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池子与河流》一等奖创新教案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池子与河流》一等奖创新教案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和教学反思
《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池塘与河流的不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并积累生词。

4.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文章中生词的含义。

2. 理解文章中池塘和河流的特点。

3. 学习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三、教学方法
1. 课前预习。

2. 听读教学。

3. 记录重点内容。

4. 分组讨论。

5. 呈现汇报。

四、教学准备
1. 教具:投影仪、教师版PPT、黑板、白板、笔。

2. 教材:小学语文3 年级下册《池子与河流》。

3. 其他:收音机、图片、生词表。

五、教学过程详细
1.引入( 3-5 分钟)
教师请学生观察湖泊周围的环境,并询问他们对湖泊的看法。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张图表,比较湖泊和河流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教师鼓励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他们的自然环境,明确一些池塘和河流的特点。

并告诉他们文章中将介绍这两个地方的区别。

2.阅读理解( 15-20 分钟)
教师播放故事的录音,语速要适中,并重复播放。

学生在听故事时可跟读。

教师鼓励学生在听故事后回答问题,以增强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问题包括:
池子与河流有什么不同?
池子里长什么样的水生生物?
为什么人们喜欢在池子里钓鱼?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和表格术语。

3.词汇练习( 10-15 分钟)
教师再次向学生颁发生词表,并让学生找到课文中的生词并解释它们的含义。

老师可以使用幻灯片或黑板来列出生词。

下面是一些生词及其释义:
鲇鱼:是一种较大的淡水鱼类,主要生活在池塘和湖泊中。

鳖:一种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爬行动物,长有一种硬质的外壳,之处鳖类。

4.小组讨论( 10-15 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

每个小组要选择一个问题,然后展开讨论。

小组要互相分享他们的结果。

例如,问题可以是:
池子和河流都需要保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走来走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建议,鼓励他们思考如何保护和照护他们的自然环境。

5.呈现汇报与总结( 5-8 分钟)
小组汇报完毕,教师要求一名学生概括总结他们研究的池塘和河流。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更加了解池塘和河流,并知道人们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同时,本课也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知识和知识储备。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还发现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池塘,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