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乐清乐成公立寄宿学校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乐清乐成公立寄宿学校高三生物下学期期
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羊膜腔穿刺是产前侧的常用方法,下列不用此方法诊断的是
A.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B.染色体异常
C.神径管缺陷D.冠心病
2. 下图表示一定量的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被分解产生的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

由图可知()
A. 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 酶催化反应需要温和的条件
C. 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D. 酶具有催化作用,且具有高效性
3. 胃蛋白酶是一种蛋白质,胃壁细胞将它分泌到胃腔的方式应该是()
A 渗透作用 B. 胞吐
C. 协助扩散
D. 主动运输
4. 为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还是将生长素分解,某研究性课题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图1中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放置到图2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生长,原因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生长
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①①①①四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
D.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转移了
5. 下列有关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和脱氧核糖不能同时存在于原核细胞内
B. 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其水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 胆固醇在人体内可以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 在糖代谢发生障碍时,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6. 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
B. 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C. 环境容纳量是不会改变的,不受空间和资源的限制
D.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7. 下列与细胞中的物质或结构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多糖都是储能物质
B.细胞中的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C.细胞中的A TP只有在生物膜上才能形成
D.叶绿体中能形成ATP,但不消耗ATP
8. 能说明生长素具有双重作用的是()
A.无子果实
B.枝条生根
C.顶端优势
D.以上都不是
9.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C.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D.在发挥作用后,要立即被灭活
10. 某生物细胞周期中的三个阶段(用①、①、①表示)示意图如右,每个阶段内绘有含不同DNA最的细胞数目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A. 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①→①→①过程
B. 基因突变主要发生于阶段①
C.①阶段进行DNA复制导致染色体加倍
D. 观察和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在阶段①内
11. 一只杂合长翅雄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果蝇杂交,产生一只三体长翅雄果蝇,其基因可能为AAa或Aaa。

已知三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三条中随机两条配对,剩余一条随机分配至细胞一极。

为确定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不考虑基因突变),让其与残翅雌果蝇测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Aa产生的原因只能为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B.Aaa产生的原因可能为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C. 如果后代表现型比例为长翅:残翅=1:1则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
D. 如果后代表现型比例为长翅:残翅=3:1则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
12. 图1曲线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图2是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由图l可知,茎弯曲生长时背光的一侧的生长素的浓度应高于D点对应的浓度
B. 从图2信息可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8~12ppm之间
C. 图l和图2分别说明生长素对茎和根的生长都具有两重性
D. 利用低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的杂草生长
13. 糖元沉积病贮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致使糖元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

下图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

糖元沉积病①型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抑制葡萄糖激酶会制约糖元的合成,并未制约体内的细胞呼吸
B. 以葡萄糖为底物,细胞呼吸过程会合成A TP,不需要A TP供能
C. 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D. 给糖元沉积病①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14. 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构成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
A.N
B.H
C.O
D.C
15.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表现型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的基因型比为1:2:1
D.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列实验及结果中,不能作为直接证据说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
A.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为红花,F2中红花①白花=3①1
B.病毒甲的RNA与病毒乙的蛋白质混合后感染烟草只能得到病毒甲
C.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可分离出S型活菌
D.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外壳蛋白,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17.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膜电位变化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突触后膜只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
B.突触后膜上有与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递质发挥作用后即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
C.电位1表示突触后膜受到兴奋性递质的作用,是K+大量内流导致的
D.电位2表示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性递质的作用,可能是Cl-大量内流所致
18. HIV病毒能识别T细胞表面的CD4分子,从而实现入侵T细胞。

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

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 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CD4分子是一种受体分子,其成分最可能是糖蛋白
B.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逆转录酶,导致HIV无法增殖
C. HIV侵染胎儿的T细胞会引发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D.红细胞中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与体液中的抗体结合
19. 下列对图示曲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A.学生上完两节课后到放学前,X代表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Y代表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B.剧烈运动后的短时间内,X代表血浆的pH,Y代表血液中乳酸的含量
C.饱餐半小时后,X代表肝细胞中糖原的含量,Y代表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D.人体失水过多、食物过咸时,X代表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Y代表尿液的量
20. 由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脂肽,作为高效环保材料已经在化妆品、洗涤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结构示意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合成至少要经过6次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
B.该化合物中游离羧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谷氨酸类有关
C.该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主要由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决定
D.该化合物的加工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下图表示某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__________细胞可判断此动物的性别是________性。

(2)图中进行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__细胞;由此可推断,该动物体细胞含有____条染色体。

(3)乙细胞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此时细胞中染色体的重要行为变化是:_____。

(4)若该动物的体毛颜色基因组成为Aa,则正常情况下,不具有A与a这对等位基因的细胞是____________。

(5)若要进行观察动物的减数分裂实验,常选用材料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需用染色剂___________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22. 图1为寒冷刺激下动物体温调节主要过程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器官或组织细胞,数字表示途径。

图2为生活在寒冷地带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体内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A代表________细胞,BAT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_______。

(2)途径①的信号分子是_______。

在持续的寒冷环境中,动物体温调节的机制_______。

(3)BA T细胞中,线粒体内膜上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而UCP-1蛋白能增大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

UCP-1蛋白对细胞呼吸的作用效应是_______,以增加产热。

(4)在持续寒冷刺激的条件下,BAT细胞中的脂肪酸主要去路是_______。

(5)分析图2,试说明甲状腺激素促进BA T细胞产热的机理_______。

23. 某研究小组发现类产碱假单胞菌对黄脊竹蝗有较强的感染力,并可引起其发病死亡,该小组成员以此展开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用来培养类产碱假单胞菌的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在此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的物质是_____。

培养基配制时,灭菌和调pH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培养类产碱假单胞菌的过程中,培养皿应倒置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实验时,若要频繁使用类产碱假单胞菌,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对其进行保存,这种方法的缺点是_______。

(4)研究发现;黄脊竹蝗幼虫在自然状态下感染类产碱假单胞菌后,于24小时后开始死亡,72小时达到死亡高峰,染病后出现行动迟缓,伴有轻微痉挛现象。

为验证此菌是蝗虫致死的原因,该研究小组成员从病死虫尸中提取并分离得到该菌,并用该菌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下图分别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的是__________。

这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

(2)乙图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_____(填“①”“①”或“①”)连接起来的。

(3)丙图所示多肽由______个氨基酸形成,由______种氨基酸形成。

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经______过程形成的,此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

(4)蛋白质多肽类物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为加强吸收,在食用蛋白质类食品时常常需要煮熟,原因是____________。

25. 请根据如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_符合马缨丹初期疯狂蔓延趋势。

(2)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_点后进行,原因是_____。

(3)若图中曲线①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毒饵诱杀的办法,则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

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两点具体措施:_____。

(4)图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_____。

(5)若图中曲线①表示有限的条件下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则cd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

(6)如下图为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大的是第_____年,第15年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_____型。

参考答案
1. D
2. D
3. B
4. C
5. C
6. D
7. B
8. C
9. B
10. B
11. D
12. C
13. D
14. D
15. B
16. ACD
17. BD
18. BC
19. BC
20. AB
21.
(1).乙
(2).雌
(3).甲
(4).4
(5).初级卵母
(6).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7).丙
(8).蝗虫精母细胞(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
(9).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22.
(1).肾上腺(髓质)细胞
(2).组织液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神经一体液调节
(5).消除H+梯度,减少ATP的合成
(6).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产热
(7).增加肾上腺素受体的数量,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促进脂肪氧化分解产热
23.
(1).牛肉膏、蛋白胨
(2).先调pH,后灭菌
(3).高压蒸汽灭菌锅
(4).防止皿盖上凝结的水珠滴落到培养基上造成污染
(5).临时保藏
(6).保存的时间不长,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7).感染生理状况良好的黄脊竹蝗幼虫
(8).感染后的幼虫出现行动迟缓,伴有轻微痉挛现象
24.
(1).淀粉
(2).纤维素
(3).核苷酸
(4).①
(5).4
(6).3
(7).脱水缩合
(8).肽键
(9).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25.
(1).①
(2).e
(3).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能很快恢复
(4).将粮食和其他食物储藏在安全处,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措施,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
(5).由于环境阻力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6).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废物的积累,培养液中pH值的改变
(7).10
(8).衰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