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公开课教案第【1】篇〗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例9
【课程标准描述】
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
【学习目标】
1. 借助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培养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2. 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3. 在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学习重点】
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借助计算器计算,关注学生是否能利用计算器进行观察。
以评价目标1。
2.通过借助计算器计算,关注学生是否能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
以评价目标2。
3.通过借助计算器计算,关注学生是否体会到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以评价目标
【学习过程】
1.情境引入
(一)小组合作,使用计算器。
现在老师给出一个表格,请根据内容用计算器算一算。
你能发现规律吗?(评价目标1 )
(二)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每组请两个同学来汇报他们的最终计算结果。
师:看了以上的结果,大家有什么感受。
师:同学们最终的答案都是一样的,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
生:有。
(评价目标2 )
2.探索新知
(一)探索规律
(课件出示例题:)
1÷11=
2÷11=
3÷11=
4÷11=
5÷11=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指名汇报结果。
1÷11=0.0909
2÷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
师:观察计算出来的结果,分组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汇报结果: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二)尝试应用规律
你能不用计算,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后几题的商吗?学生尝试写出后几题的商。
指名汇报计算结果。
6÷11=0.5454
7÷11=0.6363
8÷11=0.7272
9÷11=0.8181
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出这几道题的商呢?让学生说出自己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三)验证规律
学生用计算器验证规律。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 巩固提升
(一)第35页做一做
3×7 =(21)
3.3×6.7 =(22.11)
3.33×66.7 =(222.111)
3.333×666.7 =(2222.1111)
3.3333×6666.7 =(22222.11111)
3.33333×66666.7 =(222222.111111)
(二)课件出示练习题,用计算器计算前3题,直接写出后3题的结果。
1234.5679×9=
1234.5679×18=
1234.5679×27=
1234.5679×36=
1234.5679×45=
1234.5679×54=
学生独立填写结果。
指名汇报结果。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234.5679×27=33333.3333
1234.5679×36=44444.4444
1234.5679×45=55555.5555
1234.5679×54=66666.6666
(三)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填出得数。
6×7=42
6.6×6.7=44.22
6.66×66.7=
6.666×666.7=
6.6666×6666.7=
6.66666×66666.7=
学生先独立观察,发现规律后填出结果。
6×7=42
6.6×6.7=44.22
6.66×66.7=444.222
6.666×666.7=4444.2222
6.6666×6666.7=44444.22222
6.66666×66666.7=444444.222222
4.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这节课上,我学会了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评价目标3 )【学习目标检测】
1.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460×0.008=(3.68)
4.6×0.8=(3.68)
0.46×8=(3.68)
0.046×80=(3.68)
0.0046×800=(3.68)
2.用你找到的规律直接写出得数,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122÷34=33
111222÷334=333
11112222÷3334=
1111122222÷33334=
3.用计算器计算出前几题,找出规律,再用找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面的答案。
5×9= 45
55×99= 5445
555×999=
5555×9999=
55555×99999=
555555×999999=
5555555×9999999=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公开课教案第【2】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设计
课题: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教材P35例9及练习八第10~1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方法:计算、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
教学准备:师:计算器、多媒体。
生: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比一比谁算得快。
32.47÷15= 63.79÷5.2=
学生自主计算并订正结果。
2.教师引入:在计算这些题目时,同学们是不是感到很麻烦?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
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一些规律呢!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35页例9例题。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订正答案:
1÷11=0.0909… 2÷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师小结:这些都是循环小数。
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引导学生按规律写结果: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了规律。
现在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题)
6÷11= 7÷11= 8÷11= 9÷1l=
学生汇报得出的结果。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
(根据1÷11,2÷11……5÷11的结果得出的规律来写商的。
)
3.检验:同学们写出的规律对不对?用计算器来检验一下。
学生自主验证计算结果,与自己得出的结果作比较。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四个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有什么规律。
规律:第一个因数的整数部分与第二个因数的小数部分不变,第一个因数的小数部分与第二个因数的整数部分有变化而且数位相同。
因数有几位数,积的整数部分就有几个2,小数部分就有几个1,再根据规律试着写出后两题的积。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2题。
利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并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规律: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是9的几倍,积的整数部分就有5个几,小数部分万分位是O,其余的数都是9的那个倍数。
3.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3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规律,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得数,最后用计算器验算。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
1.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又很精确。
2.观察得到规律,不用计算器也能很快得出结果。
作业:
一、先用计算器计算前面3题,仔细观察,再试着写出后面的得
数。
(保留6位小数)
1÷7= 2÷7=
3÷7= 4÷7=
5÷7= 6÷7=
二、根据规律不计算直接写得数。
5×5=25
15×15=225
25×25=625
35×35=
45×45=
55×55=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计算器:省时、省力、精确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学案)
班级小组名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能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2、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学习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发现规律。
课前游戏体验。
阅读课本38页的《什么是数字黑洞》,并亲自体验数字黑洞。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11= 2÷11= 3÷11=
4÷11= 5÷11= 6÷11=
观察上面6道算式,说出你发现的规律。
3、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再交流。
7÷11= 8÷11= 9÷11=
4、及时练习: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并找出规律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2)课本35页的‘做一做’。
用计算器计算前4道,试着写出后两道的积。
3 × 7 =()
3.3 × 6.7 =()
3.33 × 66.7 =()
3.333 × 666.7 =()
3.3333 × 6666.7 =()
3.33333 × 66666.7 =()
二、达标检测
〈一〉、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就在后面
的括号里打上“√”
1÷6() 3÷8() 10÷56()
3.8÷5.4() 5.5÷9() 6.6÷1.8()
〈二〉、解决问题
1、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以前,火车用轮渡过江要1.25小时,大桥建成通车后,过江只要0.28小时。
过去过江用的时间是现在过江用的时间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4.5千米,30天完成,实际每天的工作效率是原计划的1.2倍,。
完成这项任务,实际需要多少天?
3、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城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是货车速度的1.5倍。
甲乙两城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4、小明在做练习题是,不小心把一个数除以3.2计算成乘3.2,结果是204.8,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四、整理学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公开课教案第【3】篇〗
设计说明
1.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一节课如何开头也没有固定的方法。
由于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开头也不会相同。
本节课直接拿出计算器,开门见山,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使学生在新课开始就明确了学习目标,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2.注重开展自主学习。
别人说十遍不如自己做一遍,学生亲手操作演示的东西,由于有切身实践,往往体会深刻,有助于激发悟性,增强思维力度。
缘于上述原因,在每个板块的活动中,都积极为学生主动尝试、交流、讨论等创造条件,为学生探索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交流中发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交流、总结、应用的过程,层层深入,让学生感受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乐趣,这样才会使课堂生动有趣。
此外还重视方法的总结,在学生会用规律写商后,让学生回顾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试着总结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计算器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今天的新课,我们请来了一位特别的“朋友”(计算器),有了它,我们的计算既快捷又准确,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发现规律。
接下来我们就利用计算器一起来探索数学中的奥秘吧!(板
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通过利用计算器的好处,让学生带着“特殊功能”这个疑问进入新课。
⊙合作探究,总结规律
1.建立猜想。
出示例9中的前两题:1÷11 2÷11
(1)使用计算器。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1÷11的结果。
(2)根据结果猜想。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已经得出1÷11=0.0909…,如果在这道除法算式中,除数11不变,被除数乘2,得到的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提出猜想:0.0909…×2=0.1818…,因为除数11不变,被除数1扩大到了原来的2倍,得到的商也应该扩大到原来的2倍。
2.验证猜想。
(1)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2÷11的商,验证猜想。
(2)引导学生举例进一步验证猜想。
猜想:
①商是循环小数;
②2÷11的结果是1÷11的结果的2倍……
出示3÷11、4÷11、5÷11,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这几题的商,并用计算器验证。
3.总结规律,运用规律。
(1)观察各商的特点,寻找规律。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
生1:除数不变,被除数与第一题相比分别扩大到原来的2~5倍,商与第一题相比也相应地扩大到原来的2~5倍。
生2:商都是循环小数,整数部分都为0。
生3: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2)运用规律。
请学生根据探究出的规律写出例9中后四题的商。
4.总结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用计算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