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最新时事政治—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单元汇编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某国2016年生产A商品15万件,价值总额为200万元。
如果2017年从事该商品生产的劳动者人数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7年A 商品的价值总额是
A.200万元 B.220万元 C.242万元 D.244万元
2.去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10万件,单位商品价值量为36元。
今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该企业生产的M商品的价值总额比去年增加60万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比去年大约提高了()
A.20% B.50% C.40% D.60%
3.随着科技进步,生产某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不考虑其他因素,若将这一情况对该商品的影响用图形描绘出来(E1表示劳动生产率提高前,E2表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正确的是图
A.
B.
C.
D.
4.假设A国2014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0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2015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5万亿元,而此时生产
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也比2014年提高20%。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2015年用A国货币表示的单位M商品的价格与2014年相比,变化情况是
A.提高了1/24 B.提高了1/6
C.降低了1/6 D.降低了1/24
5.2016年某国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为8小时生产18件,其价格高于价值10%,单位商品售价660元。
若2017年该国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为8小时生产24件,其价格高于价值5%,其他条件不变,则2017年该国A商品的售价应该是()
A.450元 B.630元 C.693元 D.472.5元
6.假设某行业2015年1小时生产的甲产品价格为600元,2016年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在货币贬值25%的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该行业1小时生产的甲产品的价格大致是()
A.500元 B.625元 C.667元 D.768元
7.下列四幅图描绘了某商品的价格(P)、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
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1件A商品可以换2克黄金,而1克黄金可以换2件B商品。
在生产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
A.1件A商品=2件B商品
B.1件A商品=4件B商品
C.1件A商品=8件B商品
D.1件A商品=16件B商品
9.个别商品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因为
①商品交换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③同一劳动在同样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多
④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价格就越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390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A.780元 B.600元 C.700元 D.776元
11.2017年某国生产M商品50万件,每件商品的侨值量为12元。
如果2018年该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50%.通货膨胀率为10%.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国M商
品的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用该周货币表示分别为
A.600万元 8元
B.900万元 12元
C.660万元 8.8元
D.900万元 13.2元
12.某国生产一件P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该国甲企业生产一件P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5小时。
如果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企业生产的一件P商品的价值为()
A.是原来的1.5倍B.是原来的0.75倍C.不变D.无法确定13.2017年某鞋厂生产鞋子200万双,每双鞋子的价值量为60元。
如果2018年该鞋厂生产这种鞋子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鞋厂的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A.14400万元、60元B.12000万元、50元
C.12000万元、60元D.10000万元、50元
14.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
”这表明提高劳动生产率会()
A.使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使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C.使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使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变小
1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常用来形容过去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
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商品供过于求
B.人们消费观念改变增加了高档品的消费
C.商品质量水平下降导致售价不断降低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商品价值降低
16.2018年9月,首发上市后被疯炒到一万二千多元的iPhoneXSMas成本价仅1729元人民币,代工的富士康流水线上每部iPhoneXSMas的劳工成本为35元人民币。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首脑”企业,不做“手脚”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
①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竞争优势
②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获得竞争优势
③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做到以质取胜
④提高产品降价空间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7.假定某一地区,服装生产出现下面三种情况:
①甲服装厂劳动生产率首先提高,该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
②服装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甲服装厂劳动生产率没变;
③甲服装厂与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
在上述三种情况下,甲服装厂服装的价值总量依次发生的变化是
A.提高、不变、降低B.提高、不变、提高
C.降低、提高、不变D.提高、降低、不变
18.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是那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的企业能够经得起商品降价的冲击。
这主要是因为,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的企业
A.其产品的价值量比同类产品低
B.其个别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
C.其产品的质量比同类产品高
D.其产品的供给小于需求
19.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面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
①企业个别劳动时间减少,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
②汽油价格持续不断上涨,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可能会增加
③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干社会收入公平更好实现
④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促使我国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图像表达的经济现象的是
①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对消费品需求的变化
②降低进口汽车关税,对进口汽车需求的变化
③高端商品供应应增加,对低端商品需求的变化
④家电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家电需求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近两年,彩电中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曲面屏、4K超高清、人工智能等成熟新品一经亮相便被抢购,这使我国很多企业越来越认识到质量竞争远胜过价格比拼。
由此可见
①科技进步推动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渐趋分离
②适应市场发展趋势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
④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压缩了企业降价的空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2.截至2019年10月22日,华为手机年出货量达到2亿台,相比2018年提前64天完成
了出货量2亿台的业绩,再次超越苹果成为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华为手机出货量的大幅增加可能得益于()
①依托自主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性价比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
③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
④依托自主创新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商品需求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3.如图为某商场同一时期甲乙两种关联商品的销量变化示意图(LL1为甲商品,MM1为乙商品),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MM1会向下移
B.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个别劳动生产提高,MM1会向上移
C.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LL1会向上移
D.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LL1会向下移
24.当前,我国下沉市场(一般指三四线以下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的市场)网购潜力正在逐渐爆发。
某电商大数据显示,2019 年前三季度,县镇及农村市场数码相机销量同比增长高达 1500%;洗碗机销量同比增长七成以上;破壁料理机、多门冰箱销量同比增长 439.4%与 363.1%。
下列对我国下沉市场网购潜力爆发原因推断正确的有()
①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提高
②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潜力得以释放
③通过供给侧改革,放宽市场准入让企业产品质量提升
④科技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增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5.产能利用率(实际产能/设计产能×l00%)在75%以下即可称之为产能过剩。
假设2017年H公司钢铁设计产能约100万吨,钢铁价格4400元/吨,产能利用率为70%。
今年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30%,并推动钢铁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H公司创造的价值总量为
A.280亿元
B.364亿元
C.400.4亿元
D.440.44亿元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的计算。
根据题中材料“某国2016生产A商品15万件,,价值总额为200万元”,可计算出2016年A商品的单位商品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200÷15=40/3元,商品的价值总额等于商品数量乘以单位商品价值量,2017年从事A 商品生产的劳动者人数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后,2017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可以表示为15×(1+10%)×(1+10%)×[40/3元÷(1+10%)]=220万元。
B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2.C
解析:C
【详解】
根据题目中“今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算出今年单位商品价值量=36÷(1+20%)=30(元),然后根据题目中“该企业生产的M商品的价值总额比去年增加60
万元”计算出今年商品的价值总量:10×36+60=420(万),然后算出今年生产的件数:
420÷30=14(万件)。
然后根据去年生产的件数10万件,得出,该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比去年大约提高了(14-10)÷10×100%=40%。
3.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不考虑其他因素,某厂生产某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也就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增加。
C图是指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供给量增加,因此符合题意,应选。
A图代表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与题意不符。
B图代表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不符合题意。
D选项是指价格不变,需求量增加,说法不符合题意。
考点:劳动生产率对供给量的影响
4.A
解析:A
【解析】
2014年实际流通中的货币量是10万亿,根据条件2015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20%可知,实际需要12万亿元,但是执行的结果是15万亿,因此物价会上升25%,但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因此价格是原来的5/6,最终物价会是原来的25/24倍,因此提高了1/24,答案选A。
【考点定位】货币流通公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
【名师点睛】经济学计算题,给出的条件大多是复杂多变,再加上考试时心理慌乱。
所以好多考生都头疼。
其实无论多么复杂多变的条件,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去分析,都能找到线索。
解答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先计算出单价,这个量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
然后再计算。
本题就迎刃而解了。
5.D
解析:D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明确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2015年该商品价值量是660÷(1+10%)=600,2016年该商品价值量为:
600×18÷24=450;其价格为450×(1+5%)=472.5元。
由此可见,D选项符合题意,应选;
A、B、C计算错误,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高中政治常见计算类选择题的计算方法:
(1)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2)汇率的变动:作为兑换双方的两种货币,同一种货币的汇率和币值的变化趋势总是一致的,两种货币的汇率或币值变化总是相反的。
(3)单位商品价值量计算注意: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当前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原来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1+或-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
(5)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6)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一是计算出应税额,二是将应税额根据税率表进行分解和计算,三是将各部分税额求和。
6.C
解析:C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与劳动生产效率关系。
C正确,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015年甲产品价格为600元,2016年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该行业1小时生产的甲产品的价格是600/(1+20%) =500元;2016年货币贬值25%,甲产品价格为500/ (1-25%)≈667元, C入选.ABD与计算结果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7.A
解析:A
【解析】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呈反比关系,①表明了这种关系,正确;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变低,价格也会降低,②正确;商品价值量提高,价格应提高,③错误;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则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多,价值量应提高,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A。
8.B
解析: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的知识。
由于1件A商品可以换2克黄金,而1克黄金可以换2件B商品,可计算出1件A商品换4件B商品,且由于A商品和B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价值量都不变。
答案选B。
9.A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④错误。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商品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同一劳动在同样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多,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①③适合题意;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10.B
解析:B
【解析】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此时商品的价值量应变为390÷
(1+30%)=300元。
甲生产者1小时内生产2件商品,他在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应为2×300=600元,故本题答案选择B。
【点睛】关于商品价值量计算的一般公式:
11.C
解析:C
【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M商品2017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12元,201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则,2018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12÷(1+50%)=8元,又因为通货膨胀率为l0%,则,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国M商品的价值总量为8×(1+10%)=8.8元,价值总量为50×12×(1+10%)=660万元;故C选项入选。
1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BD错误C正确,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也就是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如果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说明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发生了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故选C。
13.A
解析:A
其他条件不变意即生产该鞋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该鞋的价值量也不变,仍为60元;该鞋厂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那么该鞋厂2018年生产该鞋的数量应为200×
(1+20%)=240万件,该鞋厂2018年创造的价值总量应为240×60=14400万元,故本题答案应为A。
【点睛】关于商品价值量计算的一般公式:
14.D
解析:D
【详解】
D: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可见,“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
”可见,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会使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变小,进而商品的价值总量(即商品的价值量与商品的数量的乘积)不变,D 正确。
ABC:材料中强调的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而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因此,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会使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变小,而不是使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或变大,ABC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
15.D
解析:D
【解析】供求影响价格,供过于求并不是价格变化的根本原因,A项不选;消费观念的改变并不是价格变化的根本原因,B项不选;过去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并不是商品质量水平降低引起的,C项不选;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商品价值降低,进而导致价格下降,这是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D项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
影响价格的因素可从多方面来考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商品的价值量。
一般地说,价格高低与价值大小成正比,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2)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
(3)纸币发行量。
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货币自身的价值。
当
商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与货币自身的价值成正比,即货币价值上升,则商品价格下降;货币价值下降,则商品价格上升。
(5)市场调节自发性的影响。
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极易出现哄抬物价等行为。
(6)国家政策的影响。
1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治时间,而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出售商品的,这样生产者会有更多的利润空间,提高产品降价空间,获得竞争优势,故②④正确;①③错误,个别企业不能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
故本题答案为D。
17.D
解析:D
【详解】
本题考查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甲服装厂劳动生产率首先提高,该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甲服装厂服装的价值总量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服装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甲服装厂劳动生产率没变,则甲服装厂服装的价值总量降低;甲服装厂与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则甲服装厂服装的价值总量不变,故D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D。
18.B
解析:B
【详解】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A错误。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能够经得起商品降价的冲击,B适合题意;本题并未涉及产品的质量和供求关系,排除C、D;故本题答案选B。
1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题肢①说法正确,因为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总量成反比;题肢②说法正确,因为汽车和电动车是互为替代品,汽油价格上涨,汽车需求减少,电动车销量增加。
题肢③说法错误,增值税改革,与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
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经济的发展,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会降低,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
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2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图像表示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个人所得税改革与消费品价格变化没有直接关系,①不选。
降低进口汽车关税,进口汽车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②正确。
高端商品供应量与低端商品价格变化没有必然联系,③错误。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升,商品价值量下降,需求量增加,④正确。
选C。
【点睛】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1)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
(2)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
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1)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消费者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且会减少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21.B
解析:B
【详解】
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科技进步不能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①错误。
②③:彩电中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曲面屏、4K超高清、人工智能等成熟新品一经亮相便被抢购,这使我国很多企业越来越认识到质量竞争远胜过价格比拼,说明适应市场发展趋势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②③符合题意。
④: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升了企业降价的空间,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商品的基本属性: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③:商品生产者重视产品质量的经济学依据: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基本属性,商品的质量是
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让渡使用价值才能获得价值,从而实现盈利,所以必须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注意:①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未必是商品;②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未必是商品;③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未必有价值。
22.B
解析:B
【详解】
①:由题意知,该厂商依托自主创新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
选项表述错误,故①错误。
②:该厂商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了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故②正确。
③:由题意知,华为手机年出货量达到2亿台,相比2018年提前64天完成了出货量2亿台的业绩,再次超越苹果成为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说明该厂商提高了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了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没有变化,③说法错误。
④:该厂商依托自主创新,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
故④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B。
23.D
解析:D
【详解】
A: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甲商品的价值量变小,则甲的价格降低,对甲的需求增加,对其互补商品乙的需求也会增加,MM1会向上移,A错误。
B: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甲商品的价值量不变,甲商品的价格不变,但甲商品的供给会增加,甲商品的供给曲线会上移。
甲商品的价格不变,则甲的需求不变,乙商品的需求也不变,甲乙商品的需求曲线不会移动, B错误。
C: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乙商品的价值量下降,价格也会下降,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多,对甲商品的需求减少,LL I会向下移, C错误。
D: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乙商品的价值量下降,价格也会下降,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多,对甲商品的需求减少,LL I会向下移,D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D。
24.A
解析:A
【详解】
①②:我国下沉市场(一般指三四线以下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的市场)网购潜力正在逐渐爆发,这是因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提高,同时也是因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潜力得以释放,①②符合题意。
③:放宽市场准入属于企业进入市场的规范,与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没有直接必然的关联,③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