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释放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驱动释放能量
本报记者申琳
《人民日报》(2012年08月13日06 版)
高新产业
释放发展能量
近年来,江苏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密集、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从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关键技术着手,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发展“841攀登计划”,集中产学研力量开展联合技术攻关。
为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瓶颈,“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安排财政资金71亿元,带动社会投入800亿元,用于701个项目攻克技术难题,累计开发3000多个重大目标产品。
2011年,江苏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5.2%,区域创新能力连续3年保持全国第一。
到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68家、国家级软件园5个,居全国首位;科技孵化器面积超过19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000多家。
创新驱动硕果累累:光伏产业核心装备气相沉积设备、高温扩散炉等实现自主制造,国产化率已达70%;单晶硅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达19.12%,居世界领先水平……去年,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3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5.3%,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战略产业
形成集群优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竞争的焦点。
江苏在2010年明确提出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新兴产业,使之在3年内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上升到30%左右,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要增长点。
如今,智能电网、海洋工程装备、纳米技术等更多具有明显产业优势的新兴产业也纳入江苏重点发展行列。
江苏海工装备产业产值已超过100亿元,创造了全球第一座圆筒形海洋钻井平台等多项世界第一。
据江苏省经信委统计,2011年,江苏新兴产业全年销售收入达260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4%。
苏州纳米、无锡传感网、南京无线谷、常州科教城高端制造……江苏各地工业园区正由“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大步迈进。
倍增计划
力促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升级、服务业提速、新兴产业倍增”三大计划,清晰描绘出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线图。
2010年,江苏启动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提出3年内大规模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冶金、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完成技改投资1.5万亿元,以促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11%以上。
“十一五”期间,江苏共组织实施1739项省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12870亿元,有力地促使全省4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第一梯队”;2011年江苏工业实现增加值2.5万亿元,位居全国榜首。
江苏移植工业园区的成功模式,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就了像苏宁电器这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同时,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也呈现
提速发展良好局面,2011年,江苏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