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劳动定额定员管理与标准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生产劳动过程的细化:工序、操作、动作
• 1、工序:三不变,即人不变、地点不变、 对象不变 • 工步:在同一个工序中,只要工具、加工表 面、工作用量三者一个发生改变。 • 走刀:即工步中重复的最大单元或者重复的 操作动作序列
企业生产劳动过程的细化:工序、操作、动作
• 2、操作:为了完成工序而进行的一系列独 立完整的劳动活动 • 按照范围可以划分为单一操作和综合操作 • 按照性质可以划分为基本操作和辅助操作, 基本操作又可以分为机动操作、手动操作和 手机并动操作
操作程序图
• 构成 • 1、表头:注明有关资料 • 2、主框架图:用水平线和垂直线将操作和 检验连接起来。 • 3、汇总表:对比和评价
流程程序图
• • • • • • • • • 形式: 1、单栏型 2、多栏型:集合型和分解型 3、流程程序图的具体分析内容 (1)操作分析 (2)运输分析 (3)检验分析 (4)延迟分析 (5)储存分析
流程分析 程序分析从整个生产过程出发, 以工序和操作为基本单位,运用 剔除、简化、合并、重排等技巧, 改进整个劳动过程,使其科学化、 合理化 。
流程分析的特点
(1)从大处着手,从整体着手,从整个过程着 (2)通过技术、管理、组织和设计来实现目的 (3)使用流程图或工艺图或流线图来记录原有流 程,通过操作分析、运输分析、检验分析、延迟分 析、储存分析等角度的分析来挖潜提效。 (4)流程分析主要通过人机功能分析、劳动机械 化和自动化、运输省力省时化等手段实现 。
流线图
• 绘制方法: • 应按照比例将工厂、车间、工作地以及机 器设备、工位器具的布置情况如实地反映 出来,然后用线条和符号说明物料的整个 流程。
动作分析
• 从小处、细微着眼,以某一个工序或者操作 为对象,研究工人的操作动作,发现和删除 多余、无效动作,减少体力和时间浪费,减 轻疲劳程度,优化必要动作和辅助动作(通 过增加、合并、简化、重排),不断挖潜提 效,寻求最省力、最有效、时间消耗最小的 标准化操作动作,为动作时间消耗标准做好 技术准备。
企业生产劳动过程的细化:工序、操作、动作
• 3、动作:根绝人体劳动活动的连贯性、独 立性而对操作进行的细微分解
劳动过程优化的内容:
• • • • • 劳动者的技能和熟练程度 机械设备专业化和自动化水平 工作地装备水平 构成劳动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简化和改进程 度 操作动作的科学合理水平
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的内容
1.劳动定额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知识 2. 劳动定额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
1.3.4 我国劳动定额技术人员的培养
生产过程的优化
1、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类型 2、企业生产过程优化的内容和方法 3、程序分析 4、动作分析
企业生产过程和类型
生产过程
准备生产过程 基本生产过程 辅助生产过程 生产服务过程
工艺程序图使用的符号
符号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名称 工作内容
操作
在一个工地完成 一项加工工艺 核对实际产量 根据技术要求检 验质量 产地位置发生移 动 管理不善造成的 空闲或等待 计划中的保存、 停放
数量检验 质量检验 运输 延迟 储存
操作程序图
• 作用 • 1、反映总制造过程及各操作之间的关系,可找 出关键加工路线,为删除、合并、简化、重排提 供依据。 • 2、由于图本身按照前后顺序编制,并注明了时 间,所以可用于核算在产品、半成品的单位成本。 • 3、为原材料、配件、半成品的购进、供应和保 管提供依据。 • 4、为制定劳动定额提供依据。
缩 写 T E G T L A
颜色 草绿
符 号 →
名称 选择
定义 从许多物件中选择 对象物 思考和决定以后的 操作 调整对象与轴线和 方向相适应 定位前将物体安置 到预定位置 把对象物支撑在一 定的位置 为消除疲劳而停止 目前的作业活动∩
红
计划
绿
定位
P
蓝
#
装 配 使 用 拆 卸 放 手 检 查 寻 找
现代企业劳动定额定 员管理与标准化
第1章 导论
学习目标:
知道劳动定额的定义、种类和作用; 了解劳动定额工作的职能和特性; 熟悉劳动定额工作的发展过程并认识 新形势下劳动定额管理的重要意义; 明白劳动定额技术人员应该具有的能力、知识及其培 养途径。
1.1 劳动定额的概念和种类
1.1.1 劳动定额的定义
1.2 劳动定额管理的职能和作用
1.2.1 劳动定额工作的职能
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
1.2.2 劳动定额工作的特性
1.全员性 2. 科学性 4. 经常性 5. 系统性 3. 先行性
1.2.3 劳动定额工作的发展过程
1.西方国家劳动定额工作的发展过程 (1)萌芽期 (2)成熟期 (3)提高期 2. 我国劳动定额工作的发展过程 (1)第一起(1949 —1957年) (2)第一落(1958—1961年) (3)第二起(1961—1966年) (4)第二落(1966—1976年) (5)第三起(1976—1987年) (6)第三落(1988年至20世纪末期)
分类方式 按其表现形式分 按其在管理中的作用分 按其使用范围分 内 容
时间定额、产量定额、看管 定额、服务定额、销售定额 现行定额、标准定额、计划 定额 国家定额、地区定额、行业 定额、企业定额
1.1.3 劳动定额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 劳动定额是编制计划的重要依据 2. 劳动定额是组织生产劳动的重要依据 3. 劳动定额是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4. 劳动定额是考核劳动绩效和实施分配的重要尺度 5. 劳动定额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动素分析
• 动素分析:通过观察和计时,使用特定的符 号系统记录生产劳动的操作过程,并对其进 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不断使其优化、科学化、 合理化,形成标准化的过程 。
动 素 名 称 含 义 及 符 号
符 号 ︶
名 称 伸 手 握 取 搬 运
定义 什么也不拿的空 手移动 用手或身体一部 分支撑对象 用手(身体)一部 分改变对象位置 将多个对象组成 一体 利用工器具或装 置所做的动作 把对象分解成若 干部分 使对象从握取变 成自由状态 将对象物与所制 定的标准作比较 用眼睛或手探寻 目的物位置
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的内容 实地观察、记录和摄像 测时 分析和整理资料 评比、宽放 建立标准时间 时间研究 写实 工作抽样 PTS
•
流程分析
以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为对象,分析工序之间科 学合理的组织和安排方法,分析车间的生产管理 方法和技巧,在一定的自然和技术条件下分析生 产的组织方式和实现技术、分析整个厂区的科学 规划和设计、分析生产中的搬运和物流等等,通 过不断使用更加科学的技术,采用更加先进的管 理组织方法,来挖掘潜力、节约时间、减少人力、 节省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效益的一 整套和生产技术、管理密切相关的分析方法和技 术。
影像分析
• 通过摄像和抓拍,形成劳动操作的影 像,通过研究劳动活动的影像来优化 操作动作序列的分析、研究方法 。
选择分析对象 现场抓拍,形成影片
数码摄像仪
基于影片的动作分析
动素分析
操作优化
动作经济原则
最省力的原则 最省时的原则 最协调的原则 分析和改进操作动作的原则
(1)关于人体的运用。双手应同时开始并完 成动作;除规定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 时空闲;双臂的动作应对称;手的动作应 以最低等级而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者为妥; 物体的运动量应尽可能利用,但如需用体 力制止时,则应将其减至最小限度;连续 的曲线运动比含有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好; 轨道式运动更轻快;动作应尽可能带有轻 松自然的节奏。
1.2.4 新形势下劳动定额工作的意义
1. 欧美发达国家企业至今仍然十分重视劳动定额工作 2. 我国的劳动定额工作现在又遇到大好时机 3. 我国的劳动定额工作水平亟待提高
1.3 劳动定额的内容与发展趋势
1.3.1 我国的劳动定额技术人员 1.3.2 美国的工业工程技术人员
1.3.3 我国劳动定额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的 知识和能力
生产类型
• 按照连续程度,可以将生产分为连续性 生产和间断性生产
• 按照产品和工地专业化程度可以将生产 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 成批生产又可以分为大批生产、中批生 产和小批生产。
典型优秀生产方式简介----精益生产
• • • • • 1、准时生产:Just in Time 2、自动化:技术与管理、看板管理 3、生产设备:通用化 4、员工要求:一岗多能、多面手 5、质量保证:品质圈、及时检验、员工授权、责任 机制、质量文化 • 6、供应商管理:长期战略合作、周围分布、产业链 条 • 7、技术手段:信息系统与网络系统、ERP • 8、细节管理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安全
动作经济原则
(3)关于工具设备。尽量解除手的工作, 而以夹具或脚踏工具代替,可能时,应将两 种工具合并为一;工具物料要尽可能预先放 置在工作位置上;设计手柄时,应尽可能使 手柄与手的接触面增大;机器上的杠杆、十 字杆及手轮的位置,应能使工作者的姿势变 动最小,并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机械力。
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分析 程序分析 物料流动过程分析 多设备看管和人机系统分析 手工操作程序分析 方法研究 目视动作分析 微动作序列分析 动作分析动作研究 影像分析 手脚分工和配合分析研究 动作轨迹分析 动作经济原则
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生产单位产品或 完成一定量工作,事先规定的必要劳动消耗量的标准。
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包括3方面: 1. 生产条件,主要是指生产方式和生产批量。 2. 技术条件,主要是指设备、工具和量具等。 3. 组织条件,主要是指劳动组织条件、操作者的分工 协作情况和专门化程度。
1.1.2 劳动定额的种类
• 人-机程序图:通过实地观察、计时,将数 据填写到专用图表,通过对照、比较、分 析和研究,发现不合理的顺序或分工等问 题,设计出更加科学的操作程序。 • 操作人程序图:方法同上,主要研究手工 操作,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尤其是工作地 固定、重复性强、加工批量大的工作程序。
人-机程序图和操作人程序图
动作分析
程序分析使用的图符
工艺程序图:反映产品在各道加工工序之间的流动。
(1)操作程序图:显示产品加工中,各个操作及 保证其效果的检验程序表。 (2)流程程序图:显示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操作、 检验、运输、延迟、储存等全部子过程的图表, 更具体、更详细,常用来分析某一零件或一项具 体任务。 (3)流线图:用平面或立体图来显示产品加工制 作的全过程。
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
(2)关于操作场所的布置。工具物料应放置在 固定场所;工具物料等装置应布置在工作者 的前面就近处;零件物料的供给应利用其重 量附至工作者手边;“坠送”方法应尽可能 利用;工具物料应依照最佳的工作顺序排列; 应有适当的照明设备,使视觉满意舒适;工 作台及坐椅的高度应使工作者坐立适宜;工 作椅的式样及高度应能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 姿势。
?劳动者的技能和熟练程度?机械设备专业化和自动化水平?工作地装备水平?构成劳动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简化和改进程度?操作动作的科学合理水平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的内容????????????????????????????????????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分析物料流动过程分析程序分析多设备看管和人机系统分析手工操作程序分析方法研究目视动作分析微动作序列分析动作分析动作研究影像分析手脚分工和配合分析研究动作轨迹分析动作经济原则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的内容pts???????????????????实地观察记录和摄像分析和整理资料测时评比宽放时间研究建立标准时间写实工作抽样流程分析?以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为对象分析工序之间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安排方法分析车间的生产管理方法和技巧在一定的自然和技术条件下分析生产的组织方式和实现技术分析整个厂区的科学规划和设计分析生产中的搬运和物流等等通过不断使用更加科学的技术采用更加先进的管理组织方法来挖掘潜力节约时间减少人力节省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效益的一整套和生产技术管理密切相关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 什么是动作?
• 动作是工人为了完成某道工序而实施的相对 独立完整的劳动活动。 • 动作分析包括 • 1、动素分析 • 2、影像分析 • 3、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等级
等级 人体动作内容 低 1 手指动作 2 手指、手腕动作 3 手指、手腕动、前臂动作
4 手指、手腕动、前臂、后壁动作
高 5 手指、手腕动、前臂、后壁、身体动作
紫
预定 位
PP
淡 蓝
U
U D A RL
紫红
持住
H
金
淡红
休息
R U D
桔 黄
洋红
延迟
不可避免的停顿
黄 柠 檬 黄
I S H
深褐
故延
可以避免的停顿
黑
发现
找到目的物位置
F
动素分析:
从动素对最终的产品贡献的性质分析, 动素可以分为 ①有效动素:操作有直接贡献的动素 主要有:装配、拆卸、使用(内圈); 周道圆 伸手、握取、移物、放手(第二圈) ②无效动素 主要有:寻找、选择、检查、持住、定位、预定位(第三圈); 休息、故延、延迟、计划(外圈)。 其中,内圈:核心动素; 第二圈:可改善动素; 第三圈:辅助动素,愈少愈好; 外圈:消耗性动素,应尽可能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