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化学九上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福建省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化学九上期中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关于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3”的含义,正确的是
①3H;②Fe3+;③;④SO3
A.①中数字“3”表示三个氢分子
B.②中数字“3”表示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
C.③中数字“3”表示铝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D.④表示一个SO3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2.氧元素和硫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中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用肥皂水可以检验水的硬度
4.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O↑+X+CO2↑,其中X 的化学式为
A.H2O B.H2O2C.CH4D.H2
5.近期,英国《自然》杂志刊发了材料领域的最新研宄成果---一科学家找到了接近常温的超导材料“超氢化镧”。
下列有关镧的说法错误的是()
A.镧是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是La C.中子数是57 D.相对原子质量是138.9
6.在锥形瓶甲中放入10g块状纯净的碳酸钙,在锥形瓶乙中放入10g粉末状纯净的碳酸钙,分别同时加入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
下列图中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A.B.
C.D.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淡化海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B.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C.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下图所示两个实验。
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点燃酒精灯加入铜丝,可观察到铜丝有红色变成黑色;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
9.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0.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H原子的是
A.2H B.H2C.H2O D.2H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粒子的名称。
(1)体温计中的汞是由_____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_____构成的。
(3)二氧化碳分子是由_____构成的。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收集完气体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C装置集满一瓶氧气后,实验时发现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判断集气瓶已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出31.6g高锰酸钾(KMnO₄)含氧的质量。
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1)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
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______
A实验所用药品安全无毒
B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C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
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2)①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式___________。
②图2中集气瓶底部的水的作用为_________。
(填字母)
A吸收五氧化二磷B冷却气体C保护瓶底
③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图2)内的压强,压强曲线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图3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_________;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
(3)实验后,小明同学查阅到以下资料:
(a)五氧化二磷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且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全部进入生成的磷酸中;
(b)磷酸的用途广泛,可以用作于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作为酸味剂。
请计算:
①磷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
②每550ml可乐中含有29.4mg磷酸,这些磷酸需要多少质量的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制得?(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
14.汽车是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一般为铜芯线,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良好导电性和_____性。
(2)下列各类汽车在使用时,对空气污染最小的_____
①汽油车②柴油车③新能源纯电动汽车
(3)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汽车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
丙氨酸(化学式为
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个数比为多少?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16.2015年10月5日,中国宁波籍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D
【解题分析】
A、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①中的数字“3”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3,故错误;
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②中的数字“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错误;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③中的数字“3”表示铝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是3,故错误;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④中的数字“3”表示一个SO3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故正确。
故选D。
2、B
【解题分析】
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B.
3、B
【解题分析】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由液态变成气态再变成液态,发生了物理变化,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肥皂水可以检验水的硬度,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解题分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C2O4一定条件CO↑+X+CO2↑,反应前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0、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B。
5、C
【解题分析】
由元素周期表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题目详解】
A、镧是金字旁,是金属元素,故A正确;
B、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故元素符号是La,故B正确;
,故C不正确;
C、中子数约等于139-5782
D、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138.9,故D正确。
故选C。
【题目点拨】
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的和。
6、C
【解题分析】
相同质量不同形状的碳酸钙和足量稀盐酸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但是反应速度不同;相同条件下粉末状的碳酸钙反应速度比块状的反应速度快。
【题目详解】
A、由分析可知得到同样多的二氧化碳,甲用的时间长,乙用的时间短,本图像颠倒了,故选项错误;
B、块状CaCO3和粉末状CaCO3都是10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一样多;故选项错误;
C、粉末状的碳酸钙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大,因此反应的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同样多的二氧化碳,块状CaCO3用的时间比较长;即得到同样多的二氧化碳,甲用的时间长,乙用的时间短;故选项正确;
D、块状CaCO3和粉末状CaCO3都是10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一样多,并且乙用的时间短,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D
【解题分析】
本题关键是要知道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不能除掉。
A、海水淡化能给人类提供淡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故A说法正确;B、硬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是不利的,尤其是对于胃肠的影响,故B说法正确;
C、日常生活中的水中都含有溶解进去的空气,所以为混合物,故C说法正确;
D、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故D说法错误。
8、C
【解题分析】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是正确的叙述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②点燃酒精灯加入铜丝,可观察到铜丝有红色变成黑色是正确的叙述;
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是错误的叙述,应该冷却后读数;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是错误的叙述,铜丝的量太少消耗不完氧气影响结论;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是正确的叙述;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是正确的叙述,故正确叙述的说法为4个,答案选择C。
9、C
【解题分析】
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在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
【题目详解】
A. 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反应前是氢元素和氧元素,反应后还是这两种元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故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 分子是原子构成的,由水分子的微观图可知: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解题分析】
A、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H表示2个氢原子,故符合题意;
B、右下角的2表示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C、右下角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D、第一个2表示2个氢分子,第二个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汞原子二氧化碳分子碳原子和氧原子
【解题分析】
(1)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长颈漏斗 A 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导管没有伸入到集气瓶底部瓶口有较大的气泡冒出. 12.8g
【解题分析】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为:长颈漏斗;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A;
收集完气体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色,可能是未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
(3)用C装置集满一瓶氧气后,实验时发现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导管没有伸入到集气瓶底部;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判断集气瓶已集满的方法是:集气瓶中的水已经排完,瓶口有较大的气泡冒出;
(4)31.6g 高锰酸钾(KMnO ₄)含氧的质量为:
16431.6g 100%12.8g 3955164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BCD 225
P+O P O →点燃 AB 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造成的气体压强增大强于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造成的压强减小 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冷却,温度降低,气压减小 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了集气瓶 98 21.3mg
【解题分析】
(1)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中选择使用汞,则有:
A 、实验所用药品安全无毒,不属于选择汞的优点,因为汞有毒,A 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汞与氧气反应,汞足量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属于选择汞的优点,B 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 、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属于选择汞的优点,C 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 、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属于选择汞的优点,D 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CD 。
(2)①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的符号表式为225P+O P O →点燃。
②图2中集气瓶底部的水的作用为吸收五氧化二磷、冷却气体,故选AB 。
③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图2)内的压强,压强曲线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图3中BC 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造成的气体压强增大强于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造成的压强减小;
CD 段气压减小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冷却,温度降低,气压减小;
导致DE 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了集气瓶,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3)磷酸的化学式为H 3PO 4,则有:
①磷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31+164=98⨯⨯;
②每550mL 可乐中含有29.4mg 磷酸,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磷酸,设需要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x ,则有: 25
234P O +3H O =2H PO 142
196x 29.4mg
由142x
=
19629.4mg
解得x=21.3mg
答:每550mL可乐中含有29.4mg磷酸,这些磷酸需要21.3mg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制得。
14、延展性③隔绝水和氧气(合理即可)
【解题分析】
(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一般为铜芯线,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2)下列各类汽车在使用时,对空气污染最小的是:①汽油车、柴油车燃烧会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错误;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是比较清洁的能源,正确;(3)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汽车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1)3:7:2:1(2)89
【解题分析】
(1)由丙氨酸的化学式C3H7O2N可知,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个数比为3:7:2:1;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7+16×2+14=89。
16、9:4
【解题分析】
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6×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