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精选)案例:老师,请让我做好吗? - 案例分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老师,请让我做好吗-案例分析-
我们老师在做任何事情,都存在主观因素,我们易将目光锁定在那些可爱,能干的幼儿身上。
其实,能干的幼儿也是在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培育照看中熬炼出来的,因此,我们的目光应多朝向那些期盼已久的目光。
在众多小事中,总有他们能做的,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培育,我们的关心!
【案例】
早晨,小伴侣们在美丽的音乐声中自由活动,这时,我正在算着这个月的伙食费,正需要用计算机,于是我不假思考的讲到:"谁去张老师那借个计算机呢'话音刚落,小伴侣们放下手中的玩具,一拥而上抢着说:"我!'"我!'看着拥上来的幼儿,我扫了一眼,挑了一名平常最能干的幼儿杨飞。
杨飞骄傲地跑出了教室,耳边留下了一片叹息:"哎!又没请我!'
【案例分析】
其实,类似状况时有发生。
例如:"去帮老师借把梳子!'"去把在中〔2〕班的书拿来'"把这个东西还给楼下的老师!'"我今日要请一个表现最好的小伴侣当老师。
'等等。
这些实际上是每个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而言,不用费力或稍费力就能办到。
案例中的幼儿为了能关心老师做事,宁愿放弃自己喜爱的嬉戏,这说明他们"帮老师做事'这个活动有着很高的热忱,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利
用请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培育幼儿的任务意识和力量,熬炼力量弱的幼儿的力量,拉近老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是个别关注,个别教育的好时机。
在本案例中,由于我的一句话"谁能帮我借个计算机'而同时激起很多小伴侣的热忱,他们都在用期盼的目光等待老师,而我却没有留意到他们每个人迫切的目光,仍用老师高高在上的权力选择了一位在我心目中最能干的孩子。
因此,引来了其他孩子的绝望。
我当时只是想到谁能又快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而无视了其他幼儿的感受。
【案例启示】
通过这个案例,我充分熟悉到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缺乏,同时也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在与老师的互动中渐渐成长起来的,他们崇拜、依靠、敬重老师,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与幼儿的进展都有着亲密的联系,那么在活动中,我们身为老师,应留意哪些呢
一、幼儿是老师的关心者,而不是效劳者。
在活动中,孩子们更盼望我们的身份是他们的伴侣,而非高高在上的指挥者。
因此,我们在请幼儿关心时应用商议的口吻:"你能帮我'"你是否情愿'"我想请你帮个忙,你情愿吗'这样,幼儿在老师的影响下,在请别人帮助时,也能变得更有礼貌,而他们也会更情愿为你帮助,因此,我们老师要时刻留意自己的行为,不要把孩子当成你手中的指挥棒,想怎么指就怎么指。
二、老师是指挥者,不是支配者。
我们不能由于幼儿喜爱,情愿帮你做事,就没有顾忌,无论是课间,或嬉戏时间,只要老师自己需要,就不管时间、地点、事情都支配幼儿去做。
我们要做到有目的,有方案,不管对幼儿成长多有利,我们也要看场合,看地点。
特殊是在选对象时,我们应考虑,这件事让哪个幼儿去做更好,这样做对他哪方面进展更有利,而不是盲目地电差。
三、照看与培育应共同进行。
我们老师在做任何事情,都存在主观因素,我们易将目光锁定在那些可爱,能干的幼儿身上。
其实,能干的幼儿也是在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培育照看中熬炼出来的,因此,我们的目光应多朝向那些期盼已久的目光。
在众多小事中,总有他们能做的,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培育,我们的关心!
【案例:老师,请让我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