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1章知识要点(本人重新综合整理)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1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目录第八章人体的营养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第十四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第八章、人体的营养一、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人体四种主要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内八大系统是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

二、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储存能量最多的是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蛋白质既能提供能量,又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呈现褪色反应。

水:占人体总重的60%--70%,是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2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猪肝)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新鲜蔬菜、水果)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海产品、豆制品、肉类)维生素D (促进钙和磷的吸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胡萝卜)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豆制品、肉类)3、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贫血--缺铁、蛋白质;牙龈经常出血--缺维生素C;青少年长身体---要补钙、多次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病人手术后--补蛋白质4、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

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能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

5、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主要消化和吸收的场所是小肠。

6、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第十章人体的能量量供应】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一、食物中储存能量1、热价: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2、糖类:17.15KJ蛋白质:23.43KJ脂肪:38.9KJ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其次为脂肪。

二、细胞通呼吸作用释放能量1、生物细胞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第2节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一、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

3、鼻——鼻腔(算黏膜——丰富的毛细血管和黏液腺):使吸入鼻腔的空气空得温暖、湿润。

4、咽和喉(1)咽: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2)喉:由软骨和声带组成。

5、气管(支气管):由C形软骨支撑,管壁上有黏液腺,分泌的黏液能粘住灰尘;管壁内表面有纤毛,纤毛摆动将黏液推向喉的方向,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痰)6、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肺泡:①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等,所以很适合进行气体交换。

二、呼吸运动与肺通气吸气: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容积增大,肺内气体压力相应下降,气体吸入;呼气: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容积减小,肺内气体压力相应上升,气体排出。

概念实现方式表示方式结果肺的通气外界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运动呼气与吸气肺的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气体扩散氧气肺泡血液二氧化碳静脉血变动脉血组织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气体扩散氧气血液组织细胞二氧化碳动脉血变静脉血【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1节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1、排泄是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2、人体的代谢废物包括:尿素、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1章精讲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1章精讲

6.如图是肾单位模式图, 图中的①②③代表肾单 位的三个结构,依次是 ( C ) A、肾小囊、肾小管、 肾小球 B、肾小球、肾小管、 肾小囊 C、肾小球、肾小囊、 肾小管 D、肾小囊、肾小球、 肾小管
知识点六
尿液在肾单位中形成
1.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 血细胞 和大分子 蛋白质 无机盐 、葡萄糖 和尿素等物 与血液相比,原尿 外,血浆中的水、 中不含血细胞和大 原尿 , 肾小囊腔 质由肾小球滤过到 中 , 形成 分子蛋白质 原尿是 这就是肾小球滤过作用。
第11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知识点一 细胞代谢产生多种废物及排泄途径 1.人体细胞在代谢过程中,通过 呼吸作用 分
解 有机物 ,产生 二氧化碳 、水、 尿素 等
物质,这些物质都是代谢废物。代谢废物在体内
积累过多,会影响细胞的正常活动。 2.人体将代谢废物如 二氧化碳 、 尿素 以及多余的 水 和 无机盐 叫做排泄。
肾脏是泌尿系统重要器官
3.肾门是 肾静脉 、 肾动脉 出入肾脏以 及输尿管与肾脏连接的部位。切开肾脏,从 纵剖面上看到颜色较深的结构是 皮质 ,颜
色较浅的结构是 髓质 ,中央的空腔
是 肾盂 。
1.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 ) A.肾脏 B.肝脏 C.输尿管 D.膀胱 2.人体内,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结构是( A.肾小管 B.输尿管 C.尿道 D.出球小动脉
4.人体肾脏内大约200万个肾单位所形成 的尿液,排到体外要依次经过( C ) A.输尿管、尿道、肾盂、膀胱 B.肾盂、膀胱、输尿管、尿道 C.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D.肾盂、尿道、输尿管、膀胱
5.出球小动脉中流出的血液是( B ) A.含氧较多的静脉血 B.含氧较多的动脉血 C.含二氧化碳较多的动脉血 D.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11章-第2节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11章-第2节

同步训练
同步训练
(1)图中①所示结构的功能是__形__成__尿__液___。 (2)图中②所示结构的名称是__输__尿__管____。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样本___二____为尿液,它 可以暂时贮存在膀胱中。一旦有尿意,应及时排出。 (4)当[__①___] (填图中编号)内的__肾__小__管___重吸收功 能异常时,其尿液中可能会检测出葡萄糖。
A. 肾小球
B. 肾小囊
( D)
C. 肾小管
D. 肾单位
4. 肾小体是构成肾单位的一部分,它主要分布在肾脏
结构中的
( B)
A. 髓质 B. 皮质 C. 肾盂 D. 肾膜
同步训练
5. 下列器官不属于泌尿系统的是
A. 肾脏
B. 输尿管
( D)
C. 膀胱
D. 肾动脉
6. 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10. 下列血管所流动的血液中,含氮废物最少的是
A. 入球小动脉
B. 出球小动脉
(C )
C. 肾静脉
D. 肾动脉
同步训练
11. 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
其特点是
(பைடு நூலகம்)
A. 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 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 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D. 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同步训练
课前预习
三、尿液的排出与排尿的健康 5. 肾脏形成的尿液,由肾盂流经__输__尿__管____,进入 __膀__胱_____暂时贮存。当___膀__胱____尿液达到一定量 时,就会产生尿意,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尿液经 ___尿__道_____排到体外。 6. 每天__适__量__饮__水____和__适__时__排__尿____有利健康。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1章第1节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1章第1节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B. 粪便由肛门排出
C. 部分无机盐和水分由汗腺排出
D. 有毒物质经肝脏分解后随胆汁排出
7.水作为代谢废物,不能从下列哪个途径排出?( D )
A.呼吸系统 B.泌尿系统
C.皮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循环系统
8. 人体皮肤、呼吸系统、泌尿系统都具有的功能是( B ) A. 排出尿素 B. 排出水 C. 排出二氧化碳 D. 散发热量 9.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的一项是 (A ) A. 可以将蛋白质、无机盐等废物排出 B. 能够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C. 可以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D. 有利于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
二、非选择题
10.(资料分析)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 运动情况下,每天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单位:毫升),结 果如下表。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水分散失途径
汗液
尿液
呼出气体
粪便
休息
100
1800
300
200
运动
2000
500
600
200
(1)人体水分排泄的途径有____三______条。 (2)运动比休息时的失水量____多______,所以运动时我们应该 ___多__喝__水______。 (3)运动时,呼出气体的失水量_____多_____,原因是呼吸的频率 ___加__快_____,呼吸的深度____加__深____,体温也略有____升__高____。
问:人体排出的尿素是怎样产生的?
示范答案:人体摄入的蛋白质,经过消化和吸收后进入组织 细胞,通过脱氨基作用生成含氮化合物,这些含氮化合物在 肝脏中转化为尿素。
谢谢
素养提升 尿素

11章知识点七下生物

11章知识点七下生物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1.尿液是人体肾脏的产生的一种液体,与汗液成分大致相同只是成分比例和量不同,形成器官不同。

2.尿液骚臭味-、黄色、含氮废物------尿素尿液烘干白色粉末、咸味--------无机盐3.代谢废物:细胞在代谢活动中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水、尿素、无机盐等注意:鼻涕、痰、粪便、氮气不属于代谢废物。

4.排泄:人体将代谢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除体外的过程。

(排便属于排遗)排泄器官:肺、肾、皮肤排遗器官:大肠、肛门5.代谢废物排除途径:还有某些代谢废物岁粪便排出。

CO2排出只有一条途径,水的排除途径最多,有三条。

6.排泄意义:①排出细胞生命活动产生的各种代谢废物;②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含量的相对平衡③维持体温相对恒定;④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保证体内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7.夏季高温作业排汗、无机盐多会引起肌肉痉挛,因此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8.注意:排除途径二氧化碳(1)、水(3)、尿素无机盐(2)泌尿系统的组成(尿液排出路径):2.最主要的器官----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形状像蚕豆,颜色是红褐色。

3.肾脏结构由外到内结构依次是:皮质、髓质和肾盂4.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管主要分布在髓质,少部分也位于皮质。

肾盂汇集尿液与输尿管相通。

5.肾小球滤过小分子物质,本质是一个毛细血管球,两端都连接小动脉,都流动脉血;出球小动脉连接了两个毛细血管(肾小球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小囊内壁很薄,有滤过作用,内侧紧贴着肾小球,向下与肾小管相连接,形成原尿的场所肾小管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的无机盐,周围缠绕着有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在肾小管末端(集合管)形成尿液,通向肾盂。

6.血液在肾脏的路径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肾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属于体循环)7.尿液的路径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集合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尿液的形成8.血液有肾动脉到肾静脉物质变化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营养物质减少、尿素减少9.人体尿素浓度(含量、占比)比较尿液(集合管、输尿管)>肾动脉>肾静脉(肾静脉是人体血管中尿素含量最少的)10.喝入人体的水,在肾脏有3种路径,血液循环、形成尿液、重吸收路径11.其中排出体外的水(尿液中的水)一定不会经过出球小动脉、肾静脉。

最新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目录第八章人体的营养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第十四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第八章、人体的营养一、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人体四种主要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内八大系统是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

二、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储存能量最多的是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蛋白质既能提供能量,又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呈现褪色反应。

3、夜盲症—--缺维生素A ;坏血病—--缺维生素C ;脚气病—--缺维生素B 1;佝偻病—缺维生素D 和钙;贫血--缺铁、蛋白质;牙龈经常出血--缺维生素C;青少年长身体---要补钙、多次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病人手术后--补蛋白质4、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

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能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

5、 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主要消化和吸收的场所是小肠。

6、 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7.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8、 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

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

北师大版-七下生物8-11章复习总结要点.doc

北师大版-七下生物8-11章复习总结要点.doc

北师大版七下生物旷11章复习要点第八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人类的食物一、食物的(六大)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1、(三大)产热物质(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腮试剂(紫色反应)3、检测维生素C用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反应)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1、水:细胞的主要成分。

占体重的60%—70%02、无机盐:钙和磷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

儿童缺钙一一患佝偻病成年人缺钙一一患骨软化症缺铁——造成缺铁性贫血3、糖类:人体的主要的能源物质。

包括淀粉、麦芽糖和葡萄糖,主要来自谷类和薯类食物中。

4、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主要来自瘦肉、蛋、豆类食物中。

5、脂肪:储备的能源物质,对维持体温的恒定有重要作用。

主要来自肉、花生、芝麻和食物油等食物中。

6、维生素:夜盲症一】-缺维生素A;坏血病(牙龈出血)一一缺维生素C;脚气病一一缺维生素B1;佝偻病——-缺维生素D (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发育)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一、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课本P8图8-4消化系统)1、消化管(从上到下):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功能:容纳、磨碎、搅拌、运输。

2、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它分泌胆汁。

胆汁不含消化酶,作用是乳化脂肪。

肠液和胰液含多种消化酶。

(课本P13图8-8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A/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

B/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C/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

D/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

E/脂肪在小肠内经过胆汁的乳化作用,以及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最终分解为廿油和脂肪酸。

二、食物的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最新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1章3节皮肤与汗液的分泌精品课件-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1章3节皮肤与汗液的分泌精品课件-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觉神经末梢
附属物 毛发 汗腺 皮脂腺 指(趾)甲
认一认
皮脂腺
汗液
角质层
表皮
真皮
脂肪 毛囊 神经 血管 汗腺
汗腺
分泌部:
位于真皮层, 一团弯曲细管
导管:
细长,开口 于皮肤表面
环境温度较低 毛细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 汗腺分泌部细胞吸收也减少
汗液少
例如: 冬天排汗少
环境温度较高 毛细血管扩张
血流量增多
A.生发层
B.角质层
C.真皮
D.汗腺
6、皮肤中黑色素细胞位于( B ) A、角质层 B、生发层 C、真皮 D、皮下脂肪
7.小明在1 000米长跑测试中,大汗淋漓,此时
小明( A )
A.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C.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D.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8.当人体剧烈运动而大量流出汗液时,用舌尖舔
毛发: 保护皮肤,保持体温 皮脂腺: 分泌皮脂,润滑皮肤
构 附属物: 汗腺: 分泌汗液
指(趾)甲: 保护
皮肤是不是一个器官?
皮肤是人体中最大的器官
小结
表皮 角质层:保护、防止体内水分过渡散失
上皮组织 生发层:分裂产生新细胞

无血管 无神经

结 真皮
主要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大量弹性 纤维和胶原纤维,并有丰富的血管和感
一下皮肤会感到有咸味,原因是( )D
A.汗液中含水
B.汗液中含尿素
C.汗液中含尿酸 D.汗液中含无机盐
9、人体感到炎热时脸部发红,是由于( C) A、皮肤的色素扩散 B、皮肤的色素聚焦 C、皮肤的毛细血管扩散 D、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 10、皮肤烧伤而失去再生能力,至少伤到皮肤的(D ) A、真皮的致密结缔组织 B、表皮下面的皮下组织 C、表皮的角质层 D、表皮的生发层 11、皮肤的冷热感受器位于( C ) A、角质层 B、生发层 C、真皮 D、皮下组织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1章章末总结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1章章末总结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 (2020聊城)右图为健康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B ) A. 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①②④ 构成 B. 与①内液体相比,④内液体不含有大分子 蛋白质和血细胞 C. 与①内液体相比,⑤内液体不含葡萄糖和 无机盐 D. 与①内液体相比,③内液体尿素含量增加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11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章末总结
目录
01 思维导图 02 课程标准 03 考点精练
思维导图
课程标准
1.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 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考点精练
一、选择题
考点1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1. (2020万州)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消耗营养物质的同时 还要产生许多代谢废物。以下是关于人体代谢废物及其排出的相关叙述,
其中错误的是( A )
A.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有二氧化碳、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粪便等 B. 人体将代谢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C. 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 D. 一部分水和少量无机盐、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
2. (2020荆门)房子不打扫,会产生垃圾。人体细胞在新陈代谢过
1.8 1.1
(1)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由图中的___①__②__③___ (填序号)构成的。 (2)分析表中三种液体成分与含量的变化,你认为液体乙取自图 中的[____②______]___肾__小__囊___内。判断的理由是该液体含有 __葡__萄__糖__和__微__量__蛋__白__质______。 (3)表中液体丙中蛋白质和葡萄糖含量为0,这是由于图中 [____①______]___肾__小__管___的__重__吸__收____作用的结果。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11章 第11章 第三节皮肤与汗液分泌(共22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11章 第11章 第三节皮肤与汗液分泌(共22张PPT)
皮肤重点与可汗加液粗分泌
学习目标
• 1、说出皮肤的特点、结构、附属物及功能。 • 2、知道汗腺的结构、汗液的形成与排出。 • 3、掌握排汗的意义。 • 4、注意皮肤卫生。
【学习任务1】皮肤的结构 (1+2+3) 【学习流程】 1、自由阅读课本67面第1-4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课本67页皮肤的结构 示意图,辨别皮肤的结构,完成导学案中的图 解,并在课本中标出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3、小组展示。
合作之星
角质层 生发层
皮 肤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3121.8.31Tuesday, August 3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9:19:4309:19:4309:198/31/2021 9:19:43 AM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9时19分43秒上午9时19分09:19:4321.8.31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黑色素 细胞
角质层 生发层
作业 • 课堂精炼41-43面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3109:19:4309:19Aug-2131-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9:19:4309:19:4309:19Tuesday, August 31, 2021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一章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一章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一章知识点汇总读书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视野。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一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1节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排泄的概念: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P59)人体在代谢活动中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尿素等,这些物质是代谢废物。

>>>>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知识点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肾脏形成的尿,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由输尿管流入膀胱。

膀胱位于盆腔内,有暂时储尿的功能。

它有一个出口,与尿道相通,出口处周围有环形的尿道括约肌。

平时尿道括约肌收缩,出口呈关闭状态;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就要排尿。

这时候,尿道括约肌舒张,出口开放,尿就从膀胱里流出,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尿的形成与排出知识点第3节皮肤与汗液分泌皮肤覆盖在体表,与外界直接接触。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皮肤下面是皮下组织。

皮肤上有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附属物。

表皮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

表皮内没有血管。

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

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了暴侵入,并巨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分散失。

>>>>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皮肤与汗液分泌知识点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一章知识点整理的很及时吧,提高学习成绩离不开知识点和练习的结合,因此大家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一定要注重从平时中发现问题查缺补漏。

第11章 章末复习总结-2020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件(共24张PPT)

第11章  章末复习总结-2020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件(共24张PPT)

考点精练
(4)某成年人进行尿检时,检测出尿液中含有少量的血 细胞,医生判断可能是___肾__小__球___有病症。
考点精练
16.(2019聊城)下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表格中的甲、 乙、丙三种液体取自于肾脏的不同部位,请分析回答 下列问题。
单位:克/100毫升
主要 成分




蛋白 质
葡萄 糖
尿素
主要成分 血浆

8

0.1

90

0.72

0.03
A.尿素 B.葡萄糖
原尿 0.03 0.1 98 0.72 0.03 C.无机盐
尿液 0 0 96 1.1 1.8
D.蛋白质
考点精练
8.(2019长沙)以下生理过程能使原尿中的葡萄糖重新 返回血液的是( B ) A.排汗 B.重吸收作用 C.滤过作用 D.呼气
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动脉血静脉血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考点精练4某成年人进行尿检时检测出尿液中含有少量的血细胞医生判断可能是有病症
生物学 七年级 下册 配北师大版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11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章末总结
思维导图
考点精练
一、选择题
考点1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1.(2019郴州)人体代谢需要排出废物,下列不属于排
考点精练
9.(2019广州)取某健康成年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
部分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 C )
单位:克/100毫升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血浆 8 0.1 0.03
原尿 0.03 0.1 0.03
尿液 0 0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1、人体在代谢活动中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
水、尿素等,这些物质都是代谢废物。

2、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
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3、代谢废物的排出的途径: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等,
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分,
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以及尿素
等废物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还有某些代谢废物随粪
便排出体外。

4、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将代谢废物排出体
外,而且可以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从而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保证体内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5、泌尿系统由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两侧)、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皮质:外侧、颜色较深、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是主要器官,具有
肾脏髓质:内侧、颜色较浅形成尿液的功能
肾盂:中央的空腔
泌尿系统输尿管:具有输送尿液的功能(连接于肾与膀胱之间)
膀胱:囊状结构,位于盆腔内,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功能
尿道:通向体外的管道,具有排出尿液的功能
6、泌尿系统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

肾脏可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管主要分布在髓质。

(降支髓袢,升支髓袢,髓袢分为髓袢降支粗段(近曲小管近直小管)、髓袢细段和髓袢升支粗段(远直小管远曲小管))
肾小球:是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形成的血管球
肾小体
肾单位肾小囊:是套在肾小球外面,很薄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外面缠绕着与出球小动脉相连的毛细血管网)
7、尿的形成
(1)肾小球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
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
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150L)流经肾小管时,
原尿中的(99%)有用物质如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
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剩下的(1%)物质
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1.5L),最后流向肾盂。

(3)肾小管的分泌作用: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分泌氨等物质溶
入尿液。

8、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区别:
只有血浆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中没有大分子物
质但有葡萄糖;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9、尿液排出的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10、尿液异常与其相对应可能发生病变的肾的结构:
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蛋白质→肾小球尿液中出现葡萄糖→肾小管尿量多→肾小管
11、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出是间歇的。

12、排尿意义:(1)排出废物;(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3)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稳定。

13、泌尿系统的卫生:(1)每天饮用适量的水(1.5L以上)(2)及时排尿(3)女性注意尿道口的清洁卫生
15、原尿是通过肾小球的
滤过作用,在肾小囊中形
成的
尿液是通过肾小管的重吸
收作用后形成的
16、血液流经肾脏需经过2次毛细血管,分别是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周围,在前者,血液的氧含量没有发生变化,在后者氧含量发生了变化:由动脉血变成静脉
血。

17、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它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

出球小动脉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

18、皮肤的结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皮肤下面是
皮下组织。

皮肤上有毛发、汗腺、皮脂腺,指甲(趾
甲)等附属物。

1)表皮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

表皮内没有
血管。

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

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
细菌不易侵入,并且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生发
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

没有神经。

2)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含有大量弹
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皮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感觉神经末稍。

3)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

分泌部位于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内,它的周围有毛细血管。

环境温度较高时,汗腺吸收血管中的水分形成汗液能带走一部分热量,的调节体温的作用。

角质层:保护,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表皮:外、较薄、无血管、上皮组织
生发层:具有分裂产生新细胞
皮肤
真皮:内、较厚、有丰富血管(运输、调节体温)弹性纤维:弹性
结缔组织还有神经末梢(感受外界刺激)胶原纤维:韧性
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具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皮脂腺:分泌皮脂,滋润毛发和皮肤
附属物毛发具有保护功能
指、趾甲
19、排汗不仅起到排泄作用,还可以调节体温。

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

1)人体出汗后会感到凉爽的原因:人体排出汗液,汗液在蒸发时带走热量,降低了体表的温度。

2)夏天排出汗液比冬天多的原因:与冬天相比较,夏天环境温度高,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部细胞从血管中吸收的水量增加,汗液形成量增加。

所有夏天排出汗液比冬天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