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长春市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检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长春市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位父亲与他5岁的儿子磊磊一起上楼回家,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爬相同的楼梯,儿子体重小做的功少
B.爬相同的楼梯,父亲体重大做的功多
C.爬相同的楼梯,儿子比父亲先到达,儿子的功率一定大
D.爬相同的楼梯, 父亲比儿子先到达,父亲的功率一定大
【答案】C
【解析】
(1)因为父亲的体重大小儿子的体重,两人上楼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W=Gh可知,父亲做的功多,故AB正确.
(2)爬相同的楼梯,儿子比父亲先到达,儿子做功比父亲少,儿子又比父亲用时间短,根
据公式P=W t
可知,不能判断儿子的功率一定大,故C错误.
(3)爬相同的楼梯,父亲比儿子先到达,父亲比儿子做功多,时间又短,根据公式P=W t
可知,父亲的功率一定大,故D正确.
故选C.
2.如图所示,用沿斜面向上不同的力,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大小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点A,己知AB>AC,如果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

则:[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0,所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拉力在两斜面上做功相同,即W1 =W2,又因为AB>AC,且速度相同,由v=s/t知道,运动时间是t1>t2;由P=W/t知道,拉力沿AC运动时拉力做功的功率较大,即P1<P2,综上所述,只
有C 正确,故选C 。

3.如图是一个光滑的轨道.某小球从轨道的O 点出发,由静止开始下滑,小球始终没有离开轨道,你认为小球最远可以运动到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实验中,由于轨道是光滑的,没有摩擦力,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故小球从O 点由静止释放,始终没有离开轨道,最远可以滚到与O 点等高的c 点,故选C 。

4.体重相同的小明和小华进行搬砖比赛,他们分别将20块相同的砖从同一栋楼的一楼搬到三楼,小明两次搬完,小华三次搬完,比较他们在此过程中所做总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他们做功一样多
B .小明做功多一些
C .小华做
功多一些 D .小明的功率大一些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于砖的重力相等,楼层高度相等,根据22220m /801600s v t s s m ==⨯=可知,小明和小华克服砖的重力所做的功相等;小明和小华的体重相等,楼层高度相等,小明两次搬完,小华三次搬完,所以在搬砖的过程中,小华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多;小华所做总功比小明所做的总功多,由于无法比较小明和小华做功时间的多少,根据W
P t
=可知,无法比较小明和小华的功率大小;故C 符合题意.
5.如图,在同样的水平面上,两人分别去推静止在水平面上重100N 的同一课桌.小芳用10N 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 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用20N 的水平推力,课桌在水平面上也做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芳推课桌时,推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B .小明推课桌时,课桌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C .小芳推课桌时,课桌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0N
D.小明推课桌时,课桌沿水平面也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
【解析】
小芳用10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芳推课桌时,推力做功的功率P=Fv=10N×2m/s=20W,故A正确.
根据小芳用10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课桌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课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推力相等,即f=F=10N;小明推课桌时,课桌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10N,故B错误.小芳推课桌时,课桌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摩擦力为10N,故C错误.
小明推课桌时,推力大于摩擦力,课桌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
答案为A.
6.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向上提箱子提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B.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
D.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人向上提箱子提不动,箱子受到向上的拉力,但箱子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故A正确;
B、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拉力方向向上,箱子也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手的拉力对箱子做了功;故B错误;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在所受重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重力对汽车没有做功,故C错误;
D、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向下,乘客也向下移动了距离,所以重力对乘客做了功;故D错误;
故选:A。

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攀岩比赛,他们做的功W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规定做功最快的获胜,则最后胜出的一定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
【解析】
【详解】
在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也就是做功越快。

由图像知,当时间相同时,甲做
功最多,所以由公式
W
P
t
知,甲功率最大,做功最快。

故A符合题意。

8.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轻质弹簧至图甲所示位置,松手后,木块最终停止在图乙所示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被压缩过程中,长度变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
B.木块被弹簧弹离后的瞬间,如果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木块将立即停止不动
C.木块从被弹簧弹离至停止前的过程中,速度减小,縻擦力不变
D.图乙中,木块受到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弹簧被压缩过程中,长度变短,形变变大,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故A错误;B.木块被弹簧弹离的瞬间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木块从被弹簧弹离至最终静止的过程中,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所以摩擦力的大小是不变的,故C正确;
D.木块受到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9.铁路提速要解决许多具体的技术问题,其中提高机车牵引力的功率是一个重要问题.已知匀速行驶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列车要提速,就必须研制出更大功率的机车.那么当列车分别以20m/s 和36km/h 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机车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
A.2:1 B.5:9 C.16:1 D.8:1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当机车匀速前进时,处于平衡状态,机车的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到牵引力和阻力的关系,根据公式P=Fv得到机车牵引力的功率之比。

【详解】
已知列车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f=kv2,
当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到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f=kv2,功率公式P=Fv=kv3,
当列车分别以20m/s和36km/h=10m/s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机车牵引力的功率之比。

故选D。

10.如图是滑雪运动员收起雪杖后从高处滑下的情景,对此过程
A.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也增大
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C.运动员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D.运动员弓着腰,是为了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惯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大,高度不断变小,所以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
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由于要克服摩擦做功,有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故B错误;
C.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所以,运动员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故C正确;
D.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加稳度,不能改变惯性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11.如甲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次木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C.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由图像可知两次均为正比函数,故选项A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次运动时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故摩擦力一样大,选项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因两次移动距离相同,两次拉力大小相同,故两次对木块做功相同,选项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公式P=Fv可得;拉力大小相同时,速度大小不同,两次做功功率不同;选项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12.下列事件中,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A.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
B.将重物从一楼扛到二楼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保持不动
D.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行
【答案】B
【解析】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对汽车有力的作用,但汽车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不做功,故A不合题意;将重物从一楼扛到二楼,重物在提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做了功,故B符合题意;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站着不动,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故C不合题意;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行,力与距离的方向互相垂直,所以不做功.故D不合题意;故应选B。

13.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

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F 1=F 2 P 1>P 2
B .F 1=F 2 P 1<P 2
C .F 1>F 2 P 1>P 2
D .F 1<F 2 P 1>P 2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图象甲可知,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 甲=
s t 甲甲=4m 2s
=2m/s ;由v -t 图象乙可知,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 乙=4m/s ;因为两次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推力都等于摩擦力,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 1=F 2。

已知v 甲<v 乙,由P =
W Fs t t
==Fv 可得,两次推力的功率P 1<P 2。

14.一位初中生用30s 从坡底爬上了9m 高的山坡.他爬坡时的功率与下列哪一个最接近(
)
A .几瓦
B .十几瓦
C .一百多瓦
D .一千多瓦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 ,体重约500N 左右,山坡的高度为9m .登楼的功率:
500N 9m
150W 30s
W Gh P t t ⨯=
===, 可见,他爬坡时的功率与C 选项最接近; 故选C 。

15.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汽车在第10s 时已行驶了150m ,速度达到了20m/s ,随后匀速前进,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始终为2000N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20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5m/s
B .在0﹣10s 内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恒为2000N
C .在10﹣20s 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4×105J
D .在10﹣20s 内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4×105W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根据图象可知,汽车在10~20s 内做匀速运动,其速度为v 2=20m/s ,汽车在10~20s 内行驶的路程s 2=v 2t =20m/s×10s=200m ,在0~20s 内行驶的总路程s =s 1+s 2=150m+200m=350m ,则在0~20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v =350m 20s
s t ==17.5m/s ,故A 错误;
B .根据图象可知,在0~10s 内,汽车做加速运动,牵引力大于阻力,即牵引力大于2000N ,故B 错误;
C .汽车在10~20s 内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 =f =2000N ,则牵引力做的功:W 2=Fs 2=2000N×200m=4×105J ,故C 正确;
D .汽车在10~20s 内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 2=52410J
10s
W t ⨯=
=4×104W ,故D 错误.
16.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6.9km ,用时5min45s ,消耗燃油1.5kg ,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是2000N ,燃油的热值为4.6×107J/kg ,假设燃油完全燃烧.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①汽车行驶速度是20km/h 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9×107J ③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30kW ④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0% A .只有①和② B .只有②和③
C .只有①和④
D .只有②和④
【答案】D 【解析】
①汽车行驶速度是:
6.9km
72km/h=20m/s 345h 3600
s v t =
==,故①错误; 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771.5kg 4.610J/kg 6.910J Q mq ==⨯⨯=⨯放,故②正确;
③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平衡力,所以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
200020m/s=40000W=40kW P Fv N ==⨯,故③错误; ④汽车发动机的做的功为:
372000N 6.910m 1.3810J W Fs ==⨯⨯=⨯,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
771.3810J 100%=20%6.910J
W Q η⨯==⨯⨯放,故④正确..
故选D .
点睛:综合考查了速度、热值、功、功率、效率的计算,综合性较强,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公式应用时,单位要统一,一般都使用主单位,特别是热值公式应用时,有时要用到体积,有进要用到质量,要统一单位后再计算.
17.小明用台秤研究人在竖直升降电梯中的运动.他先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自己的体重为500 N ,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电梯从t =0时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到t =11 s 时停止,测得台秤对自己的支持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 .0~2 s 的过程中,小明的动能不变
B .2 s~10 s 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10 s~11 s 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D .0~11 s 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0~2s 的过程中,小明由静止开始下降,所以小明的动能增大,故A 错误;
B .2s ~10s 的过程中,小明在匀速下降,重力势能减小,但动能不变,故B 错误;
C .10s ~11s 的过程中,小明在做减速运动,故动能减小,同时小明是在下降,高度是在降低的,所以重力势能在减小,故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减小,C 正确;
D .0~11s 的过程中,小明下降了一段距离,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不断减小,故D 错误; 故选C .
18.山区的公路多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公路,这样车辆向上行驶时可以 A .减小所必需的牵引力 B .提高机械效率 C .提高功率 D .减小所做的功
【答案】A
【解析】
A. 斜面模型加长了运动距离,但可以省力,减小了车辆上山时所需要的牵引力,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 从机械效率的公式η可知,要想判断机械效率的大小,应该同
时考虑有用功和总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 从功率的计算公式P可知,要想判断功率的大小,应该同时考虑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的时间,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 从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19.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2 m /s的速度匀速运动10 m。

撤去水平拉力后。

该物体又向前运动了1.5 m后停了下来。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撤去拉力后,物体又向前运动了 1.5 m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与它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拉力做的功为230J
【答案】C
【解析】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一种性质,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
C. 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与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 拉力做的功为:W=Fs=20N⨯10m=200J,故D错误。

点睛: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一对相互作用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平衡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0.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
A.乙升降机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B.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D.乙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提升物体质量和高度相同说明甲、乙升降机做的有用功相等,故A错误;
BCD.既然甲机械效率高,则说明甲做的额外功少,总功也就少,故BD错误,C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