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数学人教六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卷精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数学人教六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卷精选
一、选择题
1.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分别写着1、2、3、4、5、6六个数字,下图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所看到的图形,这个正方体正确的展开图是().
A.B. C.D.
2.光明村今年每百户拥有电脑96台,比去年增加了32台,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32÷96×100%
B.32÷(96-32)×100%
C.96÷32×100%
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5∶3∶2,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4.学校电脑班有女生18人,比男生人数的1
3
少2人,电脑班有多少男生?设男生有x
人,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18-1
3
x=2 B.
1
3
x-2=18
C.1
3
x+2=18 D.(x+2)×
1
3
=18
5.莉莉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了一个长方体。

下图分别是她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从右面看到的是下面()图形。

A.B.C.
6.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三角形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B.圆的半径一定,圆的周长与圆周率成正比例
C.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D.沿着圆锥的高把圆锥切为两半,切面是三角形。

7.如图是甲乙两名同学对同一个圆柱的不同切法。

甲切开后表面积增加了(),乙切开后表面积增加了()。

A.2rπ;4rh B.2
2rπ;4rh C.2
2rπ;2rh
πD.2rπ;2rh
π
8.下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2cm,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是()。

A.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B.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C.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9.如图,每个小正方形都是由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成的。

那么第8个图形中一共用()根小棒。

A.324 B.144 C.160
10.一些小球按下面的方式堆放。

那么第16堆有()个小球。

A.134 B.135 C.136 D.137
11.3吨60千克=(________)吨 2.85时=(________)时(________)分
二、填空题
12.
5
1
7
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有(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3.把30克糖放入50克水中,糖占水的(________)%,水占糖水的(________)%,糖比水少(________)%。

14.如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计算时π取3.14)
15.一种盐水有40g ,盐和水的比是1∶4,如果再放入5g 盐,那么盐占盐水的(________)。

16.一个零件长6.5毫米,按照10∶1的比例尺画在纸上,应该画(______)厘米长。

17.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和5厘米,以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体积较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18.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78,其中最大的一个偶数是(______)。

19.一本字典20元,王老师拿130元钱,最多能买(________)本字典。

20.如图,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20厘米,则阴影部分②的面积比阴影部分①的面积大(______)平方厘米。

21.直接写出得数。

5623-= 1258⨯= 350.4+= 7236÷= 213513613+-=
3035⨯= 2540%⨯= 3.2:0.8= 5 2.36-= 029415÷⨯=
三、解答题
22.计算下面各题.(怎么算简便就怎么算).
①3264÷32+34×5
②1.05×(3.8﹣0.8)÷6.3
③85﹣12.8﹣47.2
④20×(1﹣ ﹣ ) ⑤ ×0.75+ ×
⑥[1﹣( + )]×12.
23.解方程或比例.
(1)310.30.36x ⨯-= (2)738::2421
x = 24.刘老师的年龄是28岁,小丽的年龄是刘老师的14,小雪的年龄是刘老师的17
,两人各几岁?
25.小军的爸爸发表了一篇约8万字的文章,稿费是每个字0.1元,按照规定应缴纳20%的所得税,小军爸爸实际大约可以得到稿费多少元?
26.小兰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 ,第二天看了42页,这时已看的与未看的页数之比是2:3.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7.某人由甲地去乙地。

如果他从甲地先骑摩托车行12小时,再换骑自行车9小时,恰好到达乙地。

如果他从甲地先骑自行车行21小时,再换摩托车行8小时,也恰好到达乙地。

问全程骑摩托车需要几小时?
28.爸爸要笑笑算出一个苹果的体积.笑笑想出了这样的一个办法,她取出一个底面直径是1分米的圆柱体玻璃容器,放入8厘米深的水,然后把苹果浸没水中,发现现在的水位是12厘米.请你帮笑笑算出这个苹果的体积?(玻璃厚度不计)
29.小华想在网上书店买书,A店打七折销售,B店每满69元减19元。

如果小华想买的书标价为80元。

(1)在A、B两个书店买,各应付多少元?
(2)在哪个书店买更省钱?A、B两店的价格相差多少钱?
30.海安某步行街要铺设一条人行道,人行道长400米,宽1.6米。

现在用边长都是0.4
米的红、黄两种正方形地砖铺设(如图是铺设的局部图示)。

(1)请帮忙算一算,铺设这条人行道一共需多少块地砖?(不计损耗)
(2)铺设这条人行道一共需要多少块红色地砖?(不计损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2.B
解析:B
【分析】
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今年比去年增加的台数÷(今年拥有电脑的台数-今年比去年增加的台数)×100%,据此列式作答即可.
【详解】
光明村今年每百户拥有电脑96台,比去年增加了32台,问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多少,可以列式为32÷(96-32)×100%.
故答案为B.
3.B
解析:B
【分析】
用三角形内角和除以总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度,再乘最大角对应的份数即可求出最大角的度数,再进行判断。

【详解】
180°÷(5+3+2)×5
=180°÷10×5
=90°,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较易,主要考查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点,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进而求出最大角的度数,进行判断。

4.B
解析:B
【分析】
根据题意,设男生有x人,男生人数的1
3
少2人是女生人数,即
1
3
x-2=18,据此列方
程。

【详解】
解:设男生有x人。

1
3
x-2=18
1
3
x=18+2
1
3
x=20
x=60
故答案为:B。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A
解析:A
【分析】
由从正面和上面看的图形可得这个长方体共有2层,每层有12个正方体,这12个正方体分3行排列,每行4个正方体,据此即可得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两层,每层3个正方形,据此选择。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从右面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6.B
解析:B
【分析】
根据正比例、反比例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比值一定,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成反比例;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圆锥体沿高切成的图形知识,进行逐项解答。

【详解】
A .三角形面积=底×高÷2,面积一定,底与高成反比例,原题干说法正确;
B .圆的周长公式=圆周率×半径×2,圆的半径一定,周长也一定,三个量都是一定,不存在变量问题,圆的周长与圆周率不成比例,原题干说法错诶;
C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比是1∶2∶3,三个内角度数分别是:180°×16
=30°;180×26=60°;180°×36
=90°,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原题干说法正确;
D .沿着圆锥的高把圆锥切成两半,切面是三角形,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仔细认真分析。

7.B
解析:B
【分析】
甲切割方法,把圆柱切割成两部分后,表面积增加了2个圆柱的底面积;乙切割方法,把圆柱切割成两部分后,表面积增加了2个以圆柱的高为长,直径为宽的长方形的面积;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甲切割方法增加的表面积:
222=2ππ⨯r r
乙切割方法增加的表面积:
22=4rh rh ⨯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柱的计算,抓住圆柱的切割特点,得出切割后增加部分的面的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B
解析:B
【分析】
根据题图可知,第一个图阴影部分的周长是直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加上2条直径,第二个图阴影部分的周长是直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加上4条直径,所以它们的周长不相等;阴影部分的面积都是直径为2厘米的圆的面积,面积相等,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第一个图阴影部分的周长=圆的周长+直径×2;
第二个图阴影部分的周长=圆的周长+直径×4;
所以周长不相等;
阴影部分的面积都是直径为2厘米的圆的面积,所以面积相等;
故答案为:B 。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图中的阴影部分都转化成一个整圆,再进一步解答。

9.B
解析:B
【分析】
根据上图中已知的规律:图形边长×边数,继续排列出第8个图形中一共有8×18根小棒。

【详解】
图1有1×4
图2有2×6
图3有3×8
图4有4×10
图5有5×12
图6有6×14
图7有7×16
图8有8×18=144(根)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数形结合,关键是找出规律,再用规律解决问题。

10.C
解析:C
【分析】
观察发现,第一幅图只有一层,这一层只有1个;第二幅图有两层,从上往下分别是1个,2个;第三幅图有三层,从上往下分别是1个,2个,3个;第四幅图有四层,从上往下分别是1个,2个,3个,4个;那么第16堆可以分成16层,从上往下分别有1个,2个,3个,…,16个,全部加起来即可。

【详解】
12316136++++=(个)
第16堆有136个小球;
故答案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图形找规律的问题,第n 层的数量为()123n n n 12+++
+=⨯+÷。

11.06 2 51
【分析】
根据1吨=1000千克,1时=60分,据此换算单位解答即可。

【详解】
60千克=0.06吨,3+0.06=3.06(吨),3吨60千克=3.06吨。

0.85×60=51(分),2.85时=2时51分。

【点睛】
此题考查了单位的换算,明确高级单位换算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二、填空题
12.17
2 【分析】
判定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看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是2,用2减去517
,得出的结果后,看分子是几就添上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详解】
512177
=的分母是7,所以分数单位是17; 512177
=的分子是12,所以有1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21412227777
-=-=,所以再添上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分数单位以及最小的质数,熟练掌握才是解题的关键。

13.62.5 40
【分析】
(1)糖占水的百分率:糖的质量÷水的质量×100%;
(2)水占糖水的百分率:水的质量÷糖水的质量×100%;
(3)糖比水少的百分率:(水的质量-糖的质量)÷水的质量×100%。

【详解】
(1)30÷50×100%
=0.6×100%
=60%
(2)50÷(30+50)×100%
=50÷80×100%
=0.625×100%
=62.5%
(3)(50-30)÷50×100%
=20÷50×100%
=0.4×100%
【点睛】
掌握百分率的相关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14 1
【分析】
由题目可知,阴影部分的周长是由2个圆心角是90°的扇形弧与2个长方形的宽组成;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拼凑成一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1
4
3.14×1×2×2+1×2
=3.14+2
=5.14(厘米)
1×1=1(平方厘米)
则阴影部分的周长是5.14厘米,面积是1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扇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及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运用。

15.9%(或)
【分析】
用40除以总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克,再乘盐对应的份数求出原来盐的质量,进而求出现在盐的质量,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
40÷(1+4)
=40÷5
=8(克);
8×1+5
解析:9%(或13 45

【分析】
用40除以总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克,再乘盐对应的份数求出原来盐的质量,进而求出现在盐的质量,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
40÷(1+4)
=40÷5
=8(克);
8×1+5=13(克);
13÷(40+5)
=13÷45
≈28.9%(13 45

求出原来盐的质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进而求出现在盐的质量。

16.5
【分析】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1,所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

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6.5×10=65(毫米)
65毫米=6.5厘米,所以纸上应该画6.5厘米。

【点睛】
本题
解析:5
【分析】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1,所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

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6.5×10=65(毫米)
65毫米=6.5厘米,所以纸上应该画6.5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明确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是解题的关键。

17.24
【分析】
以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圆锥,以4厘米为圆锥底面半径,3厘米为高,得到的圆锥体积较大,根据圆锥体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3.14×4²×3÷3=50.24(
解析:24
【分析】
以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圆锥,以4厘米为圆锥底面半径,3厘米为高,得到的圆锥体积较大,根据圆锥体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3.14×4²×3÷3=50.24(立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锥体积,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出的圆锥,体积要想大,尽可能让底面积大一些。

18.28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与偶数有关的和倍问题。

首先根据连续偶数相差的数,用它们的
和加上相差之数,使三个数达到相等,再除以3即可。

【详解】
根据连续偶数的特点知道:第一个偶数、第二个偶数与第三个
解析:28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与偶数有关的和倍问题。

首先根据连续偶数相差的数,用它们的和加上相差之数,使三个数达到相等,再除以3即可。

【详解】
根据连续偶数的特点知道:第一个偶数、第二个偶数与第三个偶数分别相差4和2,解决此题先让第一个偶数和第二个偶数分别加上4和2,使它们都与第三个偶数相等,这样三个最大偶数的和就变成78+4+2=84,然后用84÷3=28即是最大的一个偶数。

19.6
【分析】
根据“数量=总价÷单价”计算,结果用去尾法保留整数即可。

【详解】
130÷20≈6(本)
【点睛】
余下的钱数不够买一本字典时,需要直接舍去,根据实际情况用去尾法取整数。

解析:6
【分析】
根据“数量=总价÷单价”计算,结果用去尾法保留整数即可。

【详解】
130÷20≈6(本)
【点睛】
余下的钱数不够买一本字典时,需要直接舍去,根据实际情况用去尾法取整数。

20.43
【详解】
【分析】明确:阴影部分①的面积=等腰三角形的面积-空白部分的面积
阴影部分②的面积=半圆的面积-空白部分的面积
因此,①,②相差的面积即为等腰三角形和半圆相差的面积。

【详解】S1=
解析:43
【详解】
【分析】明确:阴影部分①的面积=等腰三角形的面积-空白部分的面积
阴影部分②的面积=半圆的面积-空白部分的面积
因此,①,②相差的面积即为等腰三角形和半圆相差的面积。

【详解】S 1=3.14×102÷2=143(平方厘米)
S 2=1
2×20×20=200(平方厘米)
200-157=43(平方厘米) 21.33;1000;35.4;2;113;
1050;10;4;2.64;0
【分析】
根据整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比与除法的关系解答。

【详解】
33 1000 35.4
解析:33;1000;35.4;2;113;
1050;10;4;2.64;0
【分析】
根据整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比与除法的关系解答。

【详解】
5623-=33 1258⨯=1000 350.4+=35.4 7236÷=2 213513613+-=213-100=113 3035⨯=1050 2540%⨯=10 3.2:0.8=3.2÷0.8=4 5 2.36-=2.64 029415÷⨯=0
【点睛】
直接写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

三、解答题
22.①272 ②0.5 ③25 ④7 ⑤ ⑥2
【详解】
解:①3264÷32+34×5
=102+170
=272
②1.05×(3.8﹣0.8)÷6.3
=1
解析:①272 ②0.5 ③25 ④7 ⑤
⑥2
【详解】
解:①3264÷32+34×5
=102+170
=272
②1.05×(3.8﹣0.8)÷6.3
=1.05×3÷6.3
=3.15÷6.3
=0.5
③85﹣12.8﹣47.2
=85﹣(12.8+47.2)=85﹣60
=25
④20×(1﹣﹣)=20×1﹣20×﹣20×
=20﹣8﹣5
=7
⑤×0.75+×
=×+×
=×(+)
=×1
=
⑥[1﹣(+)]×12 =[1﹣()]×12 =[1﹣]×12
=×12
=2
23.11;
【详解】

解析:11;16 9
【详解】

24.7岁;4岁【详解】
28×=7(岁)
28×=4(岁)
答:小丽的年龄是7岁,小雪的年龄是4岁. 解析:7岁;4岁
【详解】
28×1
4
=7(岁)
28×1
7
=4(岁)
答:小丽的年龄是7岁,小雪的年龄是4岁.
25.6400元.
【解析】
【分析】
首先求出这份稿件应得的稿费,一共80000字,每字0.1元,应得
0.1×80000=8000(元);再求实际得到的稿费,缴纳20%的所得税,去掉这部分后,实际得到了
解析:6400元.
【解析】
【分析】
首先求出这份稿件应得的稿费,一共80000字,每字0.1元,应得0.1×80000=8000(元);再求实际得到的稿费,缴纳20%的所得税,去掉这部分后,实际得到了原有稿费的1﹣20%=80%,即8000×80%.解答即可.
【详解】
8万=80000,
0.1×80000×(1﹣20%),
=8000×0.8,
=6400(元).
答:小军爸爸实际大约可以得到稿费6400元.
26.180页
【解析】
【分析】
已看的与未看的页数之比是2:3,那么看的页数就是总页数的;把总页数看成单位“1”,第二天看的页数是总页数的(﹣),它对应的数量是42页,由此用除法求出总页数.本题
解析:180页
【解析】
【分析】
已看的与未看的页数之比是2:3,那么看的页数就是总页数的;把总页数看成单位“1”,第二天看的页数是总页数的(﹣),它对应的数量是42页,由此用除法求出总
页数.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并找出单位“1”的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用除法就可以求出单位“1”的量.
【详解】
= ,
42÷(﹣),
=42÷ ,
=180(页);
答:这本书共有180页.
27.15小时
【分析】
根据题意知道第一次:摩托车12小时、自行车9小时到乙地;第二次:摩托车8小时、自行车21小时到乙地,也就是骑摩托车(12-8)个小时相当于骑自行车(21-9)个小时,由此求出骑1
解析:15小时
【分析】
根据题意知道第一次:摩托车12小时、自行车9小时到乙地;第二次:摩托车8小时、自行车21小时到乙地,也就是骑摩托车(12-8)个小时相当于骑自行车(21-9)个小时,由此求出骑1个小时的自行车相当于(12-8)÷(21-9)小时的摩托车,所以根据第一次骑车的情况,即可求出全程骑摩托车到达乙地需要的时间。

【详解】
因为根据题意可知,骑摩托车(12-8)个小时相当于骑自行车(21-9)个小时,所以骑1个小时的自行车相当于摩托车的时间:
(12-8)÷(21-9)
=4÷12
=1
3
(小时)
12+9×1 3
=12+3
=15(小时)
答:全程骑摩托车需要15小时。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运用代换的思想,求出骑1个小时的自行车相当于摩托车的时间,进而得出答案。

28.314立方厘米
【解析】
【详解】
1分米=10厘米
3.14×(10÷2)2×(12-8)=314(立方厘米)
解析:314立方厘米
【解析】
【详解】
1分米=10厘米
3.14×(10÷2)2×(12-8)=314(立方厘米)
29.(1)A店应付56元, B店应付61元;
(2)在A店买更省钱,A、B两店的价格相差5元
【分析】
(1)用原价乘七折,求出在A店买这本书的实际价格;用原价减去19元,求出在B店买这本书的实际价格
解析:(1)A店应付56元, B店应付61元;
(2)在A店买更省钱,A、B两店的价格相差5元
【分析】
(1)用原价乘七折,求出在A店买这本书的实际价格;用原价减去19元,求出在B店买这本书的实际价格;
(2)根据(1),先判断出在哪个店买书更省钱,利用减法求出省了多少钱即可。

【详解】
⨯=(元)
(1)A店:8070%56
-=(元)
B店:801961
答:在A、B两个书店买,各应付56元、61元。

(2)56<61,在A店买更省钱。

-=(元)
61565
答:在A店买更省钱,A、B两店的价格相差5元钱。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扣问题,七折是按照原价的70%出售。

30.(1)4000块;(2)1000块
【分析】
(1)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S=ab,计算人行道的面积,然后用人行道的面积除以每块地砖的面积,就是所需块数。

(2)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每4×4=16(块
解析:(1)4000块;(2)1000块
【分析】
(1)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S=ab,计算人行道的面积,然后用人行道的面积除以每块地砖的面积,就是所需块数。

(2)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每4×4=16(块)方砖中,有4块是红色的,求所需地砖块数
包含几个16,再乘4,计算所需红色地砖的块数即可。

【详解】
(1)400×1.6÷(0.4×0.4)
=640÷0.16
=4000(块)
答:铺设这条人行道一共需4000块地砖。

(2)4000÷16×4
=250×4
=1000(块)
答:铺设这条人行道一共需要1000块红色地砖。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数与形结合的规律,关键是根据图示发现地砖排列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