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职称模拟题A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的周长最短。

12.0.25h=(15)min,3080mL=()dm3,2=(8500)m2。

13.960780530读作(九亿六千零七十八万零五百三十),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96078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10亿)。

14.右面第3个图形有(9)个等边三角形,……
第6个图形有(22)个等边三角形。

15.一个长50m,宽20m的长方形操场扩建后,长增加了40m,宽增加了30m。

这个操场的面积增加了(3500)m2。

16.在比例尺为
1
10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城到乙城的距离是15厘米,甲、乙两
城的实际距离是(1500)km。

17.2009年春节,小明把1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定期三年,
年利率3.6%。

如果到期国家仍然免征利息税,那么到期后小明可得
利息(108)元,本金和利息共(1108)元。

18.如右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17cm2,长方形BEFG的
面积是(17cm2)。

二、判断。

(每小题1分,共10分)
1.除接受学习外,探究式学习是学习小学数学的主要方式。

(×)
改: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
2.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3.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

(√)
4.实践操作是考查学生数学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最主要方式。

(×)改:把“实践操作”改成“书面测试”
5. 两个数的商是1.23,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缩小10倍。

(×)
改:把“缩小”改成“扩大”
6.等边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
7.56×8读作五十六乘八,56÷8读作五十六除八。

(×)
改:把“除”改成“除以”
8.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
9.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也都是循环小数。

(×)
改:把“也都”改成“不一定”
10.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称轴都是圆的直径。

(√)
三、选择。

(每小题1分,共15分)
18题图
6题
1.《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安排了哪几个领域的学习内容?(A )
A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B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C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D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
2.《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设置了如下例题:
将数50,98,38,10,51排序,用“>”或“<”表示。

用大得多、大一些、小一些、小得多等语言进一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该例题中,符号“>”或“<”表述的是数量间的大小关系,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合理使用,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A )
A .数感
B .符号感
C .统计观念
D .空间观念
3.吴老师为一年级学生设计了一道练习题:
先计算,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2-10 =
在这道练习的设计中,主要渗透了哪种数学思想?(D )
A .分类
B .化归
C .极限
D .函数
4.用三根小棒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7cm 和15cm ,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可能是(C )cm 。

A .7
B .14
C .15
D .22
(D )。

A .0个
B .1个
C .9个
D .无数个
6.10.袁奶奶家的水表如图所示,该水表的
读数为多少立方米(精确到0.1)?(B )
A .1476.5
B .1476.6
7.把3块饼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的饼占总数的几分之几?(B )
A .1 3
B .1 7
C .3 7
D .7 3 8.李老师家新添购一个浴缸,其容量约为多少?(C )
A .4升
B .40升
C .400升
D .4000升
9.在分数
1 3 、1 8 、-1 9 、-1 4 中,哪个数最接近0?(C ) A .1 3 B .1 8 C .-1 9 D .-1 4
10.把72本图书分给甲、乙两班同学,甲班分得的本数是乙班分得本数的
1 3 ,甲、乙两班各分得多少本图书?(C )
A .甲分得24本,乙分得48本
B .甲分得16本,乙分得48本
C.甲分得18本,乙分得54本D.甲分得16本,乙分得56本
11.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是75度,那么这个三角形(D)。

A.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B.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C.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
1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要20天,乙队单独完成要30天。

如果甲队单独做4天,剩下的由乙队接着做,还要多少天完成工程任务?(B)
A.28天 B.24天 C.20天 D.16天
13.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B)。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以上答案都不对
14.在2、3、4、5、6这五个数中,一共可以找出(D)对互质数。

A.3 B.4 C.5 D.6
15.把1~20这20个数分别写在20张完全相同的纸条上,做成纸团放在盒子中混合,然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纸团。

摸到合数的可能性是(D)。

A.
1
2
B.
2
5
C.
3
5
D.
11
20
四、解答题。

(共23分)
1.按要求作图:(4分)
(1)画出直角梯形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
90o后的图形;
(2)画出直角梯形上下底和高都放大2倍
后的图形。

2.根据下图填空:(3分)
三角形的顶点A的位置是(7,4),平
行四边形的顶点B的位置是(4,7);
把平行四边形向右平移(7 )格,B的位置就变为(11,7)。

3.学样准备一些奖品,其中需要单价2元的钢笔35支。

现有三家商店可选:文海笔庄:买6支送一支;
文具商场:所有商品一律九折;
百货商店:购满50元八折优惠。

请你帮忙算一算,去哪儿购买合算?(计算后回答)(4分)文海 35÷(6+1)×(6×2)文具 35×2×90% 百货 35×2×80%
笔庄:=35÷7×12 商场:=70×90% 商店 =70×80%
=60(元) =63(元) =56(元)
答:去百货商店购买合算。

4.一张长120厘米,宽10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在它的4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20厘米的小正方形(如图),焊接成一个无盖的铁皮水箱,这个水箱的容积大约是多少升?
(120-20)×(100-20)×20÷1000
=100×80×20÷1000
=160000÷1000
=160(升)
答:这个水箱的容积大约是160升。

5.青藏铁路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km。

两列火车同时分别从拉萨和西宁出发,中途在格尔木相遇。

已知快车平均每时行85km,慢车平均每时行65km。

经过多少时间火车到达格尔木?(先写出等量关系式,再用方程解答)(4分)
(快车的速度+慢车的速度)×相遇时间=总路程1956km
解:设经过X小时火车到达格尔木
(85+65)×X=1956
150X=1956
X=1956÷150
X=13.04 答:经过火车到达格尔木。

6.一堆煤堆成近似圆锥体,量得这堆煤的底面周长是,高是。

如果用载重5吨的车一次运完,需要多少辆车?(1m3煤重1.4吨)(4分)
1÷÷2=3(米)
×22××÷5
÷5
=6(辆)……1.6512(吨)
6+1=7(辆)
答:需要7辆车。

五、教学设计与评析。

(共30分)
1.仔细阅读教材,完成下面的设计。

(20分)
例: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用计算器计算,并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

再任意找几个小数,分别除以10、100、1000,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并在小组里交流。

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1)根据教材的编排,该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请简要设计出完成上述内容教学的主要活动。

(2)下面是学生学习该内容的自我评价表,请你完成自我评价表的设计。

2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下面是某特级教师“相遇问题”的教学片段,请你根据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结合该教学片段,谈一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恰当把握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学片段:
……
两生上台模拟情境:8:00张三、李四同时从各自家中出发,8:05两人相遇。

思考:张三走了几分钟?李四走了几分钟?
一共走了几分钟?为什么?
出示例题:
小强和小丽同时从各自家中出发,相向而行。

小强每分钟走100米,小丽每分钟走50米,4分钟后两人相遇。

小强和小丽两家相距多少米?
学生自己用学具演示。

思考:两人在哪里相遇?相遇点离谁近一点?
选择:老师讲,还是同学们自己做?
学生强烈要求自己做。

做完的同学上台板演各种不同的解法:想法一样的,就上台在相同的解法旁边签个名;不一样的就上台写出来。

指名由学生当小老师,自己组织讨论解法一:100×4+50×4
学生(公开课借用学生)开始不知所措,慢慢有人指出:没写单位,列式太复杂。

所说均为无关紧要的枝节问题。

教师(坐在小老师的座位上,举手):×老师,我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吗?得到首肯后,教师先后问:
100×4是什么意思?
400+200是什么意思?
小强走的路和小丽走的路怎么就是小强和小丽两家的距离?
每个问题一出,学生纷纷抢着要帮助老师。

有的能意会,却解释不清楚,其他学生就借助手势或演示帮助他继续理解清楚。

下一个算式,你们能自己组织讨论和提问吗?
全体学生:能!
学生自主讨论(100+50)×4
学生1:100+50是什么意思?
学生2:150×4是什么意思?
小老师指名回答,学生讨论热烈,且有一部分学生能清晰说明100+50、150×4的含义。

教师课件演示:1个150米,2个150米,3个150米,4个150米。

……
答: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结合课例,说明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
(1)课前,应当精心钻研,准确解读教材,把握学生已有经验和基础,设计数学学习的核心问题,以及恰当的教学活动;
(2)课中,应当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3)课中,有效组织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广泛、积极参与,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分享思维成果。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