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解析】百校联考2020届高三百日冲刺金卷全国Ⅱ卷化学(二)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选A。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Ba(AlO2)2溶液中加入过量NaHSO4溶液:Ba2++SO42-=BaSO4↓
B. 泡沫灭火器中Al(SO4)3和NaHCO3溶液混合:Al3++3HCO3-=Al(OH)3↓+3CO2↑
C. 以铜为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 2Cu+O2↑+4H+
D. 由R、X和Y组成的化合物能促进水的电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R、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X和Y组成淡黄色粉末甲,推知甲为过氧化钠,则X、 Y为O元素、Na元素中的一种;Y和R组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乙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乙→白色粉末+单质,推知乙为二氧化碳,R为C元素,Y为O元素,X为Na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推知Z为S元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分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0H24O6,故A正确;
B.该有机分子中存在碳碳单键,故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正确;
C.在光照得条件下,氯气只能与烷基上的H原子发生取代,不能与苯环上的H发生取代反应,该有机分子烷基上有2类氢原子,故在光照下产生的一氯代物有2种,故C错误;
答案选B。
3.大环多醚称为冠醚。二苯并-18-冠-6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 分子式为C20H24O6
B. 该有机物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 在光照下,该有机物与氯气反应的一氯代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 1 mol该有机物的苯环最多可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不考虑开环加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7 C12 N14 O16 Na23 S32 Pb207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有关事实分析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描述
相关知识分析
A
谚语“正月打雷麦谷堆”、“雷雨肥庄稼”
自然固氮:N2+2O2 2NO2
D.苯环与氢气以1:3发生加成反应,该有机物中有两个苯环,故1 mol该有机物的苯环最多可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C。
4.实验室里模拟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小苏打,下列装置不正确的是
A. 制备NH3
B. 制备CO2
C. 制备小苏打
D. 分离小苏打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实验室制取氨气,可利用浓氨水与生石灰在固液不加热装置中制取,故A正确;
B.制取二氧化碳不能使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碍气体的制备,故B错误;
C.制取小苏打时,先通入氨气使溶液显碱性,增大了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从而反应制取小苏打,故C正确;
D.碳酸氢钠溶解度低,以固体形式析出,故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碳酸氢钠,故D正确;
答案选B。
【详解】A. 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R、Y、Z对应的简单氢化物中最稳定应为H2O,A错误;
B.由Na、S、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 Na₂SO₃,Na₂SO4,Na₂S₂O₃等,不止两种,B错误;
C.H2SO3是Z的一种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但H2SO3是弱电解质,C错误;
D.由R、X和Y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碳酸钠为强酸弱碱盐,能水解从而促进水的电离,D正确;
B
成语“滴水石穿”
包含CaCO3+CO2+H2O=Ca(HCO3)2
C
《木草经集注》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
“硝石”为KNO3,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
D
野外之鬼磷,其火色青,其状如炬,或聚或散,俗称鬼火,实乃诸血之磷光也。
“磷光”是指磷化氢(PH3)自燃,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A. AB. BC. CD. D
B. NaHCO3与Al2(SO4)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B正确;
C.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阳极铜优先放电,阴极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该反应相当于电解精炼铜,C错误;
D.向Cu(OH)2浊液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3Cu(OH)2+2Fe3+⇌2Fe(OH)3+3Cu2+,D错误;
答案选D。
6.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反应为2Li+MgH2=Mg+2LiH,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化学能只转化为电能B. 放电时,X极的反应式为MgH2+2e-=Mg+2H-
C. 充电时,Li+向Y极迁移D. 充电时,理论上转移0.2NA个电子Y极增重1.4g
【答案】A
【答案】A
【解析】
【详解】A.自然固氮发生的反应为N2+O2 2NO,故A错误;
B. “滴水石穿”包含原理为碳酸钙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方程式为CaCO3+CO2+H2O=Ca(HCO3)2,故B正确;
C.硝石的主要成分KNO3,K元素焰色反应为紫色,故燃烧硝石有紫青色的火焰,故C正确;
D.自然界中磷化氢自燃产生“磷光”,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故D正确;
D. 向Cu(OH)2浊液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Cu(OH)2+Fe3+⇌Fe(OH)3+Cu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向Ba(AlO2)2溶液中加入过量NaHSO4溶液,发生离子反应Ba2++2AlO2-+SO42-+8H+=BaSO4↓+2Al3++4H2O,A错误;
5.R、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和Y组成淡黄色粉末甲;Y和R组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乙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乙→白色粉末+单质;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R>Y>Z
B. 由X、Y和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有2种
C. 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电解质
2020届百校联考高考百日冲刺金卷
全国II卷·化学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30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5.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