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具有自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师角色具有自主性
教师职业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为满足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而产生和存在的,因此,教师必须按照特定社会的要求来从事教书育人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教师的角色目标是统一的、规定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没有自主性。
教师在从事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时,可以在遵照社会总体要求的前提下,自主选择达到目标的方式和途径。
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更具有课程与教学的相对自主权。
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动机、学生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享有“法理”权威。
无论是同事还是行政人员都不能妨碍这种权威。
并且,教师专业化理论认为,教师角色的自主性应该包括教师有权独立制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和行动方案等。
当然,由于教学还没有发展成为一门像医学、法律那样成熟的专业,教师所拥有的自主是有限的自主,相对的自主。
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认为,教师这一角色确实具有相对的自主性,无论是在教学设计还是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整体把握,教师都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年龄特点,自主的进行设计和组织,不能千篇一律的对待不同的学生,不要拘泥于前人所固定的模式,要进行自主的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
2.教师角色具有个体创造性
相对于社会上其他职业的从业者来说,教师角色行为表现出更为明显的个体性特点。
这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师的劳动对象指向一个个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培养下成长起来,那么,教
师就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情况,根据其个性发展的需求与水平,实行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
这种趋势在当今提倡尊重个性的时代进一步加强了。
另一方面,教师的行为方式本身也具有一种较强的个体性特征。
客观上,教师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于同行来说,都是以个人活动为主,教学成绩的提高与自身的发展主要靠个体的活动来加以完成。
主观上,按照罗狄亚的观点,教师所持的是独立的成功观,强调个人奋斗,对其他人采取不干涉主义。
因此,其工作过程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一定的个体性。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的教学更是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这一特点,小学生天真烂漫,各具特色,对于自己的各种特点不会进行过多的掩饰,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要仔细地了解每一名学生,了解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角色的个性化特点;另一方面,教师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也有这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对于教材的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等都有着不同的想法,因此,我认为教师角色具有个性化得特点。
3.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特征
教师所从事的工作上是培养人的活动。
实现这个目的,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教师人格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崇高的教师人格对于推动学生的心灵来说是无价的。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在教育
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
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可见,乌申斯基关于教师的人格论述不仅充分高度评价了教师人格的地位,而且也揭示了一个明显的事实——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特点。
教师的这一角色特征,需要教师注意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崇高人格在教育中的感化作用。
教师不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本人认为教师更主要的作用应该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但是,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教师要特别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光是用语言来说,学生所接受的内容一定有限,所以,我认为,教师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不仅要注重“言传”,还要重视“身教”
4.教师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
教师生活在多个空间里,在不同的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教育社会学研究认为,教师角色是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和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这两类角色交错、冲突而又协调共存的统一体。
在社会生活中,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社会成员享有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扮演着“学生的导师”和“公众的模范”等角色。
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学校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对教师期望的多样性,教师角色也是丰富多样的。
教师不仅要充当“教员”的角色,而且还是“领导者”、“心理保健者”、“纪律执行者”、“青少年的知己和朋友”,等等。
每一种角色对教
师都有特定的要求,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承担每一种规定的角色,就难以胜任自己的工作。
特别是在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总量急骤增长,终身学习、创新教育等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的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更是不断地提高,教师的责任随之加重,需扮演的角色自然增多,而原有的角色的内容及要求也必须不断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有所了解,而且还要抱着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角色,根据时代的变化对自身的角色进行不断地适应与调整。
5、教师角色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承担着促使儿童社会化、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传递一定的价值规范,唤醒他们对社会及个人的责任感,并且能对事实和知识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等职责。
个体教师根据自己的职责积极展开自己的工作。
但是,学生的兴趣、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的改变很难断定是哪个教师劳动的直接结果,从而使教师角色的责任表现出一定的弥散性和模糊性,并由此引发教师角色的内在冲突,即教师个人希望看到自己角色扮演的成果的需要,与他的角色扮演中许多成果的“无形性”之间的矛盾,教师很难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满足感。
对此,美国学者尼尔曾作过生动的描述:“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地感到他们的工作是一个无底洞。
比起律师或医生来,教师感到自己的工作要更多地耗损心力……因为他们的工作似乎永远不会了结,永远看不到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