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物理模拟王大为;吴婷婷;耿志刚;杜春晓;高振南【期刊名称】《复杂油气藏》【年(卷),期】2017(10)3【摘要】渤海LD油田为中深层厚层块状特稠油油藏,是国内海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原油粘度最大的稠油油田,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是开发此类油田的有效手段.通过三维物理模拟分析了LD油田SAGD开发的可行性,认为该油田先吞吐降压,再转SAGD的开发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经过3个吞吐轮次,油藏压力由6 MPa降至3 MPa,井间温度升至85℃,达到转SAGD时机.蒸汽吞吐降压阶段采出程度5.75%,SAGD过程中汽腔上升到顶层时采出程度13.5%,汽腔水平扩展阶段结束时采出程度30.5%,至瞬时油汽比降至0.1时采收率达到54.7%.通过数值模拟反演,进行了现场注采参数优化设计,现场瞬时注汽量363.7 m3/d,采注比1.2以上,吞吐3轮次后转入SAGD生产,注采井间距离6.5 m.【总页数】6页(P55-60)【作者】王大为;吴婷婷;耿志刚;杜春晓;高振南【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9;中海石油(中国)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9;中海石油(中国)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9;中海石油(中国)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9;中海石油(中国)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5【相关文献】1.强底水特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物理模拟 [J], 王大为;吴婷婷;葛涛涛;杜春晓;耿志刚2.海上特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物理模拟 [J], 王大为;刘小鸿;吴婷婷;耿志刚;杜春晓3.渤海LD油田厚层块状特稠油油藏开发研究 [J], 许万坤;张风义;刘小鸿;王大为;吴婷婷4.深层厚层块状稠油油藏直平组合火驱技术研究 [J], 高飞5.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中厚层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主要接替方式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ysicalSimulationofInter-LayerInterferenceandItsApplicationinBohaiOilfield MiaoFeifei,HuangKai,HuYong,ZhangJilei,WangMeinan (CNOOC(China)TianjinBranch,Tianjin300459,China)
DOI:103969/jissn1006-6535201901024
渤海油田层间干扰物理模拟研究及应用
缪飞飞,黄 凯,胡 勇,张吉磊,王美楠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
摘要:为解决海上稠油油田高含水阶段层间干扰突出,导致采油速度低、水窜加快、产量递减快 及采收率低的问题,开展可视化的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结合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 对海上复杂河流相油田多层合采条件下层间干扰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渗透率级差、黏度 级差及油藏底水等主控因素对层间干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渗透率级差、黏度级差大于 3,层间干扰明显增强,驱油效果变差;多层合注合采油田含水率在 60%~80%为干扰系数转折 点,含水率大于 80%,层间干扰明显增大,通过增大生产压差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层间 干扰,改善开发效果;底水发育对层间干扰非常严重,不同油藏类型合采时,越早关闭底水油 藏,越有利于改善开发效果。研究成果成功指导了渤海 A油田细分层系的开发调整,并取得 了显著的开发效果,对类似油田开发调整策略和措施制订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复杂河流相;层间干扰;开发调整策略;干扰系数;渤海油田 中图分类号:TE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535(2019)01-01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