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板书设计
第一次
第二次
起止时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开始部门
从棉纺织业开始
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标志
蒸汽机的使用
电力的应用
社会结构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工业化社会建立
生产组织
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
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联系汽车、电灯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回答问题
联系本课实际,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典型成果
提问: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分为四个方面,小组成员找出相对应的成就,完成表格。
增加学生团队精神和讨论活动,有条理的完成教学。
出示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图片、视频、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以及第二次工业斯主义形成
九.教学反思
优点:导入用图片联系实际并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
小组讨论比较认真的完成,学生积极参与;
引导性比较强,积极鼓励学生。
不足:练习题的设置比较难,学生回答不理想;
个别学生上课走神,老师需要关注全局。
改进措施:要采取更加丰富的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
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练习题,重点知识讲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情况:学生历史基础较弱,建立时空观念比较缓慢,独立学习的能力也较弱,不能很好的完成预习、学习任务。
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史论结合法、解读图片、结合视频;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基本理念:
通过工业革命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达到史论结合、能分析材料、独立完成历史的学习。
主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活动策略:
从工业结构、工业与科技的关系、起始国家等方面来思考
锻炼学生论从史出、根据材料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
提问:联系汽车、电灯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回答问题
联系本课实际,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典型成果
七、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设计主要体现的是知识的串联性以及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能力,锻炼学生对问题的研究以及探讨,要用论从史出的观点进行历史学习。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目:历史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历史的学习既有故事性又略感枯燥,需要建立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史论结合等历史素养。根据课标,要严格执行课标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完成教学。贴合学生实际、又富有故事趣味性,能让学生感知历史知识的魅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要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分析、学习、整理、总结。学生能阐述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之处,并能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运用。把知识置身于材料之中,建立本课相对应的时空概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视频、图片、材料;小组讨论、独立思考。
采取此策略的原因:
建立学生的时空观念,能做到论从史出。提高学生的根据材料分析史实的能力;既能有团队精神,也能独立学习并思考历史。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教学难点:
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对垄断的评价。
六、教学过程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3、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4、从世界交流的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总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至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
2、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了解人类认识自然的历程。
3、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