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 2015年历史临考押题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中考·2015年历史临考押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独立答题。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

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3.20世纪初,孙中山在上海的一次演讲中说:“不一月间,学潮弥漫全国,人人激发爱国良知,誓死为爱国的运动,整个社会蒙受绝大的影响,使顽劣的北京政府也不敢撄其锋。

”孙中山盛赞的这一事件【 】
A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受到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 .揭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
D .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
4.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初版的千余册立即销售一空,又应读者要求于同年9月重版。

至1926年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17版。

这表明当时【 】
A .中国人由此开始接触社会主义
B .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
C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时代主题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
5.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
A.洋务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6.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7. 某日的英国《泰晤士报》用四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

”所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共同纲领》的制定
C .三大战役的胜利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8. 《人民日报》评论一次国际会议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

……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了。

这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是【】
A.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9.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3年平均增长约38%和187%。

这主要取决于【】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D.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10. 下面两幅图分别展示了20世纪70、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外来文化的影响 B.服装业的迅猛发展
C.人们的思想解放 D.人们穿着品味的变化
11.一位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B.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C.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
D.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12.下图中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宪章运动 B.宪章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宪章运动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13.“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

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

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

”文中“其说”是指【】A.牛顿运动三定律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电磁学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4.“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

对这两种评价的正确理解是【】
A.前一种正确B.后一种正确C.都正确D.都不正确
15.《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利(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拄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

始则奥塞二国之眦睚,于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

”这描述的是【】A.巴黎公社B.一战的爆发C.慕尼黑阴谋D.德国兼并奥地利
16.1932年1月,美国政府成立复兴金融合作署,资金五亿美元,由联邦政府向企业、银行、保险公司贷款,防止它们倒闭;7月,美国总统签署一项法案,授权复兴金融公司贷款15亿美元用于地方的公共工程,以扩大就业提高消费。

上述努力旨在【】
A.建立华盛顿体系 B.实施罗斯福“新政”
C.缓解经济大危机 D.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17.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
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文中“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不包括【】A.中国崛起 B.欧洲共同体形成 C.日本崛起 D.华约组织建立
18.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①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②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③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④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美国政府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一突发消息。

为此,美国方面称“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

这一“突发消息”是【】
A.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B.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
C.东欧剧变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 2000年的研究表明,可口可乐公司每年为中国政府增加利税16亿人民币,创造了超过41万个就业机会,并间接地增加了300亿人民币的产值。

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只带来了机遇B.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C.跨国公司能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D.跨国公司在中国都得到良好发展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7分)当代意大利并不是一个在世界上呼风唤雨的强国,但历史上也留下了其辉
煌的痕迹。

请探究如下内容。

材料一:
图一罗马的扩张图二 14世纪的欧亚主要商路
材料二:“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材料三:进入20世纪以来,意大利曾经迷惘,在与世界强国的争夺中,遍体鳞伤……如今,意大利走上了一条无需对抗而日益富强的新路。

(1)有人说“辉煌属于罗马”,请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帝国(意大利)在古代东西方交流中的地位,并举例说明。

(2分)
(2)材料二中使意大利丧失经济强国地位的“外部因素”是什么?其“内部文化达到顶峰”指的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意大利“遍体鳞伤”的例子有哪些?请列举一例。

意大利走上的“新路”是什么?(2分)
(4)就以上探究,意大利的发展之路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请你写出一点。

(1分)
22.
(5分)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1893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
河洛以北,万不得一。

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二 (1859年)我在街上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
的头巾。

我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

——(英)呤唎《太平天国亲历记》
材料三 光绪二年(1876年),有位出使英国大臣郭嵩焘,做了一部游记。

里头有一段,大概说:现在的
夷狄和从前不同,他们也有二千年文明。

嗳呦!可了不得。

这部书传到北京,把满朝士大夫的公愤都激动起
来了,人人唾骂。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写出一点即可。

(1分)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材料一有何关系?(1分)
(3)材料三反映出近代中国官方对西方文明持有怎样的态度?(1分)为什么?请写出一点原因。

(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影响中国生活习俗近代化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一点。

(1分)
23.
(7分)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中美双方都是有利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943年罗斯福说:“对于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地联合作战;第
二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作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材料二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

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的讲话材料三双方认为,21世纪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对和平、发展与合作的需求增强。

中美在事关全球稳定与繁荣的众多重大问题上,拥有更加广泛的合作基础,肩负更加重要的共同责任。

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安全、繁荣而努力。

——2009年11月17日《中美联合声明》(1)材料一中美国对华政策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一点即可。

(2分)
(2)在材料二中提到的“过去的时间”里美国对华采取了哪些政策?推行这些政策的根源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当前中美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因素。

(2分)
(4)就以上探究,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请写出你的一点看法。

(1分)
24.(4分)请阐述以下历史图片间的内在联系。

要求:中心突出,史实准确,120字左右。

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
25.(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0年6月,法国投降后,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坚持抗德斗争。

1944年8月,戴高乐将军重回巴黎,主持国民政府成立。

材料二1958年,戴高乐政坛复出,当选法国总统。

在外交方面,他推行以谋求法国在国际政治中的独立自主和世界大国地位为政治目标的“戴高乐主义”,主要表现包括:撤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改变法国在联盟中对美国的从属地位,维护民族独立;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威慑力量,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缓和、谅解,合作”的关系,在东西方关系中发挥作用.积极推动中法建交;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的,法德联合为支柱的,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大欧洲联合”等;在内政方面,他主张一些重大决策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寻求民众的支持。

对于1962年的宪法修改、1962年的阿尔及利亚人民自治、1962年的埃维昂协议,以及1969年的地方改革和参议院改革,他都采取了公民投票的方式进行裁决。

正是在1969年地方改革和参议院改革的全民公决中,他的提议以52.4%的反对票被否决。

戴高乐将军忠实自己的承诺,也尊重法国人民的意愿,宣布辞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二战中法国投降,从对外政策角度看,是其对法西斯德国实行哪一政策的恶果?戴高乐将军能够重返巴黎得益于哪一重大战役的胜利?(2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二中“戴高乐主义”形成的背景与影响(分别从两个角度作答)。

(4分)
(3)综合上述问题及材料,谈谈对戴高乐的看法。

(1分)
《最新中考·2015年历史临考押题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D 2.A 3.B 4.D 5.B 6.C 7.A 8.B 9. A 10.C 11.C 12.D
13.B 14.C 15.B 16.C 17.D 18.C 19.A 20.B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7分)(1)地位:广泛传播罗马文化;是文明交流的使者。

(1分)例子:如基督教的传播;马可•波罗的旅行。

(1分)(2)新航路的开辟;(1分)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

(1分)(3)参加一战、二战;(1分);参与欧洲一体化,加入欧共体、欧盟。

(1分)(4)注重文化建设、发展软实力;和平崛起等。

(1分)
22. (5分)(1)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答出具体认识的酌情给分)(1分)(2)广东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对外通商促进了当地社会生活近代化。

(1分)(3)态度:仇视(1分)原因:思想观念落后;害怕西方文明威胁专制统治。

(1分)(4)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外来文明的传入和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政府的政策引导。

(任答两点即可,2分)
23. (7分)(1)政策:联合中国作战。

(1分)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击了大量日军,有利于减轻美国的压力。

(1分)
(2)政策:敌视政策(孤立、封锁、遏制)。

(1分)根源:国家利益,社会制度。

(1分)(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依存性加强,需要经济政治合作。

(2分)(4)是否符合国家利益;符合时代主题;等等。

(1分)
24. (4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崛起,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国等矛盾尖锐,形成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扩军备战,终于导致一战的爆发,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凡尔登绞肉机就是一例。

25. (7分)(1)绥靖政策。

诺曼底登陆。

(2)背景: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两大阵营对峙;法国国际地位衰落;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欧洲开始走向联合;亚非拉民族独立与振兴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影响:对维护法国的主权和独立,提高法国国际地位;推动欧洲联合和世界多极化发展有积极作用。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3)开放答案,要求立足史实谈看法。

如戴高乐是一个反法西斯领袖和英雄,令人敬佩;戴高乐在对外政策上坚持独立自主,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美国对法国的控制,缓解了两大阵营的紧张局势,促进了世界和平;戴高乐坚持民主,信守诺言,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戴高乐推进中法建交,是中法友好的使者等。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