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

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

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超高层建筑在国内发展势头迅猛,近几年来迅速突破了500m级、600m级,如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530m)、深圳平安金融中心(592.5m)、上海中心(632m)等。

随着结构高度不断增长,超高层建筑呈现出质量轻、柔度大、自振频率低、阻尼比低等特点,对风荷载的敏感性越来越大。

核心筒与外框的层差,其上布置的整体平台与动臂塔吊,加剧风荷载对结构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深基坑;垂直运输;混凝土工程引言:超高层建筑因地域不同,气候条件、风场、温度场各不相同。

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向上攀升,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高空的气温、气象条件变化大,对超高层建筑施工建造及自身变形稳定性产生复杂而巨大的影响。

一、超高层建筑概述天津某工程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地下4层,地上100层,建筑高度500多米。

工程业态涵盖甲级办公、精品商业、豪华公寓、超五星级酒店等多种业态。

工程采用桩筏基础,型钢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结构体系。

核心筒经历缩角、收边、收肢、分段收缩等多次变化后,整体平面收缩近2/3。

外框从首层开始向上逐渐扩大,F16层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变小,F16-51层结构变化幅度较大,F51-88层只有微小变化,然后再逐渐变小。

建筑造型“天圆地方”,“复杂多变”是塔楼建筑和结构设计的一个最大特点,角柱、边柱、斜柱和带状桁架、帽桁架之间形成复杂的空间交汇体系。

异型构件种类多,有圆形、组合箱型、近似椭圆形、矩形等多种柱截面形状,同一根柱子空间位置不断变化,逐层倾斜0.1°~18.9°不等。

被业内专业人士称为国内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

塔楼幕墙以单元式幕墙为主,还包括塔冠框架玻璃幕墙,机电层、塔冠铝板幕墙,避难层百页等,总幕墙面积约11万㎡。

单元板块共14390块,有近7000种不同类型。

包含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八大专业,24个机电层,近100个独立运行的机电系统。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的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管理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的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管理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的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管理摘要:在超高层建筑之中,经常会使用到钢结构构件,因此,吊装施工成为了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对超高层建筑的具体分析,阐述了在吊装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有效的做好吊装施工工作。

同时,应该提高吊装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因此,应该在对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掌握的情况下,对安全管理和督查进行全面的提高,最终建立良好的施工管理系统。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安全管理加强超高层建筑钢结构之中吊装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工程的施工过程和建筑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立安全施工的监督管理机制,能够提高施工管理的质量,在超高层建筑之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十分复杂的,应该针对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系统的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模式。

1 吊装施工的关键技术以甘肃省某超高层的建筑工程为例,由于在施工的区域之中具有十分狭窄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吊装施工的过程中,不能在五个栋区之间同时进行,应该对土建施工的进展情况、布局结构和工厂地区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

因此,在本项工程之中,应该使用对角线交错施工的方式从事该项工程。

具体来说,首先在第一个和第四个两个栋区之中进行吊装工程,在工程完成之后,再对第二个栋区和第三个栋区进行吊装,在工作量完成之后,再进行区间的吊装,使施工能够交错进行。

在各个不同的栋区之中,可以使用从一段横向和另一端进行的施工方式。

在吊装工程实施的过程之中(以吊装钢管柱为例),应该遵守以下几个方面的安装要求。

在柱脚之中安装两道三级钢,在混凝土和钢管柱之间设置两道一级钢,在进行浇灌的时候,应该向钢管柱的内侧灌注两道水泥浆。

在进行基础节安装的过程中,在起吊之前,应该使用垫木使钢管柱的根部提高,同时配合吊装索具的使用,对揽风绳进行调整,在钢柱上固定溜绳。

在对钢管柱进行起吊的过程之中,应该使用两点捆绑垂直起吊的方式,为了避免在起吊过程中发生变形的情况,因此应该在脚上的位置设置吊点。

钢结构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钢结构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ovation|科技与创新2024年第03期DOI:10.15913/ki.kjycx.2024.03.029钢结构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朱普周,王杨,俞华文,郭清洁,杨金弟(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200120)摘要:在工程建设中钢结构有其自身的优势,钢结构工程的应用使得建筑本身具备更好的稳定性、高效率及安全性。

以钢结构施工过程关键节点为主要分析点,结合实际钢结构工程施工案例,针对钢结构工程的运输分析、吊装要点管控、安装过程管控及控制要点进行分析总结。

最后归纳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要点,总结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注意要点及管控方向,为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提供可参考的方法。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吊装施工;施工过程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3-0103-03钢结构是由钢板及钢截面等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中国现阶段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1]。

钢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单,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大型厂房、超高层等领域[2]。

钢结构因其具有高性能、可塑性强及节能环保等优点,使其在厂房、体育馆等类型建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3]。

钢结构随着结构不断优化其工序逐渐复杂,施工也不断随着结构的优化而深化;其现场施工主要包含高空作业、多工种交叉作业、大型机械设备施工工艺[4]。

在施工过程中,钢结构需要在材料采购、运输、预埋件施工、吊装等各个阶段进行把控[5-7],现今对钢结构工程施工方面的研究较多,对其关键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本文将根据钢结构施工过程的各阶段进行分析,从钢结构的材料采购、运输及吊运的机械选型、安装连接节点施工等几个重要节点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提出针对性措施,为钢结构关键施工技术提供参考,旨在改进与完善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提升其成品质量。

高层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高层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高层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08-21T03:19:09.261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41卷4期第7期(上)作者:王昊[导读] 钢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王昊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摘要:钢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钢结构施工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工作,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

因此,在高层建筑中,钢结构施工越来越受到施工单位的重视。

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质量控制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一、钢结构工程施工特点(1)节约资源。

钢结构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能够缓解工程中的资源浪费问题。

钢结构建筑物施工显著减少了砂、石、灰的用量,所用的材料主要是绿色、可回收或降解的材料,在拆除建筑物时,大部分材料可二次利用或降解,为建筑环境保护和发展提供保障。

另外,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环保特性,有效减少了传统工程建筑垃圾的产生,进而提高了建筑资源的利用率。

(2)应用高效。

钢结构宜采用工业化生产,工业化程度高,并且集节能、防水、隔热等先进成品于一体,成套应用,将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且工期比传统住宅体系至少缩短 1/3,从而加快了建设速度,提升了生产水平。

(3)抗灾能力强。

钢结构体系在建筑中可充分发挥钢结构延性好、塑性变形能力强的优势,具有优良的抗震抗风性能,显著提高了住宅的安全可靠性。

尤其在遭遇地震、台风灾害的情况下,采用钢结构能够避免建筑物的倒塌性破坏。

(4)强度高。

钢结构的塑性和韧性好,能保证工程整体受力平衡,增强高层建筑的荷载,确保工程的稳定性。

钢结构材料的强度较高,承载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可用于大跨度的建筑工程。

钢结构在高层中起到支撑整体荷载的作用,以此达到建筑良好的效果。

但钢结构使用实践中,需注意施工环境,根据耐火性能选择合适性能的材料,提高建筑整体的耐火性能。

东方之门双塔连体超高层钢结构关键构件施工技术3篇

东方之门双塔连体超高层钢结构关键构件施工技术3篇

东方之门双塔连体超高层钢结构关键构件施工技术3篇东方之门双塔连体超高层钢结构关键构件施工技术1东方之门双塔连体超高层钢结构关键构件施工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

随之而来的是建筑结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钢结构作为一种工业化和现代化建筑结构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而作为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东方之门双塔连体也采用了钢结构,本文就介绍了其关键构件的施工技术。

东方之门双塔连体位于中国上海黄浦江畔,高度达到了112.5米,是一座极具代表性的超高层建筑。

由于建筑结构复杂,因此施工难度也相应非常大。

其中最具挑战性的建筑构件就是连接双塔并支撑整座建筑的连体横梁和悬臂梁,这些构件的搭建和安装需要精密的技术和强大的设备支撑。

一、连体横梁的施工连体横梁是连接东方之门双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采用了采用钢桁架结构,长度高达58米,宽度也不菲,达到了10米。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整个横梁的各个部分在地面上进行组装,然后借助于起重机将其升到预定位置。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多项技术来保障。

其一是大型起重机的运用。

在运输这58米长的钢桁架的时候,需要使用数台大型起重机协同作业,完成组装和提升吊装等多个工序,整个过程需要十分精确和稳定,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其二是钢结构的稳定性。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障连体横梁的稳定性,需要使用临时支撑结构,将整个横梁支撑在预定的位置,这不仅可以保持施工现场的稳定性,还有助于减少物料的损失和现场人员的风险。

二、悬臂梁的施工除了连体横梁之外,东方之门双塔的悬臂梁也是再施工中的一个关键构件。

悬臂梁是一种非常长的横跨结构,采用了著名的“悬臂梁+钢管混凝土”结构,长达30余米,其中最大超出建筑外部的部分达到了13米,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悬臂梁的施工同样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在使用大型起重设备的同时,需要调整悬挂的重量和支撑的位置,整个过程相当复杂。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摘要:由于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比较复杂,若仍采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将很难承受其庞大的自重,同时也不能满足有关稳定性、耐久性等方面的需求。

钢结构由于其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而逐渐成为现代超高层建筑的重要施工材料。

本文就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引言钢结构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其实施过程中,要对其整体架构进行全面的认识,掌握其技术关键,以保证其在实际中的运用,为其高标准的超高层建筑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对整个工程施工工艺进行监督,以确保整个施工工艺的实施。

一、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一)钢柱的施工要点在超高层建筑中,钢柱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钢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了整个钢结构的安全与稳定。

所以,在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要结合工程实践,加强技术控制与技术管理,以提高其技术水平。

在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中,必须按照施工全流程进行合理的布置。

在使用吊车时,必须先确定柱子和轴的位置,然后才能使用,并以地面控制网为基础,进行有选择地放样。

在吊装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其工作的形式,不能让柱子拖地。

所以,在安装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顺序,先竖直,再横,确定好钢结构柱的位置,然后再进行整体的调整和位移。

完成这些工序后,就可以进行垂直度的观测和测量。

若发现有明显的错误,应立即进行修正。

(二)焊接施工的关键技术在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焊接施工中,必须全面考虑到内腔的同步化和焊接对称性的协调。

不同的焊接技术,所需的设备和技术水平各不相同,为确保焊接技术的发挥,必须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确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同时兼顾焊接设备的准备工作。

在钢结构中,一般采用垂直焊接方式,需要五名以上的工人共同完成。

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必须保证系统内外的气体中有无其他杂质存在。

如果不进行净化,就会对焊接设备产生直接的影响,并对其内部的工作产生根本的影响。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朱辉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朱辉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朱辉摘要:通过完善施工准备,改进钢管柱施工,改善框架梁的搭建和连接,加强螺栓安装技术,强化安全施工能够在一定程度内促进钢结构施工质量,进一步提升超高层建筑建设,确保建筑行业发展最大程度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需求。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1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基本施工流程和影响因素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基本施工流程。

在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中,验收构件、操作吊装、螺栓高度的调整、焊接和检验以及栓钉作业和压型钢板的操作都是其中最关键的五个环节。

在所有的施工技术中,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不仅是一种技术性要求较高的施工环节,更是一种系统性和综合性较高的施工技术。

关键性施工技术和综合资源的合理运用都能对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整体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

(2)影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因素。

一个城市的中心地段就是这个城市建设超高层建筑的首选,超高层建筑的占地面积一般不大,其中钢结构的应用会让超高层建筑出现交叉式的立体施工情况,很多超高层建筑工程往往都是因为工期延误或是无法协调施工工序等因素,影响了整个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进度。

其中,自然因素对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比如恶劣天气。

很多施工团队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无法完成预期的施工计划,进而影响施工的进度和工程质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有效降低和解决影响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因素,最好的方法就是规避风险。

规避风险需要施工方将可能出现的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考虑进去,优化施工技术,强化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2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施工特点分析从钢结构结构特征看,通常具有高、重等基本的特点,且由于其结构形式的多变性,使得超高层钢结构具有斜、扭等外形特点,但是由于高度、斜度和相应的重度设计使得整个的建筑结构呈现出了相对应的施工难点,高度带来了施工风险、重度使得整个结构用钢量增大,对于建筑机械设备的功能需求较大,悬、扭等结构特征使得整个建筑结构变形度较大,增加了施工难度。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李艳秋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李艳秋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李艳秋发布时间:2021-09-23T11:27:41.281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5期作者:李艳秋1、田旭2、蔡井超3 [导读] 钢结构施工技术在当前超高层建筑施工作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论文从分析超高层钢结构的特征入手,着重介绍了钢结构施工技术带来的影响,以及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围绕施工实例阐明了钢结构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旨在为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提升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水平提供支持。

李艳秋1、田旭2、蔡井超3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钢结构施工技术在当前超高层建筑施工作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论文从分析超高层钢结构的特征入手,着重介绍了钢结构施工技术带来的影响,以及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围绕施工实例阐明了钢结构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旨在为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提升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水平提供支持。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引言超高层建筑结构更加复杂,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材料,难以承担超高层建筑巨大的重量,无法满足其稳定性和耐久性的相关要求。

钢结构材料以其较高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成为超高层建筑的主要施工材料,钢结构的加工和安装已成为目前现代化超高层建筑常用施工技术。

钢结构施工工程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在应用时必须全面了解整个体系结构,把握各技术要点,确保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从而为建设高标准的超高层建筑提供技术支撑。

1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发展概述基于土地资源利用率要求,超高层建筑建设规模持续增大。

钢结构已经成为超高层建筑结构的首选,构件强度高、单位承载力大,可满足建筑高度不断增加的需求,也有利于确保底部稳定。

相关研究显示,钢结构具有自重轻、施工迅速、质量可靠等优势,与传统建筑结构相比,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可有效减少施工中的资金消耗,保证项目按期保质完成,最终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超高层建筑是当今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超高层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施工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技术和措施来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本文将就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钢结构设计技术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设计技术是施工的基础,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设计要考虑结构的承载性能、整体稳定性和抗风抗震能力,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可施工性和经济性。

设计中需要采用先进的计算方法和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确保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钢结构设计中还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选用、连接节点的设计等关键技术,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2. 施工工艺技术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需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

首先是焊接工艺技术,通过合理的焊接工艺和参数来确保焊缝的质量和牢固性,提高结构的整体安全性。

其次是起重吊装技术,在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中,需要采用大吨位的起重机进行吊装作业,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吊装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操作过程,确保吊装的安全和稳定。

在施工中还需要采用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3. 质量检测技术质量检测是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各项质量检测,包括焊接质量检测、材料质量检测、结构尺寸偏差检测等,以确保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施工结束后还需要进行全面的结构安全评估和验收,以确保结构的使用安全和稳定。

1. 安全管理措施在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安全是第一位的重要问题。

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严格执行现场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从业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还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和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各项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稳定。

2. 施工组织管理措施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结构分段。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较大,整体施工非常困难,因此通常将建筑结构分为若干个段进行施工。

这不仅有利于施工的平稳进行,还有利于大型构件的制造和运输。

在分段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段的尺寸和几何形状,以确保各段的连接紧密。

在分段施工中需要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法,例如采用吊装等方法进行分段的组装和安装。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施工工艺。

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需要按照严格的工艺流程进行,包括材料的准备、工具的使用、施工的顺序等。

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专业设备和工具,例如吊车、塔吊、脚手架等。

还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与相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例如与城市规划部门、建筑监理部门等。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质量控制。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复杂性和高度要求,其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钢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包括材料的质量检测、焊接接头的质量检查等。

还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质量评估标准和程序,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还需要特别注重施工安全。

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高空作业、吊装作业等。

在施工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施工安全,如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安全培训、采用安全设备等。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包括结构分段、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和措施,才能确保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安全的实现。

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对策一、结构设计难点:超高层钢结构的设计难点主要体现在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方面。

由于结构的高度和重量,容易受到风荷载、地震荷载和温度变化等外力的影响,因此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是安装施工的关键。

对策:1.引入连续监测技术:利用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对结构的变形、振动和应力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优化结构设计:采用更可靠的钢构件和连接件,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降低结构受外力影响的风险。

二、材料难点:超高层钢结构需要使用大量的高强度钢材和新型材料,但这些材料在生产、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如弯曲、弯曲和破损等。

对策:1.严格质量控制: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质量监督,实施严格的质检制度,确保材料的合格性。

2.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钢材和新型材料,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过程难点:超高层钢结构的安装施工涉及到起重、吊装、安装和焊接等工艺,这些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如高度限制、施工空间狭小等。

对策:1.合理施工计划: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2.优化施工工艺:采用模块化、预制化和工厂化的方法,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和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总结起来,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重点难点主要包括结构设计、材料和施工过程三个方面。

通过引入连续监测技术、优化结构设计、严格质量控制、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施工计划和优化施工工艺,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难点,确保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150米的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钢结构的使用已成为一种日益普遍且成熟的解决方案。

在如此高的高度下建造建筑物,大量的施工材料必须被运送到现场,加上风力和其他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超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相当大,本文将研究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性。

1. 声纹分析技术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声,这些噪声会对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声纹分析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建筑物的噪声和振动,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不会因为施工过程中的噪声和振动而出现损坏。

生产商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控制施工现场的噪声水平,如使用减震材料、吊装钢结构时采用缓慢、平稳的方法、以及建立隔音墙以减少噪声。

2. 施工时间表优化钢结构的施工时间通常在夏季或春季进行,以利用更好的天气条件。

然而,也必须考虑人力和设备的稼动率。

施工时间表应该充分考虑设备周转和人员的换班时间,以确保施工进度不出现延误。

此外,施工团队需要根据施工时间表采取针对性的训练和准备,以确保他们能够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3. 吊装钢结构的机械设备现代化施工必须用到吊装设备,这些设备应能承受有限的吊装振动和风力影响。

通过控制风阻力,以减少机械设备的晃动,并减少吊装时的风力影响,可以确保吊装钢结构的安全。

使用多个同步吊杆来分布负载并分摊振动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以确保重型物体在悬空时保持稳定。

4. 钢结构组装技术钢结构部件必须在地面组装,然后再吊装到正确的位置。

因此,在组装过程中,需要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和精度。

随着钢结构的大量使用,优化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的高效组织不仅可以提高钢结构的生产效率,还可以确保更高的安全标准。

5. 三维模型技术在钢结构施工中,三维建模技术可以为团队提供一个实时的平台,以协调施工的各个方面。

它可以呈现直观的图像,以帮助工人正确安装复杂的钢结构部件。

此外,三维模型还可以让设计者和工程师在设计建筑物时更好地理解钢结构的安装和运输,从而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2)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2)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作者:许金利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9期摘要:在当今建筑领域,超高层建筑比比皆是,按照规范的定义,建筑高度超过 100m的建筑物就属于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除了高度高以外,在施工过程中还有以下特点。

本文阐述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技术,措施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前言超高层基础采用深基础。

由于建筑高,体量大,支撑高层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

超高层地下室地下室深、层数多、面积大。

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比如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

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

能够根据土方条件正确选择降水方法,能够正确选择深基坑工程的土方开挖方式,能够具有初步的深基坑支护设计计算的能力,能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方案的制定和应用,能够正确选择高层建筑的施工运输机械,能够正确针对工程选用合适的脚手架,能够针对工程进行简单的脚手架方案设计,能够正确根据不同的工程选择合适的模板类型,能够正确选用合适的粗钢筋连接方法,能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制定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方案。

1、施工技术1.1劲性柱施工准备工作柱身弹线:钢柱吊装前,须对钢柱的定位轴线、基础轴线和标高等进行检查和验收,并对钢柱的编号、外形尺寸、连接板方位等进行全面复核,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划出钢柱上下两端的安装中心线和柱下端标高线。

辅助准备:钢柱起吊前,将吊索具、操作平台、爬梯、溜绳以及防坠器等固定在钢柱上。

主次横梁的安装。

在第一个空间受力单元的4根钢柱安装完后,便可安装柱之间的主横梁和次横梁。

在吊装过程中对吊点进行计算和试验。

安装过程中先用撬棍插入钢梁两端的螺孔内,再将临时螺栓拧入,待结构安装精度调整达到标准规定后,将高强度螺栓自由穿人栓孔内。

高强度螺栓的安装顺序原则上是以接头处刚度较大的部位向约束较小的方向进行,拧紧顺序是由螺栓群中心向四周进行,高强度螺栓紧固分为初拧和终拧,初拧扭矩一般控制在终拧扭矩的50%左右。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1)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1)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作者:汪宏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4期【摘要】钢结构以其特有的优点在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

但随着钢结构工程数量的增加,出现一些施工问题。

因此,加强钢结构的施工技术控制管理对于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控制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前言我国炼钢工艺技术的发展促使建筑施工中对钢结构的使用更加广泛,加之钢结构特有的自重轻、施工周期短、抗震能力强等优势促进了其技术的发展。

对于高层、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是最佳选择。

2、我国高层型钢结构的发展现状我国钢结构业近年发展极为迅速,已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钢结构加工企业。

钢构企业总数已发展到上千家。

其中年产能力在 5~15 万t之间的有10多家;装备水平、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能力接近国际水平的也有10多家。

这些企业设计、制图、放样基本上是由计算机用各种专门软件完成,能承担我国国家级工程的钢结构制造。

如大跨度桥梁、巨型水坝闸门、高层和大跨度房屋结构等。

在市场机制下,一大批中小规模的加工企业应运而生,虽然年产能力不足1万t,但这些企业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可弥补大企业的不足。

此外,随着国外资本和技术设备进入中国,出现了许多中外合资企业、独资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在体制、规模、加工方向等方面形成了多样化。

2005 年我国钢结构产量已达1500万t,产值约1200亿元。

但当前钢结构行业面临着:钢结构产能远大于实际产量,很多企业任务不足,生产能力不能发挥,造成较大的供需差距,导致恶性竞争,相互压价等混乱局面。

3、钢结构的施工优势3.1 钢结构的自重轻,有效空间大。

自重轻的特点能够使钢结构建筑反应快,具有很好的抗震效果。

有效空间大是由于钢结构的抗压强度大,在同等条件下,相比于其他建筑,能够缩小截面,进而获得更多的利用空间。

3.2 钢结构绿色、节能又环保。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技术研究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技术研究

213吊装方式( .. 机具 ) 用塔楼核 心筒布置的 J5 1(T 8 F 采 L 55Q Z 0 ) 内爬式塔 吊(O米臂长 ) 4 进行 吊装。塔 吊的起重性能见表 2 。
表 2 塔 吊起 重 性 能 组 成 。 其 中 地 下 室 3层 , 三层 高 39 负 二 层 高 42 负 一 层 高 负 . m, .m, m) . 51 - 6 2 0 2 4 2 8 3 2 3 6 4 0 45 每层 建 筑 面 积 为 l5 7 z裙 楼 首层 、 层 高 6m, .m, 16 m ; 五 二至 四 层 高 工作幅度( 25 1. 1 5 m, 一 至 五 层 建 筑 面 积 分 别 是 :2 8m ( 空 3 6 、5 2 2 起重重量( ) 8 o 7 O 57 4 4 38 3 3 2 7 25 7 8 架 1 m )6 9 m 、 t . o . 5 . 7 . 6 . 2 . 3 . 8 . O 6 5 m .2 7 70 ( 空 2 2 m ) 5 3 26 8 m ; 7 m 架 3 4 ,第 五 层 为 钢 结 构 转 换 层 ; 4 座塔楼 , 其中 A 、 2两栋 为 4 层 的高级公寓 , 3 A 1A 5 A 、 4两栋 为 4 2层 22施 工 准 备 . 的豪华住宅 , 建筑物最高处为 136 结构平面布局如 图 1 6. m, 所示。 221结合现场情况、 吊起重性 能确定 钢结 构构件堆放场地。 .. 塔 本工程分 4个栋 区吊装 , 各栋 区钢构件堆放及塔 吊吊装范 围分别如
A s a t S e s u t em m es r f nue recnt c o r et a dte eh i i nt c o eo e p r n p r i e b t c: t l t c r e b r a o e sdi l g os u t npo c , n n h o t gc s ut nb cm s n i ot t a t r e r u e t na r i j s h t sn o r i a m a t nh poe tI hsp p rtepa nn n rp r gfr eh it gcn t cina dtek ytcnq eo osigpoesfrs e ou sa db a r c.nti a e,h l iga dpe ai osn o s u t n e h iu fh i n rcs t l lmn emsi a j n n ot h i r o h e t o e c n n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发布时间:2021-10-18T03:48:12.76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15期作者:姜兆龙[导读] 目前我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通过科学的工艺技术,创造了很多不凡的建筑艺术品。

姜兆龙山东万事达钢结构有限公司,山东滨州 256500摘要:目前我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通过科学的工艺技术,创造了很多不凡的建筑艺术品。

在目前人们对于建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很多的超高层建筑你步入了人们的视野。

超高层建筑不同于一般的住宅建筑,其设计与施工技术要求更高。

目前在整个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常见的是施工技术为钢结构技术。

本文结合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在实际施工中的影响因素。

结合实际问题分析有效的完善措施,从而更好的促进整个建筑工程的目标建设完成。

关键词:超高层;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1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1.1构件的验收钢结构构件作为建筑的基础,在进入施工现场时这一环节尤为重要。

验收人员必须进行接收工作,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严格考量构件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更全面地对钢结构构件进行扫描验收。

传统的验收工作通常只能选择一小批材料进行抽检,并根据抽检质量来确定该批次材料的整体质量。

如今,先进激光扫描设备的成熟使用,使得对所有批次的材料可进行快速、准确、全面的检测,避免了以往施工过程中随机抽查导致质量缺失的问题。

?筛选使用优质构件也提高了建筑物后期使用中安全性能。

1.2操作吊装环节钢结构构件的组装需根据设计图纸严格施工。

现场操作人员经过专业的学习培训,参照图纸上具体要求,将吊装安装的相应位置并缜密操作。

为了满足施工中钢筋结构构件能达到合理角度,在缠绕过程中由于使用了先进的起重设备,使得工作的效率正在提高。

以往通常需要多人参与的吊装作业,现在可以通过吊装机顺利完成,吊装施工也变得更加精准,推进了施工进程,可以节约成本。

1.3螺栓的调节超高层建筑想要有效的保障建筑空间,为确保钢结构在建筑中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在操作中对螺栓的调节非常重要。

超高层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超高层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超高层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摘要:文章分析超高层建筑施工主要技术及其应用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大众对于建筑要求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这时为了使超高层建筑质量符合大众需求,需要采取合理的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实现。

施工人员应对施工图纸进行细致的检查,使用机械技术、预应力技术、焊接技术、测量技术等提升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技术;关键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可以解决当下城市内部存在的土地紧张问题,还可以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实现环境美化。

传统建筑施工中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不但无法跟上时代步伐还会降低实际施工效率,逐渐被时代所抛弃。

因此这时可以采取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进一步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效果。

1.超高层钢结构施工中应遵循的施工标准超高层建筑施工中需要使施工技术符合科学要求,同时超高层钢结构施工中为了使施工技术得到有效的应用,需要以科学性为基础,对超高层钢结构施工展开合理设计。

施工人员应该对超高层钢结构施工各项数据信息充分掌握,使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参数,施工硬件设施符合建设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为超高层钢结构施工稳定性和安全性做出保证,使其满足实际需求。

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始终遵循便于操作的标准,为了降低超高层钢结构施工场地对施工产生的影响,施工人员可以在开展超高层钢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提升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方案的容错率,避免外部各项因素对超高层钢结构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

2.超高层钢结构施工特点与一些普通建筑工程相比,超高层钢结构施工的强度较高,可以在高负荷下发挥出其优势,更好的适应动力荷载。

同时超高层钢结构施工中钢材料的延展力较好,这也使其能够在抗震方面得到有效的应用。

因为特性强度较高,钢结构的截面相对较小,承受压力的时候其稳定性会强于一般结构。

钢结构内部组织较为均匀,可以使其始终保持在弹性状态,使其接近预期状态。

只有施工质量符合标准才能够避免施工材质产生浮动,将钢结构施工技术作用充分展示出来。

探究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关键技术和措施

探究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关键技术和措施

探究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关键技术和措施发表时间:2020-09-03T11:12:39.20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作者:吴彪1 刘美辉2[导读] 摘要:超高层建筑和传统的建筑项目相比,有着施工较复杂、危险系数大以及对施工材料和工艺要求较高的特点。

汕头市潮阳第一建安总公司广东汕头 515100摘要:超高层建筑和传统的建筑项目相比,有着施工较复杂、危险系数大以及对施工材料和工艺要求较高的特点。

钢结构是超高层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其相关施工操作要求较高。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包含了钢结构材料、超高层钢结构设计、结构体施工同时也应该包含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及监督,要从设备材料的选型到前期规划设计最后落实到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以施工安全和质量为目标,确保超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关键技术;施工措施1、钢结构概况1.1钢结构的定义钢结构就是由钢制材料组合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

其结构是由型钢、钢板制成的钢柱钢梁构成的,各部件之间一般采用焊缝和螺栓和柳钉来进行连接。

由于钢结构自重轻,施工简便,所以被广泛应用。

1.2钢结构在应用过程中的优劣势分析1.2.1钢结构的应用优势分析第一,钢结构的施工周期短,能够应用于工厂化生产和现场安装,明显缩短施工周期;第二,钢结构室内空间大。

钢材的抗压性和抗侧压性是混凝土的1.5 倍,在相同强度下能够缩小截面增大有效空间;第三,钢结构能够可循环利用。

施工材料能够实现钢材的再生利用,能够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

1.2.2钢结构的应用劣势分析第一,钢结构的耐火性差。

钢材的导热系数要远远大于钢筋混凝土的,但是它的耐火性能要比混凝土结构差,如果其温度到 600℃时,钢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趋近于零;第二,耐腐蚀性差。

因为钢材表面的铁原子能够和空气氧化成氧化铁锈,锈蚀能影响到钢结构的安全使用,会提前破坏掉钢结构,因此要进行有效性的防腐。

2、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分析2.1做好钢结构施工前的物料准备2.1.1机械设备选型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对应的吊机型号,并根据吊装钢结构体系的重量及相应的施工量的大小,有效地测定好吊装的力矩等参数,进而有效地选择对应的吊装吊点位置,合理化分析相应的施工设备,以提升整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及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第37卷·第1期60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杜建江1 潘宁涛2 何央素3 沈 燕41. 宁波高专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宁波 315100;2. 杭州恒鼎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 310052;3. 保亿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 310052;4.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 315000【摘要】建筑外形的多样性给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带来诸多的技术难题。

通过宁波财富中心工程施工实例,阐述了钢结构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措施,对钢结构吊装、核心筒RC结构、塔楼顶部的“花瓣”造型结构等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施工监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介绍。

【关键词】宁波财富中心 超高层钢结构 钢结构吊装 构件预调值 施工控制技术【中图分类号】TU758.1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4144/ki.jzsg.2015.01.023Key Technology Study on Stee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Super High-Rise BuildingDu Jianjiang 1 Pan Ningtao 2 He Yangsu 3 Shen Yan 41. Ningbo Gaozhuan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o., Ltd. Ningbo 315100;2. Hangzhou Hengding Landscape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Hangzhou 310052 ; 3. Baoyi Property Group Co., Ltd. Hangzhou 310052;4. Zhejiang Erj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Ningbo 3150001 工程概况宁波财富中心是宁波三江口建筑群中单体规模最大、建筑高度最高的地标性建筑,地处甬江东岸,南邻惊驾路,东衔江东北路,西接滨江大道,与宁波书城比邻,与老外滩、美术馆隔水相望。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5万 m 2,总建筑面积138 632 m 2,地下2 层,地上38 层,建筑高度188 m。

外立面设计新颖表现在外立面为曲面、塔楼顶部为“花瓣”造型,整个建筑外形宛如“含苞待放的郁金香”(图1),是宁波市高层建筑中施工难度较大,单体体量最大的钢结构项目,具有“高、重、曲”的特点,其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

本工程为超高层钢-混凝土结构,塔楼采用混合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核心筒采用暗埋钢柱、钢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自地下室底板起,至28层的核心筒剪力墙内暗埋钢柱和钢梁。

外围框架由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以及钢筋桁架楼承板组成。

钢管柱自地下室底板起,至37层结束。

地下室钢管柱呈垂直状态,出地面后先向外倾斜,至12层后逐渐向内倾斜,自下而上,斜率多变。

内灌混凝土钢管柱底部最大直径达1.1 m,随结构高度的增加,缩减至 600 mm。

在27层至28层,设有1 道桁架层,由4 组连系核心筒角部与外围钢柱的径向桁架以及外围的环形桁架组成。

顶部“花瓣”造型钢结构起始于173.87 m,顶标高为 187.7 m,由箱形柱、环梁及放射状支撑等组成。

图1 钢结构三维实体模型2 工程关键技术和措施[1,2]2.1 施工部署由于高层主体施工过程中钢柱的吊装与混凝土核心筒施工是本工程垂直施工的2 条主线,存在多工种、多工序穿插配合、交替作业等情况,为保障各工种之间衔接配合、有序施工, 合理统筹主体钢结构的施工与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施工是关键所在,也是保证项目工期、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

核心筒内劲性钢柱起始于底板至28层结束,有焊接H 型截面和位于角部的焊接异型十字截面2 种形式。

劲性钢柱之间设置1 100 mm×200 mm×18 mm×25 mm劲性H型钢梁连接。

2.1.1 深化设计阶段针对钢骨混合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钢筋与钢构件之作者简介:杜建江(1963—),男,本科,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

通讯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前河南路88号(315100)。

收稿日期:2014-08-122015·1·Building Construction61间的矛盾,需要在钢结构深化设计阶段协调解决,是确保顺利施工的基础。

2.1.2 施工阶段由于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之间存在大量的交叉施工,核心筒内劲性钢柱钢梁、外围钢管柱内灌混凝土和钢结构安装搭接穿插,相互间亦有影响,桁架层施工更是复杂。

处理好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合理搭接,亦是本有序施工进行的关键。

2.1.3 施工段划分与施工工艺主体施工在垂直方向上分为3 个阶段:地下室施工阶段,地上标准层施工阶段,屋顶层以上施工阶段。

1)结构整体工艺流程:筒体内墙板钢劲性柱就位→劲性柱初始校正→钢梁骨架安装→钢骨架整体校正→焊接→焊缝检测→核心筒钢筋绑扎→模板工程→核心筒混凝土浇筑、养护→核心筒上节钢骨的安装。

核心筒结构高于钢结构框架6 层→钢结构框架安装、调整、校正、焊接与验收→楼层板安装→钢柱灌心混凝土→楼层混凝土施工。

2)核心筒工艺流程。

核心筒钢骨施工应领先于核心筒土建结构施工1 节(3 层),核心筒土建结构需要高出钢结构框架6 层,同时考虑塔吊的自由端悬臂高度的限制。

核心筒施工采用钢框竹胶合板大模板、整体电动爬架施工工艺,泵送混凝土,喷淋法养护。

3)核心筒内劲性柱与钢梁骨架吊装与加固。

首节钢柱柱脚锚固于基础底板结构上,塔吊采用一点法吊装劲性柱。

先吊装4 个拐角处的8 个劲性柱,然后再依次吊装就位中间部位的劲性柱;临时固定劲性柱后对劲性柱初步校正。

为了保证核心筒内劲性柱骨架的稳定和安装精度采取加固措施,即在劲性柱和钢梁钢骨整体校正后,通过中间带有调节螺栓的钢管来连接整体、增加整体刚度、形成稳定结构。

2.1.4 外筒钢柱与核心筒施工的衔接协调1)地下室施工阶段。

在基础底板结构施工完成后,先安装核心筒内钢柱钢梁,之后进行筒体混凝土的结构施工、钢构安装等流水作业;其次待核心筒施工至地上1层时开始外围第1段钢柱安装,安装好后用缆风绳临时固定,待土建施工地下室顶板后,再开始外围第2段钢柱的安装。

2)地上标准层施工阶段。

核心筒施工高于钢管柱吊装作业面6 层后,开始安装地上标准层钢柱、钢梁。

为了保证结构单元的几何稳定,每节钢柱吊装时要用临时连接系统连接于核心筒。

首层钢柱高度10.4 m,用缆风绳临时固定,并采用钢管与核心筒临时固定,吊装相邻钢管柱时,与第1根钢管柱相连接,形成稳定体系。

2.2 钢结构吊装选用TC7035B-16内爬塔吊作为起重设备,当塔吊自由悬臂独立工况不能满足吊装高度需要时,采用随结构升高而自升内爬工况,直至塔楼结构封顶。

按塔吊起重能力和楼层钢梁布置状况划分吊装单元。

2.2.1 钢柱吊装钢柱(劲性钢柱及外围框架柱)基本以2 层或3 层为 1 节来划分吊装单元。

1层钢柱以1层高度(10.4 m)为1 个吊装单元;在2~ 8层钢柱吊装时,以每2 层(高9 m)为1 个吊装单元;8层至屋顶层,以每3 层(高13.5 m)为1 个吊装单元。

外围钢管柱最长分段为13.5 m,最重分段质量为 10.53 t,钢梁最大截面质量约0.2 t/m,最长16 m,质量 3.6 t。

地上部分钢管柱呈倾斜姿态,为确保施工阶段稳定,以4 个角部为起始吊装,及时安装连系钢梁,增设辅助支撑,形成稳定体系。

然后对称安装其余钢框架。

倾斜钢柱采用全站仪坐标法定位,依据施工模拟分析及工程经验确定预调值。

斜柱通过柱顶精确定位,柱底接缝处调整变形,利用千斤顶逐节调整,防止变形累积。

钢柱安装后在顶部钢管口设置封盖,以有效阻止垃圾、雨水等进入钢管内部,影响后续混凝土灌注施工。

2.2.2 塔楼顶部的“花瓣”造型钢结构吊装采用高空散装法安装。

搭设满堂脚手辅助安装,以解决构件的稳定性、临时支承及操作脚手架搭设难题。

吊装机械利用TC7035B-16内配塔吊,吊装顺序遵循自下而上、逐段逐层吊装的原则,相邻竖向构件吊装完后及时补缺其间的连系杆件,以便形成稳定结构。

2.2.3 钢桁架吊装塔楼27~28层为桁架层,桁架高1 层楼,由4 组连系核心筒角部与外围钢柱的径向桁架以及外围的环形桁架组成。

桁架层分两阶段安装,核心筒内部分与劲性钢柱同步安装,核心筒外部分与外框架一起施工,先安装4 个角部的径向和环向桁架,以形成稳定结构。

整榀吊装的桁架最大质量约8.4 t。

2.3 钢结构安装预调值计算分析及施工控制考虑海边大风、台风、暴雨、雷电、结构温差等构成的不利气候环境条件,除了选择合理的焊接手段、工艺参数外,合理的焊接顺序对结构变形的控制亦不容忽视。

不同材质的内外筒,因变形性能的微小差别引起的变形差及由于结构形式(环闭状)特殊,焊接收缩引起的结构变形也不可忽视。

在结构自重荷载、温度荷载、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和安全问题、在施工荷载(如起重机械、混凝土施工等)作用下结构整体或局部可靠度问题,均必须进行各施工过程的结构验算和分析,之后才可用以指导和控制施工。

建筑施工·第37卷·第1期62根据多种载荷条件及不同施工工况,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施工阶段结构计算,并结合工程经验,确定施工预调值,通过施工控制指导钢结构安装。

2.3.1 钢构件的施工预调值建筑结构的施工是一个建筑物逐渐成型的时变过程,包括建筑物几何形状、参数和荷载条件等均在变化,结构在各种荷载的动态变化下变形非常复杂,成型结构经历了一个逐渐增长、依次加载和分步变形的复杂力学成型过程。

对于一般的钢结构建筑,基于结构的设计位形进行构件加工和安装, 施工成型结构的位形将达不到结构的设计位形,对于结构形式简单的结构这种偏差非常小,然而对于复杂的钢结构这种偏差将非常大,甚至使结构无法按照预定的施工方案成型,或成型结构不满足设计允许误差的要求。

钢结构构件施工预调值计算的综合迭代算法具有较好收敛性和稳定性,通过采用大型分析软件ANSYS的单元“生死”技术和坐标更新功能,可以准确地实现该算法。

正装迭代法确定结构各安装位形的基本思路为:按照结构实际施工方案和顺序来进行结构变形和受力分析,得到结构施工成型的位形,把该位形反号叠加到结构的设计位形上,即得出结构的施工阶段初始位形。

主楼施工预调值计算综合迭代法方法:根据设计状态通过迭代得到施工的初始位形,获得初始状态的同时就得到了结构施工的各分步位形以及构件的加工预调值和安装预调值。

2.3.2 结构构件施工预调值计算的条件为简化计算对实际施工步骤进行调整:2层作为1 个施工步;楼面梁和外框筒同时施工;楼面混凝土和压形钢板同时施工;机电和装饰等同时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