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年轻医生面临的医患纠纷成因及沟通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界 2019年12月第24期
—192—
综述
结肠癌辅助化疗的进展研究
刘 钊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湖南 株洲 412200)
【摘要】目的:结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结肠癌治疗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与进展。

在临床治疗中,外科切除的方式是治疗方案的首要选择,但是术后的辅助化疗对于强化治疗效果,控制癌症的复发以及癌细胞的转移以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就结合相关文献,对结肠癌辅助化疗的进展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对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结肠癌;辅助化疗;临床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08(2019)24-192-02引言:根据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从全国来看,直击肠癌的发病率高达9.74%,在十大恶性肿瘤发病排名中占第三位。

面对如此严峻的发病形式,加强临床治疗,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根治癌症依然是临床工作的重点。

但是在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后,癌症的复发与癌细胞的转移也成为后续治疗的重点,而辅助化疗则是结肠癌提高术后恢复效果,控制复发与转移风险的关键[1]。

一、结肠癌辅助化疗的时机与疗程根据相关研究显示,目前结肠癌辅助化疗的时机应选择在手术治疗后的3-6周,在这一时间段内采用药物化疗等方式,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而术后时间的推移,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也会随之缩减。

例如在阿茹娜在2016年的研究中,针对Ⅲ期结肠癌患者行不同开始时机早期辅助化疗的肿瘤结局,引入了2004年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所有接受手术切除的133例Ⅲ期结肠癌患者,并对控制化疗时机则选择提供了依据。

在相关研究中,国外研究者通过对12834名III 期结肠癌患者的调查研究,发现3-6个月的疗程能够有效提高患者3年内的无病存活率,同时也能够合理控制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了身体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二、Ⅱ期患者辅助化疗的进展
在Ⅱ期患者辅助化疗研究过程中,甄别患者、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是临床工作的重
点[3]。

根据临床研究认为,
当前可以通过临床病理因素、分子病理因素以及基因这三个方面确定Ⅱ期患者,掌握患者病情发展,并明确辅助化疗的目标。

在2005年刘天舒在Ⅱ期结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一例的循证报告中发现,医生对比常见的辅助药物,并增加靶向药,制定给药方案,经过6个月的化疗后,患者的CEA 恢复到正常水平,且情绪状态良好,能够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在Ⅱ期患者辅助化疗研究中,研究人员应深入对患者的筛选,通过临床研究确定高危、中危、低危标准,选择最需要辅助治疗的患者,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其生存权益[4]。

三、Ⅲ期患者辅助化疗的进展
对于Ⅲ期患者辅助化疗的研究中,不同治疗方案的辅助效果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例如2012年黄党生、黄文辉、刘旭华在“短期XELOX 方案在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作用”的研究中,对63例Ⅲ期结肠癌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利用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后进行短期XELOX 化疗和标准(24周)XELOX 化疗方案,分析患者化疗结束时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3年的无病生存率等疗效指标,并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化疗安全性及疗效,并经过统计结果说明XELOX 短期疗法可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且术后3年生存率与
长期治疗结果详相近[5]。

再如在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XELOX 方案、FOLFOX 方案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对比”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对171例结肠癌患者的
调查,说明XELOX 方案、FOLFOX 方案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异,但XELOX 方案治疗中的毒
副作用较低,对于保证患者的生活治疗起到一定作用[6]。

四、老年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研究
目前有关Ⅲ期老年结肠癌患者的术后辅助化疗选择,在医学界一直存有争议。

FU/奥沙利铂是目前结肠癌辅助化疗的主要选择,但是根据临床研究发现老年结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方案后,疗效并不显著。

例如根据Kahn KL Adams 的相关分析中指出,老年Ⅲ期术后患者结肠癌随机试验不良反应明显,对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更加强烈,虽然在疗效上达到预期目标,但是由于不良反应的影响,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进行术后化疗的可能性更小。

基于此,目前对于老年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研究工作而言,如何有效控制化疗的不良反应是提高老年患者存活率,保证其生活质量的关键[7]。

五、Ⅳ期患者辅助化疗的进展
Ⅳ期结肠癌患者出现的复发与转移风险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目前在医学研究中对于
Ⅳ期患者切除术后出现转移的情况的辅助治疗研究方案缺乏标准[8]。

但是,
根据对患者的调查依然能够说明FOLFOX 方案在提高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六、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在结肠癌辅助化疗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临床中治疗中,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控制癌症的复发与癌细胞的转移风险依然是化疗工作的重要内容。

目前不同的辅助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争论,同时缺乏相应的循证依据,因此,医学领域应不断深入研究,为结肠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提供最佳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杨建新.结肠癌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
治疗,2019,30(03):455-456.
[2] 徐婷婷.奥美拉唑联合FOLFOX 方案应用于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
观察[J].北方药学,2019,16(09):102-103.
[3] 马志红,刘春玲,卢英军,王志鹏,王哲彦.TRPV 2表达在结肠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
意义[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39(08):1634-1640.
[4] 刘勇,应杰儿.结肠癌辅助化疗进展[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18,4(03):21-28.[5] 徐俊,陈旭.结肠癌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20):4039-4044.
[6] 梅宁卓,韩宇,白玉贤.结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
志,2016,21(04):376-380.
[7] 朱利明,黄新,鞠海星.老年结肠癌辅助化疗研究现状与进展[J].癌症进
展,2013,11(02):140-143+151.
[8] 何友兼,董秋美,李宇红.结肠癌全身辅助化疗的进展[J].癌症,2005(12):1546-1549.
浅谈年轻医生面临的医患纠纷成因及沟通技巧
曹毅芊1 王中林1 张杨子2 傅 金1 崔 征1 陈 盛1
(1.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风险控制与行风建设办公室 上海 201102 2.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对外联络部 山东 青岛 266042)
【摘要】目的:医患纠纷除了包括医疗过错争议导致的纠纷外还包括与医疗过错无关的其他医院纠纷,而其中许多是由于医疗失误及患者对医疗效果不满意所造成的。

年轻医生作为目前临床一线工作的支撑力量在面临医疗纠纷时由于沟通技巧缺乏、专业知识不足等导致纠纷协调欠佳,不仅不利于医患关系的发展,更对医院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

本文现就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沟通技巧与策略,以期为日后年轻医生更好的与患者沟通,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提高医疗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年轻医生;医患纠纷;发生原因;沟通技巧;策略【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08(2019)24-192-01医患沟通技巧是临床技能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充分体现临床医生的知识素
养与处理问题的能力[1]。

由于目前多存在医患比例失调的情况,
医生每天面对大量患者,在接诊过程中容易忽略沟通这一重要环节[2],不仅不利于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导致患者投诉数量增加,更进一步增加了医患纠纷发生概率。

本文现就年轻医生面临医患纠纷的原因及沟通技巧进行探讨。

1.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1.1年轻医生方面(1)沟通技巧的缺乏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主要以本科阶段应试教育,研究生阶段科研型教育为主。

学生毕业后只要通过了相关课程的考试并接受了规范培训即可走上工作岗位,而缺乏对沟通技巧的学习与培训。

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量巨大,需面对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的患者,在沟通与表达方面可能出现表达不畅,表达不到位的情况。

同时,由于患者在信息接受程度方面存在差异性,获得有效信息的程度不同,因此在接受治疗信息方面存在偏差而导致纠纷发生。

另外,目前我国的年轻医生业余生活多依赖于手机、网络,其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及与社会交流能力较低;而国外的医学教育则将沟通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课程进行开展。

因此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沟通能力
的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需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进行补充[3]。

(2)专业知识的缺乏医学教育较其他教育来说更具精英化教育的特征,要求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必须具备极高的素质。

目前我国医学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再加上招生规模较大而教育资源缺乏因此导致无法进行精心培养。

大部分学生只需通过学校课业的测试即可获得文凭并开始从事医疗工作,而这一情况导致的人才质量下降与医疗纠纷的发生也存在一定关联。

1.2患者方面(1)患者对医生的治疗水平存在顾虑近年来我国媒体多将看病就医现状归为“看病难、看病贵”,这一观念导致广大患者对医院的印象多较为消极,再入院或看病前均对医生及医院的医疗水平产生怀疑。

另外,患者多对诊疗医生存在偏见,认为年轻医生资历浅、经验少,治疗效果远不如经验丰富的中老年医生,因此更加加重了对医生治疗的不信任感,一旦在治疗过程中没有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即与其发生纠纷;部分患者甚至在接受治疗前发现是年轻医生即直接拒绝接受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医患关系更加复杂。

(2)治疗期望过高近年来尽管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增强,但健康素养却较为缺乏。

许多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脱离了基本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或由于自身对疾病的片面认识,认为接受治疗就应确保有效,若治疗效果未达到预期甚至加重死亡时即认为是院方的错误。

2.沟通技巧
2.1体态语言体态语言作为沟通的第一要素主要是指眼神、姿势、外表等,这些体态表现均含有其特定的含义,极细微的体态变化均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影响:(1)眼神交流过程
中的目光接触是最能够传递情绪的非言语交流。

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医生眼神中流露出
的关怀、同情与关爱均能被患者所接受。

有经验的医生在与患者的交谈中温和的注视患者可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与安抚。

(2)姿态与语调沟通过程中注意自身的一举一动,与患者沟通时可身体微倾向于对方,既可表达对患者病情的关怀,有课表达谦恭有礼;同时,注意恰当自然地运用柔和的声调表达对病情的看法与观点有助于更好的帮助患者接受。

2.2注重倾听善于倾听是获取患者各类信息的主要来源,患者希望被作为倾听的对象。

在倾听患者讲述时应尽量全身心的投入,不无故打断患者的叙述,同时,恰当的给予患者反馈信息,鼓励并引导其进行更多的沟通。

有效的倾听既可表达对患者的理解与同情,又能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需求,有助于更好开展治疗工作。

3.沟通策略
3.1类比法治疗工程中,尤其是面对年轻医生的患者在对诊断结果或治疗效果存在疑虑时,可通过类比法对患者进行告知,如告知患者目前国内、国际上的相关研究报道指出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我院或我科每年接受多少类似患者,他们的恢复及预后情况如何,意在告知患者应充分相信医生的治疗能力及科室的医疗水平,帮助其缓解并消除对疾病治疗的恐惧心理,增强积极治疗的勇气与信心。

3.2开诚布公当患者对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存在误解时可告知其可将相关治疗资料带至更高级别的医院或寻求更懂医学知识的人进行咨询,以获得更多的支持与信任,使患者明确意识到在当前情境下应用的治疗方式是最合理最适合的,也是经得起检验的。

部分患者对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的副反应表达担心时应告知其,作为医生来说更加关心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也更加希望副反应发生率降低而更好的帮助患者治疗。

一方面帮助患者淡化对医生治疗的不信任,同时也更有助于提升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尊重与理解。

年轻医生在接诊患者时应熟练掌握与运用沟通技巧,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并与其建立起相互平等、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医患关系,对后续的进一步诊断与治疗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良好的应用沟通技巧是临床医生顺利进行治疗的重要环节。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患者的健康意识与维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年轻的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沟通技巧的培养与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卜明.刍议年轻医生面临的医患纠纷成因及沟通技巧[J].才智,2018(08):202.
[2] 刘红.年轻医生面临的医患纠纷成因以及有效沟通技巧探索[J].中国社区医
师,2015,31(06):157-158.
[3] 李战辉,曾健,余海浪,刘江山.年轻医生面临的医患纠纷成因及沟通技巧[J].医学
与哲学(B),2012,33(03):71-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