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必修2 课件:2.1.1 细胞的减数分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分裂次数 染色体复制次数
一次 一次
二次 一次
同源染色体行为

数目

类型

染色体数
相同点
无联会、四 分体、分离
有联会、四分 体、分离
2 体细胞
4 有性生殖细胞
与亲代细 胞相同
比亲代细胞 减半
染色体复制一次
体细胞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精原细胞
明确几个概念 1.同源染色体
如图中A与B、C与D 2.姐妹染色单体
如图中1与2、3与4
3.非姐妹染色单体 如图中1与 4 、 2与3
4.联会 5.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如图1个中四A分与体B组=成1对一同个源四染分色体体,C与D 组成=另4条一染个色四单分体体=。2条染色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
Ⅱ前期 Ⅱ中期
Ⅱ后期 Ⅱ末期
精子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
染色体不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 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场所:卵巢(含有卵原细胞)
联会
卵细 胞的 形成 过程 图解
卵原细胞
四分体 初级卵母细胞
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பைடு நூலகம்
极 体
卵细 胞
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异同 相同点: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5.减Ⅰ末期
次 级 精 母 细 胞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
①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 ②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④分裂产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3.精子细胞须经变形才成为有受精能力精子。 卵细胞不需经过变形即有受精能力。
4.精子在睾丸中形成。卵细胞在卵巢中形成。
四、受精作用 1.概念: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细胞膜 外面出现了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 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二者的染色体会合。 3.结果: 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 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意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义 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高等动物的有性生殖细胞形成与受精作用: 高等动物(2N)
() ()

有丝分裂




受精卵(2N)




受精作用



卵细胞(N) 精子(N)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分裂起始细胞
有丝分裂 体细胞
减数分裂 原始生殖细胞
1.减Ⅰ间期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DNA分子复制和蛋白质 的合成),体积略微增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2.减Ⅰ前期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3.减Ⅰ中期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 的着丝点都附着在纺锤丝上。
4.减Ⅰ后期
1.都在性腺中进行,与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
2.染色体、DNA分子变化过程与结果完全相同。
不同点: 1.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细胞仅稍稍增大。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增大很多倍,因为 乱母细胞中贮存大量卵黄。 2.两次分裂都是均等分裂,产生四个精子细胞。
两次都是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第一节第1课时 细胞的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 从原始生殖细胞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 如:精原细胞 → 精子
特点: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
胞的减少一半。
二、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 场所: 睾丸
过程: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减 Ⅰ) → 次级精母细胞(减 Ⅱ) → 精细胞(变形)→精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