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之路】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钻石卷考能精选细练1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元之路】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钻石卷考能精选细练15
【状元之路】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钻石卷考能精选细练15 1.(XX·河北省保定市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XX年春节,各大城市再现裸辞潮。

裸辞是指员工在没找到下家时不计后果、不想退路的一种辞职方式。

的确,一部分人通过裸辞、再入职的选择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工作,实现了自身的发展;更多人却因缺少长远的职业规划,生活较以前没有明显改观;部分辞职者事后坦言:裸辞的选择不够理智,自己都不知道想要什么,只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加之对将来的期望值过高,反倒让自己更加窘迫。

材料带给你哪些感受?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自身的发展需要勇敢选择,要有魄力。

(2)个人的发展需要有规划、需要提前准备.
(3)目标明确才能避免冲动或盲从。

(4)对自己、对现实要有清醒认识。

2.(XX·河南省豫南五市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

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

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遇到困难(障碍、矛盾),要学会变通,灵活应对.
(2)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必要的地方。

(3)有时,避开障碍是一种智慧。

(4)战胜困难方能达到目的.
(5)遇到矛盾不要绕道走。

3.(XX·山西省第四次四校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这是悬挂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高三(14)班黑板上方的另类冲刺标语.该标语是经过公选后才悬挂的,该班的班主任从最初的“不太认
可〞到最终的“表示赞同〞。

你如何看待这则标语?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急剧的社会变迁,在励志标语上留下厚重的时代印记.不论是“不努力当屌丝〞还是“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抑或是“滚去学习〞,都说明社会阶层生存状态的鲜明反差,让人人渴望“出人头地〞.对于渴望“争上游〞的社会底层来说,高考这座独木桥,依然是改变命运的路径。

为了在未来拥有一条光明大道,学生们不惜矮化自己,鞭挞自己,逼迫自己“往死里学〞,成为一种悲壮得近乎残酷的励志.
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1)就学习的对象而言,无论是否高富帅都应努力学习.
(2)学习不仅仅是实现高富帅的途径,更是为了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自身价值.
(3)这种功利色彩较浓的“励志〞标语不值得提倡,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用标语鞭策激励他们是可取的。

(5)学习是改变命运的必要途径,自身条件不好的更要通过学习来改变.
4.(XX·山西省山大附中5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

每晚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不断发生改变,这样坚持数年,成功就会向你招手。

有人曾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20岁时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呀’.18岁觉得英语难,放弃英语,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语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呀’.〞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新风景,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点滴积累,改变人生。

(2)坚持才能成功(不放弃,不逃避)。

(3)迎难而上,精彩人生.
(4)积极准备,为人生奠基。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XX·广西贵港市5月高考冲刺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资料介绍说,在美国,当小孩不吃饭的时候,母亲常常这样逗孩子:“赶快吃!你再不吃小心中国人都来抢光了!〞也许这只是个笑话,然而在中国文化和现实境况中,不少人的行动原则,就是抢先得到实际的好处和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一些人时时处处都不择手段地“抢〞,把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越来越崇尚“抢〞的世界:在交通路口,我们看到了抢着闯红灯的行人、自行车和汽车;在凡是需要排队的地方——无论是物质领域还是精神领域,我们总能看到试图或已经“加塞儿〞
的人……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感受,围绕“抢〞这一社会现象,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文章可以正向立意,指出“抢〞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不甘示弱、奋勇争先的精神;而这种“抢〞的态度和精神则是时代的需要,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而唯有“抢〞,人生才能焕发光彩.亦可反向立意,批评我们(一个民族)特别喜欢“抢〞的心态,指出这种“抢〞其实反映出的是我们(民族)素养上的一种缺陷,等等,给人们(民族)下一剂猛药,唤醒一味盲目去“抢〞的人们(民族)。

也可辩证立意,既肯定“抢〞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可指出“抢〞的不足。

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些学生谈自己对“抢〞的一种富有个性色彩的感悟,如面对“抢〞或在“抢〞的过程中的一种迷惘,也是符合题意的.
6.(XX·宁夏银川一中第三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天读懂〞太长,“秒读〞才给力.图书市场的“秒读图书〞大有席卷之势。

“秒读图书〞大都是职场成功类图书,如《3秒钟读懂任何人》《FBI教你10秒钟读懂面部微表情》《10秒钟学英语》等。

清代曾国藩的力作《冰鉴》也被某出版社冠以“60秒学会读透人心的本领〞的宣传口号。

其中一本名为《0.5秒决定你的人生》的图书,更是直接挑战底线,企图在时间上先发制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①急功近利的心态不利于社会发展。

“秒读图书〞的出现,是书商玩的文字游戏,是急功近利推销图书的表现。

这种心态不利于良好阅读氛围的形成,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②呼唤诚心.书商将“秒读〞当作噱头,不仅误导读者,而且涉嫌进行夸大虚假的宣传.因为“秒读〞根本不可能做到,只是欺骗读者而已。

7.(XX·安徽省淮南二中第三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漫画中的两只乌鸦,可能会引发你产生一些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要写好这篇作文,第一步便是读懂这则漫画。

在《伊索寓言》中,那只通过衔石子投入水中而喝到了水的乌鸦正是一位富有创意的智者形象。

在别的乌鸦对那半瓶水无计可施只能依依惜别的时候,是它想到了借石子提高水位,进而轻松喝水的方法。

应该说这在当时也正是一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办法,这一方法本无先例,其他乌鸦也未曾想到。

但是,当这一方法成为一种固定模式传承千年之后,它便成了一种“套路〞,成了一条束缚乌鸦们思维的绳索,而当出现更新鲜、更省力的喝水方法的时候,因循守旧者势必要指责那些“不按套路出牌〞者的创意了.所以,这幅漫画正是要告诉人们:再先进的方法,终究会有落伍的时候;再智慧的脑袋,一旦被一种旧的模式“固化〞,便会成为阻挠新生事物诞生的顽石.我们只有不拘泥于固有的套路,勤于思考,努力创新,才会打造出前
无古人的全新生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而且这种创新绝不会一劳永逸。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句曾经的网络流行语无意间道出了一个真理:一旦“前浪〞一味坐享其成不思进取,哪怕它曾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过,也会被它身后的创新的力量撞得粉身碎骨。

如果“按套路出牌〞是我们生活的准则,那么这种“套路〞就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必须时时更新.否则,只有打破陈旧的“套路〞,不按牌理出牌,才能给社会带来生机!
8.(XX·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部分学校五月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互相作用而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放烟现象.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

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

“燃烧〞当然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诚如提示语所说,燃烧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如果仅从化学的角度来讨论燃烧这一自然现象,是难以写出好文章的.考生必须由自然现象联想到社会领域、人生问题。

材料中所说的“放热〞“火焰〞“发光〞“放烟〞应当是联想的基点,由此联想到人生:人生如火,只有发光放热,才能拒绝平庸,成就有价值的人生;生命的价值不在寿命的长短,而在于人生的亮度和热度;灰暗的人生,只放浓烟而没有亮光的人生污染环境,毁灭自己;等等。

还可以从燃烧的条件展开联想,例如,只有可燃物才能燃烧,人必须加强自我修炼,改造、提升自己的质地;必须有氧化剂和达到温度才能燃烧,人只有把自己投身到火热的现实中进行斗争,而不是自我封闭,远离现实,这样才能实现有价值的人生,等等.
9.(XX·湖北省襄阳四中仿真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诗句,该诗于1918年1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1号,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

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对个性的思考。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着〞是“站着〞“自立〞“独立〞的意思,“靠着〞,是“依赖〞“依靠〞的意思,“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指的是要独立,不要依赖.
立意可以有多个角度:君子善假于物,适时、适度依靠(外力或外物);善于“靠着〞;“不靠方能立〞;男儿当自立;说说“靠着的一代〞(“啃老族〞“官二代〞“富二代〞);论述“立着〞和“靠着〞的关系;阐述如何正确对待“立着〞和“靠着〞。

10.(XX·湖北省襄阳五中、钟祥一中、夷陵中学三校五月联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熬〞在字典中的解释是:①把粮食等放在水里,煮成糊状。

如熬粥.②为了提取有效成分或者去掉所含水分、杂质,把东西放在容器里久煮,如熬盐、熬药、熬糖等.③忍受(疼痛或者艰苦的生
活等)。

“熬〞在生活中表现得更为生动丰富:“熬鹰〞是训练鹰的一种残酷技法,训鹰人让鹰在自己的肩膀上至少五天五夜不睡觉,一睡觉就会受到木棒的敲击,通过这种方式训练鹰的忍耐性和敏捷性;“熬汤〞是一种厨艺,讲究食材选择,辅料搭配,火候和时间的把握更有诀窍,评判厨师的厨艺,“熬汤〞的水平可是重要标准。

还有许多关于“熬〞的口头禅:“慢熬细滋味!〞“熬年头!〞“熬到头了!〞等等。

读了上边的材料,你对“熬〞有着怎样的联想、感受和认识,请你以“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独词类话题作文,审题难度不大,材料提示之后,学生的选材立意空间很大。

只要与“熬〞扣合,能表达一个明确的中心,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算入题。

发展分立足于立意的深度和新意、选材的独特性、构思的精巧性、结构的艺术性、语言的文采等方面。

立意角度提示如下:
“熬〞是一种对痛苦和磨难的忍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熬〞是一种耐心而美丽的等待。

幸福是熬出来的。

艺术珍品是熬出来的.“熬〞是一种彷徨、犹豫和无奈的情怀。

别熬着,主动出击,改变自己的命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