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精选.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群文阅读的解析
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了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
践那就是群文阅读。

今天我对群文阅读的相关知识做了不成熟的
整理,希望能与同仁共勉。

一、什么是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

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
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
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群文阅读相关的实践探索大体上分为五个层级:第一个层级以教材为主,
强调单元整合,以“单元整组”阅读教学为代表;第二个层级突
破了教材,强调以课内文本为主,增加课外阅读,“一篇带多篇”;第三个层级和上述思路一样,但是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
强调“整本书阅读”或者“一本带多本”的阅读;第四个层级提
出阅读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以“主题阅读”为代表;第五个层次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具体形式以“班级读书会”
为典型,更加灵活的则以“书香校园”的建设为典型。

二、为什么要开展群文阅读?它的好处是什么?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文章,学生很快读完,
内容基本理解,而教师还在不停地问、不停地讲,学生被动地答、被动地听,主体意识缺失,阅读兴趣降低。

群文阅读教学,学生
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
读期待,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学生忙着进行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而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往往是学生读完课文后,老师们总是设置问题引导孩
子朝着自己的思维方向去回答问题,很多孩子会对老师提出的问
题感到很棘手,因为这并不是发自他们内心想问的问题,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大大的降低,失去探索的欲望。

当然单篇文章的阅读是重要的,但它也有局限性。

譬如我们在学了单篇
文章《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编故事,同学们往往都从“很久很久
以前,,”写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就是受单篇文章开
头写法影响而产生的局限。

假如我们读的是一组故事,把《盘古
开天地》与《咕咚》《坐井观天》《丑小鸭》《纪昌学射》组成
群文,情况就不同了。

由于它们的开头有多种方式,我们再写故
事就不会只出现以“很久很久以前,,”开头的那种思维定式了。

群文阅读是阅读方式的革新,它可以把读者的阅读能力从
“读懂”一篇文章提升到“读通”一类文章。

例如,我们把《孔
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纪昌学射》四篇文章组
成群文。

从题目看,它们都属于“某人做某事”这类文章,但每
篇文章中解决问题的着重点不同:《孔融让梨》主要是展示孔融
说的话;《司马光砸缸》是突出司马光的行动;《曹冲称象》则
是表现曹冲的创造性思维;而《纪昌学射》是揭示成功的秘诀—
—不仅需要名师的指点与个人的勤学苦练,还需要内心深处的自我战胜。

通过这样的群文阅读,我们对“某人做某事”一类文章
的认知,较之阅读其中的单篇文章,就要全面、深刻得多。

所以
我个人认为,开展群文阅读对孩子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三、如何确立群文阅读的议题?
1、着眼于描写对象或内容的一致性
如我们把《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的母亲》
《古怪的爷爷》等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品析,学生会发现它们的最大共同点都是写人,除此之外还会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里等来发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分析人物的品质特征等。

2、着眼于描写对象或内容的相对性
如将《少年闰土》《中年闰土》等文章放在一起,学生会品
析到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下的人物形象差别大。

3、着眼于文章结构上的相同之处。

文章结构的安排上呈总分总的形式,对难点进行反复呈现。

4、着眼于相同的表达角度
我们把《山中访友》《春》等文章放在一起阅读,会发现它
们都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学生会更深切的体会到这些
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
5、着眼于文体的相同
具有相同文体的文章放在一起,对这种文体的学习更加有
效。

比方说学习诗歌,我们可以选择古诗、现代诗、外国诗等来
探究诗的共性,让学生把握诗歌这种文体所具有的特征。

四、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的课堂操作的具体方法。

(一)、利用默读和浏览策略,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

群文阅读与单文阅读自然有区别:单篇教学侧重于精读,而群文学习多采用默读、浏览、边读边思考,略读的方式进行。


文阅读,不像平时精读课那样去逐字逐句地分析、品鉴、大段大
段地朗读,课堂上也没有单独安排时间扫除生字障碍,默读、浏
览,是侧重于信息处理的阅读,是侧重思考的阅读。

在教学中,
要想锻炼并且提升学生的默读、浏览水平,课堂里提出方向明确的高质量的探究性问题是关键。

(二)、利用小组对话和讨论策略,拓展群文阅读中的深度和广
度。

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应该转向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对话等读书会形式的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阅读课中的讨论,是人文的讨论,人文的讨论要想成功取
决于三点:1、讨论的问题要开放,多面向,每个学生都可以有
自己的角度,要有可参与性,每个学生都可以补充、发表自己的
观点,有话可说。

2、师生讨论、对话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回
答不作简单的对与错的判断,而是充分鼓励、引导、点拨、启发,给学生创造一个坦率、自由、富有探索性的氛围3、学生讨论的技巧很关键,学生要善于倾听,愿意分享观点,有一定讨论技巧,可见群文阅读能否成功建立在学生是否有讨论意识和技术的基
础上的,试想一下,如果在小组讨论时,讨论成员消极对待,拖
延时间,重复话语,甚至互相扯皮,讨论完全就是浪费时间,所
谓讨论的积极意义只停留在了理论上。

(三)、利用比较阅读策略,发现群文阅读中的主题特点“比较”应该是群文阅读用得最多的阅读(教学)策略:横
向比较、纵向比较你、大略地比较、细致地比较、比较相同点、
比较不同点、比较内容方面的、比较表达形式方面的……,(四)、利用探究思考策略,推进群文阅读中的精深思考
群文阅读中不光是要读,而且还要思。

如果仅仅是加大了阅读量,而不会通过比较、猜测、推论、反思等方法对于文本进行
探究性思考,显然这个群文阅读活动是流于形式的。

群文阅读带给我全新的思考,要想给孩子一碗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要想上好群文阅读课,教师必须付出大量的精力去
备课,去读书,然后带领孩子去读书,用阅读给孩子们带去快乐,让孩子们沐浴在书的芳香里——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
本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