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1人民版必修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二: 思考:从《时局图》中,你能得 到什么信息? 政治上: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材料三: 思考: 1900年后中国思想界有什么新的变化? 1900年以后,在国内外掀起了出版介绍西方资本主义 的翻译著作,创办革命报刊,发行革命书籍,宣传民主
革命思想的热潮。
——《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 哪些救国主张?结果如何? (1)鸦片战争时期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林则 徐,魏源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等提出了“开眼看世 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了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 的太平天国运动,洪仁玕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 政新篇》; (3)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 未实践 西学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 戊戌变法失败 “中体西用” 和“师夷长技以自强” ; (4)19世纪60年代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898 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
资产阶级力量开始壮大,
要求建立民主政治和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
(3)思想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主观上: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和丰富的革命实践
【二看三民主义】 ——深刻领会三民主义的精髓和意义 1、三民主义的提出:
2、三民主义的内容:
内容
对应的同 盟会纲领
具体含义
以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 实现民族独立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 (民族革命) 恢复中华” 前提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 (政治革命) 核心 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核定地价,原价归主、涨价 归国,逐步实现国民共享 (社会革命) 补充和发展
民 族
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
民权 民权主义:没有规定民众的基本权利
(2)怎样才能实现?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普遍的民权,建立各革 命阶级联盟 联俄
2.三民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1905年
(1)政治上: 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 (以华制华的政策) 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成为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要求反帝
要求推翻清朝统治
(2)历史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等救亡
图存方案均未能使中国摆脱危机
(3)经济上: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一看三民主义】
——了解三民主义的概念及背景
1、三民主义的概念: 是孙中山倡导的以民族、民权、民生为主要内容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
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
——胡适
2、三民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1905年 材料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概况(1895-1911)年均 投资:687万;年均办厂:17家 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民权 主义 民生 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 政体,建立国 民政府,国民 一律平等。
平均地权。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 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 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 “耕者有其田”
合作探究 两个三民主义相同点有哪些?新三民主义怎样才能实现? (1)相同: 目的:都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作用: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民生主义: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民生
请 思 考 ︓ 三 民 主 义 有 何 局 限 性 ︖
3.评价
⑴性质: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⑵积极
①它被孙中山称为“救国主义”,描绘了振兴中华,实现
近代化的蓝图。
②它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
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 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即反映了救 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要求。) ③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仁人 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
国民党“一大”代表中,共产党员占14%。
3.内容: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旧三民主义 民族 主义 新三民主义 质的飞跃 明确反帝 强调普遍平 等的民权, 反帝与反封 建相结合 更关注农工
反对民族压迫,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 反对满洲贵族 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 的统治。 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
接受中共的主张,实行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2.提出: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通过了《中国国民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孙中山制定全新政策:
(1)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准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Leabharlann 专题主旨: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
导语分析:
20世纪的中国出现了三次巨变,孕育了三位伟人, 形成了三大理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辛亥革命和中 三民主义 孙中山 孙中山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 华民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和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社会主义建立 改革开放和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现代化建设
第1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 (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 本名孙文,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 逸仙。孙中山出生在广东香山翠亨村(今广东 中山),是中国政治家、医师、革命家、中华 民族主义者。其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 知的化名“中山樵”,之后转化成为后世常用的“孙中山” 惯称。曾任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等职,亦为三民主义思想的创建者。1925年3月12日因肝 癌在北京逝世,陵墓位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 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⑶局限 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帝主张。 ②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这是由孙中山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决定的)
这些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
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三看三民主义】 ——感悟三民主义的与时俱进 1.背景: 孙中山维护民主 共和斗争的失败 要求改变斗争策略 使孙看到了新 的斗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