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式学习化课堂”备课卡(整合式模块) (1)
“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

“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太谷二中模式概要“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从2021年开始已试行了五年,五年来在中央教科所及省、市、县课改专家的指导下,在全部师生的一路尝试、探讨下,初步形成了正确的理念及学导行为,为规范实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规范全校师生实施“三·五·三”学导型有效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依标施教,以学定教,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表现“先学后导”的核心理念,使全部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始终处于“自主、合作、探讨”的激情状态,确实提升“三·五·三”学导型课堂的品位和质量,为每名学生因“三·五·三”学导型课堂终身受益而奠基。
太谷二中制定了“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办法。
一、师生必需确立的课堂先进理念1. 依标施教,以学定教,先学后导,问题评价。
2. 对学导型潜心研究就是对自身专业发展负责。
3. 善待学导型课改就是在善待自己的未来。
4. 善待改良学习方式及评价方式就是对课改负责。
二、“三·五·三”学导型课堂大体内涵太谷二中“三·五·三”学导型教学模式,在学生行动上突出如何使学生“自主、合作、探讨”地学,在教师行动上突出如何引导、指导学生研究学习。
“三•五•三”学导型教学模式的第一个“三”为课堂的三种课型即“问题生成学导课”、“问题展示解决课”、“问题拓展提升课”。
“五”为三种课型中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即“情境设置”、“自主合作”、“展示交流”、“师生互导”、“拓展提升”。
“三”为支撑三种课型的三个评价单,即“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
这三种课型之间紧密联系,以螺旋式动态彼此支撑。
五个环节之间彼此增进,三个评价单相辅相成,他们彼此之间融为一体,彼此交织,彼此联系,一路作用于课堂。
浅谈“学导式”教学法

浅谈“学导式”教学法我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笔者根据自己近十年来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实践、探索,逐步摸索出一种教学法,暂且称之为“学导式”教学法,以期和大家共享。
所谓“学导式”教学法,就是指学生的“学”在教师的“导”的前面,即教师在学生学的基础上给以必要指导的一种教学方法。
“学导式”教学法,是一种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学方法,它克服了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法的缺陷。
其具体做法分四个环节进行:自学——解疑——精讲——演练。
即教师在每讲授一个新的授课内容(或称新的一课)时,从以下四个环节着手:1.让学生自学,包括课前预习教材、教学参考书,课堂自学。
学生在课上、课下通过阅读教材、分析问题、查询资料、尝试练习等自学手段,发现新知识和疑难问题。
2.教师解疑。
学生通过自学,提出疑难问题,互相讨论,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巡视并听取学生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注意学生的思路,并随时个别辅导答疑,从而能了解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透不透,词汇的意义把握得准不准,重点句型和语法知识能不能找准等,这些情况都能通过学生的提问反馈出来。
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对带有普遍性、共性的问题和难点问题在下一个环节中进行重点讲解。
3.教师精讲。
教师抓住关键性的难点和本课的教学重点加以精讲,再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与开发智能的进展情况加以讲评。
4.学生演练。
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作业练习,然后教师有选择、有重点地提问,检查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并做出必要的评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改正错误,正确领会、完成课后作业的要领与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并且品尝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以上四个环节通过“学—讲—练”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和综合的教学过程。
“学导式”教学法,同以往的教学法相比,有如下特点:一、师生共同配合,促进双向发展“学导式”教学法,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被动局面,变教师的“演员”为“导演”,即组织者,变学生的“观众”为“演员”,即参与者,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研学后教3.0版小学语文融乐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以智慧学习卡为例

研学后教3.0版小学语文融乐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以智慧学习卡为例摘要:“研学后教”是基于近年来国内课堂改革的多种成功模式的合理内核,结合本地课堂教学实际问题提出的。
番禺区正式启动“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到现在已经十年,最新的研学后教3.0就是打造“融·乐”课堂,通过智慧卡的使用,提高课堂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关键词:研学后教,智慧卡,语文课堂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处处得益于互联网,构建“互联网+教育”的教育新模式,是实现高效的、智慧的课堂的新趋势。
我们教师也要借着这股东风,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以及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融乐课堂发展综述“研学后教”是基于近年来国内课堂改革的多种成功模式的合理内核,结合本地课堂教学实际问题提出的教学理念。
[1]“融•乐”课堂是番禺区针对“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3.0升级目标,从2012年开始,番禺区就提出了“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
“研学后教”的核心理念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中心,使过程走向成功。
在这个理念的推动下,明确了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课堂上要有研学案,有小组合作,学生通过研学案中的学习线路图,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2]二、智慧学习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番禺区重点推进的“智慧学习卡”项目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使“研学后教”理念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智慧学习卡主要就是依靠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学习数据进行全面精准的分析,从而给教师及时提供数据支撑,教师精准了解学生、班级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效率;还能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课后作品的评价等数据的记录,对学生实施综合化评价。
在课堂上,教师发送课前设置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智慧学习卡进行及时回答,通过系统后台大数据处理,即时对学生的常态化学习情况进行数据收集,系统分析,教师精准了解学生、班级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效率,能让教学形式更加丰富;还能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课后作品的评价等数据的记录,对学生实施综合化评价,让学生课堂参与度更高,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
以学为主构建高中化学“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为主构建高中化学“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作者:朱其立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12期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以及课改的深入,教育的各方力量都在为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而作出贡献。
而现阶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还存在着“重教不重学、学生参与度不足”等问题,教学活动缺乏开放性和自主性,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
有鉴于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湛江一中所实行的“学教计划”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上作出研究,以高中化学的教学作为主体,致力于促进教学相长,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构建高中化学教学“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教课堂导学导练教学模式一、化学课堂现状在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中认为教育的核心功能是在于传递知识,为此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中心。
因为受到这样的教育观念影响,学生的学习变得被动,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在化学教学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化学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教师由于过于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得自己苦于教学,而学生在学习上出现过于被动的学习而产生厌倦的状态。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点:一是课堂上教师过于注重讲授,表现出填充式的效果,而学生则对这样的教学表现出厌倦;这样的课堂效率低下,学生不愿主动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素质、思维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不到提高。
二是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专注于知识的教导,而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教学的三维目标;课堂上的教学不仅是要传授知识给学生,同时也应该重视情感态度的激发,如果缺乏情感态度的激发,学生在态度、兴趣方面会降低,同时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课堂上教师在讲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后以大量的习题作为训练,加强学生的理解,但是去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信以为运用“题海”战略能够使学生理解,但却没有考虑到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缺乏了科学的思维训练。
四是在某些化学课上原来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探究的实验课渐渐被教师演示所取代了,学生缺少了自主研究的机会,同时在实验教学当中往往以单纯的讲解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为目的,一般是任课教师按照教材逐步讲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以及结果等,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和教材的步骤按部就班来做,思维是固定不变的,很少主动思考问题,学生失去对实验的探究,无法对创新能力进行提升。
“1224”学导型课堂模式流程图

学导方案(学案)的制定
任务分解时间
提前两周周五下午,组长将下下周一周授课内容的编写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备课小组,按课时分配
学案编写讨论及审定时间
教师学案编写
备课组教师接到任务后编写,在集体教研前完成
集体备课讨论审定
在校本教研中,由组长组织集中对每位教师所编学案讨论、研究,最后由组长审核定稿(集体教研前发到每位科任教师手中)
展示课
任务内容
1、学生以学案目标为引领,小组合作交流,组内成员轮流展示,教师教室巡回观察并现场记录,为点评引导作准备。
2、教师安排,各小组代表轮流上黑板展示,学生质疑,教师追问、点拨、引导,并由学生进行量化登记。
3、学生填写新生成的问题。
4、构建知识,形成知识链、知识网。
5、最后收起学案进行批阅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含作业)。
检测反馈
任务内容
1、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以章节或单元设置检测题进行检测,及时掌握学情。
2、检测题仍可以是自主课、展示课形式进行上。
3、教师必须对学生完成的检测题进行批阅量化,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印刷
审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由组长负责提前送交文印室印刷
自主课
任务内容
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或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或向老师请教,完成学案上的基础层次问题和迁移层次问题,掌握或构建知识,并生成自己的问题,并填写自主学习互动卡,并收起上交老师。
老师:教室巡查,解疑释难,个别指导,现场记录,完成后收起学案进行批阅,作出评价,总结。
导学案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模式(一)为规范导学案的使用,特提出如下要求:一、使用“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提前备课: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研讨: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召集全体组员就教学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4、课后备课: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二、具体要求导学案不同于教师的备课,它只是教师备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师不能单纯地把导学案当成备课,而应对导学案进行个性化修改,融进自己的创意。
教师可在导学案上进行创意备课,只是备课的形式灵活多样。
导学案要有教师圈点勾画和补充填写的痕迹,并且具有实效性、实用性。
如导学案不符合自己的教学要求,可在后面另加附页,写进自己需求的教案和学案,并粘贴在后面。
三、对学生的要求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
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3、每隔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四、对教师的要求1、一般不布置另外书面课外作业,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
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小学数学学科大单元整体备课计划表模板

1
圆的面积(二)
2
练习一
2
真实情境实践
作业设计
这里相当于单元综合性作业
3.归纳总结出“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
4.进一步体会圆的特征。理解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5.尝试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
1.组织学生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圆的特征。
2.练习画不要求的圆,发现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特征于关系。
圆的认识二
1.探索圆的轴对称性,会找圆的对称轴
2.会画圆和不同平面图形组合的图形的对称轴
1
1.准备好圆形纸,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能找出圆的对称轴。
2.独立尝试画组合图形的对称轴,并发现规律。
微课视频节选
知能、拓展练习题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会画对称轴
圆的周长
2
圆周率的历史
1
能熟练计算小数乘除法。
小学数学科组单元整体备课表
六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第备主备:
单元人文主题
了解有关圆的数学发展历史,圆周率的探索历史,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单元数学要素(素养点)
几何直观、数学应用意识、数学抽象、转化归纳思想
单元学习总任务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圆在图形设计中的作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3倍数的特征备课卡

小组合作式探究学习,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
四、学习化策略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助学资源包
PPT课件、百数表
六、教与学预设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进行问答练习,创设情境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流程
教师导学设计
学生主体活动
(一)暗示
1、引发学生思考:下面各数中,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7584544250100230615
1、先思考问题,然后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回答。
2、认真分析题意,独立完成此题。3、根据题意,独立完成此题。
(五)运用
判断。(1)用2,1,3这三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一定都是3的倍数。()
(2)2的倍数比3的倍数小。()
(3)6的倍数一定是2和3的倍数。()
1、按要求填写。
2、独立解答。
3、小组内交流,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2、明确找3的倍数不能只看个位。
(三)自学
1、引导学生用列举法或查百数表法找一找3的倍数,看一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百数表中圈出的3的倍数(课件出示),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3、提出新的思考问题:3的倍数各位上的数与3有什么关系,将各位上的数加起来看一看会怎样。
使用说明:
①学习化目标指学生课堂中的学习任务。②学习主材料指本节课选择的核心内容。③学习化方法指本节课主要的教法和学法。④学习化策略指课堂协作学习的方式策略。⑤助学资源包指帮助学生学习的必要视频、音乐、挂图、实物、教具、课外课程等。⑥本模块流程可个性化设计,版式可整合式,也可板块式。⑦留空位置可自行调整。
《稻草人》“学导式学习化课堂”备课卡

教师导学设计
学生主体活动
(一)暗示
一.回顾上节课的资料:
(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童话中的稻草人是什么样貌的?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把稻草人的样貌和构造说清楚的?回忆稻草人Biblioteka 外貌描写和对比手法。(二)导向
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6---8自然段,思考:
a.听完这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
朗读、勾画、旁批、体会
板块A
(四)展示
(板块A)
一、抓飞蛾→突出善良
感情朗读第3—5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
(这个环节重点训练学生动手动脑的潜力,要求学生能够勾画出相关语句,找出重点段落的中心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展示课件第十一至十四屏)
(1)稻草人看到新出的稻穗一个挨着一个,心里为什么很高兴?(稻子长势好,今年的收成能够使他的主人笑一笑,所以他心里很高兴。)
高州市“学导式学习化课堂”备课卡
(板块式Ⅱ)
学科: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
课题:稻草人(第2课时)
班级:六(1)
执教:邹良泳
学校:沙田中心学校
时间:2018年9月12日
一、学习化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外貌描写、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理解稻草人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学习主材料
感情朗读,领悟情感。
(五)运用
(四)拓展练习。
展开想象: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
发挥想象。
(六)评价
1、同学们,这是一则悲戚的童话故事,作者借助稻草人的眼睛见证了一个可怜的农村老妇人的悲苦遭遇;以童话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老妇人的悲惨遭遇让我们为之动容,稻草人的善良更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EEPO

EEPO(Effective Education in ParticipatoryOrganizations)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文表达为: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简称有效教育。
是孟照彬教授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西部五省区得到大面积推广(我市天等县2008年开始试点),取得了很好的反响,被称为第六种教学方式。
有些教师单独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好像学生全程参与和合作学习,因此形像地称为“参与式教学”或“小组合作学习”。
它的核心理念是有效——时间有效、资源有效、教学效果有效,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些有效,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MS-EEPO是一个方法系统,因此不能单独地从教学这个环节来认识它,应该从备课、教案、上课的组织、效果的评价等全方面来认识它,下面是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备课与写教案环节平时备课是想到哪写到哪,有很大的随意性,EEPO的备课则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MS-EEPO”要求在充分地研究教材与学生的前提下,首先确定的是课型方式,由课型方式决定自己的教学步骤与策略。
1、框架:首先根据内容确定一节课的整体框架,大致分为多少个节点(参见EEPO教案示例中的圆圈,每个圆圈就是一个节点),每个节点要占用多长的时间(时间轴),有哪些基本任务(即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通常书写在节点时间轴的下方),明确每个节点要达到何种目标(一般书写在节点时间轴的上方),明确一节课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强化次数(基本知识和技能始终要抓好)。
2、步骤:确定节点后,根据每个节点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小组内交流与评价——小组展示探究结果——教师评价”的基本流程,完成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生生互动(含组内互动和组间互动)——师生互动”多维度的参与到学习中,或许这就是EEPO的精髓——参与式合作学习。
3、策略:每个节点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以EEPO“要素组合方式”为例,教学中“七个要素轮换着用”,它的基本方法是:师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依据生理、心理和目标任务,环境条件的变化,把人在认知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七个基本要素“看、听、讲、想、做、动、静”单列或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来交替进行。
教师备课教学教案表格模板

教师备课教学教案表格模板一、章节名称: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2)相关案例分析。
(3)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
二、章节名称: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知识点和案例。
(2)纸质教材:供学生查阅和复习。
(3)网络资源:提供拓展阅读和实践活动素材。
三、章节名称:第三章教学安排与步骤1. 教学安排:(1)课时:本章共计x 课时。
(2)授课时间:每周x 节课。
(3)作业与测评:布置适量作业,进行课堂提问和小组评价。
2.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问题或案例引出本章主题。
(2)讲解:详细讲解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3)互动:提问、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4)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
四、章节名称: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学评价:(1)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3)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实践活动成果: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学反馈:(1)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2)自我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改进措施:根据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章节名称: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1. 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详细的知识点和案例分析。
(2)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和实例。
(3)网络资源:提供相关文章、视频等拓展材料。
2. 拓展活动:(1)小组项目:让学生围绕本章主题进行合作完成项目。
初中老师备课教案本子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教学年级:3. 教学班级:4. 教学时间:5. 教学进度:6.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二、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2. 教材重点、难点分析:3. 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的联系:4. 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三、教学设计1. 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实验法(4)案例分析法(5)其他方法2. 教学过程:(1)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 回顾旧知,衔接新知(2)新课讲解- 逐个知识点讲解- 结合实例,加深理解 - 演示操作,直观教学(3)课堂练习- 当堂练习,巩固知识 - 课堂提问,检验效果 - 小组讨论,培养合作(4)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 强调重点、难点-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3. 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 教学视频- 教学案例- 教学工具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 互评- 教师评价2. 评价内容:- 知识掌握程度- 能力提升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 学生参与度-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教学方法适应性2. 教学改进措施:- 优化教学方法- 调整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效果六、教学资料1. 教材2. 教学参考书3. 教学课件4. 教学案例5. 教学工具七、课后作业1. 基础作业:-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题2. 提高作业:- 拓展阅读- 思考问题,提出见解3. 作业要求:- 独立完成- 认真审题- 及时提交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表格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表格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育要求】设计的,用于明确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要求】。
在创设教学目标时,需要明确目标的【有变化】和【过程中变化】两个层面。
1.1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是教师在本节课中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以学科为导向,注重学科知识的体系化和递进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点1:(例如,对于语文教学可以是课文中的某个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知识点2:(例如,对于数学教学可以是某个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点3:(例如,对于英语教学可以是某个句型的掌握和运用)1.2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是教师在本节课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能力1:(例如,对于语文教学可以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力2:(例如,对于数学教学可以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力3:(例如,对于英语教学可以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教材准备教材准备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准备的教案、课件和其他教学辅助材料。
教材准备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准备教案:(例如,准备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板书设计)•准备课件:(例如,准备PPT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准备辅导材料:(例如,准备练习册和习题答案)•准备实验器材:(例如,准备实验室所需的仪器和材料)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的活动。
教学过程应该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启发性,体现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技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3.1 导入导入是指教师在开始课堂教学时,通过一些活动和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准备他们进入学习的状态。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导入:•活动1:(例如,讲述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活动2:(例如,提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活动3:(例如,展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3.2 讲解与示范讲解与示范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讲解或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和解释新的知识和技能。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备课记录表

用英语。) T: Play the tape of the story. (课件播放课文录音) S: Look at the questions and listen. (教师播放课件出示问题,同时背景音为整篇课文录音,学生一边听音、看图画,一边 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是教师有意在进行信息差教学, 以此来更好地开动学生的英语 思维。 ) T: Ask the questions. S: Volunteer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T: Award them. (及时鼓励和奖励学生,帮助他们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2、教师用课件出示本课的较难单词、动词原型、过去式和新句型。 T: Show some words while teacher collected. S: Read and review. T: Here teacher explains normal.(板书) 3、学习课文。 T: Show the story.(课件出示 Helen Keller 故事,学生跟读。) S: Read after it. S: Read in groups. S: Read with deep feeling in different groups, boys read and girls read. (6.) (练习) Practice 1、重点句型练习。 T: Now, look and listen to the important sentences in the story, please read and then recite. (板 书 can—could, can‟t---couldn‟t) S: Read and recite. (出示本课的重点句型,学生看图片、听录音,小声模仿,一分钟内循环播放句子录音, 学生背诵。 大量的口头练习和背诵可以使学生的嘴部肌肉更加发达,说起语言更加游刃 有余。) 2、听力练习,加深理解和记忆。 T: Ok, this time, take out your exercise book and turn to Page30. Please listen to the story again and try to finish Exercise One and Exercise Two.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做完后,进行集体核对,一目了然。通过完成此练习,学生对 本课的整体印象会更加深刻。) 3、游戏 破译句子密码.(每组准备一个密码) T: You really did a good job. Next let‟s relax and play a game---破译句子密码. Find sentences in the story. Every group will have a card. There are some big letters on it. If you see SCS, you can get from the story, which is “She couldn‟t see.” Let‟s see which group can be the first one to guess the sentence. 同样是刚才的小组,每组分到三个密码,如:“Helen‟s friend wrote the word „water‟ on Helen‟s hand.”该句的密码为“HFWTWWOHH”也就是该句子的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组合 成的。给每组发一个密码,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个组最先破译出来就是胜利者。 (游戏使得学生在放松娱乐的同时,感受 Helen Keller 成长的不容易。 ) (7). (任务完成) Production Tell stories
三五三学导型有效教学模式理念及三种课型操作流程

4.方法性问题
➢ 学的方法是否由单一变为多元? ➢ 是否由自主变为合作? ➢ 是否由合作变为探究? ➢ 是否能真正做到多元、优化、共享?
5.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
➢ 是否有好奇、好学、好思、好读、好言 的热情与激情?
➢ 是否有勤奋、虚心、钻研、求真的态度? ➢ 是否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形成正确的世
联想思维
所学信息点、线、面、体间的联想 所学信息由表及里的联想 所学信息由此及彼的联想 所学信息纵向与横向的联想 所学信息分类、归类的联想 所学信息典型事例与原理间的联想 ……
记忆思维
工具性概念、符号的记忆 工具性原理、观点的记忆 工具性规则、规律的记忆 工具性哲理、典例的记忆 ……
4.先学后导要让学生有充分先学的时间,有充分 体验和感受的空间,有充分参与所学内容与生活 事件相关的机会,有充分享受会学、活学、优学 的过程,变“学海无涯苦作舟”为“学海无涯悦 作舟”。这是“先教后学型”、“先学后教型”、 “先导后学型”不可能达到的功效。
5.先学后导能真正促进与提升 (1)优化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技能,包括:倾听、 阅读… (2)优化学生有效思维(吸收、消化)信息的技 能,包括:辨析思维、变通思维、联想思维、类 比思维、记忆思维… (3)优化学生规范表达信息的技能,包括:口头、 文字、图表…
(3)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要求“教”要围绕所教 学生,如何策划和设计:
①学生好奇心、兴趣的激发; ②学生自信心的增强; 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 ④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逐步确立。
先学后导
1.先学后导是一种先进的课改理念与文化; 2.先学后导有利于实现三维目标的高效达成; 3.先学后导的本质是让学生在充分先行先试的基 础上,围绕“学”为中心,依据学会与会学的需 不需要而展开必要的“导”、有效的“导”,而 非“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中给予式、权威 式、灌输式的那种“教”;
融合课优质课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背景1. 课程名称:融合课程2. 教学年级:[年级]3. 教学时间:[课时]4.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列出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2)能力目标:[列出本节课需要培养的能力](3)情感目标:[列出本节课需要培养的情感态度]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列出本节课需要重点讲解和练习的内容]2. 教学难点:[列出本节课需要突破的难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新课讲授(1)教师按照教学重难点,分步骤讲解知识点,并配以实例进行说明。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问、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练习巩固(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2)鼓励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合作精神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便于学生理解。
2. 教学视频: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丰富课堂内容。
3. 教学案例: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示范课例八年级数学积的乘方教学设计表

教学设计表一、基本信息学校全称教师姓名课名积的乘方学科数学章节第十四章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1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上册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积的乘方的法则;2、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积的乘方的法则进行计算;3、通过法则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学生是在同底数幂乘法和幂的乘方的基础上学习积的乘方,为此,本节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好本课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具体数字的相应运算,通过观察、类比、自主探索规律,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探索积的乘方法则的形成过程。
解决措施:通过乘方的意义来引导学生得出积的乘方法则。
教学难点:积的乘方公式的灵活运用。
解决措施:典例学习和练习巩固。
五、运用的能力点:能力点1: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课件从希沃白板中下载并修改用于课堂教学。
能力点2: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通过课件展示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法则引入课堂。
六、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按照完整视频的时间点)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温故知新00:00—02:05复习回顾已学知识,帮助学生加深计算=∙∙++212nn yyy学生算出答案并说出。
引起学生注意,直观展示知识。
记忆,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5)(x(1)同底数幂的乘法:=∙nm aa(m,n都是正数)。
幂的乘方:=nma)((m,n都是正整数)。
思考:=nam)(新知探究02:05—07:46通过简单的运算,结合乘法的意义,让学生探究积的乘方公式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填空:运算过程中用到了哪些运算律?观察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2()2(2babbaaababab=⋅∙⋅=∙=)()()()()((2))3()3(3babbbaaaabababab=⋅⋅∙⋅⋅=∙∙=)()()()()()(发现:是正整数)()(nbaab nnn=问题:你能将是正整数)()(nbaab nnn=推导出来吗?学生观察,寻找规律并归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州市“学导式学习化课堂”备课卡
(整合式)
学科: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
课题:九色鹿(第二课时)班级:二年级
执教:学校:时间:2017年11月30日
一、学习化目标
1、通过抓住关键词读懂课文,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品质。
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2、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二、学习主材料
1、学习2-4自然段,体会九色鹿的善良、勇敢和奋不顾身。
2、学习5、6段体会调达见利忘义,为了得到重赏,出卖九色鹿。
3、学习7-9段体会故事的结局:九色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忘恩负义的调达躲进大山里去了。
三、学习化方法
运用朗读法理解句子
四、学习化策略
1、自主学习式。
2、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式。
3、全班共同交流式。
五、助学资源包
《九色鹿》的动画片段
六、教与学预设
流程教师导学设计学生主体活动
(一)暗示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九色鹿
的故事。
首先,我们看一看动画片《九色
鹿》
2、《九色鹿》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1、观看《九色鹿》动画片段
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发生了
什么事情?
(二)导向二、感受“巨利”
1、调达为什么出卖九色鹿呢?
2、指名读。
国王只好贴出布告——谁说
出哪里有九色鹿,定有重赏。
3、调达听说布告后是怎么做的?指名读。
想象一下他当时的表情。
4、调达听说布告后,一心想的是什么?
忘却的是什么?
1、生齐读、自由读。
2、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小
组讨论。
(三)自学三、体会“恩”“誓”,自读文段,旁批
感受。
1、体会“大恩”,读九色鹿救调达的相
关内容,从中体会出什么,兽人如此大恩,
调达又是怎样回报的,朗读第六自然段,
读后,你心里又有什么感受?
2、体会“重誓”,你心里又有什么感受?
3、体会“人品”你觉得调达是一个怎样
的人?
朗读,对照学习单,思考问
题,小组讨论,自我体会。
(四)展示四、汇报展示,感悟情感。
A、痛斥“小人”
1、指名读第八自然段,体会九色鹿痛斥
调达时的心情。
2、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指名读最后一个
自然段。
3、你觉得国王会怎样惩罚调达?
面对这样的结果,发表下你的看法
小组协作,展示理解
感情朗读,领悟情感
归纳总结,深化体会
(五)运用五、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拓展《小山羊和小灰兔》的故事,体会
品格的重要性》
边读边比较,交流感受。
(六)评价六、总结提升,反馈评价
1、收课总结。
故事中的落水人调达见利
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最后得到了
重重的惩罚。
故事中的九色鹿美丽、善良
而又勇敢,最后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和尊
重。
2.评价反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
么收获?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
附:板书设计
19 九色鹿
见利忘义调达———救———九色鹿善良
———出卖----
教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之大。
“读”是教学的主要活动,也是学生品味,语言的主要方法。
在第二段教学活动中,我注重花时间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重点感悟、朗读词句,分角色朗读,说话练习,体会九色鹿的勇敢、善良、不求回报,调达对九色鹿救命之恩的感激、郑重发誓。
特别是第8自然段中九色鹿斥责调达的一段话。
我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感悟中读。
学生一次比一次读得有感情,九色鹿的愤慨在朗读中得以体现,九色鹿的机智勇敢也让学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使用说明:
①学习化目标指学生课堂中的学习任务。
②学习主材料指本节课选择的核心内容。
③学习化方法指本节课主要的教法和学法。
④学习化策略指课堂协作学习的方式策略。
⑤助学资源包指帮助学生学习的必要视频、音乐、挂图、实物、教具、课外课程等。
⑥本模块流程可个性化设计,版式可整合式,也可板块式。
⑦留空位置可自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