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不同时段抑郁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后不同时段抑郁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段抑郁与认知功能存在的关联性。

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东港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收治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共86例,72h后对所选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得分大于8的4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予以常规治疗同时辅以抗抑郁治疗,对照组23例仅做常规治疗。

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行HAMD及筛查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等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均值为(10.2±4.3)分,MOCA得分均值为(24.2±3.1)分;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均值为(10.8±3.9)分,MOCA得分均值为(24.6±2.9)分;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均值为(6.2±2.3)分,MOCA量表得分均值为(28.4±4.1)分;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均值为(10.4±3.0)分,MOCA量表得分均值为(25.9±3.9)分;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患者脑卒中发生后抑郁情绪对预后认知功能具有一定影响,积极有效抗抑郁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标签:脑卒中;抑郁;认知功能;相关性
刘静波[1]等研究报道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长率达12.18%,中国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

脑卒中后抑郁及认知障碍均为临床常见并发症,但二者是否存在因果关联,仍是医学界研究的课题。

本文选取近年本院收治的首次脑卒中发作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东港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收治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共86例,72h后对所选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得分大于8的4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波动在41~85岁,平均年龄为(60.2±10.4)岁,发病时间1~7d,平均(5.3±
2.0)d;观察组23例中,男性9例,女性14例,年龄波动在44~84岁,平均年龄为(59.2±9.8)岁,发病时间2~7d,平均(4.9±1.8)d;对照组23例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波动在41~85岁,平均年龄为(57.9±21.2)岁,发病时间1~7d,平均(4.7±1.7)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参照李晓平[2]等脑卒中后患者抑郁评价标准:患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同时具备以下几点内容中至少4条:①对事情和周边人、物提不起兴趣;
②经常感到疲惫不堪没有精神;③精神状态呆滞或暴躁易怒;④时常顾影自怜唉声叹气,频繁自责;⑤缺乏独立思考能力;⑥常常有轻生的念头或举动;⑦很难入睡或即便入睡很容易清醒;⑧体重断时间内下降很多;⑨夫妻生活不和谐,明显缺乏性欲。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抗抑郁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行HAMD及筛查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进行对比。

其中HAMD及MOCA量表均由科室内经培训合格后同一医师完成,确保结果一致性。

1.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的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

应用X2和t检验进行统计。

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等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均值为(10.2±4.3)分,MOCA 得分均值为(24.2±3.1)分;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均值为(10.8±3.9)分,MOCA 得分均值为(24.6±2.9)分;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均值为(6.2±2.3)分,MOCA量表得分均值为(28.4±4.1)分;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均值为(10.4±3.0)分,MOCA量表得分均值为(25.9±3.9)分;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患抑郁的几率高达20%?郯60%以上。

而大多数患者同时伴有认知功能受损,严重干扰患者日常生活,临证多年笔者发现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联。

刘萍[3]等研究认为脑卒中抑郁的发病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可能因为患者发病后部分功能障碍,对突发身体状况表示难以接受,遂出现抑郁继而对自身经济产生一定担忧,对社会和生活感到压力过大,因此对以后的康复训练产生一定不配合甚至抵触心理,这一定程度影响认知功能的恢复。

王晶[4]等研究怀疑二者可能存在某种共同的生物学作用机制,二者在脑部受损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本文选取46例患有脑卒中抑郁患者,分组对照治疗后,采用辅助抗抑郁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中,HADM及MOCA量表得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康健[5]等研究结论相符。

综上可见脑卒中后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确存在一定相关性,临床上积极治疗的同时,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排解患者抑郁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静波.脑卒中后患者抑郁与认知损害的交互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15,(1):113-115.
[2]李晓平.血管性认知障碍与卒中后抑郁交互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4.
[3]刘萍.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9):1006-1008.
[4]王晶,胡风云,李莉等.认知障碍与卒中后抑郁相互关系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2):116-120.
[5]康健.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编辑/王海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