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第二章地球的外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课题地球的“外衣”—大气后5节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目的1、掌握风的形成,风向、风速。

2、相对湿度与水汽凝结和降水;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统。

3、比热的概念、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中国东部的季风雨西部的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
课前检测
1、关于风的叙述错误的是()
A、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B、风是空气的垂直运动
C、如果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
D、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2、下列那种现象不能证明空气中水汽饱和()
A、大雾弥漫
B、蜻蜓低飞
C、冰箱内部“出汗”
D、墙角“出汗”
3、天气图上表示气压相等的曲线叫()。

A. 等温线
B. 等压线
C. 等降水量线
D.等深线
4、浙江电视台某天天气预报第二天天气时给出如图所示的符号,关于该符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晴转雨,21℃到17℃
B、雨转晴,上午17℃,下午21℃,
C、晴转雨,上午17℃,下午21℃
D、雨转晴,最低气温17℃,最高气温21℃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受热后会膨胀下沉
B、空气是由低压区流向高压区的
C、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只能引起空气的上升运动
D、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参考答案:1-5 BDBDD
知识梳理
第5节、风
一、风是怎么样形成的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

就想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

二、风的二要素
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和风速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天气观测和预报中常使用8种风向。

2.蚊子蚊子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常见种类有库蚊、按蚊、伊蚊3种。

雌雄异体,雄蚊吸食草汁,雌蚊吸食人血,且能传播疾病。

民间常言:“蚊子集堂中,明朝带斗篷;蚊子乱咬人,不久雨来临;蚊虫咬得凶,雨在三日中。


3.蚂蚁蚂蚁是昆虫纲,膜翅目昆虫,营社会性生活,一群蚂蚁中有20多种类型,蚂蚁也是一种非常忙碌的昆虫,行为复杂。

民间常言:“蚂蚁排成行,大雨茫茫;蚂蚁搬家,大雨哗哗,蚂蚁衔蛋跑,大雨就来到。


4.蜘蛛蜘蛛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动物,种类较多,且有结网的行为。

常言道:“蜘蛛结网准送睛,蜘蛛收网准阴。

”道出了蜘蛛收结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鸟类
1.喜鹊喜鹊是鸟纲,雀形目,鸦科动物。

在我国民间,喜鹊是一种吉祥鸟,有传报喜讯之说,喜鹊巢居,有在古树叉上筑巢的行为,据笔者观察,喜鹊筑巢的高低与常年雨水的多少有一定关系,如果看到喜鹊在高处筑巢,常年雨水则会偏多,如果看到喜鹊在低处筑巢,则预示常年雨水偏少。

2.鸡鸡是鸟纲,鸡形目动物。

我国鸡形目种类十分丰富,而家鸡是其中的一种。

家鸡营巢居生活,据笔者观察,家鸡在晚上睡觉时,鸡头的睡相与天气变化有奇秒的联系,如果鸡头向外睡,则天气晴朗;如果鸡头向里睡,则天气要变有雨;如果鸡头不里不外,身体横向鸡窝,则天气阴郁。

民间又言:“鸡登高鸣晴”。

哺乳动物
狗和猫狗为食肉目,犬科动物。

狗的种类较多,看家狗性情温和忠实于主人,故有“狗不嫌家贫”之说。

近年来有些名贵家犬,成为上流社会的宠物,身价倍增,而狗的行为复杂。

家猫为食肉目,猫科,性情机灵,善长捕鼠。

民间常言:“狗洗脸,猫吃草,不到三天雨来到;狗咬青草晴,猫咬青草雨;狗卧灰堆,天阴雨摧。

”道出了两种动动的行为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第七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一、获取天气预报的常用方法:
⑴通过看电视、听广播、拨气象预报电话、互联网上查看等获取气象预报信息
⑵通过分析天气图,自己预测天气
⑶通过气象观测,自己制作天气预报
二、怎样看天气预报
了解天气预报用语的含意
⑴、“阴”指天空的总云量在8/10以上,“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5/10到7/10,5/10到3/10为少云,3/10 以下为晴。

⑵、12小时内降水小于5毫米为小雨,5-15毫米为中雨,大于15毫米为大雨。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⑶、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表示方法。

15℃-22℃:最低气温15℃,最高气温22℃
三、天气图
用来表示天气形势,是一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

1、分析天气图时,首先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术语(以图p74、2-47为例)
(1)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愈浓,云层愈厚
(2)等压线: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

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分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高压、冷锋等
(3)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

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锋面;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常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

(4)高压、低压、台风等。

还要明白锋面系统的移动机理,高气压和的气压系统的移动机理等。

2、观测天气图上的图例,如暖锋、冷锋,还有天气图上的日期等。

明确冷锋、暖锋系统及锋面,同时关注等压线上的数字来得知高压区和低压区。

然后根据锋面系统的移动方向来判断该锋面系统对所预报地区产生的影响,判断该地的天气趋势。

第8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气候
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天气与气候:
a、区别:短时间与长时间;
b、联系: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就是气候
(为了适用干旱气候,粗的茎利于储存水分,叶刺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沙漠中的抬尾芥虫在大雾的夜里爬上沙丘顶,高高地抬起屁股的原因?
(让凝结在身上的水沿着身体流到嘴里,这是它们获得水分的主要办法)
三、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寒潮、台风和洪水
A、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它是由强冷高气压活动引起的,
危害: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

B、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

危害:A、大风;B、暴雨;C、风暴潮,
有利:在干旱的季节,台风会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利于缓解旱情。

C、洪水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自然原因:持续性降水、台风
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如:破坏植被,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四、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A、人类活动与气候密切相关
a、有利于改良气候的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大面积的农业灌溉等
b、引起气候恶化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过度放牧。

B、温室效应
指由于一些自然或人为原因,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增强,使全球的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人为原因:能源的大量耗费;破坏森林
C、城市的“热岛”现象
城市上空经常维持一个气温高于四周郊区的暖空气团
重难点突破
例一:
读右面某北半球地区天气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在__气压的控制下,天气以___为特征。

(2)乙地在__气压的控制下,天气以___为特征。

C、洪水、台风、寒潮D、寒潮、台风、霜冻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空气相对湿度达100%时,即发生水汽凝结
B 、空气中的水气产生凝结,即形成降雪或降雨现象
C 、雨滴和雪花是由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长变大而成
D 、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气温的降低而不断增大
7、某一山岭,山麓与山顶的垂直高差为4000米,如果山麓的气温为20℃,则山顶的气温应为()
A 、44℃
B 、26℃ C、0℃ D、-4℃
8、在四只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水,它们的水温分别是25℃、35℃、45℃、65℃,在杯口同时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看到如下图所示的现象,则甲杯的水温为()
A、65℃
B、35℃
C、25℃
D、45℃
9、下图所示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10、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

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B、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D、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11、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差别很大,西北部与东南部相比,降水量少的是_____。

水是宝贵的资源,水危机已是全球性的事实。

请你观察图甲和图乙,为图乙配上一条标语_______________
12、由于海水的比热比泥土的比热大,所以同一纬度的近海地区比大陆腹地的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
差要_____(选填“大”或“小”)
13、空气中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气温的升高而_____。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到_____时,
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

此时如果空气的温度下降,就可能产生_____
14、如图所示,将试管口朝下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加热3-5秒后,立刻竖直插入盛水的容器中某深度
处不动。

(1)你猜想可能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5 BDBDC 6-10 CDAAC
11、西北部;贡献自己的力量,请节约用水(符合题意都行)
12、小 13、增大;100%;降雨 14、试管能形成水柱;加热之后,放入水中冷却,管内气压降低,
大气压将水压进试管。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