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颌面骨炎症-P95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p106
鉴别诊断
4、畸形性骨炎
临床表现:一般40岁以上,男性多见 X线表现
晚期:棉絮状密度增高影,密质骨变薄, 保持完整
特征:多数牙根牙骨质明显增生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p106
鉴别诊断
5、弥漫性巨大牙骨质瘤
临床:有家族史,30岁以上女性多见,多见下颌骨, X线特点:颌骨牙槽突,分叶状致密影,
第6章颌面骨炎症-P95
第6章 颌面骨炎症 p96
定义:
是指由微生物、物理或化学因素
所引起的颌面骨炎症过程总称。(骨髓炎) 导致颌骨缺损、牙齿缺失、面部瘢痕。
第6章 颌面骨炎症 p96
分类
1、急性、亚急性、慢性骨髓炎
2、化脓性骨髓炎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非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放射性骨坏死 特异性骨髓炎
主要发生于下颌骨。
炎症初起时常局限,仅患牙疼痛,继之可迅速波及邻牙,
邻牙,疼痛明显。多个牙不同程度松动,叩诊剧痛,牙周溢脓, 口臭,下唇麻木,开口受限,龈颊沟及颌面部肿胀,颌下淋巴 结肿大。可有头痛、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
一、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p98
影像学表现
常用X线片检查:颌骨侧斜位片 曲面断层片、 升支切线位片 咬合片、 华特位片、
升支外侧密质骨无明显破坏。
X线平片表现: 骨质增生、骨
质破坏很少,可见 骨膜反应,无死骨 形成。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升支密质骨外线条状骨膜反应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升支密质骨外骨质增生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书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CT 检查
更清楚显示骨 膜下成骨及升支外 侧密质骨和松质骨 的变化
(附) 牙源性上颌窦炎 p108
鉴别诊断
1、鼻源性上颌窦炎:
牙源性上颌窦炎:单侧,多有牙痛史,且上颌牙 痛出现在典型上颌窦炎症状之
前较长时间。X线片可见病原牙。
鼻源性上颌窦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及鼻部疾 病,鼻部症状明显,通常为双侧
,鼻甲肥大,鼻中隔弯曲,无病
原牙。
牙源性上颌窦炎—书
(附)牙源性上颌窦炎 p108
第6节 特异性颌面骨骨髓炎
p110
定义:
是由结核杆菌、真菌(主要是放线菌)等 所引起的炎症。
第6节 特异性颌面骨骨髓炎 P110
特点
来自牙龈、口腔黏膜:骨质破坏 小死骨形成
拔牙创感染:拔牙创口经久不愈;
第5节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P108
最主要病因
放射治疗、创伤、感染
临床表现
部位:下颌骨后部多于前部
症状
1、疼痛:间断性、深部持续性剧痛 2、骨暴露:颌周骨呈灰色或黄色,伴有黏膜、
皮肤瘘管 3、骨坏死后继发感染,创口不愈,溢脓,
大块死骨形成,可致颌骨病理性骨折。
第5节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p109
影像学表现
根尖片:
病原牙根尖周骨质破坏, 牙周膜及牙槽骨骨硬板影像消失, 牙槽窝与上颌窦底相通, 窦内有断根遗留。
(附) 牙源性上颌窦炎 p107
影像学表现:
华特位片:
患侧上颌窦密度弥散性增高,气腔明显缩小, 周围环绕窦壁的带状肥厚粘膜影像。
窦壁骨质无破坏,
急性:若窦腔内有积液,坐位投照有时可见液平面。
慢性炎症:窦壁骨质增生硬化。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2.病变局限期:骨质破坏边界逐渐 清楚,有或没有死骨形成。
主要特点:骨质破坏边缘与正常骨质分界逐渐清楚。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书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书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二)正常图像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3.新骨形成期:骨质破坏边界清楚; 骨小梁变粗、数目增多;
死骨完全分离或移位。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4.痊愈期:骨质破坏已被修复; 骨小梁变粗、数目增多,
排列与正常骨纹理不同。
鉴别诊断
病源牙
骨破坏
骨膜反应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常见到
晚期边界清楚, 周围骨密度高,有死骨
多为线状
骨肉瘤
无
边缘模糊,可见高密 度瘤骨,无死骨
放射状或 袖口状
二、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p100
一、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p98
影像学表现
X 线平片
1、弥散破坏期—— ①骨小梁破坏 ②以病原牙为中心骨质破坏: 密度减低、大小不等,
边界模糊不清;
一、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p98
X 线平片
2、病变局限期——
骨质破坏区和骨质硬化区同时存在, 骨质破坏区有死骨形成,
死骨--密度较高且界限清楚,线状骨膜反应,
二、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p100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检查
下颌升支 侧位片、
曲面断层片、 升支切线位片、
下颌体横断HE片
二、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p100
影像学表现:
下颌升支侧位片、曲面断层片:
弥散性的骨密度增高 ,局限性骨质破坏灶。
下颌升支切线位片:
密质骨外有骨膜成骨。增生骨质的边缘一般较整齐,
鉴别诊断
2、上颌窦恶性肿物
患侧面部麻木和疼痛症状明显, 鼻腔分泌物多为血性。
X线检查:窦壁骨质破坏。
牙源性上颌窦炎
牙源性上颌窦炎
牙源性上颌窦炎
牙源性上颌窦炎
牙源性上颌窦炎
牙源性上颌窦炎
第5节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osteoradionecrosis of jaws)
p108
特点
放射治疗: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常用治疗方法 发病率:居全身骨骼同类病变首位。 最严重并发症: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一、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p98
X 线平片
3、痊愈期——
此期骨质破坏区域已被修复。 原病灶区骨小梁变粗,数目增多,排列 与正常骨纹理不同,呈较致密的影像。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1.弥散破坏期:骨小梁模糊;骨质 弥散性点状、斑状和片状破坏;骨 膜反应
颌骨破坏特点:越近病源牙骨质破坏越严重, 病变的边界不清。
3、化学性(砷、磷):颌骨化学性坏死
第6章 颌面骨炎症 p96
颌骨骨髓炎感染途径
牙源性:最多见 损伤性: 血源性:婴幼儿多见
第1节 牙源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odontogenic supprative osteomyelitis of jaws) p96
一、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odontogenic central osteomyelitis of jaws)
发展:不规则破坏,呈斑点状或虫蚀样。
散在增粗的骨小梁和密度增高的小团块 病理性骨沉积。 病变边界不清,病理性骨折见于下颌骨
第5节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P108
影像学表现
2、颌骨 颌骨有牙存在:继发感染,从牙槽突开始,
病变以牙槽突为主:
骨质疏松
死骨较大,导致病理性骨折,多见于下颌骨 很少见到骨膜反应
临床表现
1、儿童、年轻成人
2、局部肿胀、疼痛、开口受限
3、肿胀部位:单侧下颌角下缘、升支,不累及前牙区,
第3节 Garre骨髓炎 P102
影像学表现
特点:致密性骨硬化伴骨膜新骨形成
早期:
1、密质骨外薄层膨出骨质
2、骨膜新骨:间断、分层、葱皮样
发展:
1、层状骨膜成骨融合---团块状 2、邻近髓质骨常有硬化。
第2节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p101
影像学表现
早期:骨质病变甚为困难,X线检查帮助不大。 晚期:
颌骨破坏广泛---不规则骨质减低,死骨、
牙胚移位、缺失, 死骨脱落导致颌骨畸形。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第3节 Garre骨髓炎 P102
病因
1、最常见:根尖周感染,与第一磨牙龋齿有关
2、 冠周炎
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较少见。
感染途径:主要由远处化脓性病灶,
感染经血行播散所致。
第2节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p101
(infantile osteomyelitis of jaws)
临床表现 部位:上颌骨
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及低热,
也有的患儿 起病急,全身症明显,有高热,
甚至抽搐。
病变部黏膜充血发红,脓肿破溃,口内、外 皮肤形成久不愈合的溢脓窦道。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曲面体层
下颌横断咬合片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p105
影像学表现
早期:界限不清的骨质密度减低区、硬化区
发展:骨质密度增高。
早期 :年轻人,骨膜成骨为主
慢性期 :老年人,下颌骨密度减低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p105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突然,体温升高,鼻阻塞、鼻腔分
泌物增多、上颌区疼痛,面颊与下睑肿
胀、头痛、患牙松动、叩痛。
慢性:牙源性感染持续存在或急性上颌窦炎未
治愈。症状与急性者略同,只是程度较 轻。有脓涕、鼻堵、嗅觉迟钝、呼气有臭
味。头痛、记忆力减退、
(附) 牙源性上颌窦炎 p107
影像学表现:根尖片和华特位片
鉴别诊断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成骨骨肉瘤
密质骨无破坏
密质骨广泛破坏
骨膜成骨的外缘光整
密质骨外肿瘤骨缺乏整齐的
外缘, 软组织肿块可有放
射状肿瘤骨
第2节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p101
(infantile osteomyelitis of jaws)
病因: 是非牙源性化脓性炎症。
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边缘见低密度线条状影,
(附) 牙源性上颌窦炎 p107
病因:
1、最常见的是上颌磨牙及第二前磨牙根尖周围炎
扩散; 2、上颌窦发育较大时,牙根尖与上颌窦底仅有薄
层骨质相隔,甚至只是一层粘骨膜。
3、拔牙时断根被推入上颌窦内、搔刮拔牙创伤、 根管治疗时器械穿通窦底使黏骨膜撕破等,均 可将感染带人窦内。
(附)牙源性上颌窦炎 p107
2、大量的脓液积聚也可使局部骨膜溶解破坏,呈凹陷缺损, 甚至密质骨及附近骨小梁破坏消失。
3、脓性渗出物也可沿哈佛管到达骨髓腔边缘部分,
甚至沿骨髓腔扩散。
二、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p100
临床表现:
多见于青少年,常有冠周炎或其他牙痛病史。 主要为腮腺咬肌区或颌周肿胀、炎性浸润,不同程度的 开口受限及局部压痛。相应部位可出现经久不愈或时好 时发的窦道,
鉴别诊断
1、成骨肉瘤
症状:颌骨膨隆,软组织肿大,疼痛、开口受限
X线片 早期:牙周膜间隙增宽。
特点:边缘弥散不清,骨密度斑点状增高,密质
骨轮廓破坏,有日光放射状肿瘤骨,
牙槽骨骨硬板破坏,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p105
鉴别诊断 2、Garre骨髓炎:
特点:最常见根尖周感染,第一磨牙龋齿有关,
下颌病变:曲面体层片
上颌病变: HE片、华特位片
第5节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p109
影像学表现:
牙及牙周 :
1、放射性龋齿: 牙颈部,初期浅龋,发展颈部环状龋;
咬合面、暴露的根面。
2、牙周膜增宽、骨硬板密度减低或消失、
牙槽突吸收,高度降低。
。
第5节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p109
影像学表现: 颌骨:
早期:骨质呈弥散性疏松,
儿童、年轻成人,下颌角和升支,
X线片:密度增高影,骨膜成骨。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p106
鉴别诊断
3、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临床:颌骨膨大、变形
X线特点
下颌骨弥散性密度增高影,典型的呈“毛玻璃样”; 无骨膜成骨; 沿颌骨外形膨大; 密质骨变薄,但一般 保持连续性;
骨硬板消失,牙周膜间隙变窄; 下颌管移位。
二、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odontogenic peripheral supprative osteomyelitis of jaws)
第1节 牙源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一、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定义:由病原牙首先引起根尖周组织感染,炎症由颌骨内
向周围扩散,累及密质骨和骨膜。
临床表现: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p105
特点:
低毒性感染; 机体对细菌毒素免役反应亢进。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p105
临床表现
1、发生于任何年龄,老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2、多见下颌骨,
3、最常见的症状:反复疼痛和肿胀,可持续数年。
4、急性发作期:咬肌感染,伴开口受限和咬肌区肿胀, 5、颌骨膨隆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第5节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p109
鉴别诊断
1.恶性肿瘤复发 X线片:骨质破坏进展迅速,
骨质破坏不限于照射野内
临床上可触及肿块。
第5节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p109
鉴别诊断
2.牙源性骨髓炎
放射性骨坏死:若照射区内有牙,且骨质破坏 从牙槽突开始,有时不易与牙源
性骨髓炎区别; 主要应结合病史及有否放射治疗 史加以鉴别。
(odontogenic peripheral osteomyelitis of jaws)
病因:
感染主要起源: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也可由其他病灶牙引起。
感染传播途径:是经过颌周软组织到达下颌骨的表面,
一般先发生颌周间隙感染,尤其是咬肌
下间隙感染占绝大多数。 特点:1、脓性渗出物刺激骨膜,引起骨膜下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