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丰抗战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陆丰抗战资料
⼀、硝烟中成⽴起来的海陆丰抗⽇武装
1931年“9?18”事件,⽇军侵吞东三省;1937年“7?7”芦沟桥事变,全国⼈民
奋起向⽇宣战。
海丰在抗⽇期间,⽇军飞机多次轰炸犯境,四次登陆,⼆次侵占县城,⼈民损失
惨重。
⽇军罪⾏,罄⽵难书。
1938年1⽉初,中共地下党团结爱国青年在海城召开“海丰县青年抗敌同志会”成⽴会议,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救亡运动。
6⽉27,⼀艘⽇舰窜进汕尾港炮轰市区;29⽇,⽇机低飞汕尾上空,轰炸新港,炸死渔民4⼈;30⽇,12架⽇机向新港投弹20枚,接着100余名⽇军登陆新港,杀害群众3⼈,奸淫妇⼥多名,烧民房40间、渔船100多只,同时洗劫家畜家物。
10⽉23⽇、25⽇与11⽉2⽇,⽇机分别轮番滥炸公平和汕尾。
公平圩三次被炸死25⼈,伤9⼈,民房炸毁30多间。
物资损失不计其数。
青抗会同志,在弹⽚横飞、⼦弹如⾬之下,抢救受难同胞,⼗分勇敢,深受群众赞扬。
青抗会在党的领导下,联络“⼴东民众抗⽇⾃卫团海丰县统率委员会”领头⼈钟秀南,利⽤他的“威望”,成⽴了⼀⽀⼈民武装——海丰抗⽇⾃卫队。
全队20多⼈,郑重为中队长。
这为后来正式建⽴抗⽇武装打下基础。
1940年3⽉,曾⽣和王作尧率领的东江抗⽇游击队东移海陆丰,8⽉部队在海陆丰⼈民密切配合下安抵抗⽇前线惠东宝。
东移部队给海陆丰⼈民留下⾰命种⼦,同时留
下武装。
接着,在海丰的⼤安峒成⽴了以张建南为⾸的抗⽇队伍——惠海⾏商⾃卫队,⼜称海惠⾏商护路队。
这是⼀个特殊的部队,⾝穿国民党军服,⼼系共产党。
俗称“⽩⽪红⼼”的⼈民武装。
保护着海丰⾄归善(惠阳),即从海丰梅陇沿东都岭、⽥⼼坑和犁辕垭到
达归善多祝圩的商旅安全通⾏。
1943年12⽉2⽇,以曾⽣为司令的“⼴东⼈民抗⽇游击队东江纵队”成⽴后的第⼆年,即1945年2⽉,东纵独四⼤队到达⼤安峒,联合地⽅武装成⽴了东纵第六⽀队,⽀队长叶基,政委曾源、郑重(后)。
下辖7个⼤队,约2000多⼈。
活动于海陆丰和惠阳东部等地区,在海陆丰的主要战事,如3⽉8⽇,驻可塘⽇军⼀个排窜犯流冲圩,事前六区委获此消息,部署吴海⼤队和县救乡⼤队从南涂开往流冲渡⼝截击,发动茅铺等村群众⼿持⼟枪、⼟炮和尖串配合,并鸣锣吹⾓助战。
军民夹攻,毙敌9⼈,伤敌12名。
⼜如,惠海⾏商⾃卫队扩编六⽀海丰独⽴⼤队。
张建南任⼤队长,辖1个中队(连)120多⼈,代号“天狼”。
朱连房任连长。
从3⾄5⽉,对⽇作战5次,毙敌6⼈,俘敌1名,缴获枪3⽀,马9匹。
并反击伪军进攻多次。
保卫了⾰命根据地⼤安峒,光复了⾚
⽯圩。
1945年4⽉,海丰县抗⽇民主政府在⼤安峒成⽴,县长吴棣伍。
下辖6个区,⼈
⼝20余万。
东纵第六⽀队从1945年2⽉起,先后与⽇伪军作战近百次,歼敌497⼈。
翌年6⽉,主动部队北撤⼭东,部份疏散⾹港,⼩部份隐蔽于惠阳与海丰⼀带⼭区坚持⽃争。
东纵第六⽀队为配合纵队牵制⽇军⼤量兵⼒,积极⽀持华南抗⽇战场乃⾄全国救亡运动,对抗⽇战争和国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选⾃《⼭美⽔美家乡
美》,作者柯可)
(⼆)东江纵队第六⽀队的战⽃历程
⼀、东纵六⽀队的成⽴及发展
东纵六⽀队的成⽴,是省委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决定的。
当时在国际上主要是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
西线是苏联开始反攻。
东线是美国在太平洋出兵。
德、意、⽇法西斯侵略战争节节败退。
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处于反攻阶段。
⽽国内形势则是华东华北战场抗⽇战争⼒量⽇益壮⼤发展。
抗⽇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反攻。
处于主动战略地位。
在⼤反攻的前⼣,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华南⽇寇处于困境,但⼜想作垂死挣扎。
我党积极开展军事⽃争,到处打击敌⼈,收复了不少据点,扩⼤了⾰命根据地和游击区,军事形势越来越好,政治影响越来越⼤,群众要求解放⾃⼰越来越⼼切。
为了迎接和配合国际国内反法西斯和抗⽇战争⼤反攻,东江纵队党委根据南⽅局关于扩⼤武装,扩⼤根据地,打击敌⼈的指⽰,决定成⽴东纵五、六、七⽀队,以九连⼭为根据地,深⼊海、陆、惠、
紫平原开展武装⽃争。
东纵六⽀的前⾝是东江纵队独⽴第四⼤队,我为⼤队长,曾源任政委。
辖四个连和⼀个警卫排。
为了深⼊敌后前线,独⽴第四⼤队于1944年底由惠阳澳头轻稔⼭、多祝于1945年2⽉到达海丰的热⼭峒、⼤安峒。
不久即接东江纵队党委关于成⽴东纵六⽀的指⽰。
经⼀个星期的准备⼯作,以独⽴第四⼤队为⾻⼲,吸收惠海⾏商⾃卫队部分武装⼈员。
便在⼤安峒成⽴了东纵六⽀队。
我任⽀队长,政委郑重(原独⽴第四⼤队政委曾源同志奉命他调)。
辖三个⼤队,第⼀⼤队长韩捷、政委韩藻光;第⼆⼤队长吴海、政委黄秉;第三⼤队长张建南、政委姚⼭。
⽀队部设政治处(郭坚负责)、参谋处(黄响群负责)、后勤处和⼀个警卫排、⼀个通讯班、⼀个短枪队、⼀个卫⽣队。
东纵六⽀队成⽴时,正值海丰⼈民处于⽔深⽕热中,饱受⽇寇的摧残蹂躏,群众迫切要求解放,渴望抗⽇武装队伍的到来。
⽽当时海丰⽇寇军车薄弱,新兵多⽃志不⾼,兵⼒分散,戎备松懈。
常常三三两两出来胡作⾮为。
群众遭受极⼤的痛苦。
根据当时的军事政治情况,六⽀队为了积极开展对敌⽃争,以第⼀⼤队活动于公平、黄羌、惠阳、⾼潭、新安、布⼼及莲花⼭周围等地,第⼆⼤队活动于青坑、可塘、⾚⼭及海城和汕尾附近的⼀些地区,第三⼤队在⾚⽯、鮜门、⼩漠⼀带活动。
由于当时坚决执⾏以⼭区为根据地,⼤⼒发展平原武装⽃争的⽅针,队伍的壮⼤极为迅速。
⾄1945年5⽉,除六⽀队主⼒外,各区成⽴了救乡⾃卫
⼤队。
全部武装已发展⾄⼆千多⼈。
六⽀队的武装所以能壮⼤得这样迅速,是有以下⼏个基本因素:(⼀)海丰是⽼⾰命根据地,群众对⾰命有⼀定的认识,群众把六⽀队当作⼤⾰命时的红军⼀样看待,有的送⼦弟参军,热爱⾃⼰的军队。
(⼆)国民党对群众百般摧残与压迫,⽽⽇寇未到则闻风逃窜。
龟缩在公平、黄羌,任由⽇本⿁⼦对百姓进⾏蹂躏。
⼴⼤⼈民对国民党恨之⼊⾻,把希望寄托在共产党的⾝上。
他们深深感到只有共产党、红军才是⾃⼰救命恩⼈。
(三)我们的⼠兵都是来⾃贫苦农民群众,⽽且本地⼈多,与群众有⾎⾁相连,鱼⽔相依,是海陆丰⼈民的⼦弟兵。
(四)从地形条件看,海陆丰背⼭⾯⽔,⼭地多,有利于我们开展武装⽃争,⼠兵对地形熟悉。
我们根据这些特点,在军事⽃争上采取⼀班⼀排的⼩队活动形式,分布⾯⼴⽽⽬标⼜不容易暴露。
由于我们充分掌握了这些有利的因素,就很快控制了⼴⼤的农村。
形成⼀个包围城镇的有利局⾯。
⼆、东纵六⽀队的军事⽃争
六⽀队在海丰与敌、伪、顽⽃争进⾏了近百次的战⽃。
主要是以⼩队伍联合区救乡队消灭⼩股⽇伪军。
如青坑、联安、⾚⽯等地。
⽀队部亲⾃指挥的较⼤战⽃有⾚⽯、鮜门、⾼潭三⼤战⽃。
还有反对敌、伪、顽三位⼀体四次联合扫荡
⼤安峒的战⽃。
⾚⽯战⽃是六⽀队成⽴后不久进⾏的。
为了扩⼤根据地,控制鹅、⾚、鮜地区作为开展平原武装的据点,我们与驻⾚⽯的陆如钧部战⽃持续⼀个星期之
久,解放了⾚⽯,敌⼈伤亡很⼤。
鮜门战⽃是我军解放⾚⽯之后进⾏的。
驻鮜门的国民党顽军闻讯不战⾃逃,我军不费⼀枪⼀弹即解放了鮜门。
当天下午,顽军曾⼴聘为了争夺这个⽼巢,联合钟超武进⾏反扑。
我们部队在⽀队的亲⾃指挥下,击败了敌⼈的反攻,并乘胜追击,把曾⼴聘和钟超武部打得丢盔弃甲,逃回梅陇圩内。
⾼潭战⽃是敌、伪、顽三位⼀体的敌⼈联合进犯⼤安峒时,我们主动避开敌⼈的进攻,绕着敌⼈包围的外线由⽩马⼭经新庵奔袭钟超武的⽼巢⾼潭。
因为敌⼈的主⼒已抽往进犯⼤安峒,剩下的部队在我们包围之下不战⽽逃。
六⽀队部亲⾃指挥的还有四次反扫荡的战⽃。
抗战后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消灭我部队,夺取抗⽇的胜利果实。
公开与⽇寇、伪军联合起来,对我根据地⼤安峒进⾏残酷的扫荡。
第⼀、⼆次是在⽇寇和曾⼴聘、陆如钧、赖耀廷顽军为主,从正⾯进犯⼤安峒,都为我们所击败。
第三次是⼏个县的⽇寇,伪军顽军的联合军事进攻。
从惠阳的多祝、新庵,海丰的埔仔峒、孔⼦门、⾚⽯分五路包围⼤安峒,形成⼀个包围圈。
由于我们先获悉情报,号召群众坚壁清野,实⾏转移。
我部则转移外线,待敌⼈进⼈⼤安峒扑空后,撤退⾄中途进⾏追击。
第四次是1945年8⽉的⼀个晚上,敌、伪、顽三位⼀体的敌⼈也同样分五路进犯⼤安峒。
我们转移到⽩马⼭之后,绕莲花⼭去袭击钟超武的⽼巢⾼潭。
六⽀队整个武装⽃争时期的军事形势是:(⼀)建⽴和巩固了根据地。
当时的根据地主要有⼤安峒、埔仔峒、热⽔峒、九龙峒。
这些地区敌⼈是不敢轻易进犯的。
(⼆)扩⼤了游击区。
当时属于游击区的有青坑、可塘、⾚⽯、鮜门、梅陇、⾼潭、遮浪、⽥墘、捷胜。
在这些地区中,我们占优势的是青坑、可塘、⾚⽯、鮜门。
(三)敌占区⽇益缩⼩。
敌⼈在我军事打击下龟缩在海城、汕尾、
公平、马宫、梅陇等圩镇。
由于当时武装发展了,群众看到我们有了主⼒部队,增强了对敌⽃争的信⼼。
我们所到之处,都得到⼴⼤⼈民群众的拥护和⽀持,特别是受⽇寇和伪军践踏的地区,⼴⼤⼈民更渴望着我们。
我们的武装由根据地⼤安峒伸展到平原,民主区乡政权也⾸先在三区建⽴之后向全县发展,并且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
(选⾃《莲花⼭风云》,作者:叶基)
三、东纵第六⽀队战情
(1945年2—7⽉)
⼆⽉⼆⼗五⽇,海丰敌伪数⼗名,往海丰六区⼤化乡溪⾓⼭村抢掠物资,该村南隆商号家中财物悉被抢劫⼀空。
敌伪抢劫完毕,即强迫乡民挑货回归,当⾏⾄△处时,遭我独四⼤队及海丰⼈民抗⽇救乡队联合迎头痛击。
当场敌伪在我冲锋下惶恐⽆状,狼狈逃窜,我队连续追击⾄三时许,⽅凯旋回归。
计此次伤毙
敌伪四名,缴获长短枪数⽀,军⽤品若⼲,物资⼗余担(即交还物主)我队⽆损
失。
对⽇军作战
三⽉三⽇,汕尾敌兵⼗⼀名配轻机⼀挺,步枪⼗⽀,由⼤化⼭出动,经溪⾓⼭沙港到⽯头抢掠。
另⼀批敌兵⼆⼗⼀名配轻机⼀挺,其余步枪,经径⼝船坞到青坑圩,欲在该处召集保甲长会议。
我六⽀队闻讯即派△⼩队⼆⼗⼈,配轻机⼀挺,步枪⼗⼆⽀,配合沙港民兵打击敌⼈归路,布置停当,⽽出抚青坑之敌忽向⾚花推进。
我队员四⼈配合民兵,于敌迫近⾚花时即⾏迎击,敌据⽥蛙抵抗。
及后派出伏击⽯头村敌⼈归路之我队赶回,将敌三⾯包围,敌⼈⽆法逃脱,仍据⽥畦反抗。
我突击队勇敢跃⾄距敌⼈三⼗公尺处,以⼿榴弹轰击,卒因榴弹不响,机枪⼜发⽣障碍,战⽃坚持了三⼗分钟,闻敌⼈增援百余⼈到来,我队始从容退出战⽃。
此次战⽃听说击毙敌兵三名,伤五名。
我⽅牺牲⼆名,消耗⼦弹⼆百
四⼗七发。
三⽉五⽇,我⾚⽯⾃卫⼤队⼆⼗⼈,步枪⼗四⽀,海丰⾃卫⼤队⼆⼗⼈,步枪⼗七⽀,与敌⼆⼗⼆⼈(中、⽇⼈合参)发⽣战⽃,我毙敌⼆名,马⼀匹,俘敌⼆名,马⼋匹,军⽤品⼀批。
我⽆伤亡,只消耗⼦弹⼆百⼆⼗发。
敌四⼗余配轻机⼆挺,其余步枪,于三⽉五⽇在沙港与⾚花之间为我六⽀活虎队⼗⼆⼈、民兵⼆百余⼈截击,结果俘获敌兵⼆⼈(⼀是⽇寇,⼀台湾⼈),我⽆伤亡,消耗⼦弹三发,民兵消耗⼦弹三百余发。
三⽉⼋⽇,敌军四⼗余,配轻机⼆挺,步枪⼆⼗余⽀,由可塘向青坑推进,到各地抢掠粮⾷。
⾄流冲圩渡头附近,我六⽀某队派指导员率领⼀班七⼈据于流冲圩渡头,于渡河时在河中痛击敌寇。
后闻说敌已渡河,复派钟通同志带领轻机班前往协肋迎击,将兵⼒布置于各⼭地,并动员南⼟民兵于各据点警戎。
⼗时三⼗分,敌由流冲圩出,向南⼟民兵推进,⾄距离我阵地⼆百尺时,我即⾏射击,敌利⽤⽥畦俺护还击,坚持三⼗分之久。
敌正⾯佯攻,⽽左右迂迥我队,经我迎头痛击,使敌⿁计不得逞,此时敌已伤亡四五名,沙港、⾚花寮⼀带民兵⼜于此时赶到,在敌后⾯冲杀,敌狼狈溃退,窜⼊流冲圩渡河逃脱。
在渡河中亦为我杀伤数⼈,敌退却时留下四⼈,于河背掩护其主⼒退却,我派⼆⼩组⼈企图消灭之,因轻敌不掩护⾝体,为敌击中⽽牺牲者三⼈。
⾄下午三时三⼗分,敌仍据险顽抗,我即⾏退却。
四时,敌四⼗余⼈增援到来,我已安全返防。
此役计毙敌⼈⼋名,击伤⼗名,我⽅伤⼀名,牺牲三名(三中队长、⼀班长),民兵伤⼀名,牺牲⼀名,损失步枪、短枪各⼀,⼦弹三百⼋⼗六发。
三⽉⼗四⽇,敌寇六⼈配步枪六⽀,由南峰[輋]到九龙峒、塘背等村抡掠物遭我六⽀威武队三⼗余⼈及民众武装⼀部分伏击,敌为我包围,⽆路可⾛,只缩到⼀个⼟坑,我正待消灭他时,因民众瞭望哨误认我们增援部队为敌增援部队,故我队只得退却,敌于是逃脱,敌我均⽆伤亡,我消耗⼦弹⼀百九⼗发。
敌兵⼗余⼈(配步枪)在三⽉⼗五⽇于海丰九龙峒塘背村前为我六⽀队威武队三⼈(⼿枪⼀、余步枪)截击,敌狼狈逃窜,不敢应战。
不久敌增援⼆⼗余⼈赶到,掩护敌兵退却。
我击伤敌兵三名,我⽅⽆损失,消耗⼦弹⼆⼗五发,地
雷⼀个。
三⽉⼗七⽇,敌⼆⼗余⼈,配轻机⼀挺,其余步枪,由梅陇到⽔⼝乡抢粮,与我第六⽀队派出海丰⾃卫队三⼗⼈步枪、短枪队遭遇,⽴即发⽣战⽃,敌⼀名搜索兵被侦察员打死,其后头部队甚为慌乱,急忙登⼭,我队向之开⽕数发,敌增援⾄,⽆⽬标乱开枪,民众被击伤⼆名,我安然退出战场。
我队毙敌⼀名,外
并缴钩仔⼀⽀。
我⽆伤亡,民众伤六名,消耗⼦弹⼗四发。
四⽉⼗四⽇上午,敌四⼗三名,配炮⼀门,机枪是⼀挺,余步枪,由青坑⾄南⼟抢劫,为六⽀活虎队(五⼈、配步枪五⽀)截击,敌开炮三门,并⽤机关枪向我猛击,双⽅战⽃约三⼗分钟,我向⽯头村撤退,敌亦退⾛,双⽅均⽆伤亡,
我消耗⼦弹三⼗⼆发。
四⽉⼆⼗四⽇,敌兵⼆百余⼈,配轻机三挺,马四匹,余步枪,利⽤蒙露浓雾包围我海丰三区属埔仔峒布格村附近⼩村⼦之我六⽀镇安队⼗⼋⼈(配步枪),我队突围出,敌在该村抢掠后退回原防。
此役我伤⼏⼈,死⼀⼈,损失步枪⼀枝,⼦弹⼆⼗发,民众被牵去耕⽜⼗七头,物资⼀批。
四⽉⼆⼗七⽇下午,⽇寇⼗⼆⼈,配炮⼀门,轻机⼀挺,余步枪,于梅陇仓头到上义⼀带,遭六⽀平南队⼗五⼈(步枪⼗⼆⽀、短枪⼆⽀,后增援民兵三⼗名)伏击,结果毙敌⼀⼈,伤⼆⼈,缴获猪⼀只,蚊帐、被等数担(均交还民
众)。
我伤四名,消耗⼦弹六⼗⼆发。
⼋⽉九⽇,海丰五区⽵围北村,伍长率⼠兵三名,通译三名,降我六⽀,收缴轻机⼆、步枪三、左轮、曲尺各⼀,剌⼑⼀、⼿
榴弹五、⼦弹七百余发,重
要⽂件⼀批。
对顽⽃争
四⽉三⽇,⼤鸡六部⼀百五⼗余⼈,配轻机五挺,风机⼀架,⼿提机⼆⽀,短枪⼆⼗⽀,余步枪,⾄埔仔峒布格村抢劫,我六⽀⽣龙队六⼗余⼈(重机⼀、轻机⼀、⼿提机⼆、步枪⼆⼗⼋⽀)为保卫该村⽣命财产,给予敌⼈迎头痛击。
战⽃由上午⼗时起⾄下午⼆时半⽌,结果敌伤⼀⼈,我亦伤⼀⼈,消耗⼦弹五百
七⼗⼀发。
四⽉五⽇,我六⽀⽣龙队七⼗余⼈(配重机⼀挺、轻机⼀挺、余步枪)袭击梅陇属黄沙峒之⼤鸡六部(⼀百五⼗⼈,轻机⼀挺,汔机⼀,⼿提机⼆、短枪三⼗余⽀、余步枪),我队主⼒向敌运动时,为敌军事哨发觉,于是战⽃开始,由⼗时起⾄⼆时⽌。
敌伤⼋⼈,死六⼈,我⽆伤亡,消耗⼦弹三百余发。
四⽉五⽇晚,敌⼆百余名,配备不明,由海丰横坑开⾄⽣龙村宿营,我六⽀⽣龙队⼗⼆名(配步枪⼗⼆⽀)即往袭击,我⽤排⽕向敌射击,敌慌忙⽤机枪应战,历⼆⼗分钟,我见⽬的已达,即收队返防,敌⽅伤亡未明,我⽆伤亡,消
耗⼦弹⼆⼗四发。
四⽉⼗六⽇⼗⼀时,敌兵⼗七⼈配步枪七⽀,由埔开往青云围抢夺物资,我六⽀闻讯,即派我⽣龙队九⼈,步枪⼋⽀伏击敌⼈。
卒因我队武器不好,被敌⾛脱。
当敌退⾛时,我队即追尾⾄青云围,伤敌⼀⼈,死⼆⼈,我⽆伤亡,我缴钢帽⼆个,毡帽⼀个、⼲粮⼀包、⽶⼀包、后⽅担咸⾯⼆包、咸菜⼆桶、屐扇等⼀担(民众的、即还民众),我消耗⼦弹五⼗六发。
四⽉⼆⼗⼀⽇,六⽀⽣龙队袭击横梅⽔新圩⽼K税站、俘敌六⼈,缴步枪四⽀(勾仔⼆⽀、漏底⼆),左轮⼀⽀,⽣盐数百担,⽩⽶五百⽄,现款⼀万元,
物资⼀⼤批。
四⽉⼆⼗四⽇上午⼋时,敌寇百余⼈,配轻机⼆挺,步枪五⼗七⽀、马车九⼗三辆,在布仔凹为六⽀⽣龙队(⼈数不详)伏击,民兵牺牲⼆名,我消耗⼦
弹五百五⼗四发。
四⽉⼆⼗九⽇,六⽀先锋队⼈数⼗六名、闪电⼆名、⽣龙⼆名、⾼潭⼈民⾃卫队七名,配步枪⼗九⽀,短枪五⽀,袭击碣⽯溪⿅村反动派海陆丰守备区指挥部后⽅办事处(⼈数法官⼀、配左轮⼀⽀、排长⼀、配驳壳⼀、⼠兵六名、配
步枪六⽀,其余⼯作⼈员及反动保长等)反动派,分配给民众负责步枪⼗⽀。
结果我牺牲同志⼀名,伤⼀名,失驳壳⼀⽀。
五⽉⼗六⽇,K钟超武部三⼗余⼈,配轻机⼀、步枪⼆⼗四⽀,送×往黄羌,被我平西某队⼆⼗余⼈(配轻机⼀、⼿提机⼀、地雷⼀、步枪⼆⼗四⽀),于南岭通黄羌之⼤路上——⼩⽩⼭[朝⾯⼭]伏击,顽狼狈逃往黄羌,我队乘胜推进蛇窝沥,将该地顽军包围,并放⽕毁其驻地。
此次战⽃,顽死四、伤三。
五⽉⼆⼗⼋⽇,我平西△队⼋⼈,配短枪⼋⽀,袭击长圳K钟超武税站三名(配花机⼀、步枪⼀),结果顽军死伤各⼀,我缴花机⼀挺、步枪⼀⽀、⼦弹
五⼗⼀发,物资少许。
七⽉份,⼜,海陆惠紫守备总队钟超武部曾公开配合敌军⼀○四师团三百余⼈向
我海丰解放区进攻,卒为我击退。
————(选⾃《⼴东⾰命历史资料汇
编》)
庄⼦云:“⼈⽣天地之间,若⽩驹过隙,忽然⽽已。
”是呀,春秋置换,⽇⽉交替,这从指尖悄然划过的时光,没有⼀点声响,没有⼀刻停留,仿佛眨眼的功夫,半⽣已过。
⼈活在世上,就像暂时寄宿于尘世,当⽣命的列车驶到终点,情愿也罢,不情愿也罢,微笑也罢,苦笑也罢,都不得不向⽣命挥⼿作别。
我们⽆法挽住时光的脚步,⽆法改变⼈⽣的宿命。
但我们可以拿起⽣活的画笔,把⾃⼰的⼈⽣涂抹成⾊彩靓丽的颜⾊。
⽣命如此短暂,岂容随意挥霍!只有在该⾟勤耕耘的时候播洒汗⽔,⼀程风⾬后,⼈⽣的筐篓⾥才能装满硕果。
就算是烟花划过天空,也要留下短暂的绚烂。
只有让这仅有⼀次的⽣命丰盈充实,才不枉来尘世⾛⼀遭。
雁过留声,⼈过留名,这⼀趟⼈⽣旅程,总该留下点⼉什么!
⽣活是柴⽶油盐的平淡,也是⾏⾊匆匆的奔波。
⼀粥⼀饭来之不易,⼀丝⼀缕物⼒维艰。
前⾏的路上,有风也有⾬。
有时候,风⾬扑⾯⽽来,打在脸上,很疼,可是,我们不能向⽣活低头认输,咬⽛抹去脸上的⾬⽔,还有泪⽔,甩开脚步,接着向前。
我们需要呈现最好的⾃⼰给世界,需要许诺最好的⽣活给家⼈。
所以,⽣活再累,不能后退。
即使⽣活赐予我们⼀杯不加糖的苦咖啡,皱⼀皱眉头,也要饮下。
⼈⽣是⼀场跋涉,也是⼀场选择。
我们能抵达哪⾥,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能成为什么样的⼈,都在于我们的选择。
如果我们选择⾯朝⼤海,朝着阳光的⽅向挥⼿微笑,我们的世界必会收获⼀⽚春暖花开。
如果我们选择⼩桥流⽔,在不动声⾊的⽇⼦⾥种篱修菊,我们的世界必会收获⼀隅静谧恬淡。
选择临风起舞,我们就是岁⽉的勇者;选择临阵脱逃,我们就是⽣活的懦夫。
没有淌不过去的河,就看我们如何摆渡。
没有爬不过去的⼭,就看我们何时启程。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每⼀个不曾起舞的⽇⼦,都是对⽣命的辜负。
”让我们打开朝着晨光的那扇窗,迎阳光进来,在每⼀个⽇出东海的⽇⼦,⽆论是鲜⾐怒马少年时,还是宠辱不惊中年时,都活出⾃⼰的明媚和精彩。
时间会带来惊喜,只要我们不忘记为什么出发,不忘记以梦为马,岁⽉⼀定会对我们和颜悦⾊,前⽅也⼀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忽如寄,⽣活多苦⾟。
短暂的⽣命旅程,
别辜负时光,别辜负⾃⼰。
愿我们每⼀个⼈⾃律、阳光、勤奋,
活成⾃⼰喜欢的模样,
活成⼀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