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导学
(3)若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性状为从性遗传,则F1中雌雄个体的表型分别为 _无__角__、__有__角__;在群体中,让无角雌雄山羊相互交配,后代_不__会__(填“会” 或“不会”)出现有角雌山羊,试分析其原因:_雌__性__有__角__山__羊__的__基__因__型__为_ _B_B__,__雌__性__无__角__山__羊__的__基__因__型__为__B_b_或__b_b_,__雄__性__无__角__山__羊__的__基__因__型__为__b_b_,___ _无__角__雌__雄__山__羊__相__互__交__配__,__后__代__不__会__出__现__基__因__型__为__B_B_的___个_体____。
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题型一 显性的相对性
应用导学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统计的样本数量足够大,子二代的性状 分离比是1∶2∶1,原因可能是 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为不完全显性 。
归纳
总结
显性的相对性
比较项目 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
共显性
杂合子表型 显性性状
中间性状
显性+隐性
杂合子自交 子代的性状 分离比
亲本雄株的基因型为aa
√C.实验一F1雌株的基因型与实验二F1雌株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
D.若要确定某羽状浅裂雌株的基因型,最适合选用羽状深裂雄株与之杂交
跟踪训练
5.“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仅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 自身基因型的支配,也与母本的表型无关。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动物, 群养时一般异体受精,单独饲养时进行自体受精。椎实螺外壳的旋向由一 对核基因控制,右旋(S)对左旋(s)是显性,外壳的旋向符合“母性效应”。 以右旋椎实螺A(SS)和左旋椎实螺B(ss)作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得F1后全部 单独饲养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任一椎实螺单独饲养,子一代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B.椎实螺A、B正反交所得F1的螺壳旋向与各自母本相同
归纳 总结
(1)从性遗传:从性遗传的本质为:表型=基因型+环境条件(性激 素种类及含量差异)。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表型都与性别有密切的 联系,但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遗传方式。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性 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从性遗传的基因在 传递时并不与性别相联系,其与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有本质 区别。 (2)限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表 达,而在另一种性别中完全不表达的现象。
归纳 总结
(3)母性效应:是指子代的某一表型受到母本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 本的基因型所控制的表型一样,因此正反交所得结果不同,但不是 细胞质遗传。这种遗传不是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而是由核基因 的表达并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决定的。
跟踪训练
3.已知牛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 红褐色,aa为红色,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为红褐色,雌牛为红 色。现有一群牛,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1,且雌∶雄 =1∶1。若让该群体的牛分别进行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交配(自交)和 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分别是 A.自交红褐色∶红色=1∶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4∶5 B.自交红褐色∶红色=5∶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8∶1 C.自交红褐色∶红色=2∶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2∶1
跟踪训练
(3)鲤鲫杂交育种过程中获得了四倍体鱼。四倍体鱼与二倍体鲤鱼杂交, 对产生的三倍体子代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每尾鱼的图谱均一致, 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三倍体的基因型为_a_1_a_2a_3_,二倍体鲤鱼亲本为纯合子的概率 是_1_0_0_%__。
题型二 性别对性状的影响
应用导学
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受到性激素的影响,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称为从 性遗传。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现有一只雌性无角山羊与一只雄性有角山羊杂交,产生的F1中雌雄个体 各表现出一种性状。有人认为这是伴性遗传,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也有人认为是从性遗传,基因型为BB的个体无论雌雄均表现为有角,基 因型为bb的个体无论雌雄均表现为无角,基因型为Bb的个体在雄性中表 现为有角,在雌性中表现为无角。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AAAaBiblioteka aaBBBb
bb
个体数量 201 1 009 798 520 1 038 517
跟踪训练
基因型
AA
Aa
aa
BB
Bb
bb
个体数量 201 1 009 798 520 1 038 517
体的相同位点
√B.基因型为S1S2和S2S3的烟草间行种植,全部子
代中S1S2∶S1S3=1∶1 C.烟草不能自交的原因可能是花粉与含有相同
基因的卵细胞的雌蕊结合阻止花粉管的形成 D.该现象是被子植物进化过程中防止近亲繁殖的一种重要策略
题型四 分离定律中的致死问题
应用导学
1.短尾猫之间相互交配,子代中总是出现约1/3的长尾猫,最可能的原因 是 子代短尾猫中显性纯合子致死 。 2.凤仙花的花瓣有单瓣和重瓣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重瓣凤仙花 自交,子代都是重瓣花,单瓣凤仙花自交,子代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 1∶1,原因是_凤__仙__花__的__重__瓣__为__隐__性__性__状__,__单__瓣__为__显__性__性__状__。__单__瓣__凤__仙__花__ _产__生__的__含__显__性__基__因__的__精__子__或__卵__细__胞__死__亡__(或__不__能__受__精__)__。
50%的死亡造成的 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的
跟踪训练
9.某动物毛色的黄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 基因(A、a)控制。在该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带有某种致死基因,且该
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性激素的影响。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同源染色体非姐
跟踪训练
8.(2022·江苏七校模拟)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
的死亡造成的
√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隐性个体有50%的死亡造
成的 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
跟踪训练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若一尾鲫鱼为纯合二倍体,则其体内GPI类型是_P__3P_3_或__P_4_P_4_。 (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鲤鲫杂交的子一代中,基因型为 a2a4个体的比例为_2_5_%__。在其杂交子一代中取一尾鱼的组织进行GPI电 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_三__条带。
归纳 总结
(2)致死问题解题步骤 关于致死现象的遗传题,可分三步分析:第一步,无论是配子致死 还是合子致死,均按无致死现象、遵循分离定律写出配子种类及比 例,并书写遗传图解;第二步,根据题目信息“划掉”遗传图解中 致死配子或个体;第三步,根据“划掉”后的情况调整配子或个体 基因型前的“系数”,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显性∶隐性 显性∶中间性状∶
=3∶1
隐性=1∶2∶1
显性∶(显性+隐性)∶ 隐性=1∶2∶1
跟踪训练
1.研究发现基因家族存在一种“自私基因”,该基因可通过杀死不含该 基因的配子来扭曲分离比例。若A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 子时,能杀死体内一半不含该基因的雄配子。某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 获得的F1中红花(AA)∶粉红花(Aa)∶白花(aa)=2∶3∶1,则F1中个体随 机受粉产生的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A.红花∶白花=2∶1 B.红花∶粉红花=8∶7
跟踪训练
6.(多选)某种昆虫的翅型有长翅、正常翅、小翅3种类型,依次由常染色 体上的C+、C、c基因控制。正常翅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正常翅或 出现小翅个体;基因型相同的长翅个体杂交,子代会出现长翅与正常翅 或出现长翅与小翅个体,比例接近2∶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昆虫种群翅型的基因型最多有9种
妹染色单体互换的情况下,根据下列杂交组合的结果进行判断,以下说法不
正确的是
杂交组合
亲本类型
子代



黄色(♀)×黄色(♂)
黄238
黄119

黄色(♂)×黑色(♀)
黄111,黑110 黄112,黑113
丙 乙组F1中的黄色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黄358,黑121 黄243,黑119
跟踪训练
杂交组合
亲本类型
√D.自交红褐色∶红色=3∶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3∶1
跟踪训练
4.(多选)某雌雄异株植物的叶片有羽状浅裂和羽状深裂两种类型,雌株叶 片都是羽状浅裂,叶形由基因A、a控制。某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 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一F1中羽状浅裂雌株有3种
基因型,且其中杂合子占1/2
√B.实验二亲本雌株的基因型为AA,
√D.致死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跟踪训练
10.现代栽培稻(2n=24)相对普通野生稻丢失了大量优异基因,如抗病、抗 虫、抗杂草及抗逆基因等。研究人员发现某野生水稻(甲)8号染色体上具 有耐冷基因A,4号染色体上有抗稻飞虱基因B,而栽培稻(乙)染色体的相应 位置为隐性基因。将甲、乙杂交,F1自交,用某种方法检测F2群体中不同 植株的基因型,发现不同基因型个体数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子代



黄色(♀)×黄色(♂)
黄238
黄119

黄色(♂)×黑色(♀)
黄111,黑110 黄112,黑113
丙 乙组F1中的黄色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黄358,黑121 黄243,黑119
A.毛色的黄色与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是显性性状
B.丙组子代雌雄黄色个体全部携带致死基因
C.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雄性激素促使其表达
√C.红花∶粉红花∶白花=14∶17∶5
D.红花∶粉红花∶白花=98∶105∶25
跟踪训练
2.(经典高考题)鲤鱼和鲫鱼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是同工酶(结构 不同、功能相同的酶),由两条肽链构成。编码肽链的等位基因在鲤鱼 中是a1和a2,在鲫鱼中是a3和a4,这四个基因编码的肽链P1、P2、P3、P4 可两两组合成GPI。以杂合子鲤鱼(a1a2)为例,其GPI基因、多肽链、GPI 的电泳(蛋白分离方法)图谱如下:
B.基因C+、C与c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长翅个体与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代中不会出现小翅个体
D.长翅个体与小翅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1∶1
跟踪训练
7.烟草是雌雄同株植物,却无法自交产生后代。这是由S基因控制的遗传机制 所决定的,其规律如图所示(注:精子通过花粉管到达卵细胞所在处,完成受 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1、S2、S3、S4互为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
应用导学
(1)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相同点在于性状表现都与性别相关,不同点主 要在于_从__性__遗__传__中__控__制__性__状__的__基__因__位__于__常__染__色__体__上__,__而__伴__性__遗__传__中__控____ _制__性__状__的__基__因__位__于__性__染__色__体__上__(_或__控__制__性__状__的__基__因__所__在__的__染__色__体__不__同__)_。 (2)若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性状为伴性遗传,则F1中雌性山羊的基因型为 __X_B_X_b__。
归纳 总结
(1)分离定律中四种致死问题 ①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 死效应。 ②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效应。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 死和显性杂合致死。 ③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 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④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 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的现象。
√C.F1单独饲养后,所得F2的螺壳旋向为右旋∶左旋=3∶1
D.螺壳左旋的椎实螺基因型只有Ss、ss两种可能
题型三 复等位基因遗传 1.含义:在一个群体内,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有多种, 彼此之间互为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2.遗传特点: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每个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复等 位基因中的两个,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可能是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或共显性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