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8烃的衍生物8.3醛醛》36沪科课标教案课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3NH3+2Ag↓+H2O
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2CH3CHO+O2――→催化剂△2CH3COOH
醛(教案)
尹兴春
教学目标
1.
掌握醛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
掌握醛与醇、羧酸的转换关系以及醛基的检验方法。
3.
了解醛类的应用和对环境、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重难点:醛基结构与性质
自主复习
1、醛
(1)概念:从结构上看,由烃基(或氢原子)与醛基(—CHO)相连而构成的有机物叫醛。
一元醛可表示为:R—CHO或RCHO(醛基只能出现在碳链的链端)
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为CnH2nO(n≥1)。
(2)甲醛、乙醛的物理性质
(3)醛类的化学性质
醛类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氧化、还原关系为以乙醛为例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氧化反应
①银镜反应:
②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③催化氧化反应:
(2)还原反应(加氢)
CH3CHO+H2――→催化剂△CH3CH2OH
(4)检验醛基的两种方法
2、醛的应用和对环境、健康的影响
(1)35%-40%甲醛水溶液被称为福尔马林,可以用来保存动物标本和尸体,用作消毒剂等(因对人体有害而禁止用于食品消毒)。
(2)劣质的装饰材料中挥发出的甲醛是室内主要污染物之一。
(3)醛类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医药、染料等。
知识梳理
1、
醛基结构与性质的理解
(1)醛基只能写成—CHO
或
,不能写成—COH;
(2)甲醛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中唯一的气体物质;
(3)
相当于二元醛,1
mol
与足量银氨溶液充分反应,可生成4
mol
Ag。
2、醛基的检验
(1)醛类物质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均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2)含—CHO的有机物,如醛类、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都能与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3)由于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醛基等都能与酸性KMnO4 溶液或溴水反应,而只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故在检验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和醛基时,应先检验醛基。
规律方法:
烯醛(或炔醛)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检验
检验烯醛(炔醛)官能团时应先向样品中加足量的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检验醛基,然后将反应后的澄清溶液酸化后再加入溴水或酸性KMnO4
溶液检验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夯实基础
考点一:醛的结构和性质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银镜反应
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反应原理
RCHO+2Ag(NH3)2OH――→△
RCOONH4+3NH3+2Ag↓+H2O
RCHO+2Cu(OH)2+NaOH――→△
RCOONa+Cu2O↓+3H2O
反应现象
产生光亮的银镜
产生红色沉淀
定量关系
RCHO~2Ag;
HCHO~4Ag
RCHO~2Cu(OH)2~Cu2O;
HCHO~4Cu(OH)2~2Cu2O
注意事项
(1)试管内壁必须洁净;(2)银氨溶液随用随配,不可久置;
(3)水浴加热,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4)醛用量不宜太多,如乙醛一般加入3滴;(5)银镜可用稀HNO3浸泡洗涤除去
(1)新制的Cu(OH)2悬浊液要随用随配,不可久置;(2)配制Cu(OH)2悬浊液时,所用NaOH必须过量
(1)醛基的结构简式可以写成—CHO,也可以写成—COH
(
)
(2)乙醛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
)
(3)凡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都是醛
(
)
(4)醛类既能被氧化为羧酸,又能被还原为醇
(
)
(5)1
mol
HCHO与足量银氨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可析出2 mol
Ag(
)
例1下列物质不属于醛类的物质是(
)
D.CH3—CH2—CHO
例2对于丙醛(CH3CH2CHO)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使溴水褪色
B.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C.与足量的氢气反应生成1丙醇
D.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例3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与乙醛互为同系物
D.1
mol柠檬醛最多与3
mol
H2加成,最后产物是C10H22O
例4
(2017三亚模拟)某有机物A,它的氧化产物甲和还原产物乙都能和金属钠反应放出H2。
甲和乙反应可生成丙,甲和丙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有机物A是
(
)
A.甲醇
B.甲醛
C.甲酸
D.甲酸甲酯
考点二:醛基的检验
例5
某学生做乙醛的还原实验,取1mol/L的CuSO4溶液2mL和0.4mol/L的NaOH溶液5mL,在一个试管中混合加入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无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A、乙醛溶液太少
B、氢氧化钠不够用
C、硫酸铜不够用
D、加热时间不够.
例6
有机物
A
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检验
A
中官能团的试剂和顺序正确的是(
)
A.先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加银氨溶液,微热
B.先加溴水,后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先加银氨溶液,微热,再加溴水
D.先加新制氢氧化铜,加热煮沸,酸化后再加溴水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
1、科学家研制出多种新型杀虫剂代替DDT,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有机C.CH2=CH—CHO
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有机物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
B.与FeCl3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显紫色
C.1
mol
该有机物最多可以与2
mol
Cu(OH)2反应
D.1
mol
该有机物最多与1
mol
H2加成
2、从甜橙的芳香油中可分离得到右图所示的化合物。
现有试剂:①酸性KMnO4溶液;②H2/Ni;③Ag(NH3)2OH溶液;④新制Cu(OH)2,能与该化合物中所有官能团发生反应的试剂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可由香茅醛为原料制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香茅醛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B.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
C.青蒿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
D.二者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4、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
)是其中一种,它可以从茉莉花中提取,也可以用甲苯和乙醇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
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①②③三个反应中,原子的理论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反应是________(填序号)。
巩固提高
1、(2017常州模拟)下列操作不合适的是(
)
A.银镜反应采用水浴加热
B.用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的方法除去甲烷气体中含有的乙烯杂质
C.在乙醛还原新制Cu(OH)2悬浊液的实验中,制Cu(OH)2悬浊液时应保持NaOH过量,可直接加热
D.配制银氨溶液时,将AgNO3溶液滴入氨水中
2、(2017昆明模拟)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
式如图所示。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3、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
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1)
请推测
B
侧链上可能发生反应的类型:____________(任填两种)。
(2)请写出两分子乙醛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请写出同时满足括号内条件的
B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不含羰基和羟基;②是苯的对二取代物;③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
)
板书设计
一元醛可表示为:R—CHO或RCHO
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为CnH2nO(n≥1)
醛类的化学性质
醛类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氧化、还原关系为以乙醛为例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