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松滋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与策略探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不断深化改革,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是促进初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是当前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存在诸多弊端亟须改善。

本文主要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具体探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现状;策略;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学生或家长往往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分数上,,完全以提升学生的分数为主要目标,忽视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而这个时间段的学生,他们处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在加速发育,但在这个时候,他们可以通过合理地运用道德和法律培训,帮助培养良好的三观,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可以见得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和根本价值不低于其他学科。

因此,中学必须加强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确保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进步,帮助学生成长,基于此,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不合理
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还是以口头传授为主。

教师只是对要点进行讲解,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常常导致学生左耳进、右耳出,久而久之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变得反感。

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现状,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枯燥死板,课堂氛围也常常是死气沉沉的,进一步导致学生难以在课堂教学中提起兴趣。

另外,由于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缺乏
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欲望,学习停留在表面,对知识不能深入理解,导致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低下,削弱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实效。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对外界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兴趣,但是由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很容易认为学习是单调的、枯燥的,加上青春期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很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在课堂上不积极参与。

另一方面,由于认知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初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学生对学习的认知仅仅是考试前的“临时抱佛脚”,因此,在学习中难以投入精力,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站在初中生自我认知发展角度来分析,学生很难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在成长中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敷衍的态度,教师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更正,将对教学带来难以挽回的消极影响。

(三)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不够
目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教师大多以理论说教为主,对教材内容非常看重,却忽略了时代发展特征下的社会环境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形成的影响,在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进行政策法规、时政要闻的渗透,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导致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不足。

由于学生接受知识的局限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难以引导学生共鸣。

教师应当将课本上的内容和教材以外的知识有机融合,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丰富性,避免学生成长为只能死记硬背的“书呆子”,确保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1.
解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的策略
(一)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切入点就是要求相关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要能够有针对性的把握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尤其是对于思想品德教师而言要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渗透,而对于班主任而言在每次的思想品德的班会当中应当针对所讲的相关事件进行有意识的梳理和总结,并不仅仅只是针对事件讲解事件,
要能做到有针对性,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启发,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去发现和成长。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道德和法治意识训练
法治与道德教学并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它需要有一定的落地性和实践性,学生要能够在实践训练当中得到启发,并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每次课程结束后,应当能进行总结并且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书籍进行阅读和提升。

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还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要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养成举一反三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理性思维。

除此之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还可以利用情景剧的方式针对某个典型事件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一个编排,在实践当中感受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三)转变教师关于道德与法治的授课观念
学校一定要鼓励教师树立正确的道德和法治教学观念,摒弃“不重要”的错误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学校应当对教师的道德和法治教育成果进行一个正确的考量和监督,以量化的形式帮助教师能够将道德和法治教育课程的成果最大化,让学生能够真正受益。

教师应当从课程本身入手,找到适合课堂教学的方法,制定连贯的教学方案,不要将道德和法治教学和实践割裂开,要能够让实践引导认识进行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的道德和法治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一定要能够转变观念,认识到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要能够制定出明确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并且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产生一定的启发,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初中的道德和法治教学至关重要,教师一定要能够利用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翁晓兰. 整合视频资源构建有效课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以视频资源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20,(32):95-96.
[2]张凤玲.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崔琦琳.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探究[J]. 考试周刊,2019,(98):116-117.
[4]张新波.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