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材料与分析题试题及答案解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材料与分析题试题及答案解答
一、非选择题
1.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社会个体,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不应该被忽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人又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应该主动为社会作贡献。

所以,应该在实现自我的同时奉献社会,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呼唤我们积极地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奉献社会,我们要学会关爱,学会奉献。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帮助别人,温暖他人,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可以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某班决定以上述材料为背景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明确主题)
(1)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一个主题。

(落实行动)
(2)活动的目的是要我们融入社会,亲近社会,请你就“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设计一个简单的发言提纲。

(发出号召)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请你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合理化倡议。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被曝光,校园暴力频发。

有专家指出,校园欺凌事件中没有获胜者。

中央有关部门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指出,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

材料二:某校学生对当地校园暴力状况做了调查与分析,情况如下: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如何理解“校园欺凌事件中没有获胜者”这一判断。

(2)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谈谈如何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3.为在未成年人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安徽在全省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学校要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1 700万未成年人,将在“八礼四仪”的学习和体验中,从小做一个文明有德之人。

(注:“八礼”为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四仪”主要是指在学生7岁、10岁、14岁、18岁时,学校为其组织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

)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积极参加“八礼四仪”的学习和体验,分组开展系列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热烈讨论)
第一组同学对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认真地进行了讨论,同学们结合实际情况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1)请你说说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明理知礼)
第二组同学准备召开故事会,决定分头搜集有关礼仪方面的小故事。

其中一个同学搜集到以下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男人,他想要去一座寺庙,于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镇。

走着走着,他迷路了,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这时,他身边刚好有一个老伯伯走过,他挡在老伯伯的身前,大声吼道:“喂,老头儿!快告诉我××寺庙在哪里?还有多远啊?”老伯伯望了望他,平静地说:“无礼(五里)。

”于是那个男人往前走了五里,可是还是看不到他想要到的那座寺庙。

这时候,他想着老伯伯的话,突然明白了什么……
(2)如果你是那个男人,你会悟出什么道理?
(出谋划策)
(3)第三组同学准备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请你策划一种形式来进行宣传,并就“做有教养之文明人”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作为倡议人,请你写出倡议书的主要内容。

4.某学校八年级(3)班最近在班内演了一幕情景剧,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请阅读情景剧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拿”了东西)
周六晚上,小明跑到一家超市趁店主不注意“拿”了几罐饮料、文具,准备卖给一些小同学,同学不敢要。

他对同学说:“饮料、文具值不了几个钱,偷这个不违法。


(遭受处罚)
没想到,第二天警察就接到举报找到了他,公安机关依据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小明作出了罚款200元、拘留5天的处罚。

(错上加错)
他心里对举报他的小亮怨恨极了,有一天放学后,他抓住小亮狠狠地打了一顿。

(1)请你对小明的言行进行评价。

(2)公安机关对小明的处罚说明了什么?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某班召开“网络生活新空间”主题班会,请你参与。

(环节一主题探究)
(1)以上对话如何体现网络是把双刃剑?
(2)为什么直播电商不讲诚信“走”不远?
(环节二情境再现)
网友爆料公交司机嫌弃老人身上有异味,辱骂拒载。

事实真相 65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乘坐公交。

该老人喜欢乘车玩,经常坐到终点站后又原车返回。

事发时正值学生上学高峰,司机劝老人坐下一班车,但是言语过激,在场的乘客只录下两人争吵的视频发到网上,引发人们对公交司机的谴责。

(3)为促进社会和谐,请给下表中的行为提一个合理建议。

行为建议
网友不了解事实真相,随意爆料①
公交司机言语过激,与老人争吵②
老人在学生上学高峰期乘车玩③
6.暑假期间,小缘和哥哥小飞一起在火车站站前广场上卖报。

小缘跑东跑两忙得不可开交,小飞站在一旁踟蹰着,看到来了人不好意思上前说话,等他卖出第一份报纸时,小缘已经卖出了五份报纸。

小飞看到妹妹卖得那么好,有点压力。

小缘看到哥哥不高兴,忙上前告诉他卖报心得。

“你见了叔叔、阿姨一定先礼貌地叫一声这样才可以。

即使他们不买报纸,你也要说声“谢谢”。

有礼貌一点说不定他们改变主意又买了呢。

”小飞点点头,按照小缘的说法去尝试,果真卖出去的报纸就多了。

一位市民说:“这个小女孩这么有礼貌,大家都喜欢。

五毛钱不多,能鼓励孩子秀出自我,挺值!”
针对以上情景材料,八年级(2)班的同学们决定举行一次以“讲文明,懂礼貌”为主题的班会。

假如你是班级中的一员,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1)在讨论会上,班委会决定利用多媒体对同学们进行文明礼貌宣传教育,请你谈谈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及重要性。

(2)在讨论会的最后,同学们决定让你对本次讨论会进行总结,请你谈谈怎样才能成为-个文明有礼的人。

7.据统计,我国网民达8亿,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合理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

下表是某中学网络使用情况调查统计表。

上网目的及占比查阅资料、看新闻15%玩游戏51%聊天、听歌、追剧34%接收到虚假信息及占比经常收到70%偶尔收到26%未收到49%
一周上网时间及占比与学习成绩10小时以上58%其中学
习成绩较差96%
5小时至10小时40%
其中学习成绩一般65%
5小时以下2%
其中学习成绩好80%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上图数据,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请你就青少年上网提出几条合理建议。

二、非选择题
8.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社会和谐、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离不开你我他的责任与担当。

(逆向而行)
2017年8月11日,一张九寨沟地震救援现场的照片刷爆朋友圈:乱石飞泻处,众人逃离时,一位武警战士却逆行冲向塌方地段。

这张照片感动众人,网友纷纷为英雄点赞。

(1)逆行的武警战士为什么会感动无数网友?
(志愿服务)
2017年8月27日至9月8日,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举行。

漫步全运村,从色彩鲜艳的队旗道旗到各式各样的全运会标识,从温馨醒目的导视牌到别具匠心的文化驿站,从高雅清幽的西岸书斋到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这些别具匠心的设计和服务,提升了全运村的“颜值”和“气质”。

而每一个精彩创意和贴心服务的背后,都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精益求精。

(2)从全运会志愿者身上,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守法礼让)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展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动。

重庆市交管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呈下降趋势,老百姓也切身感受到了车辆礼让行人的好风尚。

但同时,行人无视交通信号、随意横穿马路、过斑马线时玩手机等现象并未好转,甚至有增多的趋势。

2017年11月28日,山东海阳市一男子从斑马线穿过马路之后,迅速又掉头往反方向跑,来来回回穿梭,许多礼让车辆被其“戏弄”,导致现场交通堵塞。

经查,男子系酒后在斑马线上故意滞留,其因涉嫌寻衅滋事,被行政拘留10日。

(3)开展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动有什么意义?
(4)请简要评析行人无视交通信号、随意横穿马路、过斑马线时玩手机等现象。

(5)男子“戏弄”礼让车辆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
(6)“车让人,人守规”是对生命的尊重,直接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

请你就“文明出行”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写出倡议要点即可)
9.有人说,责任是一种生命与生命传承的情感;也有人说,责任是一种本能的保护与成全的坚守;还有人说,责任是承担与付出后获得的一种快乐与幸福。

某校围绕“责任”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通过对全校师生的问卷调查形成了以下一组数据:
(1)请你谈谈表中的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2)在活动过程中,有个别同学不想参加此次活动。

他们认为:这样的活动与我无关,我只要对自己负责就行了。

请你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

(3)请简单说明参加主题探究活动的作用。

(4)列举身边有责任感的人物及其事迹。

10.国家利益至上,榜样引领践行
在我国第5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班里组织了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为主题的团队活动。

这是其中的部分活动内容:
(忆过去)81年前,落后的中国,受尽侵略者的残害!30多万无辜军民在短短的40多天里惨遭日本侵略者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同学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不禁感叹:“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1)你如何理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学榜样)感动中国人物黄大年,生前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

9年前,他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回到长春,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为中国地球物理学科培养了大批人才,并率领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成为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拼搏至生命最后一息。

“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祖国高于一切”这是黄大年用生命作出的回答。

(2)黄大年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请从勇担责任或维护国家利益角度,谈谈你打算如何向黄大年学习。

11.(角色与责任)
张桂梅在云南华坪县中学中心学校教书时,她常自掏腰包,带学生下馆子,帮他们交学费,添置衣服和被子。

1995年,为了可以给身患癌症的丈夫治病,张桂梅花光了全部积蓄。

1997年4月,张桂梅被诊断出患有子宫肌瘤,她坚持上课,把学生送进考场再住院。

她住院期间,有学生家长在山里采野灵芝用机器磨成粉,拌在饭里送给她吃,还有学生去山里采摘野核桃给她……
2001年华平县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让张桂梅担任院长。

2008年4月,华平女子高中成立,张桂梅任校长。

刚进校的17名教师,没有一位教过高中,张桂梅带着他们去丽江学习。

每当有人来校捐款,她要求学生向捐款人集体静立唱《不忘初心》。

她反对学生手举捐款牌,宁可钱打水漂也不同意企业的要求。

2011年华平高中第1批毕业生,96名学生69人考取本科,综合上线率100%。

随着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张桂梅获得的奖励也越来越高,2020年被授予国家“时代楷模”称号,但她把每次所得的奖金都捐给了社会上更需要的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在张桂梅的生命中,她扮演了哪些角色,并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2)张桂梅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说明了什么?
(3)张桂梅的付出得到了哪些回报?
(4)你认为张桂梅是一个怎样的人?
12.材料一“时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

时代楷模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是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

时代楷模事迹厚重感人、道德情操高尚、影响广泛深远。

根据时代楷模的职业身份,以中宣部和有关部门名义发布。

在中央电视台设立“时代楷模”发布厅。

材料二 2020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CCTV-1播出《时代楷模发布厅》,授予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

张桂梅,现任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她把一生奉献给大山里的教育事业,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女子公办免费高中,用12年的时光将1804名深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1)张桂梅老师承担的责任来源于哪里?
(2)张桂梅老师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请从积极奉献社会角度,分析中共中央宣传部在CCTV-1设立《时代楷模发布厅》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非选择题
1.(1)“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参与社会、奉献关爱”“积极养成亲社会行为”等言之成理即可。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
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其他言之成理也可)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本题的材料和设问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价值引领作用。

(1)要求为班会设计一个主题,这首先需要我们对材料的中心思想进行高度的凝练。

通过材料中“应该在实现自我的同时奉献社会,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呼唤我们积极地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奉献社会,我们要学会关爱,学会奉献”等关键信息,我们不难发现材料的中心思想是要求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因此学生从“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参与社会、奉献关爱”“积极养成亲社会行为”等角度回答即可。

(2)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人在社会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成长所需要的一切都来自于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属于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学生按照课本内容回答即可。

(3)考查学生对养成亲社会行为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因此我们要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热心公益活动,主动帮助他人,倾力奉献社会。

这属于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学生按照课本内容回答即可。

2.(1)“校园欺凌”事件中没有获胜者说明校园欺凌对双方的身心健康都具有危害性。

对于被欺凌学生来说,会造成身体和心灵双重伤害,容易留下心理阴影,导致自卑、孤僻、偏激等;对于欺凌者来说,更是人格扭曲,其行为违背道德和法律,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受到刑事追究。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①社会要净化文明风气,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减少和清除各种暴力文化。

②有关部门要规范管理,强化教育惩戒威慑作用,依法依规处置校园欺凌事件;③学校要完善防范机制,防止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要加强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技能训练,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④家长要增强监护责任意识,要关注子女思想情绪和日常表现;
【解析】
(1)依据题文描述,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经验,“校园欺凌事件中没有获胜者”是指在校园暴力事件会给实施暴力者和被施暴者都会带来危害。

所以,我们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指出校园暴力事件给“施暴者和被施暴者”分别带来怎样的危害性。

从被欺凌学生来说,会造成身体和心灵双重伤害,容易留下心理阴影,导致自卑、孤僻、偏激等;对于欺凌者来说,更是人格扭曲,其行为违背道德和法律,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受到刑事追究。

本问的答案很宽泛,言之有理酌情即可酌情给分。

(2)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需要多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发力,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在此项活动中,社会、有关部门、学校以及学生家长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我们要根据这些部门的职责范围、依据其功能具体进行回答。

3.(1)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培养合格公民;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2)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3)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主题黑板报、观看礼仪宣传片、印发礼仪宣传资料。

主要内容:1、懂礼节,有礼貌.2、有宽广的胸怀,不盲目自大.3、懂得尊重别人.4、注意生活细节。

【详解】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中等。

解答“意义”类问题,要注意认真思考:这件事对谁或对哪些方面有意义。

经过认真思考可以看出,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对学生、对社会、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从对学生的角度看,这一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从对社会的角度看,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从对文化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活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只要学生任选其中的两个角度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一般。

认真阅读材料,该男子问路时,冲老人大吼,称老人为“老头儿”,这些做法都是不尊重老人的表现。

因此老人回敬他“无礼”。

说明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启示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懂礼仪、有教养的人。

只要学生围绕尊重他人的角度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难度值中等。

适合中学生的宣传活动形式有很多,如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主题黑板报、观看礼仪宣传片、印发礼仪宣传资料等,只要学生回答出任意一种形式即可。

倡议内容就是说明正确做法,根据题目中“做有教养之文明人”的要求,我们可以从懂礼节有礼貌、具有宽广的胸怀、懂得尊重别人、注意生活细节等角度发出倡议。

只要学生说明“怎样做有教养的人”,言之有理即可。

如果回答的是具体做法,也可以酌情给分。

4.(1)小明没有正确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性质以及危害,没有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青少年要重视道德修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详解】
,说明了小明缺乏法律意识,没有正确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性质以及危害,没有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密切联系,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要重视道德修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所以请你对小明的言行进行评价。

据以上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

结合教材,分析材料,公安机关依据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小明作出了罚款200元、拘留5天的处罚。

说明了)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点睛】
本题以学生同龄人的经历为话题,体现了思想品德的生活化和实践性特征,所考查的内容均为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重点内容。

这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把握教材,注意教材细节,夯实基础知识,本题问题的设置层层递进,考查多个不同角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因而能够指导学生的具体行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从知识角度看,本题是一道非常有
价值的试题。

5.(1)网络的利:①直播带货、线上团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直播带货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

③在线教育为文化传播搭建平台。

网络的弊:①网络存在虚假信息。

②侵害了他人利益。

(2)①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直播电商也要遵守法律。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3)①提高媒介素养;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尊重老人,关爱他人。

③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换位思考。

【详解】
本题考查网络的作用、诚信的重要性、关爱他人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1)本题考查网络的利弊。

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分析,网络的利:直播带货、线上团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在线教育为文化传播搭建平台。

网络的弊:网络存在虚假信息、害了他人利益。

据此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诚信的作用。

依据教材知识,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直播电商也要遵守法律;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据此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正确参与网络生活、关爱他人、文明有礼等相关知识。

依据教材知识,结合具体的情景分析可知,“网友不了解事实真相,随意爆料”建议要提高媒介素养,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公交司机言语过激,与老人争吵”建议要做文明有礼的人,尊重老人,关爱他人。

“老人在学生上学高峰期乘车玩”建议要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换位思考。

据此作答即可。

6.(1)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2)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举止端庄、文明;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

【详解】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文明有礼的表现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根据所学,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的认识,根据所学,从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举止端庄、文明;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等方面回答即可。

7.(1)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促进人际交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
②网络信息良萎不齐,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我们要学会合理使用网络。

(2)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