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分离膜与膜分离技术
高分子分离膜与膜分离技术要点
H OH
n_ 2 2
H OH
OH H
H H
H
O OH
CH2OH
31
从结构上看,每个葡萄糖单元上有三个羟基。 在催化剂(如硫酸、高氯酸或氧化锌)存在下,能 与冰醋酸、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得到二醋酸纤维 素或三醋酸纤维素。
C6H7O2 + (CH3CO)2O = C6H7O2(OCOCH3)2 + H2O C6H7O2 + 3(CH3CO)2O = C6H7O2(OCOCH3)3 + 2 CH2COOH
材料
(0.2 nm)
16
过滤式膜分离
2020/9/30
材料
17
2)渗析式膜分离
料液中的某些溶质或离子在浓度差、电位差的推 动下,透过膜进入接受液中,从而被分离出去。
属于渗析式膜分离的有渗析和电渗析等。 电渗析(electrodialysis)
在电场中交替装配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膜,在 电场中形成一个个隔室使溶液中的离子有选择地分 离或富集
2020/9/30
材料
18
电渗析过程
2020/9/30
材料
19
阳极室 浓缩室 淡化室 浓缩室 阴极室
+ Cl-
+
+ Cl- Cl+ Na+ + + 阳极 阳膜
- Cl-
-
Na+
Na+
Na+ Cl- -
Cl- Cl-
- Na+ -
Na+
Na+
-
阴膜 阳膜
阴膜
阴极
注意:离子交换膜的作用并不是起离子交换的作用,而是
起离2020子/9/30 选择透过性作用。 材料
膜分离技术
螺旋卷式膜组件2
工作:膜组件装进圆柱形压力容器,构
成一个螺旋卷式膜组件,原料从一端进 入组件,沿轴向流动,在驱动力作用下, 易透过也沿径向渗透通过膜至中心管, 另一端为渗余液。
应用:反渗透、超滤、气体分离。
螺旋卷式膜组件3
特点:
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膜的有效面积大; 制作工艺相对简单; 安装、操作比较方便; 适合于低流速、低压操作; 对原料前处理要求高——膜一旦被污染,不 易清洗。
膜分离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2
内蒙古中润制药有限公司利用膜分离技 术回收6-APA结晶母液。
采用EA技术于常温常压下回收母液中的溶剂, 脱出溶剂的母液经纳滤膜浓缩,结晶重新获 得6-APA晶体。 通量比反渗透膜提高30%, 6-APA浓缩程度 也可提高一倍,大大降低了投资及运行成本。
膜分离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3
主要应用于超滤、微滤、反渗透、渗透 气化和电渗析。
圆管式膜组件1
在圆筒状支撑体的内侧或外侧刮制上半 透膜而得到的圆管形分离膜。
下图所示,为膜刮制在多孔支撑管的内 侧,原料液被泵送至管内,渗透液经半 透膜后,通过多孔支撑管排出,浓缩液 从管子另一端排出。
能使滤液被渗透通过, 则需在支撑管和膜之间安装一层很薄的多孔 纤维网,帮助滤液向支撑管上的孔眼横向传 递,同时对膜提供必要的支撑作用。
特点:流动状态好;容易清洗;设备和
操作费用高;膜装填密度大。
用于:超滤、微滤和单级反渗透。
螺旋卷式膜组件1
由中间是多孔支撑材料,两边是膜的双 层结构装配而成。
其中三个边沿被密封而粘结成膜袋状,另一 个开放的边沿与一根多孔中心透过液收集管 连接,在膜袋外部的原料液侧再垫一层网眼 形间隔材料(隔网),也就是膜-多孔支撑 材料-膜-隔网依次叠合。绕中心透过液收集 管紧密地卷在一起,形成一个膜卷。
第五章 高分子分离膜与膜分离技术
5.2.1 多孔膜的分离机理
• 多孔膜的分离机理主要是筛分原理, 依膜表面平均孔径的 大小而区分为微滤(0.1-10µm)、超滤(2-100nm)、纳滤 (0.5-5nm),以截留水和非水溶液中不同尺寸的溶质分子。
• 多孔膜表面的孔径有一定的分布,一般来说, 分离膜的平 均孔径要小于被截留的溶质分子的分子尺寸。 这是由于 亲水性的多孔膜表面吸附有活动性、 相对较小的水分子 层而使有数孔径相应变小, 这种效应孔径愈小愈显著。
聚合物
溶剂
添加剂
均质制膜液
流涎法制成平板型、圆管型;纺丝法制成中空纤维
蒸出部分溶剂
凝固液浸渍
水洗
后处理
非对称膜
L—S法制备分离膜工艺流程框图
将制膜材料用溶剂形 成均相制膜液,在模具中 流涎成薄层,然后控制温 度和湿度,使溶液缓缓蒸 发,经过相转化就形成了 由液相转化为固相的膜。
复合制膜工艺:
多孔支持膜 涂覆
• 多孔膜主要用于混合物水溶液的分离,如渗析 (Dialysis,D)、微滤Microfiltration,MF)、超滤 (Ultrafiltration,UF)、纳滤(Nanofiltration,NF)和亲 和膜 (Affinity membrane,AfM)等;
• 致密膜用于电渗析(Electrodialysis, ED)、逆渗透 (Reverse osmosis,RO)、气体分离(Gas separation,GS)、 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 PV)、蒸气渗透(Vapor permeation,VP)等过程。
形成超薄膜的溶液
交联
交联剂
加热
形成超薄膜
亲水性高分子溶液的涂覆
复合膜
复合制膜工艺流程框图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通过膜将混合物中不同分子大小、形状、电荷和极性等特性的物质分离出来。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环境保护、医药制造、食品加工、化学工业和电子行业等。
本文将介绍膜分离技术的工作原理、分类和应用,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膜分离技术利用膜作为分离介质,将混合物分离成两个或更多的组分,其中其中至少有一种组分通过膜而另一种组分不直接通过。
根据膜分离的机制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压力驱动膜分离技术压力驱动膜分离技术是指通过施加压力将混合物推动到膜上,以实现分离的技术。
膜的孔径大小、膜的材质和压力差均会影响分离效果。
该技术主要包括超滤、逆渗透和微滤等。
超滤是指利用孔径大小在10-100纳米的超滤膜去除溶液中的高分子物质。
逆渗透是利用高压驱动水通过0.1纳米左右的逆渗透膜,将混合物中的水增量分离出来,这是制取纯水的主要技术之一。
微滤是利用孔径在0.1-10微米的微滤膜去除悬浮物、细菌和微生物等。
2、电力驱动膜分离技术电力驱动膜分离技术是利用电场将混合物推动到膜上,实现分离的技术。
例如电渗析技术是利用电场和离子之间的电荷作用,将含有离子的溶液通过电场驱动到离子交换膜中,使得原来溶液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在两侧集中,最终通过两个极板分别收集。
3、扩散驱动膜分离技术扩散驱动膜分离技术是指利用分子间的扩散速率的大小差异,将混合物中的混合物分离的技术。
例如气体分离、液体浓缩和溶液析出等。
二、膜分离技术的分类根据膜的性质和分离机制的不同,可以将膜分离技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纳滤技术纳滤技术是利用孔径在10-100纳米的纳滤膜,将分子大小在10-100纳米之间的物质分离出来。
纳滤技术主要应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微电子器件制造和水处理等领域中。
2、超滤技术超滤技术是利用孔径在0.01-0.1微米之间的超滤膜,将分子大小在1000道100万道之间的物质分离出来。
超滤技术主要应用于蛋白质提取、水处理、生物制品制备和废水处理等领域中。
膜分离技术
膜的新 过程
膜分离技术 与传统分离
集成膜 过程
在解决某一 分离目标时, 综合利用几 个膜过程, 使之各尽所 长……
技术相结合,
发展出一些 崭新对传统化学分离方法的一次革命,在国际上公认
为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目前膜分离技 术已经在医药、环保、海水淡化等众多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膜污染问题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因此选择合适的膜清洗
里膜分离技术不断完
善发展,应用于各大 领域……
2
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 理工业中的应用
。
3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农 药生产中的应用
应用
1、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2、在抗生素生产中的应用 3。 、在生物医药制品中的应用 4、在维生素制备中的应用 5、在医药用水制备中的应用 1、在造纸废水中的应用 2、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 3、在有害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4、在蓄电池厂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膜材料性能比较
PVDF材料与PES等材料相比,其耐受氧化剂清洗的能力更强。 因而便于清洗,污堵后经过清洗可以能够更好的恢复性能并长期 保持通量稳定。 对于常见的酸碱化学试剂的耐受能力依次为 PVDF>PES>PVC>PE>PP>PS。 对于常见的氧化剂的耐受能力依次为 PVDF>PES>PVC>PE>PP~PS。 对于常见的有机溶剂的耐受能力依次为PVDF>PES>>PVC~ PE~PP>PS。
程,主要用于滤除 0.05 ~ 10 μ m 的悬浊物
质颗粒。主要应用于截留颗粒物、液体澄清 以及除菌。 超滤是在压力差作用下进行的筛孔分离过程。 纳滤是从水溶液中分离除去中小分子物质的 过程( 分子量为 300 ~ 500) 。其原理是在超 滤和反渗透间提供了一种选择性媒介, 在浓 缩有机溶质的同时,也可脱盐。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精密分离技术,它是材料科学与介质分离技术的交叉结合,具有高效分离、设备简单、节能、常温操作、无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尤其在食品、医药、生化领域发展迅猛。
据统计,膜销售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长,而最大的市场为生物医药市场。
一膜分离技术1.1原理膜分离技术是一种使用半透膜的分离方法,在常温下以膜两侧压力差或电位差为动力,对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浓缩、纯化。
膜分离技术主要是采用天然或人工合成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流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操作。
现已应用的有反渗透、纳滤、超过滤、微孔过滤、透析电渗析、气体分离、渗透蒸发、控制释放、液膜、膜蒸馏膜反应器等技术,其中在食品、药学工业中常用的有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种。
1.2特点膜分离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膜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化,因此膜分离技术是一种节能技术;2)膜分离过程是在压力驱动下,在常温下进行分离,特别适合于对热敏感物质,如酶、果汁、某些药品的分离、浓缩、精制等。
(3)膜分离技术适用分离的范围极广,从微粒级到微生物菌体,甚至离子级都有其用武之地,关键在于选择不同的膜类型;(4)膜分离技术以压力差作为驱动力,因此采用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1.3分类超滤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10000之间,选择某一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膜可以将杂质与目标产物分离。
超滤技术在生化产品分离中应用最早、最为成熟,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物制品的分离、浓缩。
纳滤膜具有纳米级孔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200~1000,能使溶剂、有机小分子和无机盐通过。
纳滤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提取抗生素,一是用溶剂萃取抗生素后,萃取液用纳滤浓缩,可改善操作环境;二是对未经萃取的抗生素发酵液进行纳滤浓缩,除去水和无机盐,再用萃取剂萃取,可减少萃取剂用量。
微滤是发展最早、制备技术最成熟的膜形式之一,孔径在0.05~10um 之间,可以将细菌、微粒、亚微粒、胶团等不溶物除去,滤液纯净,国际上通称为绝对过滤。
膜分离技术
食品中的高新技术------膜分离技术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加快了食品新资源的选育,提高了加工转化效率,加快了新品的研发,完好地保存了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和营养素,对推动食品工业跨越式发展、改变落后面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以及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食品行业中应用了许多的高新技术,现主要介绍膜分离技术。
该技术是指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具有选择性的薄膜,在常温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或电位差为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浓缩、纯化等的技术。
目前,膜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有效成分的分离、浓缩、精制和除菌以及食品的加工等。
1 膜分离技术研究情况简介膜的研究开始于1978年Abble、Nollet首创osmosis一词,用来描述水通过半透膜的渗透现象。
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S.Loeb和S.Sourirajan成功制得了世界上第一张高脱盐率、高通透量的可用于海水脱盐的不对称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开始了膜分离技术的研究;80年代末实现了工业化;到90年代,中压、低压和超低压高脱盐聚酰胺复合膜进入市场,使反渗透技术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前景。
我国的膜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空纤维和卷式反渗透元件的研究,并在80年代初步工业化。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首先是应用于乳品加工和啤酒的无菌过滤,随后应用于果汁生产、料质无菌超滤、酒类精制和酶制剂的提纯和浓缩方面。
由于膜分离技术所具有的优点,使其在食品工业中日益受到重视,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2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该技术引入食品工业领域后,其特殊的优点使得它在食品行业的应用中取得了其他分离加工方式无法比拟的成绩。
2.1 由于膜具有选择性,它能选择性地透过某些物质而阻挡另外一些物质的透过,所以选择合适的膜可以有效地进行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浓缩,其分离颗粒小至纳米级,分离系数高达三位数,因此是一个高效的分离过程。
2.2 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化。
高分子分离膜
膜分离发展概况
• 膜分离过程具有低能耗、分离效率高、设备体积较小等优点,半个世纪以 来,膜分离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大规模工业应用的转变,成为一项高效、节 能的新分离技术。 • 膜分离在工业上的应用以1925 年saetorious公司成立滤膜公司为起点,此 后差不多每10 年就有一项新的膜过程在工业上得到应用。 • 30 年代的微孔滤膜、40 年代开发的渗析、50 年代的电渗析、60 年代的 反渗透、70 年代的超滤、80 年代的气体分离、90 年代的渗透汽化。
高分子分离膜的发展
1846年,德国学者会拜思用硝基纤维素制成第一张高分 子膜。 1920年,麦克戈达开始观察和研究反渗透现象。 1930年,人们将纤维素膜用于超滤分离。 1940年, 离子交换膜开发和利用及电渗析方法建立。 1950年,加拿大学者萨里拉简研究反渗透。 1960年,洛伯和萨里拉简成功地制备具有完整表皮和高 度不对称的第一张高效能的反渗透膜,为该法奠定了 基础。 1970年代以来,超滤膜、微滤膜成功地开发和应用,有 支撑的液膜和乳液膜及气体分离膜也相继问世。
高分子膜分离过程
膜分离过程主要有反渗透、超滤、微滤、 电渗析、压渗析、气体分离、渗透汽化和液膜 分离等。
1.微滤
鉴于微孔滤膜的分离特征,微孔滤膜的应用范围主要是从气相和液相 中截留微粒、细菌以及其他污染物,以达到净化、分离、浓缩的目的。 具体涉及领域主要有:医药工业、食品工业(明胶、葡萄酒、白酒、 果汁、牛奶等)、高纯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饮用水、生物技术、生 物发酵等。
• 目前,几十万吨/天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厂、全氟离子交换膜制碱技术、 近万平方米的大型超滤退浆废水处理以及1000 多套中空纤维氦、氮、氢膜 分离装置投入运行等等,都说明膜分离技术的规模、水平和重要作用。
膜分离技术在制药和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制药和化学工业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高效、环保、低成本的工业生产方式的需求日益增加。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采用高分子膜作为分离界面,利用溶质的差异性从混合溶液中进行分离的技术。
它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控制和操作、不需要高能耗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学工业。
一、膜分离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在制药工业中,膜分离技术主要被用于制备纯度高、活性好的药物成分。
例如,常用的超滤膜可以将药物中的蛋白质、多肽等高分子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提高药品的纯度和疗效。
此外,反渗透膜还可以用于制备无菌注射液、口服制剂等高品质的制剂。
膜分离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药物分子的纯化、浓缩和分离等一系列过程。
二、膜分离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在化学工业中,膜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膜过滤、膜萃取和膜透析。
膜过滤可以用于分离反应物和产物中的悬浮物、固体颗粒等,从而提高反应的效率和纯度。
膜萃取则主要应用于化学热力学分离、溶液提纯、有机合成等场合,可以有效地将溶液中的目标分子与其他组分分离出来。
膜透析则常用于分离生物领域中的蛋白质、酶等大分子物质。
在工业生产中,膜分离技术可用于提高化工反应的选择性、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产物收率等。
例如,纳滤技术可以用于微量控制、无菌处理和废物净化等方面,而反渗透技术则可以用于制备高纯度的化学品、水处理等方面。
三、膜分离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制药和化学工业中,还可以用于环保领域。
例如,在水处理方面,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离子和微生物等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在空气净化方面,膜分离技术也可以用于处理有害气体和粉尘,减少空气污染。
总体而言,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低成本的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膜分离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助力更多行业走向高效、低污染的绿色工业生产模式。
功能高分子第3章高分子分离膜
发和膜电泳等场合。
醋酸纤维素的缺点: ①在酸、碱存在下易发生水解,pH值适应范
围较窄;
②易受微生物侵蚀;
③耐热性能差;
④耐溶剂性能差。 近年来甲壳素类海藻酸钠类成为了新的分 离膜制备材料。
2、聚砜类
O
特征基团:
S O
聚砜类树脂基本特性: ① 化学稳定性好, 耐热性能好;
聚乙烯醇/丙烯腈接枝共聚物
常见材料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
名称 醋酸纤维素 聚酰胺 温度/℃ 35
聚苯并咪唑
聚苯并咪唑酮 磺化聚苯醚 磺化聚砜 聚醚砜酮
90
70 70 120 160
四、 高分子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1、致密膜的制备
2、多孔膜的制备
3、复合膜的制备
1、致密膜的制备 (1) 溶剂涂层挥发法 高分子铸膜液刮涂在玻璃等表面、干燥 旋涂成膜仪★ (2) 水面扩展挥发法 高分子溶液在水面扩展、溶剂挥发
(2) 超滤技术应用领域 超滤技术主要用于含分子量500~500,000的微 粒溶液的分离,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膜分离过程之 一,它的应用领域涉及化工、食品、医药、生化 等。 ①纯水的制备 超滤技术广泛用于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异 物的除去,用于制备高纯饮用水、电子工业超净 水和医用无菌水等。
②汽车、家具等制品电泳涂装淋洗水的处理
——最上层的表面活性层,厚度0.1-1.5m
中间的过渡层;
最下面的支撑层,呈多孔状。
膜的分离性能主要取决于表面活性层和过渡层。
支撑层的作用为起支撑作用,提高膜的机械强度。
中空纤维状超滤膜的特点:直径小,强度高,不
需要支撑结构,管内外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差。
制备超滤膜的材料主要有聚砜、聚酰胺、聚丙 烯腈和醋酸纤维素等。
(食品工程原理)9.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
食品加工
可用于浓缩果汁、分离乳清蛋白等。
废水处理
适用于去除溶解物、色素和微生物等。
膜的种类和选择
1 微滤膜
2 超滤膜
用于分离悬浮物、胶体和大分子物质。
适用于去除高分子物质、细菌和病毒。
3 反渗透膜
用于海水淡化、纯化水和浓缩溶液。
膜分离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 能耗低、设备紧凑 • 高分离效率和选择性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食品饮料行业中使用超滤膜进行乳清蛋白的分离 和提纯。
工业废水处理中利用反渗透膜去除污染物和盐分, 实现水的回用。
海水淡化厂使用反渗透膜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满 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局限性
• 膜污染和堵塞 • 成本较高的设备和维护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和前景
研究和创新
科学家们致力于改进膜的性能和 生产工艺,以推动膜分离技术的 进一步发展。
可持续食品生产
膜分离技术能够帮助实现更加可 持续的食品生产过程。
清洁水资源Leabharlann 反渗透膜等膜分离技术可用于提 供可靠的清洁水资源。
膜分离技术的实际案例和应用举例
(食品工程原理)9.膜分离 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指利用半透膜对混合溶液进行分离的一种工业化技术。该技术 在食品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潜力。
膜分离技术的定义和概述
膜分离技术通过利用不同材料制成的膜,以其特殊的孔径和渗透性,实现对 混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膜分离技术的原理
膜分离技术基于渗透、电动力和筛分等原理,通过膜的孔隙结构和性质,实 现溶质的选择性传输和分离。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材料科学和过程工程科学等诸多学科交叉结合、相互渗透而产生的新领域,是当代新型高效的共性技术,特别适合于现代工业对节能、低品位原材料再利用和消除环境污染的需要,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膜分离技术推广应用的覆盖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过程工业,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水平。
膜分离技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
在常温下以膜两侧压力差或电位差为动力,对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浓缩、纯化。
膜分离技术主要是采用天然或人工合成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流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操作。
现已应用的有反渗透、纳滤、超过滤、微孔过滤、透析电渗析、气体膜分离、渗透蒸发、控制释放、液膜、膜蒸馏膜反应器等技术。
膜分离技术作为新的分离净化和浓缩方法,与传统分离操作(如蒸发、萃取、沉淀、混凝和离子交换等)相比较,其过程大多为无相变化,可以在常温下操作,具有能耗低、效率高、工艺简单、投资小和污染轻等优点。
1.微滤(MF)Microfiltration,其特点:对称细孔高分子膜,孔径0.03~10 nm,滤除≥50 nm的颗粒,以压力差为分离驱动力,透过物质:水、溶剂和溶解物,被截留物质:悬浮物、细菌和微粒子。
2.超滤(UF)Ultrafiltration,其特点:非对称结构的多孔膜,孔径l~20 nm,滤除5~100 nm的颗粒,以压力差为分离驱动力,透过物质:溶剂、离子和小分子,被截留物质:蛋白质、各类酶、细菌和乳胶。
3.纳滤(NF)Nanofiltration,其特点:1 nm的微孔结构,滤除相对分子质量在200~2000,以压力差为分离驱动力,透过物质:水、溶剂、相对分子质量<200,被截留物质:溶质、二价盐、糖和染料 (相对分子质量200~1000)。
4.反渗透(RO)Reverse Osmosis,其特点:带皮层的不对称膜、复合膜(<l nm),用于水溶液中溶解性盐的脱除,以压力差为分离驱动力,透过物质:水、溶剂,被截留物质:无机盐、糖类、氨基酸和BOD。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和熟悉膜分离技术的原理2、掌握膜分离技术的主要操作步骤重点与难点:掌握膜分离技术的主要操作步骤教学方法:多媒体一、膜分离的概念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1.膜的概念(1)在一种流体相间有一层薄的凝聚相物质,把流体相分隔开来成为两部分,这一薄层物质称为膜。
(2)膜本身是均一的一相或由两相以上凝聚物构成的复合体(3)被膜分开的流体相物质是液体或气体(4)膜的厚度应在0.5mm以下,否则不能称其为膜。
2、膜分离技术的类型和定义膜分离过程的实质是物质透过或被截留于膜的过程,近似于筛分过程,依据滤膜孔径大小而达到物质分离的目的,故而可以按分离粒子大小进行分类:(1)微滤:以多孔细小薄膜为过滤介质,压力为推动力,使不溶性物质得以分离的操作,孔径分布范围在0.025~14μm之间;(2)超滤:分离介质同上,但孔径更小,为0.001~0.02 μm,分离推动力仍为压力差,适合于分离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3)反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孔径范围在0.0001~0.001 μm之间;(由于分离的溶剂分子往往很小,不能忽略渗透压的作用,故而成为反渗透);(4)纳滤: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300~1000小分子量的膜分离过程,孔径分布在平均2nm;(5)电渗析: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从溶液中脱除或富集电解质的膜分离操作;3、膜的分类按孔径大小:微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纳滤膜按膜结构:对称性膜、不对称膜、复合膜按材料分:合成有机聚合物膜、无机材料膜4、膜材料的特性对于不同种类的膜都有一个基本要求:(1)耐压:膜孔径小,要保持高通量就必须施加较高的压力,一般模操作的压力范围在0.1~0.5Mpa,反渗透膜的压力更高,约为1~10MPa(2)耐高温:高通量带来的温度升高和清洗的需要(3)耐酸碱:防止分离过程中,以及清洗过程中的水解;(4)化学相容性:保持膜的稳定性;(5)生物相容性: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6)成本低;5、各种膜材料(1)有机高分子膜:纤维素酯膜、缩合系聚合物(聚砜类)、聚烯烃及其共聚物、脂肪族或芳香族聚酰胺类聚合物、全氟磺酸共聚物和全氟羧酸共聚物、聚碳酸酯;(2)无机多孔膜:陶瓷膜二、膜组件管式、中空纤维、螺旋卷绕式、平板式共同的特点(1)尽可能大的膜表面积(2)可靠的支撑装置(3)可引出透过液(4)膜表面浓度差极化达到最小三、超滤和反渗透目的:将溶质通过一层具有选择性的薄膜,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分离时的推动力都是压强,由于被分离物质的分子量和直径大小差别及膜孔结构不同,其采用的压强大小不同。
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当混合气体在驱动力―――膜两侧相应组 分分压差的作用下,渗透速率相对较快的 气体优先透过膜壁而在低压渗透侧被富集, 渗透速率相对较慢的气体则在高压滞留侧 被富集。
• 膜分离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一构型类似于管 壳式换热器的膜分离器,数万根细小的中 空纤维丝浇铸成管束而置于承压管壳内。
• 混合气体进入分离器后沿纤维的一侧轴向 流动,“快气”不断透过膜壁而在纤维的 另一侧富集,通过渗透气出口排出,而滞 留气则从与气体入口相对的另一端非渗透 气出口排出。
•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 的气体分离技术,与其他分离方法相比, 具有以下特点:高效由于膜具有选择性, 它能有选择地透过某些物质,而阻挡另一 些物质的透过。选择合适的膜,可以有效 地进行物质的分离,提取和浓缩。
电动机保护器
膜分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基本原理膜 分离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一种高分子聚合 物薄膜(膜通常是聚酰亚胺或聚砜)来选 择“过滤”进料气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混合物通过聚合 物薄膜时,各气体组分在聚合物中的溶解 扩散系数的差异,导致其渗透通过膜壁的 速率不同。由此,可将气体分为“快气” (如等)和“慢气”(如及其他烃类等)。
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及其特点和应用
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及其特点和应用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等。
以下是这些方法的特点和应用:✧溶剂法:根据中药中各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提取溶剂有水、亲脂性有机溶剂(如乙醚、氯仿等)和亲水性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等)。
溶剂法适用于提取各种中药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苷类、鞣质等。
✧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在水中稳定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药材成分的提取。
此法常用于提取挥发油、某些小分子香豆素和醌类化合物等。
✧升华法:主要用于具有升华性的物质的分离,如某些小分子香豆素和醌类化合物等。
升华法是利用固体物质受热直接气化,遇冷后又凝固为固体化合物的原理进行分离。
至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方法,主要包括多种色谱技术、膜分离技术等✧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常用的色谱技术包括薄层色谱、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色谱法适用于分离各种极性不同的中药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苷类等。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微滤、纳滤等。
膜分离技术适用于分离大分子物质和小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等。
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目标成分的性质、药材的特性和所需产品的纯度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和分离方法,或者将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其中,膜分离技术就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那么膜分离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又在哪些领域得到了应用?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
一、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膜分离技术是一个将物质分离和纯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基于物质分子大小和化学特性的不同而进行。
其本质就是从溶液中分离出特定的物质,而进一步的纯化则可以通过渗透压、电性等天然现象来实现。
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基于膜的选择性,膜可以选择性地让一些小于其孔径的溶质通过,而阻止大于或等于其孔径的溶质通过,其选择性是基于相互作用力的。
其中,可以选择基于吸附力的透析膜、基于分子大小的渗透膜、以及基于分子电荷的离子交换膜等。
二、膜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膜分离技术在生命科学的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具体应用如下:1.生物医学在生物医学领域,膜分离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它可以用于生物反应器的分离、酶的纯化、病原体的去除、蛋白质、激素的纯化等。
2.食品与饮料在食品和饮料领域中,膜分离技术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它可以用于乳制品工业、饮料工业、果汁加工、酿酒业等。
3.水处理在水处理中,膜分离技术也有重要的应用。
比如,可以使用微过滤与超滤膜进行悬浮物的去除,反渗透膜和离子交换膜则可以去除水中的有害离子和重金属离子。
4.化学工业膜分离技术也可以用于化学工业。
例如,可以用于膜分离、膜萃取、膜反应、膜过滤等,可以用于分离、纯化、分子分级等。
三、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目前,膜分离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未来,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膜分离技术也将会得到更多的发展。
从技术角度来看,膜性能的提高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比如,为了摆脱基于空隙的效率限制,高分子纳米孔膜被开发出来,它们能够提供比传统低聚物和陶瓷膜更高的分离效率。
此外,疏水性、高渗透性、低粘附、抗污性等方面的改进也是开发新膜的关键。
从应用角度来看,膜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
膜分离技术
.
6
液态膜
按制膜材料形态来分类的一种,即以液态物质为分离 介质形成的膜,亦叫液相膜或液膜。这种膜可以把两 种气相,气液两相或两相不互溶的液体进行分隔和促 进分离,如乳化液膜和支撑液膜
.
7
天然膜——天然高分子材料
种类:纤维素衍生物,如醋酸纤维、硝酸纤维和再生纤维 优点:醋酸纤维的阻盐能力最强,常用于反渗透膜,也可作超滤膜和微滤膜;再生纤维素可用于制造透
应用案例:
茶叶提取液浓缩、五味子提取液浓缩、金银花提取液浓缩、黄芪提取液浓缩、
三七提取液浓缩、大蒜提. 取液浓缩、虎杖提取液浓缩等。
15
膜分离过程的特点
共同特点:
(1)无相变发生,能耗低; (2)一般无需从外界加入其他物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可以实现分离与浓缩、分离与反应同时进行,从而大大提 高效率; (4)常温常压下进行,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分离、浓缩; (5)不仅适用于从病毒、细菌到微粒广泛范围的有机物或无机 物的分离,而且还适用于特殊溶液体系的分离如共沸物的分离; (6)膜组件简单,可实现连续操作,易控制、易放大。
不(非)对称膜有相转化膜及复
合膜两类。前者表皮层与支撑层
为同一种材料,通过相转化过程
形成非对称结构;后者表皮层与
支撑层由不同材料组成,通过在
支撑层上进行复合浇铸、界面聚
合、等离子聚合等方法形成超薄
表皮层。
分离效能主要或完全由很薄的皮层决定,传质阻力小,其透过速率较对
称膜高得多。
.
5
非对称膜具有高透过 速度,而且被脱除的 物质大都在其表面, 易于清除。
膜分离技术
.
1
膜分离过程
膜分离过程以选择性透过膜为
分离介质。当膜两侧存在某种
高分子膜材料在膜分离过程中的应用探析
第1期2021年2月No.1February,2021随着科技的进步,膜分离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污水处理、冶金、纺织以及化工等领域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膜分离技术而言,膜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一直都是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高分子膜材料就是较为主流的膜技术,其应用会对膜分离技术的效用发挥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针对高分子膜材料在膜分离过程中的实践应用加强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 在膜分离期间高分子膜材料的具体应用1.1 在膜制备方面的应用1.1.1 聚酰胺类材料所谓的聚酰胺类材料,实际上就是一些含有酰胺链段的聚合物,对其进行应用,可以制备气体分离膜以及液体分离膜等。
相关人员借助螺旋形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对洗毛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
试验发现,利用这种高分子膜材料对于羊毛脂能够实现92%以上的截留率,对于废水的浊度以及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的去除率分别能够达到91%和99%。
由此可见,将其应用在膜分离技术中能够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也有研究人员对聚酰胺纳滤膜的分离效果进行了研究,分别对含有红色和黑色的活性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获得的截留率分别是92%和94%,而对COD 的去除率也能够达到94%。
此外,相关人员还对聚砜膜进行了试验,发现这种高分子膜材料表面具有负电荷,而很多染料分子同样含有负电荷,所以会产生相互排斥的作用,确保了相应的截留率及膜通量[1]。
尽管有很多高分子材料都可以用于膜的制备,但仍需要相关领域从功能材料、合金材料以及膜面化学改性等方面入手加强研究,不断提升高分子膜的性能、扩大适用范围。
1.1.2 纤维素纤维素这种高分子材料具有明显的天然性特征,主要是以植物细胞材料为来源。
目前,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 ,CA )在膜分离过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早在1960年,相关人员就已经在膜分离工艺中对该项材料进行了有效的应用,使得膜分离期间的透水率以及脱盐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