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文》说课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反馈:老师就学生整体竞聘实践进行点评
九、今后改革思路
1.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任课教师毕业于高校中文系,缺少专业背景及企 业一线经验。 ②只重视理论,不重视实践。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和运行需要多方支持和协助。 ③写作教学渗透性不够。
九、今后改革思路
2.今后改革思路
①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建设
四、说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状况 本系共有一名专职语文课程教学教师,以及部分行政兼课 教师。
五、说实践教学条件

校内:教室

校外:实习单位
六、说教学效果
1.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 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练习口语能力,掌握写作 技能。以项目化、任务化的教学形式,结合生活 中的案例,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课前 思维导图自我学习经历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打通课上和课下,不仅使学生能学会,还能使学 生把课堂学习直接用于生活实际,学生的写作能 力与人文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一、说课程的设置
2.课程衔接
语 文 解 题 及 指 导
应Hale Waihona Puke 用承上文 写 作
启下
专 业 课 程
一、说课程的设置 3.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职业技术教育学生技能的形成规律,基于工 作过程设置学习情境,将《应用语文》课程进一 步整合。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制定了两大部分。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以及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 技能,融知识与技能培养于一体,在潜移默化中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七、说教学特色
2.打通课堂与生活
在讲授应用文写作理论的过程中,引入大量生活中的案例,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应用文写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让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潜移默化中提升 学生人文素养。
八、说教学案例
教学情境:毕业季的准备工作
创设情境:学生想象自己去竞聘职位的准备 任务布置:布置学生写求职信、简历,准备面试应答 案例观摩:观摩成功就业大学生实例 理论讲解:结合案例讲解求职信、简历的写作格式、以及面试应答 技巧 小组讨论:学生讨论竞聘工作需注意的知识点 写作实践:完成自己面试
《应用语文》说课
说课教师: 聂铭
说课提纲
一、说课程的设置 二、说教学内容 三、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四、说教学团队 五、说实践教学条件 六、说教学效果 七、说课程特色 八、说教学案例 九、说今后改革思路
一、说课程的设置
1.课程的性质 《应用文写作》是各系部的公共基础课,旨在使学 生掌握口语交际能力和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提高学 生对常见应用文的写作知识和技巧。在写作实训中 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能 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毕业后职业生涯和职业能 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以适应将来不同工作岗 位的需要。
六、说教学效果
2.成绩评定 最高100分
考试成绩 50%
平时成绩 50%
考勤 10% 作业 20% 课堂实践 10% 学生互评 10%
七、说教学特色
1.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化, 创设任务情境,进行模块 划分,避免了整本教材的 平铺直叙,学生在学习的 过程即直接参与实践,又 能通过自己学习加深对理 论的理解,使理论内容直 观化。
应用文写作训练
行政机关公文
请示
报告 计划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日常事务文书
调查报告 总结
共计
36课时
三、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 情境模拟教学法 (2) 案例教学法 (3) 多媒体教学法 (4) 任务驱动教学法 (5) 思维导图教学法 2.教学手段 将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成与工作实际相关的学习情 境,以实际学习任务为驱动,采用多媒体参与教 学,由传统的理论课堂和多媒体辅助共同完成教 学任务。
二、说教学内容
1.教材选用
教材选用全国高级技工学校通 用教材:崔志峰、何语华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0年7月第一版。
2.教学课时分配
学习模块 口语交际基础 日常情境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训练 特殊情境口语交际
二、说教学内容
学习内容 诵读、讲述 交谈、讨论 面试应答 演讲 辩论 申请书 个人文书 求职信 简历 自我鉴定 通知 课时安排(理论)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实验)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一、说课程的设置
知识目标: 掌握,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口语表达技巧,熟 悉常见13种应用文的写作要求,掌握写作方法 与技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 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写作技能。
4. 教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学生的合作意识、 法律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等。
②继续加强和完善应用文的实践教学 ③完善网上教学资源 ④根据不同专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衷心感谢各位领导、
各位老师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