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量计算(平法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d 24d
23d
25d 23d
22d
24d 22d
21d
24d 22d
38d
-------------------
33d
46d 42d 40d 55d 50d
29d
40d 37d 35d 49d 45d
27d
37d 34d 32d 45d 41d
25d
33d 30d 29d 41d 38d
23d
48d
43d
39d
36d
34d
32d
31d
30d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抗震钢筋锚固长度LaE――11G101-1P53
注: 非抗震 抗震 1. La 不应小于200。 2.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ξa按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ξa表 取用,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 La=ξaLab LaE=ξaELa 3. ξaE为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 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 注:1、HPB300钢筋末端应做180°弯钩,弯后平直长度不应小于3d,但做受压钢筋时可不做 弯钩。 2、当锚固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其 直径不应小于d/4(d为锚固钢筋最大直径);对梁、柱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5d ,对墙、 板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10d,且均不应大于100(d为锚固钢筋最小直径)。
临沂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
(3)①-②轴线负筋计算
板负筋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锚固长度 =(标注尺寸-1/2支座宽)+(板厚-保护层厚度)+( laE+6.25d) =(1000-150)+(120-15)+(1.15×35×8+6.25×8) =1327mm 板钢筋根数=(板净跨长-2×1/2板筋间距)/间距+1 = (5400-2×150-2×1/2×150)/150+1 =34根
如果使用 光圆钢筋(I 级钢),钢筋 两端需要向上 弯180度弯钩
180度弯钩表示钢 筋端部实际弯钩 180度弯钩表示钢 筋端部实际弯钩
板受力筋计算
板面筋长度=板净跨长+2×伸进长度 式中:伸进长度=max(梁宽/2,5d) 板底(面)筋根数=板底筋布置范围/布置间距+1 式中:板底筋布置范围=板净跨长-2×1/2板筋间距
临沂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
(2)Y方向底筋计算
长度=板净跨长+2×伸进长度+2×弯钩长度 =(5400-2×150)+2×150+2×6.25d =5100+300+2×6.25×8 =5500mm 根数=板底筋布置范围/布置间距+1 =(板净跨长-2×1/2板筋间距)/布置间距+1 =(3600-2×150-2×1/2×150)/150+1 =22根
临沂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
2.板负筋
双向(X向、Y向或长边、短边)均配置钢筋
支座Y向负筋 四个支座均有 负筋
板上层钢筋位置在板四周的支 座(梁、墙)处,此处存在负 弯矩,使楼板上部受拉,故需 配置受拉钢筋,因为是负弯矩 所以钢筋称为负筋
支座X向负筋
支座负筋从支座 支座负筋从支座 伸出850mm 伸出1200mm
C20 45d 41d
C25 39d 36d
C30 35d 32d
C35 32d 29d
C40 29d 26d
C45 28d 25d
C50 26d 24d
C55 25d 23d
≥60 24d 22d
39d
44d 40d
34d
38d 35d
30d
33d 31d
28d
31d 28d
25d
29d 26d
24d
支座负筋从支座 支座负筋从支座 支座负筋从支座 伸出1200mm 伸出1000mm 伸出1000mm
板负筋计算
板负筋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锚固长度
根数=(板净跨长-2×1/2板筋间距)/间距+1
3.板分布筋
板的分布筋在图纸上不画出,在楼板设计 说明中注明。
板分布筋长度=按负筋布置范围计算
32d 29d 28d 39d 36d
22d
31d 28d 27d 37d 34d
21d
30d 27d 26d 36d 33d
21d
29d 26d 25d 35d 32d
三级(LabE)
四级(LabE) 非抗震(Lab) 一、二级(LabE)
HRB500 HRBF500
三级(LabE) 四级(LabE) 非抗震(Lab)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ξa
锚固条件 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25 环氧树脂层带肋钢筋 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的钢筋 3d 保护层厚度 5d
ξa 50
1.10 1.25 1.10 0.8 0.7
---注:中间时按内插值。 D为锚固钢筋直径。
解: (1)X方向底筋计算长度
=板净跨长+2×伸进长度+2×弯钩长度 =(3600-2×150)+2×150+2×6.25d =3300+300+2×6.25×8 =3700mm 根数=板底筋布置范围/布置间距+1 =(板净跨长-2×1/2板筋间距)/布置间距+1 =(6000-2×150-2×1/2×100)/100代号
板厚
板受力筋
双层:下层 BOTTOM 上层 TOP
上层双向钢筋
下层双向钢筋
双向:长边方向 X方向
上层X向钢筋
短边方向 Y方向 下层Y向钢筋 Y方向 X方向
上层Y向钢筋
下层X向钢筋
板受力筋计算
板底筋长度=板净跨长+2×伸进长度+2×弯钩长度 注:楼板下部钢筋如果是HPB300级钢筋,端部必须 做成180°弯钩。故弯钩长度=6.25d
板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
【例】某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一级)二层楼面板如图所 示,已知板砼强度等级C30,保护层厚度取15mm,计算LB1 钢筋的长度。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11G101-1P53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
混凝土强度等级
钢筋种类 抗震等级 一、二级(LabE) HPR300 三级(LabE) 四级(LabE) 非抗震(Lab) 一、二级(LabE) HRB335 HRBF335 三级(LabE) 四级(LabE) 非抗震(Lab) 一、二级(LabE) HRB400 HRBF400 RRB400
23d
25d 23d
22d
24d 22d
21d
24d 22d
38d
-------------------
33d
46d 42d 40d 55d 50d
29d
40d 37d 35d 49d 45d
27d
37d 34d 32d 45d 41d
25d
33d 30d 29d 41d 38d
23d
48d
43d
39d
36d
34d
32d
31d
30d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抗震钢筋锚固长度LaE――11G101-1P53
注: 非抗震 抗震 1. La 不应小于200。 2.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ξa按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ξa表 取用,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 La=ξaLab LaE=ξaELa 3. ξaE为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 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 注:1、HPB300钢筋末端应做180°弯钩,弯后平直长度不应小于3d,但做受压钢筋时可不做 弯钩。 2、当锚固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其 直径不应小于d/4(d为锚固钢筋最大直径);对梁、柱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5d ,对墙、 板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10d,且均不应大于100(d为锚固钢筋最小直径)。
临沂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
(3)①-②轴线负筋计算
板负筋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锚固长度 =(标注尺寸-1/2支座宽)+(板厚-保护层厚度)+( laE+6.25d) =(1000-150)+(120-15)+(1.15×35×8+6.25×8) =1327mm 板钢筋根数=(板净跨长-2×1/2板筋间距)/间距+1 = (5400-2×150-2×1/2×150)/150+1 =34根
如果使用 光圆钢筋(I 级钢),钢筋 两端需要向上 弯180度弯钩
180度弯钩表示钢 筋端部实际弯钩 180度弯钩表示钢 筋端部实际弯钩
板受力筋计算
板面筋长度=板净跨长+2×伸进长度 式中:伸进长度=max(梁宽/2,5d) 板底(面)筋根数=板底筋布置范围/布置间距+1 式中:板底筋布置范围=板净跨长-2×1/2板筋间距
临沂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
(2)Y方向底筋计算
长度=板净跨长+2×伸进长度+2×弯钩长度 =(5400-2×150)+2×150+2×6.25d =5100+300+2×6.25×8 =5500mm 根数=板底筋布置范围/布置间距+1 =(板净跨长-2×1/2板筋间距)/布置间距+1 =(3600-2×150-2×1/2×150)/150+1 =22根
临沂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
2.板负筋
双向(X向、Y向或长边、短边)均配置钢筋
支座Y向负筋 四个支座均有 负筋
板上层钢筋位置在板四周的支 座(梁、墙)处,此处存在负 弯矩,使楼板上部受拉,故需 配置受拉钢筋,因为是负弯矩 所以钢筋称为负筋
支座X向负筋
支座负筋从支座 支座负筋从支座 伸出850mm 伸出1200mm
C20 45d 41d
C25 39d 36d
C30 35d 32d
C35 32d 29d
C40 29d 26d
C45 28d 25d
C50 26d 24d
C55 25d 23d
≥60 24d 22d
39d
44d 40d
34d
38d 35d
30d
33d 31d
28d
31d 28d
25d
29d 26d
24d
支座负筋从支座 支座负筋从支座 支座负筋从支座 伸出1200mm 伸出1000mm 伸出1000mm
板负筋计算
板负筋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锚固长度
根数=(板净跨长-2×1/2板筋间距)/间距+1
3.板分布筋
板的分布筋在图纸上不画出,在楼板设计 说明中注明。
板分布筋长度=按负筋布置范围计算
32d 29d 28d 39d 36d
22d
31d 28d 27d 37d 34d
21d
30d 27d 26d 36d 33d
21d
29d 26d 25d 35d 32d
三级(LabE)
四级(LabE) 非抗震(Lab) 一、二级(LabE)
HRB500 HRBF500
三级(LabE) 四级(LabE) 非抗震(Lab)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ξa
锚固条件 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25 环氧树脂层带肋钢筋 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的钢筋 3d 保护层厚度 5d
ξa 50
1.10 1.25 1.10 0.8 0.7
---注:中间时按内插值。 D为锚固钢筋直径。
解: (1)X方向底筋计算长度
=板净跨长+2×伸进长度+2×弯钩长度 =(3600-2×150)+2×150+2×6.25d =3300+300+2×6.25×8 =3700mm 根数=板底筋布置范围/布置间距+1 =(板净跨长-2×1/2板筋间距)/布置间距+1 =(6000-2×150-2×1/2×100)/100代号
板厚
板受力筋
双层:下层 BOTTOM 上层 TOP
上层双向钢筋
下层双向钢筋
双向:长边方向 X方向
上层X向钢筋
短边方向 Y方向 下层Y向钢筋 Y方向 X方向
上层Y向钢筋
下层X向钢筋
板受力筋计算
板底筋长度=板净跨长+2×伸进长度+2×弯钩长度 注:楼板下部钢筋如果是HPB300级钢筋,端部必须 做成180°弯钩。故弯钩长度=6.25d
板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
【例】某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一级)二层楼面板如图所 示,已知板砼强度等级C30,保护层厚度取15mm,计算LB1 钢筋的长度。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11G101-1P53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
混凝土强度等级
钢筋种类 抗震等级 一、二级(LabE) HPR300 三级(LabE) 四级(LabE) 非抗震(Lab) 一、二级(LabE) HRB335 HRBF335 三级(LabE) 四级(LabE) 非抗震(Lab) 一、二级(LabE) HRB400 HRBF400 RRB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