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二章 克隆技术 第一节 什么是克隆学案 浙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克隆技术第一节什么是克隆克隆就是指无性繁殖系。
克隆技术用于分子或细胞水平时,是获得目的基因或特定细胞的技术,用于个体水平时,是通过无性繁殖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或技术.
一、无性繁殖与克隆
1.相关概念
接形成新一代分子、细胞或个体,就是无性繁殖。
(2)无性繁殖系:个体通过无性繁殖可连续传代并形成群体,这样的群体称为无性繁殖系。
(3)克隆:指无性繁殖系.
(4)克隆技术:指从众多的基因或细胞群体中通过无性繁殖和选择获得目的基因或特定类型细胞的技术.
2.克隆的类型
(1)分子水平上的基因克隆
①含义:是对某种目的基因的复制、分离过程。
(2)细胞水平上的细胞克隆:杂交瘤细胞的培养
①含义: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的融合产物
②制备过程:用已免疫的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杂交获得三种融合细胞:B细胞与B细胞、B细胞与瘤细胞、瘤细胞与瘤细胞的融合(当然还有不能融合的B细胞和瘤细胞),然后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
(3)个体克隆
①含义:由母体的特定部位或结构产生新个体。
植物克隆:如马铃薯块茎、草莓的匍匐茎、玫瑰的插枝等。
动物克隆:如变形虫的分裂、水螅出芽、蚯蚓的断裂等。
3.“克隆"一词的发展
已移植到生命科学之外的领域,把任何一个由原型发展或制作而来的与原型完全一样的产物都叫原型克隆。
如
磁带的翻录、文件的拷贝等。
二、克隆技术的发展
1.微生物克隆
(1)含义:由一个细菌分裂(复制)出和它多个完全一样的细菌而形成的菌落。
(2)增殖方式:2n.
(3)数量变化类型: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如果所有细菌个体都能成活,则个体数目呈指数增长,即“J”型曲线;实际上受自然界各种生存条件的限制,其增殖能力往往呈现“S”型曲线,任何克隆的大小都是有限的。
2.遗传工程克隆
(1)转化:目的基因与载体分子重组形成杂合分子,再导入特定的宿主细胞(如细菌)的导入过程.如DNA克隆。
(2)结果:复制大量DNA或基因。
3.个体水平上的克隆
(1)发展时期
①1986年,英国首次利用核移植从胚胎细胞克隆羊;
②20世纪80年代末,诞生胚胎细胞克隆兔;
③1991年,诞生一只胚胎细胞克隆羊;
④1993年,通过胚胎细胞克隆山羊;
⑤1995~1996年,胚胎细胞克隆牛获得成功。
(2)含义:不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从一个单一的细胞繁殖出生物个体。
(3)克隆的过程(见右图)。
(4)结果:形成生物个体。
三、克隆的条件
1.理论条件: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
(2)能有效调控细胞核发育的细胞质物质(如去核卵细胞质).
(3)完成胚胎发育的必要的环境条件(如诱导核—质重组细胞生长、分化的实验条件和怀胎母体的子宫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