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文特征

合集下载

长江水文特征教学设计

长江水文特征教学设计

长江水文特征教学设计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长江水文特征有如下几方面:水量大(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入海的水量一万亿立方米)、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水位变化较小等等,下面我就“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谈一下我的教学设计:一、观看视频,感知长江水量大1、播放视频“滚滚长江东逝水并配音解说长江水量及变化,总体感知长江水量之大。

2、播放动画:长江支流(汉江、湘江、赣江、岷江)、湖泊(洞庭湖、鄱阳湖)景观,解说它们的面积及水量,学生更深、更全面认识水量大。

二、数据推理、说明水量大。

教师展示图表,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密西西比河、刚果河长度、水量,学生通过对数据阅读、比较认识长江水量大。

河流名称长度(千米)位次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亿立方米)位次尼罗河6670 1 840 5亚马孙河6480 2 69300 1长江6300 3 9600 3密西西比河6020 4 5800 4刚果河4370 5 14140 2三、读图分析水量大的原因。

学生阅读中国年降水量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长江水系图分析以下问题:1、长江流域年降水量是多少?2、长江流域属于哪种气候类型?该种气候降水有什么特征?3、长江的支流,在数量上和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4、从以上三方面分析长江水量大的原因?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长江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量大;长江水系就好像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干支交错,枝枝相连,布满整个流域,因此长江干流的水量非常充沛。

四畅谈水量大的利与弊结合课下收集的“长江水对我们生活得影响”资料、话说水量大的利与弊。

1水乡可以种水稻、养鱼虾,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水产品、稻米等生活必需品。

2支流多、干流长,水量大,可以行船,水运交通便利。

3、风光优美,可以发展旅游业。

4、容易发生大洪水,给人们带来灾难。

【展示图片】98年长江特大洪灾的图片,感知洪水带来的巨大灾难,震撼学生心灵,使学生自发的深思怎样防御洪灾,使灾难不再出现。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水文特征1.汛期降雨和洪水长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均可进入,为形成暴雨提供有利条件。

长江降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 1057毫米,有四个主要雨区:(1)武夷山雨区,年雨量为1640毫米,雨期最早,在3~6月。

(2)南岭雨区,年雨量约1400毫米,雨期稍后,在 4~6月。

(3)峨眉山雅安雨区,年雨量1000毫米,雨期在7~8月。

(4)汉江雨区,雨期最迟,在8~9月,甚至延至10月,年雨量约1000毫米。

在正常年份,长江流域的雨带从三、四月起,自东南向西北移动,中下游的雨季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

降雨量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中下游降雨多于上游。

长江是雨洪河流,洪水变化规律与暴雨大体相应,其入汛时间中下游早于上游,一般年份,鄱阳湖水系和洞庭湖湘江4~6月为主汛期,洞庭湖的资、沅、澧水则为 5~7月,上游各支流7~9月,如遇有秋汛,10月份也会发生大洪水。

长江干流各控制站年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出现时间一般在6~9月,而以7~8月为最多。

长江的年径流量为8890亿立方米,其中上游来量占47%,洞庭湖占21%,鄱阳湖占17%。

长江干流寸滩至宜昌的三峡区间全长约660公里,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若不包括乌江,则区间面积为5.6万平方公里,长江三峡区间面积约占宜昌以上面积的5.6%,虽然这段面积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区间洪水常来势凶猛,对宜昌洪峰常起戴帽作用。

例如,1982年宜昌最大洪峰52400cms, 而三峡区间产生的最大洪峰就为27900cms。

造成区间洪水的暴雨移动方向,一般由四川的岷、沱、嘉陵江一带雨区中心向东偏南移动或自西向东移至三峡地区,亦有从四川东北和汉江上游一带的雨区中心南压至三峡地区,这与长江的流向相一致,而三峡暴雨往往又是两至三天,此即为造成三峡地区的洪水常常是叠加在长江上游洪水的涨水段或峰顶附近的主要原因。

长江三峡区间是长江中下游暴雨的多发区,该区间的洪水预报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汛调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航道环境基本特征系列二(水文、气象)(一)水文长江干线6、7、8、9四个月为洪水期,水位高,流速大;12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水位低,流速小,航行条件差;4、5、10、11四个月为中水期,水位适中,为全年航行条件较好的时期。

(1)长江上游自然河段水位周期变化,比降、流速较大,水流流态紊乱。

在洪水季节,洪峰来临时,水位日涨落剧烈。

回水变动区段,中枯水期比降小、流速缓慢,流态平稳,洪水期恢复自然状态,比降、流速较大,水流流态紊乱。

长江上游,主要有嘉陵江、涪江、渠江、乌江等河流汇入长江。

(2)库区航段,水深富裕,比降小、流速缓慢,流态平稳。

三峡水库根据工程进展及防洪、通航的需要在145m至175m水位间运行。

每年5月末至6月初,水库水位降至汛期限制水位145m。

整个汛期6-9月份,除入库流量大于下游河道安全泄量时拦截超额洪水,水库水量抬高外,一般维持在145m运行。

汛末10月水库蓄水,逐渐升高到175m运行。

12月至历年4月底水库按保证出力要求运行,并逐步降落,以增加下游流量和电站出力,但枯季消落最低水位不低于155m,以保证水库回水变动区航道水深。

三峡库区季节性水位运行示意图如下:图三峡库区季节性水位运行示意图三峡库区年径流丰富,主要来源于降水,通过各支流汇集于长江。

径流量变化与降水的季节性变化一致,洪水季节发生在每年的6-10月,枯水季节发生在每年的11-次年4月。

汛期6-10月径流量占全年70%以上,根据宜昌站多年实测资料分析,主要水文特征如下:最大年径流量5205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357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4390亿立方米。

实测最大流量70800m3/s,实测最小流量2770 m3/s。

成库后,由于水位抬高,过水面积增大,水流流速减小,水流相对平缓。

洪水期表面流速:坝前水域1.4m/s左右,巴东3 m/s左右,万州3.5 m/s左右。

枯水期表面流速:坝前水域0.3m/s左右,巴东0.5m/s左右,万州0.7m/s左右。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航道环境基本特征系列二(水文、气象)(一)水文长江干线6、7、8、9四个月为洪水期,水位高,流速大;12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水位低,流速小,航行条件差;4、5、10、11四个月为中水期,水位适中,为全年航行条件较好的时期。

(1)长江上游自然河段水位周期变化,比降、流速较大,水流流态紊乱。

在洪水季节,洪峰来临时,水位日涨落剧烈。

回水变动区段,中枯水期比降小、流速缓慢,流态平稳,洪水期恢复自然状态,比降、流速较大,水流流态紊乱。

长江上游,主要有嘉陵江、涪江、渠江、乌江等河流汇入长江。

(2)库区航段,水深富裕,比降小、流速缓慢,流态平稳。

三峡水库根据工程进展及防洪、通航的需要在145m至175m水位间运行。

每年5月末至6月初,水库水位降至汛期限制水位145m。

整个汛期6-9月份,除入库流量大于下游河道安全泄量时拦截超额洪水,水库水量抬高外,一般维持在145m运行。

汛末10月水库蓄水,逐渐升高到175m运行。

12月至历年4月底水库按保证出力要求运行,并逐步降落,以增加下游流量和电站出力,但枯季消落最低水位不低于155m,以保证水库回水变动区航道水深。

三峡库区季节性水位运行示意图如下:图2.1-3 三峡库区季节性水位运行示意图三峡库区年径流丰富,主要来源于降水,通过各支流汇集于长江。

径流量变化与降水的季节性变化一致,洪水季节发生在每年的6-10月,枯水季节发生在每年的11-次年4月。

汛期6-10月径流量占全年70%以上,根据宜昌站多年实测资料分析,主要水文特征如下:最大年径流量5205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357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4390亿立方米。

实测最大流量70800m3/s,实测最小流量2770 m3/s。

成库后,由于水位抬高,过水面积增大,水流流速减小,水流相对平缓。

洪水期表面流速:坝前水域1.4m/s左右,巴东3 m/s左右,万州3.5 m/s左右。

枯水期表面流速:坝前水域0.3m/s左右,巴东0.5m/s左右,万州0.7m/s左右。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水文特征长江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其水文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的水文特征受到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长江的水文特征首先体现在其流量方面。

长江的年平均流量约为30000立方米每秒,较大的最大流量可达90000立方米每秒,而较小的最小流量只有2000立方米每秒左右。

由于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变化,长江的流量也随之变化,春季和夏季,长江流量大,秋季和冬季则流量相对较小。

长江不仅流量变化大,而且水位也会在不同季节或雨季、旱季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其次,长江的水文特征还表现在其水质方面。

由于长江流域人口众多,水资源开发利用十分广泛,长期以来长江的水质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由于农业、工业、生活等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长江流域出现了酸雨、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污染等问题。

尽管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长江,但长江水质还需进一步改善。

长江水文特征还包括其洪水和旱灾特征。

长江是全国最大的中低山区洪水灾害区域之一,洪水灾害是长江流域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影响面积最大,具有超过常规灾害数倍以上的破坏性。

同时,因为长江流域的地形地貌结构特点,旱灾同样也比较严重。

长江流域一般在春季和夏季较多雨,如果出现异常的旱情,将给当地居民及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

最后,长江水文特征还表现在其水资源利用方面。

长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被誉为“江山之母”。

据统计,长江流域年平均可供水资源量已达9千亿元立方米,涵盖了中国约40%的行政区域。

长江水资源被广泛使用于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中,但由于流域内各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布不均衡,长江水资源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水量减少、水质恶化、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

总而言之,长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其水文特征具有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唯有科学利用和管理长江水资源,才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为了科学利用和管理长江水资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加强长江流域水资源监测和调查研究,了解长江水文特征的动态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

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

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黄河水文特点(1)水少沙多、水沙异源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雨量仅约400mm,水量极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但黄河泥沙之多,为世界大河所罕见,其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108t(入黄总沙量),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m3,水少沙多。

此外,在空间分布上是水沙异源。

黄河水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的上游地区,其控制面积为花园口以上控制面积的30%,水量占58%,沙量仅占9%,黄河的90%以上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

如头道拐(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黄土高原面积为11×104km2,区间径流仅73×108m8,占花园口以上的13%,但该区间的输沙量高达×108t,占全河总输沙量的57%。

显然,黄河水文是上述两个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水沙不同组合的过程,使下游和河口的水沙过程更加复杂多变。

(2)高含沙量输沙黄河流域半干旱气候,雨量既小,变率又大,沙源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使黄河输沙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的大沙年,甚至集中在几场大洪水过程内。

据统计,黄河干支流各站最大年输沙量,可占25年总输沙量的10—20%,最大6年的输沙量约占25年输沙量的5%,在一年之中,输沙较径流更为集中,干流站7—9月输沙可占全年的80%,支流站接近100%。

陕县站1933年输沙量高达×108t,7—9月输沙量占了全年的90%,其中8月输沙量为×108t,占全年输沙量的71%。

黄河干流主要测站的多年平均的水沙相关曲线表明,其时序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反映了黄河上中下游洪峰和沙峰在时间上出现的同步性。

这种同步性反映了全河输沙在年内分配上的不均匀性。

(3)径流和输沙量年际变率大黄河流域雨量小,雨区分布的影响有所不同,如是中水大沙年或小水大沙年,则下游河道输能力减弱而淤积,尾阎河道淤积,延伸加快。

长江水文特征1.汛期降雨和洪水长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均可进入,为形成暴雨提供有利条件。

水电站必备——长江流域水文状况

水电站必备——长江流域水文状况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汛期及水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流速, 结冰期.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对应如下:外流河水交特征原因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由降水决定的。

夏季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增,水位上升,冬季降水秒,河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

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也大,汛期长短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

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

含沙量大小由植被覆盖情况和土质状况决定的。

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大。

反之,含沙量小。

有无结冰期由流域内最低气温决定的。

月均温在0℃以下河流结冰,0℃以上无结冰期河水流速大小由地形决定,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水文状况答题如下:1:汛期变化---落实在气候里的降水;2:含沙量多少----沿途植被状况3:有无封冻期---落实在气候的气温;4:有无凌汛---落实在气温与河流流向上水力资源答题:1落差问题----落实在地形上;2水量问题----落实是降水多少上航运问题:1水流要稳----地形;2水量要大---降水;3水位变化要小---雨季长短问题筑港问题:侵岸堆岸问题---地转偏向力;深度问题----等深线的密集程度长江中游水系系指长江宜昌至湖口间的河湖水系,包括长江中游干流、洞庭湖、汉江、鄱阳湖水系和其他分布两岸的湖群以及直接汇入长江的一些支流。

区间流域面积约68万km2。

下荆江裁弯后干流河段长955km。

流域内除各支流上游为山丘区外,平原区面积占较大比重,因此是防洪重点地区。

每年春季南方暖湿气流逐渐向北输送,区域南部4月甚至更早就开始进入汛期;6~7月梅雨雨区广阔,雨量集中;7~8月上游洪水频发,中游干流汇集上游及中游各支流来水,常在这一时期出现年最高水位,成为长江中游干流的主汛期;10月以后,汛期基本结束。

长江中游的年径流和洪水径流主要来自长江上游,其余主要来自洞庭湖、汉江、鄱阳湖三大支流水系。

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1

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1

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示意图
青海 四
西藏自治区
云南
川 重庆
湖北
江 安


上海

湖南 西
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示意图



长江干流各河段名称:
沱沱河
玉树
扬州上 海
宜昌
扬子江
湖口
宜宾
洞庭湖
湘 江
鄱阳湖
长江主要支流示意图

攀枝花
江 重庆
宜宾泸州
上游
上海
宜昌
涪陵 洞庭湖
武汉 湖口
1、多水能的上游 2、多水灾的中游
荆江洪水
青 藏高 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游多水灾的原因: 泥沙沉积——“地上河”
1、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 河道弯曲——“九曲回肠” 2、支流众多(汉江、洞庭湖、鄱阳湖水系、长江上游) 3、气候异常 4、上中游植被破坏(围湖造田、阻塞河道、堤坝失修等)
洞庭湖鸟瞰
鄱阳湖
0 (千米) 6000
虎跳峡
3500km
5000
4000
6100m
6600m
宜宾
宜昌
上海
6300km
3000
2000
1000
0
长江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急, 是我国水能最丰富的河段。
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
四川盆地
瞿塘峡
宜昌 湖口
巫峡 西陵峡
三峡工程效果图
三峡鸟瞰
巫峡
西 陵 峡
二、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
假如全球变暖,长江洪涝灾害会加 剧还是会减轻?假如变冷呢?
填空题:
1、长江发源于 青藏 高原的 唐古拉 山脉,注入

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

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

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贯穿南北,给水工程、交通、农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并且在中国的精神文化传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

长江上游是一个雨量较大、水保护涵养得当的区域,它负责长江流域的水源保障和水环境保护,主要包括长江以上云南省大小千余个河流及湖泊,这些河流从西安、芒市、普洱等九省出口。

一般来说,长江上游的气候与随水面往下的河段所处的余波阶段有很大不同。

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以多年变化大、造流丰沛和泥沙运动较为丰富为主。

由于长江上游的河段面积较大、入流量较多,长江上游的水利综合构成较为复杂。

首先,长江上游的流域特征具有截流面积巨大、流量皆有差异、河道过渡性及多年变化性大、洪害急剧、泥沙带迁移性大等特点。

其次,入流量由西向东以及大小流域皆有差别,灌溉农业和灌溉面积也呈现典型的西伯利亚弯折形。

此外,长江上游表面水一般在4月至9月之间出现快速下沉现象,造成水情异常复杂,也影响到枯水期期湖的流域特性,且由于河道的复杂和洪害易发,防洪建设十分困难且耗费巨大。

最后,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有着卓越的水质保持能力,使流域内的河水健康状态得以维持,这对长江流域的未来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长江 黄河的水文 水系特征

长江 黄河的水文 水系特征

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黄河水文特点(1)水少沙多、水沙异源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雨量仅约400mm,水量极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但黄河泥沙之多,为世界大河所罕见,其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108t(入黄总沙量),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37.6kg/m3,水少沙多。

此外,在空间分布上是水沙异源。

黄河水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的上游地区,其控制面积为花园口以上控制面积的30%,水量占58%,沙量仅占9%,黄河的90%以上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

如头道拐(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黄土高原面积为11×104km2,区间径流仅73×108m8,占花园口以上的13%,但该区间的输沙量高达9.5×108t,占全河总输沙量的57%。

显然,黄河水文是上述两个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水沙不同组合的过程,使下游和河口的水沙过程更加复杂多变。

(2)高含沙量输沙黄河流域半干旱气候,雨量既小,变率又大,沙源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使黄河输沙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的大沙年,甚至集中在几场大洪水过程内。

据统计,黄河干支流各站最大年输沙量,可占25年总输沙量的10—20%,最大6年的输沙量约占25年输沙量的5%,在一年之中,输沙较径流更为集中,干流站7—9月输沙可占全年的80%,支流站接近100%。

陕县站1933年输沙量高达39.1×108t,7—9月输沙量占了全年的90%,其中8月输沙量为27.8×108t,占全年输沙量的71%。

黄河干流主要测站的多年平均的水沙相关曲线表明,其时序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反映了黄河上中下游洪峰和沙峰在时间上出现的同步性。

这种同步性反映了全河输沙在年内分配上的不均匀性。

(3)径流和输沙量年际变率大黄河流域雨量小,雨区分布的影响有所不同,如是中水大沙年或小水大沙年,则下游河道输能力减弱而淤积,尾阎河道淤积,延伸加快。

长江水文特征1.汛期降雨和洪水长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均可进入,为形成暴雨提供有利条件。

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知识纲要
1、面积、流程
2、水文水系特征及原因
3、长江沿岸城市分布
4、长江工业地带
5、长江流域防洪
6、河流的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
7、地图:流域图、水系图、径流比降图
8、紧密知识:气候、植被、地形、地势、资源、航运
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
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落差大,水流急,多峡谷,水力资源丰富。

高原段水流平缓含沙量小流量不大。

峡谷段水流湍急水量大含沙量也大。

中游:水流平缓,河道弯曲,汛期易泛滥。

下游:江阔水深多岛屿,水流平缓,南京以下属于感潮型。

水系总特征:
水系成对称状分布,水量大,支流集中,长江水系好像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干支交错,枝枝相连,布满整个流域。

这种分布对长江干流水量起到源源不断的补充、调节和季节性互补的作用,使长江干流水量稳定,南北支流雨季分开,能起到干流洪峰调节作用。

例题:
长江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_.
图中黄河干流,,三个河段容易出现凌讯的是_________,河段流域狭窄,无支流汇入的原因是_________.
图中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
图中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_,治理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
请你依据所学知识,简述长江中上游省区和下游省区应如何进行优势互补_________.
答案为:
水能资源丰富;
地上河;
有黄河水灌溉,地势平坦;
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上游向下游输送自然资源或能源,下游向上游推进技术.。

长江水文信息

长江水文信息

高场
李家湾 北碚 武隆 长阳 碾盘山 湘潭 桃江 桃源 三江口 城陵矶 外洲 李家渡 梅港
多年平 均水位
276.72
260.15 179.41 172.88 62.39 44.02 31.05 35.17 33.35 58.10 24.49 18.56 26.33 19.28
长江干支流各主要站水位特征值表
7
1
8.68
7
1
5.71
8
1
备注
/doc/jd/07-3-1-93044823457687/
2012/2/18
长江水文网
Page 4 of 16
表2
河名
岷江 沱江 嘉陵江 乌江 清江 湘江 洞庭湖 汉江 赣江 鄱阳湖 金沙江 长江 长江 长江 长江
站名
高场 李家湾 北碚 武隆 长阳 湘潭 城陵矶 碾盘山 外洲 湖口 屏山 寸滩 宜昌 汉口 大通
31.21
1979.3
10.97
1901.3
3.11
1961.2
1.54
1956.1
-0.07
1965.12
历年水 位变幅
最高多出现 月份
最低多出 现月份
12.60
6
1
7.19
6
1
15.81
7
1
24.95
8
3
33.31
7
3
42.36
7
4
59.32
7
3
17.25
7
3
13.46
8
3
18.76
7
2
13.47
长江流域年径流的地区组成见表3。从表可知,金沙江占大通16%,岷江占9.8%,嘉陵江7.9%,洞庭湖四水占21.6%,鄱阳 湖五河占16.4%。若以长江上游年径流量来看(宜昌以上),金沙江占宜昌的32%为最大,其次是岷江占宜昌的20%。

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

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

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黄河水文特点(1)水少沙多、水沙异源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雨量仅约400mm,水量极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但黄河泥沙之多,为世界大河所罕见,其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108t(入黄总沙量),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m3,水少沙多。

此外,在空间分布上是水沙异源。

黄河水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的上游地区,其控制面积为花园口以上控制面积的30%,水量占58%,沙量仅占9%,黄河的90%以上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

如头道拐(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黄土高原面积为11×104km2,区间径流仅73×108m8,占花园口以上的13%,但该区间的输沙量高达×108t,占全河总输沙量的57%。

显然,黄河水文是上述两个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水沙不同组合的过程,使下游和河口的水沙过程更加复杂多变。

(2)高含沙量输沙黄河流域半干旱气候,雨量既小,变率又大,沙源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使黄河输沙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的大沙年,甚至集中在几场大洪水过程内。

据统计,黄河干支流各站最大年输沙量,可占25年总输沙量的10—20%,最大6年的输沙量约占25年输沙量的5%,在一年之中,输沙较径流更为集中,干流站7—9月输沙可占全年的80%,支流站接近100%。

陕县站1933年输沙量高达×108t,7—9月输沙量占了全年的90%,其中8月输沙量为×108t,占全年输沙量的71%。

黄河干流主要测站的多年平均的水沙相关曲线表明,其时序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反映了黄河上中下游洪峰和沙峰在时间上出现的同步性。

这种同步性反映了全河输沙在年内分配上的不均匀性。

(3)径流和输沙量年际变率大黄河流域雨量小,雨区分布的影响有所不同,如是中水大沙年或小水大沙年,则下游河道输能力减弱而淤积,尾阎河道淤积,延伸加快。

长江水文特征1.汛期降雨和洪水长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均可进入,为形成暴雨提供有利条件。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

扩展资料
长江水文特征
河流夏季水位高、水量大,冬季形成枯水期;河流含沙量较小;冬季无结冰期;中上游流速较快,下游流速较慢.长江水系特征:河流长度大,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大致在干流两岸呈对称分布,河网密度大;水能丰富。

该流域是中国巨大的粮仓,产粮几乎占全国的一半,其中水稻达总量的.70%。

此外,还种植其它许多作物,有棉花、小麦、大麦、玉蜀黍、豆等等。

上海、南京、杭州、南昌、长沙、苏州、武汉、合肥、重庆和成都等人口百万以上的大城市都在长江流域。

长江干流所经省级行政区总共有11个,从西至东依次为上游地区:青海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中游地区: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下游地区: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

最后由上海市的崇明县流入东海。

其支流流域还包括甘肃、贵州、陕西、广西、河南、浙江、广东等省的部分地区。

河流长江的水文特征与流域管理

河流长江的水文特征与流域管理

河流长江的水文特征与流域管理河流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

长江流域面积广大,涵盖了多个省份,其水文特征与流域管理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长江的水文特征是多样的。

长江是全球排水面积第三大的河流,其流域面积约为1.8万多平方公里。

由于长江流经的地理区域广泛,从青藏高原到东海沿岸,其气候和水文条件差异巨大。

长江上游多山地,水流湍急,水文特征主要表现为陡坡河道、多谷口和丰富的水力资源。

而中游和下游地区则是平原区域,水流相对缓慢,水文特征主要为水位变化较大、河道分流和排水与补给。

其次,长江的流域管理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工业基地之一,其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对于我国的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能源开发至关重要。

在长江流域,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管理措施,旨在维护流域的生态平衡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中,建设水利工程、推进水环境治理、推行河长制和实施流域综合管理是长江流域管理的重点。

通过这些措施,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和保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然而,长江流域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

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快速,但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例如,水污染、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湿地生态的破坏等。

长江流域管理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解决这些挑战。

同时,流域管理还要协调各地的利益关系,加强区域合作和信息共享,推动长江流域管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在流域管理中,水污染治理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长江流域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加剧了水污染问题。

因此,加强水污染治理成为了长江流域管理的重中之重。

政府应加大力度,完善废水处理设施,加强监管措施,提高水污染治理的效果。

同时,也需要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大众参与到长江流域的水环境保护中来。

此外,流域管理还需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田灌溉区,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
经济发展的影响
新课标对“长江”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今天的作业要求我们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并选取长江的一条水文特征,设计一个教学片段,说明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常我们主要从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落差等几个方面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以长江为例,我从河流的落差、河流的流量两个方面设计教学,说明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长江的流量大和落差大,导致了长江水能资源丰富。

落差大和流量大两个水文特征,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

教学中,我准备给学生出示下面两个图片:一是长江干流剖面图;二是长江流域年降水量图。

学生阅读两幅地图后,自然得出结论:长江水量大、落差大。

这样一个水文特征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呢?学生不难得出结论:长江落差大、流量大导致水能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丰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出示长江干支流水电站的分布图,主要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了解长江“水能宝库”的巨大意义,它为沿江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长江水文特征范文

长江水文特征范文

长江水文特征范文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江河,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江河,全长约6300公里。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文系统之一,水资源丰富,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长江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洪水和干旱等方面。

首先,长江的水量丰富。

长江的流域面积约为177.0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近1/5、由于得益于丰富的降水资源,长江年均径流量约为9800亿立方米,居全球之冠。

在夏季和秋季,长江水量最为丰沛,流量可达到几百万立方米每秒,是一个湍急壮观的河流。

其次,长江的水位变化较大。

长江幅员辽阔,经过中低山地区和平原地区,形成了多层次的地形梯度。

从上游到下游,长江的海拔高度逐渐下降,导致水位逐渐升高。

在江西鄱阳湖一带,长江水位最高,有时会超过洪水位,形成内涝。

而在上游地区的峡谷,水位则较低,有时形成瀑布景观。

再者,长江经常发生洪水。

由于长江流域地势复杂,多雨多湖多地貌特点,长江流域每年都会发生严重的洪水。

在夏季和秋季,降雨量大,加上山区河床狭窄、沉积物淤积,容易导致洪水形成。

历史上,长江洪水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多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工程,如修建了三峡水库和其他水库,改善了长江的洪水状况。

最后,长江也会遭遇干旱。

尽管长江年均降水丰富,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流域的干旱问题逐渐凸显。

在干旱季节,长江河水减少,河床暴露,水位下降,给航运和水生态系统带来影响。

总的来说,长江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丰富、水位变化大、洪水频发和干旱问题。

这些特征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都有重要影响。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综合治理长江水文问题,保护长江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洪水比较稳定,年际变化小。 (3)含沙量低,输沙量大。宜昌多年品均含沙量 1.2KG/M3,但水量大,多年平均年输沙量5.3亿吨;大 通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157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4.7 亿吨。
4.历史洪水描述,洪峰编号 (1)1998年洪水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 大洪水。 其主要特点: (1)全流域型洪水继鄱阳湖水系五河、洞庭湖水系 沅江、澧水和湘江大洪水后,长江上、中游干支流 又相继发生了较大洪水,致使长江出现了继1954年 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型大洪水。 (2)洪水次数多受降雨影响,鄱阳湖水系、洞庭湖 水系先后多次发生洪水,长江上游接连出现八次洪 峰。
(3)洪水量级大今年长江洪水与1954年洪水相比,上 游宜昌水文站7、8月份来水量均超过1954年,最大 30天和60天洪量等于或大于1954年,频率约80~ 100年一遇;中游洪量仅次于1954年,如不考虑洪 水还原,汉口7、8月份来水量、最大30天和60天洪 量均大于1954年洪水;下游大通略小于1954年。 (4)洪峰水位高长江干流沙市~螺山、武穴~九江共 359公里河段以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多次超过历 史最高记录,超过幅度达0.55~1.25米,沙市曾三 次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水位分别达44.95米、44.84 米和45.22米,最高洪峰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55 米。
(3)洪峰编号原则 1)编号范围:暂限于长江宜昌-大通江段干流 洪水。 2)编号标准:在上述范围内,宜昌出现5万立 方米每秒以上流量或主要控制站洪峰水位超过警戒 水位以上方纳入编号,否则不纳入编号序列; 3)在上述范围和标准下,以实测洪峰出现的 时间序号进行编号;
4)在下游江段出现的编号洪峰是上游江段编号洪 峰向下传播的结果时,沿用上游洪峰编号,否则下 游江段洪峰另行编号。 其中第4)项原则的含义是:当上游洪峰下传 时发生合并,则听其自然,称谓为某号洪峰在某江 段并入某号洪峰,当出现上游洪峰下传单峰变数峰 时,如果在下游江段均符合编号标准时,应允许在 下游江段按时间顺序插入新编号。
长江是雨洪河流,洪水变化规律与暴雨大体相应,其 入汛时间中下游早于上游,一般年份,鄱阳湖水系和 洞庭湖湘江4~6月为主汛期,洞庭湖的资、沅、澧水 则为5~7月,上游各支流7~9月,如遇有秋汛,10月 份也会发生大洪水。长江干流各控制站年最高水位和 最大流量出现时间一般在6~9月,而以7~8月为最多。
长江流域水文特征 赵会娟 2012年12月
1.汛期降雨和洪水 长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均可 进入,为形成暴雨提供有利条件。 长江降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057毫米,有四个主要雨区: (1)武夷山雨区,年雨量为1640毫米,雨期最早,在3~6月。 (2)南岭雨区,年雨量约1400毫米,雨期稍后,在4~6月。 (3)峨眉山雅安雨区,年雨量1000毫米,雨期在7~8月。 (4)汉江雨区,雨期最迟,在8~9月,甚至延至10月,年雨量约 1000毫米。在正常年份,长江流域的雨带从三、四月起,自东 南向西北移动,中下游的雨季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降雨 量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中下游降雨多于上游。
长江的年径流量为8890亿立方米,其中上游来 量占47%,洞庭湖占21%,鄱阳湖占17%。 长江干流寸滩至宜昌的三峡区间全长约660 公里,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若不包括乌江,则 区间面积为5.6万平方公里,长江三峡区间面积 约占宜昌以上面积的5.6%,虽然这段面积所占 的比重不大,但区间洪水常来势凶猛,对宜昌洪 峰常起戴帽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长江洪水特性: (1)洪水峰高量大、历时长。干流实测最大洪峰 流量92600立方米每秒(1954年大通站),调查最 大洪峰流量达110000立方米每秒(1860年,1870 年枝城);主要支流如汗奖、嘉陵江实测最大流量 都超过40000立方米每秒,调查最大洪峰流量超过 50000立方米每秒。一次洪水过程历时长干流屏山、 宜昌20-30天左右,汉口、大通站超过50天,各支 流一次洪水过程一般在10天左右。
(5)洪水持续时间长从6月中旬起,长江干支流水 位先后超警。今年长江干流沙市、监利、螺山、 汉口、九江水位超过警戒水位的时间分别长达57 天、82天、81天、84天和94天,监利~螺山、 武穴~九江河段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的时间长达40 多天。 (6)洪水发生早、来势猛汛前,1~3月份长江中下 游干流及洞庭湖湘江和鄱阳湖赣江多次出现历史 同期最高水位。汛期,长江中下游干流主要控制 站自6月24日起相继超过警戒水位,长江上游7月 初即出现第一次洪峰,比正常年份提前约半个月。
2.流域主要暴雨区和相关暴雨极值数据 长江流域最大24H暴雨,为江苏省如东县潮桥 822MM,(1960年8月4日),最大三日暴雨湖北 五峰县1076MM,1935年7月3日-5日。
3.干支流洪水特性
长江的大暴雨洪水可分为全流域性和局部区域性两 种类型。前一种降雨范围广,历史长,上下游雨季 重迭,且雨区移动方向大致与干流流向一致,干支 流洪水发生严重遭遇,如1954年和1998年。后一种 是干流某些河段和若干支流发生大强度大面积的暴 雨所造成,如中游的1935年、1996年,上游的1981 年,汉江的1983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