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汇报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汇报二
扎实推进街道体制改革,变上层着力为重心下移。
聚焦城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坚持精简高效,推动街道回归“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责主业。
一是在推动城市党建融合发展上下功夫。
实施“契约化”共建,创新在职党员服务基层方式,以党支部为单位到社区报到,推动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行业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建立需求、资源和项目清单,开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
二是在减轻基层负担上下功夫。
明确街道办事处加强党的建设等X项职能,下放X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初步实现政务服务受理、审核、审批、办结在线服务“一张网”。
按照“X+X”模式优化街道机构设置,提高运行效率。
三是在护航基层治理上下功夫。
建立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统一调度指挥和专员联系机制,推动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强化街道统筹协调能力。
滨河街道已实现执法力量整体下沉,凤凰岭街道实施辖区执法力量双重管理。
构建X服务治理体系,变条块分割为共治共建。
既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又把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责与协同互动结合起来,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融合。
制定区委书记、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责任清单,坚持“一月一推进、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导”,完善目标考核和通报评比机制,上下贯通,各负其责,细化重点任务清单,推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现“三级责任”
联动。
坚持“书记抓抓书记”,采取每季度召开调度会议、组织部长约谈、交叉互查、复合督查等形式,建立街道党组织书记“竞赛调度”平台,提升外驱力;每两个月举办一期社区党组织书记论坛,通过集中观摩、经验交流、现场点评、集体评议,成果展示等形式,推动社区带头人综合素质提升,形成两级“头雁”效应,提升内驱力,通过两力推动“两个平台”驱动。
通过组织联建、区域联动、队伍联管、共享联合、多元联治,全面推进社区党组织、单位党组织、行业党组织互联融合,城市党建与城市治理,服务发展与服务群众深度融合的“五联机制”互动。
按照“大党建引领的理念、大治理体系的架构、大提升社区的举措”思路,城区X个街道分别组建了林荫街道“五彩志愿者公益服务联盟”,滨河街道“八联八建”互助共享联盟,新华街道“乐享新风尚”文化文艺联盟,凤凰岭街道“一核多元多元共治”红色物业平安治理联盟,海北街道“立德树人育见未来”教育联盟,新华西街道“益家商圈”发展联盟,区级层面进一步明确基本定位,框架支撑,运行机制,形成X区“城市党建共同体”,统筹责任落实、资源共享、成效考评一体化推动。
强化职业化队伍体系建设,变能力不专为素质优良。
聚焦“引人”。
按规定程序将社区书记队伍建设纳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
试点实行“事业岗位、事业待遇”。
选拔X名优秀社区书记进入街道领导班子,打通社区书记晋升通道,加大基层工作吸引力。
实施一村(社区)“两委”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不断调整优化基层“两委”队伍年龄学历结构。
聚焦“留人”。
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规范社区工作者薪酬管理,按照自治区“三岗十八级”社工薪酬体系,完善常态化增资机制,逐年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报酬。
探索为社区工作者缴纳住房公积金,落实社区工作者离任补贴制度,兑现社工资质待遇,发放社区工作者退休补贴,探索优秀民选社区党组织书记享受事业工资待遇、下派社区党组织书比照副科级干部落实待遇,强化职业前景。
聚焦“育人”。
严格选拔、教育、监督、考核,强化社区“两委”基本队伍建设,着眼“三年后”加大后备人才储备,建立梯度化培养使用机制,逐步优化队伍年龄、学历、能力结构,现已储备后备人才X人。
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变“各敲各鼓”为“同奏一曲”。
区级层面,建立由书记牵头的三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上下协同配合,定期沟通情况,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具体问题。
街道层面建立街道“大工委”党建联席会议,召开党建协调会,吸纳有规模有影响力的非公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通过研究部署,协调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落实。
社区层面建立社区“大党委”共治共建平台,联合辖区单位、物
业公司、辖区居民和社会组织代表等,围绕创城、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召开议事会、恳谈会、征求意见会等,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