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太原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15分)
1. (15分)(2015·长春) 名句积累与运用
①会当凌绝顶,________。
(杜甫《望岳》)
②________ , _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③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________ , 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④富贵不能淫,________ , ________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三则)
⑤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以游子之身登楼远眺,触景抒怀,归思难禁,继而生发出不知家在何处之愁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⑥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写出了骑马踏花、信游西湖独有的美好体验。
其中以敏锐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花开草长、芳菲初展的早春胜景,使姹紫嫣红的春意呼之欲出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⑦辛弃疾词既有金戈铁马的纵横驰奔,又有坎坷多舛的慷慨悲凉。
在一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抒发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豪情壮志,如黄钟大吕豪迈惊天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⑧《论语》一书言近旨远,可谓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化之魂,自汉以来一直是学童的必读之书。
《论语•子罕》中孔子面对东流逝水,慨叹时光匆匆、往者不可复追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2. (5分)(2013·永州)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因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细节很有意味。
请你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把这一细节描写出来。
要求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态、对话。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3. (2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
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⑦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
(选自《世说新语》)
注解:①候:拜访、问候②称:称赞、赞许③履行:实践、做④绥:安抚
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谦称⑥法:效法⑦师:学习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②尊君在不不:
③元方入门不顾顾:④下车引之引:
(2)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故时有物外之趣。
B . 驱之别院。
C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 . 邑八景之一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
(5)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的?
4. (18分) (2019七上·河东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①目似瞑________
②将舐其喉________
③信不诬哉________
④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 . 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 . 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
D . 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B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 . 叫嚣乎东西,突乎南北
D . 而顷刻两毙
(4)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
5. (12分)(2017·奉贤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底层情话
从维熙
①那是今年年初,我收到一个寄自江西农村的快递邮包。
我十分惊愕,因为江西没有我的亲友,打开包裹一看,是一块腌肘子。
查看快递单,寄件人叫吴成丰。
就在同一天,我去值班室取报纸的时候,值班人员又递给我一个包裹,说是一个湖南女孩送来的,上楼找我见我不在,便把包裹放在这儿了。
我打开一看,是两条湖南产的鱼干。
②这两件意外的事儿,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快意。
之所以如此,因为这是来自遥远南方的情意,赠物人都是年轻的打工族。
③给我送咸鱼干的女孩,是我们楼下餐馆的服务员,想必是她春节回乡探亲归来,给我带了家乡特产。
平日,我常到这个小小餐馆独饮,随手带去的报纸和刊物,便顺手送给她。
她是湖南岳阳地区的高中生,为谋生到北京来打工,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我想,给她一些报刊能让她与文化相伴,聊以充实枯燥而单调的生活。
④而今,我想她送来的家乡特产,可能是对我的一种答谢吧。
⑤通过邮政快递送来猪肘子的打工者吴成丰在邮件附言中说,年底家里杀了一口肥猪,便邮来刚刚腌好的猪肘,让我尝尝鲜。
我想,农村生活相当清苦,杀上一头猪过年,我怎么能接受这沉甸甸的馈赠呢。
但是东西已经邮来了,退回去,无疑会伤害他的心,不退回去,那猪肘子让我和妻子如何下咽?妻子想出了一个办法,按快递单上的地址给他家寄去200元钱,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上几天,那200元钱又被寄了回来,吴成丰在汇款附言里写上了这样的话:“老师,你们关心过我的冷暖,给过我精神上的火光,我家虽然很穷,但不能花你们的钱。
”我和妻子都愣住了。
⑥吴成丰是装修队里的一个油漆工,我和他的相识,缘起于去年冬天他为我粉刷书房。
那是一个北风呼号的日
子,室外温度已然降到了零下10度,妻子看见小吴只穿着一件单衫,冻得直流清鼻涕,便把我的一件羊毛背心送给了他,让他立刻穿在身上。
这个小吴当时挺惹我生气的,他说他不冷,死活不肯收下这件暖身之物,直到我发了脾气。
我觉得这个小青年的自尊心强得有点出格,内心深处似乎对社会有某种仇视。
于是,我主动找他聊天,他对我倾吐的话,让我对打工族生活之艰辛,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最最让我想象不到的是,他还是个文学迷——他给我带来了他写的两本厚厚的杂记,其中有对当今诗词的针砭,有对为富不仁者的嘲讽,有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⑦我与他聊写作,谈人生。
有一天,我特意到民工们同住的屋子里去看望他,并给他带去一些稿纸和几本书籍。
书籍中有我初涉文学时的感悟《文学的梦》,有刚出版不久的长篇小说《龟碑》。
在《文学的梦》的扉页上,我特意把英国作家萨克雷在小说《名利场》中的经典之句送给了他:“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
”我说:“这几句人生格言曾给过我生活的勇气,现在我转赠给你。
记得小吴读了这几句话后,立刻对我说:“这对我太重要了,谢谢你,从老师!”
⑧我曾问过自己:那么多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打工者,你行善行得过来吗?这显然不现实,然而我的信条是,只要让我碰上了,就不能视而不见,要尽可能地给他们一些温暖。
⑨仔细推敲起来,这似乎是一种精神上的本能,不仅与我出生在农村有关,更与我后来经历过的二十年的底层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如果今天的我突然变成只会向上看天,而不会向下看地的“势利眼”,那就是精神的解体和灵魂的堕落!
⑩如今这样一群看似最不光鲜、微不足道的一群人,也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有着他们细腻美好的情感,他们的内心充满着爱,这让我更觉得快慰。
⑪但愿城市中的文化人也能“向下看”,更多地关注这些打工族的生存状态。
【注】从维熙,当代作家,曾任小学教师,报社记者。
1956年开始专业创作。
(1)阅读全文,第②段“我”感到很快意,其原因是________
(2)从记叙顺序看,第③段属于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
(3)细读第⑥、⑦段,第⑤段中“你们关心过我的冷暖”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
“给过我精神上的火光”具体作用表现在________。
(4)谈谈你对第⑨段画线句的理解。
(5)对文章标题“底层情话”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底层情话”是本文的线索。
B .
呼吁我们应该关怀有着美好情感的底层人
C .
隐含着底层再卑微也有着微光。
D . 表明对底层的付出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6.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题目。
卖伞姑娘
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
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
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松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
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细雨的怀抱里。
我呆望着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幕。
③“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
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
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
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⑤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地装上。
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⑥ “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
”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停下挑拣的动作。
⑦ “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
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
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⑧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
但那个雨夜及时出现的那把雨伞却罩着我。
而且,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
因而,那把雨伞便更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
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
虽然那晚我没有看到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却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
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余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肯定不是我,如果是我,那就太富有戏剧性了,而且我对她的挂念也会有充分的理由。
报纸上没有她就读的校址,只有她的很美的名字。
⑩又是一个下雨天。
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
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⑾ “先生,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
⑿此时的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
(1)文中卖伞姑娘有哪些主要性格特点?阅读全文,简要回答。
(2)文中画线的句子描写都很生动,富有表现力。
请作简要分析。
①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
(3)第⑧段中说:“而且,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文章最后说“此时的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7. (15分) (2017八上·射洪期中) 祖国的西部以其美丽和神秘而令人神往。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暑假生活,某旅行社准备组织一次中学生游西部夏令营活动,请你协助其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请你为这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15字。
(2)假如要你代表旅行社在行前向团员讲解旅游相关事宜,你会讲解哪些重要的方面呢?请至少写出三个。
(3)本次夏令营活动将发起“对旅游陋习说‘不’”活动,假如你在景区里,看到有一位叔叔试图爬上距今近千年的文物石像上摆拍照相,你想制止,这时怎么说才得体?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8. (5分)(2019·衡阳) 请以“想写你的名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想写你的名字
想写你的名字,
在蓝天碧海的沙滩。
一横是心疼,一竖是祝福,一点是思念,
可是我担心,海浪温柔的抚摸。
想写你的名字,
在冰清玉洁的雪地。
一钩是爱恋,一捺是牵挂,一撇是誓言,
可是我担心,阳光炙热的亲吻。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15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答案:2-1、
考点:
解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答案:3-1、
答案:3-2、
答案:3-3、
答案:3-4、
答案:3-5、
考点:
解析:
答案:4-1、答案:4-2、答案:4-3、答案:4-4、答案:4-5、考点:
解析: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答案:5-4、
答案:5-5、考点:
解析:
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4、
考点:
解析: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考点:
解析: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