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第三章物流形式
第3章 物流系统
![第3章 物流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d5012b565ce05087632132e.png)
阐明问题
分析研究
评价比较
系统分析的逻辑结构包括: 五个环节:(1)阐明问题;(2)谋划备选方案;(3)预测未来环境;(4)建模和估计后果; (5)比较备选方案。 三个过程:阐明问题、分析研究、评价比较三个阶段。
3、系统分析的特点
(1)以整体为目标 系统的各个分系统,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目标,它们彼此分 工合作,形成系统整体的目标和功能。在系统分析中,整体的目 标应放在首要地位,各分系统的功能和目标必须服从整体目标。 (2)以特定问题为对象 系统分析是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目的是 寻求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佳策略。 (3)运用定量方法 系统分析,不能单靠想象、臆断、经验和直觉来解决问题。在许 多情况下,需要可靠的数字、资料和量化的指标作为决策的依据。 (4)凭借价值判断 在掌握可靠信息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对某些不确定的事情(如对 预测),由于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此时,需要在现有资料的基 础上,运用各种知识和价值观念进行判断和选优。
我国系统科学界对系统的定义是: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形成 系统的形成应具备下列条件: 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 (1)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 系统的组成部分。 (钱学森)。 (2)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3)具有一定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从而使系统具有特定功能。
从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系统分析的根本目的在于 提出并比较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形成最优方案,为决
策提供依据。
系统问题
系统分析
最优系统方案
2、系统分析的过程
预测 未来环境
约束
原始情况
阐明 问题
《物流管理概论》第三章——运输管理
![《物流管理概论》第三章——运输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7b16c1a21614791611281d.png)
Ⅲ、航空线
航空线是指在一定方向上沿着规定的地球表面 飞行,连接两个或几个城市,进行运输业务的航空 交通线。
航班飞行一般分为班期飞行、加班飞行及包机 或专机飞行。
航空线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国际航线、国内 航空干线和地方航线三种。
(五)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一种相对特殊的运输方式,是指利用 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运输方式。
《物流管理概论》第三章——运输管理
第一节 运输概述
主要内容 1 什么是运输 2 运输的功能 3 运输的作用
2
一、什么是运输
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轮船、飞 机等),使货物在物流节点之间实现较长距离的空间位移, 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是物流的主要功 能。
运输一般包括生产领域的运输和流通领域的运输。 生产领域的物流活动一般在企业内部进行,也称为 “厂内运输”,或“物料搬运”;流通领域的物流活动是 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在空间位置上的物理性转移。 从物流网点到用户的末端运输称为“配送”。
3.陆空联运
先由内地起运,用汽车把货物运至机场,然后由飞机 空运至国外的中转站,再由汽车陆运至目的地。采用陆空 联运具有手续简单、运送速度快、结汇迅速等优点。
4.陆海空联运
是指陆路运输(公路、铁路)、海上运输与航空运输 一起组成的联合运输方式。先用火车或汽车将货物运至海港, 再用船舶将货物运送到国外的海港,然后用飞机将货物运到 目的地。
• 新亚欧大陆桥——是从中国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的铁路联 运线。它东起中国江苏连云港和山东日照市,途经江苏、 山东、河南、安徽、陕西、甘肃、山西、四川、宁夏、青 海、新疆11个省、区,89个地、市、州的570多个 县、市,到中苏边界的阿拉山口出国境。出国境后可经3 条线路抵达荷兰的鹿特丹港。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85193933968011ca2009107.png)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概论现代物流管理概论第壹章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物流管理概论物流管理基本概念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于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于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均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物流和流通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于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商物分离的概念:1.于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壹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3.商品壹般要经过壹定的运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运营环节的影响,能够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物流和生产物流费用于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物流情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类1.按照作用分类a.供应物流;b.生产物流c.销售物流d.回收物流e.废弃物物流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a.地区物流b.国内物流c.国际物流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a.社会物流b.行业物流c.企业物流企业物流结构及其合理化途径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企业物流的意义: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物流成本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1.各种设施再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2.合理控制库存3.均衡生产4.合理的配置和利用物流机械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的后进性物流技术的发展落后于生产技术,物流科学的产生也比加工科学历史短暂,称之为物流的后进性。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030164bc850ad02de804197.png)
物流管理第一章物流的基本概念1、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
现代物流实质内涵:实质流动(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运输),实质存储(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存储),信息流通(相关信息联网)管理协调(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有效控制的过程)2物流的价值时间价值:缩短时间创造价值,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空间价值;加工附加价值3物流的作用(7个)保值、节约、缩短距离、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创造社会效益和附加值4物流的职能:主体职能:运输、储存、配送辅助职能: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管理职能:市场信息收集与需求分析、订单处理、物流作业信息处理与控制、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经营管理决策支持。
5、现代物流发展过程:初级阶段20世纪初;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合理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6、我国物流发展现状:从20世纪70 年代末从国外引进物流,80年代开始启蒙及宣传普及,90年代物流起步,本世纪初物流热开始升温,我国物流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
1现代物流的发展开始受到重视2一些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3一批运输、仓储及货代企业逐步向物流企业发展4国外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5一些物流企业开始重视物流服务质量管理6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已逐步在物流业务中运用7为电子商务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有了发展8物流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7、国外物流管理简介:1日本成本物流独树一帜2美国追求高度自动化3英国建立综合物流体制8物流合理化目标:距离短、时间少、整合好、质量高、费用省、安全准确环保第二章物流系统1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现代物流系统规划李波第三章
![现代物流系统规划李波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7a43c2b5763231126fdb114f.png)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物流系统规划•李波第天三津章大学管理
• (2)区域事业部制(又称区域部门化)
按地区划分部门比较适应于在地理上分散 的企业。其原则是把某个地区或区域内的 业务工作集中起来,委派一位经理来主管 其事。
按地区划分部门,特别适用于规模大的公 司,尤其是跨国公司。
• 从管理角度深刻理解物流组织这种演变的 含义;
• 掌握物流系统规划和物流组织之间的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物流系统规划•李波第天三津章大学管理
学习目标
• 理解信息系统,尤其是电子商务,支持下 的物流组织结构、特征和作用;
• 了解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组织的概念和特 点及其不同;
• 懂得在物流系统规划中分析和设计物流组 织的意义。
• 二、组织的结构类型 根据组织的目标和组织的管理方法,有多 种组织结构可以采用,常用的有:
层次型的组织结构, 项目式, 模拟分权制, 矩阵结构等。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物流系统规划•李波第天三津章大学管理
• 1、层次型的组织结构
层次型的组织结构是各级管理者除主管负 责人外,还相应地设立一些功能机构。如 财务、生产、营销等,某一个层次之上的、 在同一个直线上的部门是平级的,称为线 性职位。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物流系统规划•李波第天三津章大学管理
3.1物流组织的演变过程
• 3.1.1物流组织的发展 • 一、组织的概念 组织是人和其它各种资源所组成的,以达
到某种目的的正式集合 。 分为盈利性组织和非盈利性组织 所有组织的首要目标:包含有一系列的增 值过程,将价值提供给接受者
PPT文档演模板
物流系统概述
![物流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2de613e102de2bd970588b8.png)
• “效益背反”(也称二律背反,Trade-offs)指的 是物流系统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 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 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 反之亦然。
(a)确定安全库存水平
(b)物流系统内仓库数量
成
总成本
本
成 本
库存持有成本
(一)要素集成的目的 • 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
(二)要素集成的范围 1.物流自身的集成化 2.微观物流的集成化 3.宏观物流物流 制造支持 实物配送
顾客
信息流
• 图3-3 供应链物流要素的集成
二、物流要素集成的过程
(一)从物流要素集成商的角度看
(1)物流要素集成商调查和发掘市场上的物流服 务需求;
二、要素产权冲突
• (一)物流要素载体的产权冲突
• 作为物流基础设施的载体,大多是由国家、集体 和个人共同投资兴建的,其产权状况十分复杂, 如果是在高度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载体的 产权都可以在发达和完善的市场上交换,并且通 过在市场上购买载体一段时间、一定区域内的使 用权来集成物流载体系统。
• 对于载体产权严重分割、且物流载体市场不发达 的国家,忽略载体的产权状况就不可能建立一个 能够进行商业运作的物流系统。
• 现代物流的最新趋向是进一步向外围延伸,与通关、商检 相连,与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捆绑在一起,将物流纳入 到生产、流通与消费的整个经济领域;它包含了产品从 “生”到“死”的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即从采购物流 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与此同时,要经 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客户手中,最 后,还有回收物流。
一、物流系统的流动要素
大学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学》标准课件 之 3 物流形式
![大学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学》标准课件 之 3 物流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4dde0838b90d6c85ec3ac6dc.png)
物流学概论
2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企业物流 城市物流 国民经济物流 国际物流
物流学概论
3
前言
物流是一门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的科学。若根 据物流所处的范围,大体上可以分成五种不 同类型的物流,即企业物流、城市物流、区 域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和国际物流。 其中企业物流属微观物流;城市物流和区域 物流属中观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属宏观物流: 国际物流亦可称为超宏观物流。
物流学概论 12
第一节 企业物流 - 流通企业物流(1) 1.2 流通企业物流
流通企业的物流也可分为采购物流,流通 企业内部物流和销售物流三种形式。采购 物流是流通企业组织货源,将物资从生产 厂家集中到流通部门的物流。 流通企业内部物流,包括流通企业内部的 储存、保管、装卸、运送、加工等各项物 流活动。销售物流是流通企业将物资转移 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活动。
物流学概论
24
第二节 城市物流 - 城市物流中心(1)
2.2、城市物流中心
2.城市物流中心的基本要求
(1)城市物流中心主要面向社会服务 (2)城市物流中心的物流功能应相对健全,它所提供的 物流服务应具有较大的综合性和全面性 (3)城市物流中心应具备存储能力大、吞吐能力强 (4)城市物流中心的幅射范围大 (5)城市物流中心要不断适应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 经营方式 (6)城市物流中心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并取得好的经济 效益 (7)城市物流中心必须建立有完善的信息网络
物流学概论
19
第二节 城市物流 - 城市物流的特征(2)
2.1、城市物流的特征 城市物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某城 市的物流企业、物流工作者、物流设施、物流对象 和物流信息等要素构成的具有组织城市物流功能的 有机整体。 (一)城市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
现代物流管理复习重点
![现代物流管理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748915a8e9951e79b892762.png)
现代物流管理复习重点10农林304宿舍携手朱洪、李秀召、邓春莲整理第一章物流管理的概述一、物流创造大价值1时间价值2场所价值(保障交易,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1)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2)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所创造的价值(3)从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场所创造价值二、物流的概念:是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
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有时也创造一定加工价值的活动。
因此物流既存在于流通领域,也存在于生产领域。
三、物流的运作主体第一方物流:指卖方,生产者或供应方组织的物流。
这些组织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和供应商品,但为了其自身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进行物流网络及设施设备的投资、经营和管理。
第二方物流:指买方,销售者或流通企业组织的物流。
这些组织的核心业务室采购并销售商品,为了销售业务需要而投资建设物流网络,物流设备和设施,并进行具体的物流业务运作。
第三方物流:是由专业的物流企业组织的物流活动。
是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产物。
所谓专业物流组织是指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一般意义的第三方物流还是独立的。
第四方物流:主要是由咨询公司提供的物流咨询服务。
第五方物流:只由物流信息服务商提供的物流信息服务。
包括提供更大的地理区域,更多的行业。
属于电子商务或信息中介企业。
四、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特征:一是局部范围,只要在美国。
二是少数人,是几个人提出来的。
意见不统一,有二种意见、二个提法。
第二阶段:分销物流概念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特征:一、分销物流学的概念在美国占据了有利地位。
二、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各国一致公认,形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统一的物流概念,形成和发展了物流管理学。
因而也形成了物流学派、物流产业和物流领域。
三、是随着物流概念的认识,深化非分销领域(供应物流、生产物流)的概念逐渐强化起来。
第三阶段:现代物流概念阶段特征: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已不只是仅仅限于分销领域,而已经涉及到包括企业物资供应、企业生产。
《现代物流管理》第三章-仓储管理(课用)
![《现代物流管理》第三章-仓储管理(课用)](https://img.taocdn.com/s3/m/4ffe75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2.png)
(六)按仓库所处的位置分类
港口仓库 车站仓库 汽车终端仓库 工厂仓库
(七)按仓库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 处的位置分类
生产领域仓库 流通领域仓库
二、仓库的功能
1.储存和保管功能 2.调节供需的功能 3.集散货物的功能 4.信息传递功能 5.客户服务功能 6.物流中心的功能 7.风险防范功能
窄轨式堆高机
1F窄轨式高扬层储位架
第二节 仓储决策与作业流程管理
一、仓储决策
在企业的仓储管理中,仓库的产权、数量、规模、选址、布 局以及存货内容等方面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决策,它直接影响 仓库资源的配置能力。
(一)仓库产权决策 (二)仓库数量决策 (三)仓库规模决策 (四)仓库的选址决策 (五)仓库布局决策 (六)存货内容决策
库存成本是整个物流成本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物流成本又占国民 经济产值的很大部分。
2010年美国和加拿大普通公司物流成本开支占销售额比例(%)
项目 运输 仓储 订单清关/客户服 务 管理 库存搬运 物流总成本
美国 3.54 2.39
0.76
0.85 2.03 9.44
加拿大 3.38 2.39
0.69
2.仓库长度和宽度的确定
表: 仓库建筑长宽比
仓库面积(m2)
宽度:长度
<500
1:2-1:3
500-1000
1:3-1:5
1000-2000
1:5-1:6
仓库库房的长宽比 可在参考右表的基础上, 按照《建筑统一模数制》 进行调整。
3.仓库层数的确定 在土地十分充裕的条件下,从建筑费用、装卸效率、
地面利用率等方面衡量,以建筑平房仓库为最好;若土 地不十分充裕时,则可采用二层或多层仓库。
现代物流管理教程ppt课件
![现代物流管理教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4e465031b765ce0508148d.png)
1.3 物流管理
一、物流管理的概念 p19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再生 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 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 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 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 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第十二章 国际物流
绪论
1、物流学的概念。 物流学是研究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中的物流活动规律, 寻求创造最大时间和空间效益的科学。物流学是研究 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中的物流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 科学。 2、物流学研究对象:是“物的动态流转过程”(吴清 一);是“物流系统”(陈梅君);是贯穿流通领域 和生产领域的一切物料流及其有关的信息流。 3、物流学的性质。 物流学是综合性交叉学科;物流学可以看作是管理学科的 一个分支;尽管物流学涉及许多技术,但也可看作是 软科学;物流科学是融汇了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的综合 科学;物流学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其实践性和应用 性比较强;物流学具有系统科学的特征。
1.1 现代物流概念
现代物流的再认识 (1)物流是有目的的活动。
(2)物流是社会物质的活动。
(3)物流是一种系统的活动。 (4)物流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物流的概念】
解释一: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 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 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 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物流构成: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 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 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 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 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 情报信息。 解释二: 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 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 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 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现代物流管理
![现代物流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30f7d3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7.png)
1 7
二、物流系统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 2.整体性 3.要坚持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4.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坚持量化原则
1 8
三、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一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1.物流生产率 2.物流质量
二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一建立物流系统的目标体系 第二根据目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考虑各评价对象的影响因素修改评价指标体系
1 1
第四节 物流合理化目标
一、距离短 二、时间少 三、整合好 四、质量高 五、费用省 六、安全、准确、环保
1 2
第二章 物流系统
第一节 系统的概念
一、系统的定义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 能的有机整体为系统
二、系统的一般模式
1 3
三、系统的特征
1.集合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 4.动态性 5.环境适应性
9
三、国外物流管理的差别与借鉴
1、日本:成本物流独树一帜
l物流概念的导入和形成期1956一1964年 物的流通
2物流近代化时期1965一1973年 大量物流设施建设/经济高度成长、大量生产、大量销售
3物流合理化时期1974一1983年 真正从系统整体的观点来开展降低物流成本运动/输省流通对策部公 布了物流成本算定统一基准
4 8
二、装卸搬运的方法
按装卸作业对象分类的方法
单件、集装、散装
按装卸作业手段和组织水平分类的方法
人工与机械
按装卸作业特点分类的方法
间歇与连续
按装卸作业方式分类的方法
水平与垂直
4 9
第四节 装卸搬运的原则和合理化
一、装卸搬运的原则
装卸搬运是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在生产领域及各个物流环节中起 着支持和衔接的重要作用因此装卸搬运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物 流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3df6ef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9.png)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企业物流管理
对物流系统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技术方法和 信息等五大要素的管理。
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的编制与 执行、质量控制、物流技术应用、绩效评价等职能的管理等。
对企业物流环节的管理,包括供应、生产、销售等主要环节 的管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21世纪全球化经济将进一步得到增长,其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信息化。 网络化。 自动化。 社会化。 智能化。 柔性化。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
现代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
现代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 经济危机。 激烈的竞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物流的基本知识
物流的功能与作用
物流的功能 物流具备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
信息处理七大基本功能。 运输。在物流过程中的运输,主要是指物流企业或受货主委
托的运输企业,为了完成物流业务所进行的运输组织和运输 管理工作。 储存。储存是指物品的存储、保管、养护等活动。 装卸搬运。无论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及其他物流,还是运输、 储存或其他物流作业活动,都离不开物品的装卸搬运。所以 说,装卸搬运在整个物流业务活动中,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职 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物流的基本知识
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质分类 社会物流。社会物流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
面向社会的物流,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 流承担者承担的。社会物流的一个标志是:它是伴随商业活动 (贸易)发生的,也就是说物流过程和所有权的更迭是相关的。 行业物流。同一行业中的企业是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但是在 物流领域中常常互相协作,共同促进行业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行业物流系统化的结果是使参与的各个企业都得到相应的利 益。 企业物流。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 微观的物流活动。企业物流是指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 服务活动所形成的物流系统。
第三章 物流组织形式与管理
![第三章 物流组织形式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35b381fd0a79563d1e7235.png)
案例2:圣安医院的采购策略
哈尔·沃金斯是圣安医院的采购主任,准备为一次性外科手术巾选家 供应商。圣安医院的两个供应商都认为这份合同会落在他们手中,而 哈尔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
一、圣安医院
圣安医院是一家国办的教学医院,拥有24间手术室和910张病床。在 过去10年中,同大多数医院一样,圣安医院也大幅度地削减了预算, 但是仍有较大的财务压力。
下一页 返回
实例2:布鲁克林酿酒厂的物流成木管理
二、物流成本管理
(1)布鲁克林酿酒厂运输成本的控制。布鲁克林酿酒厂于1987年II月装 运了它的第一箱布鲁克林拉格到达日本,并在最初的儿个月里使用了 各种航空承运人。最后,日本金刚砂航空公司被选为布鲁克林酿酒厂 唯一的航空承运人。金刚砂公司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它向布鲁克林 酿酒厂提供了增值服务。金刚砂公司在其J.F.K.国际机场的终点站交 付啤酒,并在飞往东京商航上安排运输,金刚砂公司通过其日本报关 行办理清关手续。这些服务有助于保证产品完全符合新鲜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实例2:布鲁克林酿酒厂的物流成木管理
提示 1.酒厂的市场营销目标与物流管理指导思想分析。 2.酒厂啤酒销售的盈利途径有哪些? 3.“效益背反”理论与精细化降低物流成本的具体措施分析。
上一页 返回
案例1:太极集团物流现状与问题
一、导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及人世的成功, 我国物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竞争挑战。目前,从中央到 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物流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并明确提出将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 点。许多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亦把物流作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提 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并把现代物流理念、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现 代经营模式引人企业经营与管理之中。
第3章 物流的主要作业活动
![第3章 物流的主要作业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b7d3eaf54afe04a1b071debd.png)
§3-1 物流运输
五、运输合理化
2、运输合理化原则 (1)避免运力选择不当
1)弃水走陆。 2)铁路或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 3)"大马拉小车"
(2)避免不合理运输
1)单程空驶。 2)舍近求远。 3)无效运输。
§3-1 物流运输
五、运输合理化 3、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3-3 物流配送
七、配送合理化
2、配送合理化 (2)配送合理化可采取的做法
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自己送 2)推行加工配送 3)推行共同配送 4)实行送取结合 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 6)推行即时配送
本章小结
物流的主要作业活动包括了物流运输、物流仓储
和物流配送。其中,运输时物流系统设计和管理 中的关键环节,可能占物流总成本的1/3到2/3; 仓储作对于节约物流成本、使物流管理更加合理 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配送是物流系统的缩影 与终端,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 ,作为物流系统的重要环节对于加强物流管理起 到决定作用。
分 类 进 货 分 类 储 存 配 货 拣 选 分 散 配 送 送 货
§3-3 物流配送
六、配送中心 2、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2)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规划
2)流通型配送流程 3)加工配送型配送流程
进 货 存 储 加 工 暂 存 拣 选 配 货 送 货
4)批量转换型配送流程
进 货 存 储 转 换 送 货
§3-2 物流仓储
一、仓储的概念、功能与分类 3、仓储的分类
按仓储在再生产中的作用可将仓储划分为生产仓储、流通 仓储、国家仓储。 按仓储的经营主体可将仓储划分为企业自营仓储、营业仓 储、公共仓储。 按仓储的对象可将仓储划分为普通商品仓储和特殊物品仓 储。 按仓储的功能可将仓储划分为储存仓储、配送仓储、运输 转换仓储和保税仓储。
第三章第三方物流
![第三章第三方物流](https://img.taocdn.com/s3/m/fae99b31b90d6c85ec3ac6fc.png)
第三方物流
内 容 1、第三方物流概述 2、第三方物流效益分析 3、第三方物流外包决策分析 4、第四方物流
第一节 第三方物流概述
1PL 3PL 2PL
供方 卖方 发货人
需方 买方 收货人
第一方物流(1pl,FPL) 第二方物流(2pl,SPL)
FPL:由供方或发货人提供物流服务的业
务模式。大多数是制造企业。
一、企业选择物流业务外包的 主要原因
1.专注于核心业务的需要 2.得到更好的物流解决方案 3.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需要 4.企业自身物流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局限 5.提高用户满意度的需要 6.提高柔性的需要 7.资金限制 8.企业内部资源的限制
二、企业物流外包决策
1.企业如何进行物流外包决策 (1)企业必须识别自己的核心技能 (2)企业需要考虑自己所处的竞争环 境 (3)企业需要考虑所面临的经济因素
第四方物流的出现是第三方物流逐渐 向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发展的必 然趋势。 第四方物流的实现,是在物流咨询公 司根据客户需求制定全面完整的供应链 解决方案,最终由第三方物流组织实施 的物流服务的形式。
+广泛的功能集成 +充分的运作自主权 客户
4PL(1990S客户 2000S)
业务流程管理
2.企业物流外包风险
(1)对企业有关职能部门的冲击 (2)可能会降低用户的满意度 (3)外包可靠性风险 (4)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可能提供较差的 服务或提高价格 (5)外包依赖控制程度应控制
3PL小结
1、3W:WWW ——Win-Win-Win让第一方、第二方 和第三方都赢 2、奥运精神 ——“更高、更快、更强”
4PL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物流学概论章节习题及答案
![物流学概论章节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2a2a6ccf84b9d528ea7a5f.png)
《物流学概论》习题及答案Ⅰ习题绪论1.谈谈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物流得到了哪些发展?2.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物流圈具体指的是哪些?3.何谓“物流学”?谈谈物流学的学科性质。
4.简述物流学的研究对象。
5.物流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第一章物流的概念与内涵1.名词解释:物流P10 商流P12 流通加工配送P142.从国外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中所表现物流概念的基本要点有哪些?P53.请举例说明为什么“物流是市场的延伸”?P64.怎样认识物流成本和物流服务间的“二律背反”关系?P75.“精益物流”的内涵是什么?P76.物流现代化理念都包括哪几个方面?请加以分析说明。
P5-97.请举例阐述物流与商流的关系。
P128.请简述物流活动的构成。
P13-149.何谓物流的生产性?何谓物流的社会性?并请给予说明。
P14-1510.请说明物流的作用和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P15-1711.请谈谈你对中国物流现代化进程的认识。
P17-21第二章物流管理1. 名词解释:物流管理P21 物流管理组织P27 物流专门性评价物流综合性评价物流纵向评价物流横向评价物流管理行政机构物流管理业务机构物流费用P362.简述物流管理的发展历史。
P233. 物流管理的内容从不同角度是怎样分类的?各包括那些内容?P244. 物流管理的总原则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原则?P255.请阐述物流管理的目标。
P29-306.企业物流管理组织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P337.简述企业物流战略的基本目标。
P34-358.如何认识企业的物流重组活动?9.简述物流费用的构成。
P3610.请谈谈如何对物流费用进行控制。
P36-37第三章物流的形式1.名词解释: 企业物流p40 返品的回收物流p42 废旧物资物流p42 国际物流p52 多式联运p58 通关手续城市物流专业配送中心柔性配送中心供应配送中心城市物流系统规划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2. 生产企业物流可划分为哪三个阶段?其主要内容是什么?p40-423. 根据我国流通企业的类型,流通企业的物流可分为哪几种?p42-434.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p43-445.阐述城市物流的特征并说明城市物流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都包括哪些?P45-466.城市物流能为实现“零库存”目标起到什么作用?城市物流可实现“零库存”或降低库存的主要运作方式有哪些?7.请说明城市物流中心的概念和城市物流中心的基本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企业物流的合理化
企业物流信息化 ➢ 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
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 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 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贮的数字化等。
19
六、企业物流的合理化
组织管理合理化 ➢ 组织管理就是对整个物流活动进行计划、实
施、评价与调整,如此反复进行,不断地使 企业物流合理化,以增进企业物流的综合效 益,保证企业实现物流合理化。
22
一、定义
国民经济物流是指在一国范围内由国家 统一计划组织或指导下的物流。它是从 宏观角度观察国民经济物流的过程。
国民经济物流的重点是企业间的运输联 系。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动脉
23
二、国民经济物流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 复杂性 动态性 系统性 时空的集散性
24
三、国民经济物流与工业布局的关系
28
四、国民经济物流与农业物流的关系
农业物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发生的一 系列物质运动过程和与之有关的技术组织、 和管理等活动。它涉及到运输、储存、加工、 装卸搬运、配送和信息管理等,其中主要是 根据物流合理化原则,确定物流内容、物流 时间、物流方式、物流环节、物流手段以及 物流规模(流量、流向、流程)和结构等内 容。
国际货物运输的定义 国际货物运输是指在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
区之间的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包括国际 贸易物资运输和国际非贸易物资(如展览品, 援外物资,个人行李、办公用品等)运输。
48
五、国际货物运输 国际货物运输的特点 国际货物运输是一项涉外工作,政策性
强,路线长,环节多,涉及面广,情况 复杂多变:时间性强,风险大。
可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过剩劳 动力负担,提高人才素质,为农业生产的高 速度发展准备条件。
31
四、国民经济物流与农业物流的关系
可以完善农村生产配套服务系统,促进 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服 务系统的网络化,解决农业生产的后顾 之忧,同时开通农民的就业渠道,提高 农民收入。
32
四、国民经济物流与农业物流的关系
12
二、企业物流的分类
农业种植企业废弃物物流 ➢ 种植生产的废弃物物流也是具有不同于
一般工业企业废弃物流的特殊性,主要 表现在以重量计算。废弃物物流重量远 高于销售物流。
13
二、企业物流的分类
流通企业物流 ➢ 我国的商品流通活动由生活资料的商品流通
和生产资料的商品流通两大类构成。在生活 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流通中存在衔接产需双方 的商业部门和物资供销部门。流通企业的物 流也可分为采购物流,流通企业内部物流和 销售物流三种形式。
39
七、合理组织国民经济物流的措施
加强生产力布局合理化,改善和调整不合理 的工业布局
按经济区域组织物流 仓库的合理布局 开展多种形式的运输 提高和推广先进的物流技术 加强物流管理,减少物流损失
40
第三节 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的概念 国际物流的发展 国际物流系统 国际物流业务 国际货物运输
41
一、国际物流的概念
所谓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 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
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 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 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 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 源优化配置。
42
一、国际物流的概念
49
五、国际货物运输
国际货物运输方式的选择,主要考虑: 运输成本 运行速度 物流的特点及性质 货物数量 物流基础设施条件
50
51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1.1.2221.1.22Fri day, January 22, 202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1:53:0211:53: 0211:531/22/ 2021 11:53:02 AM
农业物流可以消除地区间的经济封锁, 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消除地区经 济差异,为早日实现全国农村小康目标 贡献力量。
农业物流对于稳定市场,平抑物价和防 治自然灾害发挥巨大作用。
33
五、煤炭工业与物流
中国煤炭流向态势呈以下几种倾向: ➢ 煤炭资源、生产和消费分布不均衡,形
成了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格局。 ➢ 随着东部经济的迅速发展,其对煤炭的
依赖程度还会加强,东西部之间以煤炭 为基础的经济联系将越来越密切。
34
五、煤炭工业与物流
中国煤炭流向态势呈以下几种倾向: ➢ 东部地区对煤炭依赖程度的提高,将会进一
步增加对交通运输的压力,从而促进运输、 仓储等物流设施的发展。 ➢ 煤炭生产与消费分布的不均衡,将促成煤炭 在全国范围的大流通和全国煤炭统一市场的 形成。
6
二、企业物流的分类
工业生产企业物流 ➢ 工业生产企业物流是对应生产经营活动
的物流,这种物流有四个子系统,即供 应物流子系统、生产物流子系统、销售 物流子系统及废弃物物流子系统。
7
二、企业物流的分类
工业生产企业物流按主体物流活动区别, 可大体分为四种:
➢ 供应物流突出的类型 ➢ 生产物流突出的类型 ➢ 销售物流突出的类型 ➢ 废弃物物流突出的类型
现代物流管理 第三章 物流形式
1
目录
第一节 企业物流 第二节 国民经济物流 第三节 国际物流
2
第一节 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的定义 企业物流的分类 企业物流的特点 生产企业物流的过程 流通企业物流的过程 企业物流的合理化
3
一、企业物流的定义
在生产企业中,物流是指工厂从支持生产活 动所需要的原材料进厂(包括原料、半成品、 协作件及燃料等)经储存、加工、装配、包 装,直至成品出厂这一全过程的物流在仓库 与车间、车间与车间、工序之间每个环节的 流转、移动和储存(含停滞、等待)及与之 有关的咨询管理活动,它贯穿了整个生产过 程的始终,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0
六、企业物流的合理化
组织管理合理化 ➢ 组织管理就是对整个物流活动进行计划、实
施、评价与调整,如此反复进行,不断地使 企业物流合理化,以增进企业物流的综合效 益,保证企业实现物流合理化。
21
第二节 国民经济物流
定义 国民经济物流的基本特征 国民经济物流与工业布局的关系 国民经济物流与农业物流的关系 煤炭工业与物流 中国钢铁工业与物流 合理组织国民经济物流的措施
29
四、国民经济物流与农业物流的关系
农业物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物质保障。
农业物流有利于发展地区经济,合理配 置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要素,推进农业 的产业化进程。
30
四、国民经济物流与农业物流的关系
农业物流的发展还可以加速农产品流通,加 速农业资金的周转,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 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4
二、企业物流的分类
生产企业物流 流通企业物流
工业生产企业物流 农业生产企业物流
5
二、企业物流的分类
生产企业物流 ➢ 生产企业物流是以购进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
设备为始点,经过劳动加工,形成新的产品, 然后供应给社会需要部门为止的全过程。要 经过原材料及设备采购供应阶段、生产阶段、 销售阶段,这三个阶段便产生了生产企业纵 向上的三段物流形式。
35
六、中国钢铁工业与物流
我国钢铁企业,按钢铁企业的规模,大 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全国约20 个,年钢材生产量在l00万吨以上,如 鞍钢、宝钢、首钢、武钢等;
36
六、中国钢铁工业与物流 我国钢铁企业,按钢铁企业的规模,大
致可分为三类: 第二类是地方骨干企业,大多为中型企
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 经营服务。即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 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 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 一是为跨国经营和对外贸易服务,
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因而与 国内物流系统相比,具有国际性、复杂 性和风险性等特点。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1.1.2211: 53:0211:53Jan-2122- Jan-21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11:53:0211: 53:0211:53Friday, January 22, 2021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1.1.2221.1.2211:53:0211:53: 02January 22, 2021
的。工业布局要通过提高本地区产品的质量, 提高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达到协调国民经 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 物流是完成工业布局开放性要求的必要载体。
27
三、国民经济物流与工业布局的关系
工业布局门类完整性与物流 门类的完整性是指工业门类要齐全、完整。
虽然一国、一地区不可能把所有工业生产包 罗齐全,但作为大类,大部门应该布局完整。 只有这样,对内才能使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发 展,对外才能做到自立更生,不受他国限制。
10
二、企业物流的分类
农业种植企业生产物流 ➢ 种植业生产对象在种植时是不发生生产
过程位移的。 ➢ 种植业是一个周期的生产物流活动,停
滞时间长而运动时间短。 ➢ 种植业生产物流周期长且有季节性。
11
二、企业物流的分类
农业种植企业销售物流 ➢ 以组织农业产品(粮食、棉花等)的物流
为主要内容。其销售物流的一个很大特 点是,诸功能要素中,储存功能的需求 较高,储存量较大,且储存时间长, “蓄水池”功能要求较高。
44
二、国际物流的发展
第一阶段——二十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90年代初至今
45
三、国际物流系统 运输子系统 仓储子系统 商品检验子系统
46
四、国际物流业务
国际贸易 商捡 报关
保险 国际货代 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