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效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效实中学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一、基础知识(共27分,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 A .桑梓.(z ǐ) 倔.强(ju é) 绿.林(l ǜ) 引吭.
高歌(h áng ) B .田塍.(ch éng ) 拙.劣(zhu ō) 慰藉.(j í) 翘.
首以盼(qi áo ) C .怪癖.(p ǐ) 瞳.孔(t óng ) 悲怆.(chu àng ) 铩.
羽而归(sh ā) D .粘.贴(ni ān ) 按捺.(n à) 蛮横.(h èng ) 剥.
花生(b āo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

虽然那里也有空旷净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
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
B .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杖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
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
浪漫气息。

k*s@5%u
C .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
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

D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
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3.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
的一项是( )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 环
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毋庸 ,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③象征主义经常用 难解的语言和形象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
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借以暗示这种虚幻的“另一世界”。

④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 ,与黄庭坚、蔡襄、米芾并
称为“宋代四大家”。

A .遏制 质疑 艰涩 别具一格
B .遏制 置疑 晦涩 独树一帜
C .遏止 质疑 晦涩 独树一帜
D .遏止 置疑 艰涩 别具一格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
的一项是( ) A .老人粗糙的双手摩挲着泛黄的相册,仿佛在回首“文革”中他那一代人的峥.
嵘岁月...。

B .笔和阳光在纸上势不两立....
地注视着我,陷我于深深的两难;留下阳光吧, 心灵深处在反复呼唤。

C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无时无刻....
惦念着正在远 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D .只要我认真的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捉襟见肘....
的傻 二O 一三学年度
第 一 学 期
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5. 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小说的基本特征,是通过精心构思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
和社会生活。

B.数据显示,我国的教育投入不但略低于博茨瓦纳等某些不发达国家,而且
比不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甚至还达不到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

C.《中国好声音》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享受舞
台,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勇于追求。

D.中国知识产权人起诉日本电视台侵权中国电视剧一案启动赔偿诉讼程序,
这是中国对日本发起知识产权诉讼的第一起案件。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
..的一项是( ) k*s@5%u
A.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等,一般而言,一首词的创作遵照调有定格、
句有定数、字有定声的原则。

按风格来分,词可分为婉约词和豪放词两大类。

如苏
轼、辛弃疾、柳永三人,就是宋代豪放词的创作大家。

B.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道
济天下之溺”。

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他七位分别为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
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

C.赋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讲究辞采、体物铺陈的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
之间。

其主要特点在于:语句上以四六句为主,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D.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作家。

是中国五四时期著名文学团体“创造
社”的发起人和中坚力量。

代表作品有《沉沦》《屐痕处处》《马桥词典》等。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
..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小.学而大遗
C.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D.箕.踞而遨
8.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
..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客有吹洞箫者
D.凌万顷之茫然
9. 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
..的一项是( )
A.輮以为
..轮
B.古之学者
..必有师
C.望美人
..兮天一方k*s@5%u
D.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k*s@5%u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12分)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

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

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

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很便
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

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

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

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

青菜摊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

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

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

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

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10. 第一段文字写了北平哪两个特点,重点是哪个?(2分)

11. 第一段括号内应填“花草儿”还是“草花儿”?至少说出两个理由。

(4分)

12. 第一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花菜果子?至少写出两种并举例说明。

(3分)

13. 作者笔下的花菜果子寄托了怎样的审美趣味及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17题。

(16分)
庄子的草帽
陈所巨
庄子在濠上观鱼,正是初夏,阳光强烈,他戴着一顶宽边的草帽。

他那顶草帽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不是两淮平原上农人们惯常戴的那种金黄色的麦秸草帽,而是青色的,由蒲草编成的,显得格外的招眼和时髦。

他的朋友惠子也戴着草帽,是很平常的那种。

他们俩相互看了一眼,都笑了笑,相互也都明白对方笑的含义:庄子想说他的朋友像个稻草人,惠子觉得庄子像只刚从草丛中钻出来的绿冠草鸡。

接着他们就看那濠中的鱼,看得很投入,庄子情不自禁地说:哎呀,鱼真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庄子看了惠子一眼,说道: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
庄子和他的朋友都是极为散淡的人,他们压根儿没想到,就是那几句简单的对话,竟然在几千年后,还被人们背诵,作为构筑他们思想框架的主要材料。

要是他们知道了,肯定会大笑不止。

就庄子这个人而言,应该留下来的倒不是只言片语的对话和杂感,而是那顶青青的蒲草编的草帽。

因为他真正的思想在那上面,在每一根蒲草的纤维上面。

庄子喜欢躺在草地上睡觉,尤其是在容易惹人困倦的夏天。

他放松自己,仰面向天地躺着,将草帽罩在脸上,舒坦而惬意。

他听得见泥土的声音,草的声音,炊烟的声音,狗和女人的声音,以及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发出的微弱的声音。

他闻得见天的气味,云的气味,泥土和草丛中看不见的虫子的气味和南风从淮河带来的水的气味。

这些声音和气味缓缓地带着他进入梦乡。

他的梦很茂盛,像那些茂盛的野草。

庄周梦蝶就是这时候的产物,野草一样的产物。

一个象征的童话,一片错乱的思想的树林,一只真正的比车轮还大的蝴蝶,让人们吃惊,也把庄子弄糊涂了。

但他这个人的特点就是沉得住气,糊涂就糊涂吧,糊涂总比不糊涂好。

正是那个糊涂的梦让他名声大震,成为贯穿历史的思想界的明星。

而历史和人们并不知道,那个梦正是随着他的鼾声,留在那顶蒲草帽上的。

睡醒之后,庄子什么都不记得,回到家里,才发现有个梦粘在草帽上,他便将那梦收拾,刻写在竹简上。

这当然是几千年前的事,现在庄子还在那地方,就是他曾经观鱼、做梦的后来叫蒙城的地方。

庄子祠与其说是他的香火祭祠,不如说是他精神和思想的庄园。

鱼和蝴蝶好像还在各
自的状态之中,但此鱼非彼鱼,此蝶亦非彼蝶,都是些后来的变种!庄子还是那样,悠闲散淡,梦幻而多思。

他当然是以雕塑的方式出现的,一张稍稍苍白而修长的脸,手臂和腿较长,服装似乎有点儿不伦不类。

但他确实是庄子,是那个用绿色的蒲草帽遮着脸,躺在草地上睡觉和做梦的人。

他的悠闲散淡的人生方式,甚至让女人也不敢走得太近。

庄子端坐着,膝盖齐齐地并拢,双手搁在上面,旁边好像还有一柄葵扇。

我发现少了件东西,是草帽。

草帽是乡野里的东西,民间的东西,也就是说是庄子那时候作为散淡文人的东西。

后来他成为圣哲,人们便顺理成章地认为应该与那顶粗糙的蒲草帽无缘了。

人们往往爱犯这类错误,往往以想当然代替本质。

其实,就在淮河两岸,以及更多的地方,那种蒲草帽已经很多了,庄子因此有些高兴,因为蒲草帽罩着的那些头脑里,多多少少都有些活着的鱼和蝴蝶。

时间改变了许多东西,而草帽的功能没有改变,有些人戴在头上遮太阳,有些人拿在手里扇风,有些人垫在屁股下面坐在土坎上……
蒲草帽依然是青色的,像大平原上青青碧碧的草,也像一只只孵化原始思想的青色鸟窝。

(选自《华人优秀散文精选》,有删改)
14. 钱钟书先生说:“史家追述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时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

”本文开篇以目击现场的方式再现了濠上观鱼的情景,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2分)

15. 本文多次提到庄子悠闲散淡的人生方式,阅读全文,说说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3分)

16. 结合原文内容,理解主旨,揣摩句意。

(5分)
(1)“蒲草帽”在本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2分)

(2)“蒲草帽依然是青色的,像大平原上青青碧碧的草,也像一只只孵化原始思想的青色鸟窝。

”本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3分)

17. 时下,很多人在忙碌之余投身自然,亲近自然,放松心情。

你认为他们与庄子的悠闲散淡是否相同?结合作者对庄子的理解,作简要分析。

(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35分,选择题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8—20题。

(12分)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1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居是州,恒.惴栗恒:常常。

B. 日与其徒.上高山徒:徒弟。

C.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D.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际:交会。

1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B. 不知日之.入/固一世之.雄也
C.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醉则.更相枕以卧
D.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游于是乎.始
2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4分)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1—25题(18分)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
..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2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亭以雨名,志.喜也志:标志。

B.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适:恰好
C. 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炽:强盛
D. 今天不遗.斯民遗:遗弃
2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故为之文以.志
B.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引流种树,以为
..轮
..休息之所/木植中绳,輮以为
2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文记述喜雨亭命名缘于当地遇旱喜逢大雨,而恰逢该亭落成,表达了作者与民同忧同乐的感情。

B. 本文开篇引经据典,借古代周公、汉武、叔孙等历史名人的史实说明以“雨”
命名的习俗古已有之。

C. 文章说明了雨水对于百姓生活、社会安定、乃至官吏安逸都有直接的关系,
表现了作者重农和富民的思想。

D. 文章开头开门见山,劈首破题,继而述说亭以雨名的经过,最后以歌作结,
首尾贺合。

2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3分)

(2)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3分)

25.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分)
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第26—27题。

(5分)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③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④树烟。

注:①宗一:柳宗元的从弟,元和十一年春,自柳州赴江陵。

②桂岭: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

③洞庭:在柳州至江陵途中。

④郢: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

26. 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3分)

27. 第三联中两处比喻各有何妙处?(2分)

四、名句默写(10分)
2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0分)
(1)曾记否,▲,浪遏飞舟?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荀子《劝学》)
(3)▲,▲,▲,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4)▲,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5)▲,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五、附加题(10分,对半折入总分)
29. 选择合适的诗句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只填序号)(4分)。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0.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奥尔多·利奥波德听到狼嗥后,他这样写道:
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

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他先是对狼嗥作富有诗意地描写,然后把深刻的生态忧虑杂糅在这声狼嗥中,给人灵魂的震撼。

试想一下,当你面对荒野中的一棵草、一株树、一窝蚂蚁、一群飞鸟……你会有怎样的启示?请你模仿奥尔多·利奥波德的笔法,写一写这些启示。

要求:运用描写、议论两种表达方式;描写要生动形象,议论要准确有力;语言凝练,不少于80字,不超过150字。

(6分)

命题、校对:高一语文备课组
宁波效实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参考答案 1.C(A绿林lù;B慰藉jiè;D粘贴zhān)
2.C(A静寂;B仗着;D地濒)
3.B(“遏制”侧重于控制;“遏止”侧重于使停止。

“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用于否定,常用“无庸置疑”“毋庸置疑”等。

“艰涩”侧重指文辞不流畅,难懂;“晦涩”侧重指作品含意隐晦不明,难以把握。

“独树一帜”为与众不同,另成一家;“别具一格”只是说另有一种风格。


4.B(A“峥嵘”比喻才气品格超越寻常,与“文革”背景不符,此处应为“岁月蹉跎”;C“无时无刻”造成句意相反,此处应为“时时刻刻”;D“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此处应为“入不敷出”。

)k*s@5%u
5.D(A“塑造”与“社会生活”搭配不当;B句语序不当,递进关系颠倒,应为“不但达不到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而且比不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甚至还略低于博茨瓦纳等某些不发达国家”;C“成就自我”与“是否相信梦想”,两面对一面)
6.C(A柳永为豪放派词人有误;B范仲淹应为曾巩;D《马桥词典》为韩少功作品。

) 7.B(B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其余均为名词活用作状语。


8.B(B为宾语前置;其余均为定语后置,其中D项“之”也有解释为结构助词“的”的说法。


9.D(A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B古义“从师学习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C古义“圣主”或“圣主贤臣的美政理想”今义“美丽女子”;D古今均为“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10. 书多古物多、花多菜多果子多,重点是花多菜多果子多。

(2分)
11. 应填“草花儿”,原因:花草儿是花儿和草儿,草花儿是指花,草花儿符合文意;草花儿的称谓可以暗示花儿便宜可以多养;草花儿的称呼虽价贱却反而见其非同一般的喜爱的情感。

(4分)
12. 手法有:比喻,“红红绿绿有诗一般的美丽;拟人和对比,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排比,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

(3分)
13.虽清贫但热爱平凡有趣的生活,有一种平民意识;亲近自然;对花菜果子的喜爱就是对北平的热爱,对故乡的眷恋。

(3分)
14. ①这种方式将读者引入到庄子与惠子的对话现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1分)
②引出下文对草帽内涵的理解。

(1分) k*s@5%u
15. 庄子戴着青色的、蒲草编织的草帽;(1分)庄子与惠子在濠上观鱼;(1分)庄子在草地上自由地睡觉、自由地做梦。

(1分)
16. (1)象征了庄子悠闲散淡、梦幻多思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庄子自由精神的内核。

(2分)
(2)比喻。

(1分)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庄子思想的本质特点,生动地体现了庄子思想的生命力,并揭示了它是孕育自由精神的温床。

(2分)
17. 外在的表现方式有相似之处,但实质是不同的。

(2分)现在人们亲近自然是为了休闲,是把它作为一种放松身心的手段;(2分)而庄子的悠闲散淡体现了他对有乡野和民间特质的自由思想的追求,是种生命状态,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格写照,是庄子自由灵魂的外化。

(2分)(意思对即可)
18. B(徒:随从。


19. C(A表修饰/表转折 B取独/的 C连词,就,便 D相当于“然”,……的样子/句中语气词)
20(1)我原以为凡是这一州的不同常态的山水(或译为“凡是这一州的山水有不同常态的”),都已被我游览了(或译为“都为我享有了”),却不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独特。

(2)这以后才知道这座山独特卓立,不和小土堆同类。

21. A(A志:记述)k*s@5%u
22. D(A介词,用/连词,来; B连词,表顺承,才/连词,表转折,竟然;C 介词,在/介词,比)
23. B 以“雨”命名的习俗说法错误。

24.(1)喜庆虽有大小不同,但用它来表示“不忘”的用意是一样的.
(2)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做棉衣;假使上天下宝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粮食。

25. 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26.远谪异乡,报国无门;经年投荒,历尽劫难;兄弟离别,形单影只。

(3分,一点1 分)
27. 前一比喻,描写自己所处之地,獐气弥漫,乌云似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处境的险恶;后一比喻,想象宗一行经洞庭之时,春色已尽,水天相接,含蓄地表达了天涯阻隔之情。

(各1分)
28. 名句默写答案略
29. ③②①④
30. 答案略
文言文参考翻译: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

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

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

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k*s@5%u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

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

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

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

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我开酒宴于亭子里,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