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6元曲五首课件语文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目标一】 感受意境,体会散曲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1.《正宫·醉太平 刺世》的主题是什么?通过这首小令,我们可
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
2.写汉字
词语 hún 饨 hún 浊 hùn 沌 柳 xù wěn 乱
易错字 馄 混 混 絮 紊
词语 官 xián jiē 道 lǚ 行 木 jī xī 牛
易错字 衔 街 履 屐 犀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3.积名句 (1)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越 调·天净沙 秋》) (2)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关汉卿《双调·大德歌 春》) (3)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 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 (4)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马致远《双调·夜行船 秋思》)
“晴岚”,但并非只写晴岚,还有草店、晚霞、 酒旗、山色等,真是一笔一景,曲中有画。从 中可见作者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的心态。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正宫·醉太平 刺世》 张可久一生时官时隐,劳碌奔波,生活的坎坷,不免使他抑郁感伤, 看透了世态的炎凉。有时联想到百姓的疾苦和世道的险恶,他借助 元曲这一文学样式来揭示当时社会黑白颠倒、贤愚不分的现实。 《越调·天净沙 秋》 白朴原是金朝人,父亲白华担任过金朝枢密院判官的职务。由于 这样的出身,白朴从小就受到金朝大诗人元好问的熏陶,奠定了很 好的文学素养。白朴的一生大约都在山水诗酒中纵情度过,因此他 的作品总带有文人的雅趣和闲适之情。 《双调·大德歌 春》 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关汉卿用他的如 椽之笔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他的笔下,刻画了一些性格鲜明的 普通妇女形象,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元散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小令是一首独立的曲 子,不超过58字,有一个单独的曲牌名,如“水仙子”“山坡羊”等。不 同的曲牌有不同的句数、字数,每句的长短又不同,而且用字平仄 和押韵也不一样。套数沿自诸宫调,它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 子相联而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并且要求一韵到底。套数中间 的曲调可以根据内容的要求在同一宫调内选用,调数也可多可少。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张可久(约1270—1348后),元代散曲作家。字小山。庆元路(治 今浙江宁波)人。与乔吉并称“双璧”,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作品集有《小山乐府》。现存小令855首、套曲9套。
Hale Waihona Puke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2.白朴(1226—1306后),元代戏曲作家。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 先生。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寓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其诗文 多不存,杂剧有《梧桐雨》《墙头马上》。散曲今存小令37首、套 曲4套。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 王实甫早年曾经为官,宦途坎坷,他经常出入于当时的游艺场所, 过着吟风弄月、纵游园林的生活,是个不为封建礼法所拘,与倡优 有密切交往的文人。正是因为拥有这些特殊的生活经历,他的作品 中有不少离情别绪的元曲佳作。 《双调·夜行船 秋思》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 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 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却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 志向。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不能完全满意的。在这样的蹉跎 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 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这一时期马致远 的散曲大都直接表露了他对历史上的是非和现实社会的态度以及 文人在社会地位极端低落处境下的郁闷心情。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变徵.
馄.饨.
隩.州

糊.口 糊.弄

掩重.门 重.听
读音 zhǐ hún tun yù hú hù chóng zhòng
加点字
巢鸠.
蛩.
密匝.匝

龙蛇. 委蛇.

宁.贴 宁.可
读音 jiū qióng zā shé yí níng nìng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3.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元代戏曲作家。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 市)人。“元曲四大家”之一。关汉卿的散曲是元代“本色派”散 曲的一面旗帜。关汉卿撰有杂剧67种,今存18种。其散曲,今存小 令41首,套曲13套等。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4.王实甫,生卒年不详。元代戏曲作家。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今 北京市)人。主要创作活动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元代前期 杰出的杂剧作家。他与关汉卿的“本色派”不同,被推为“文采派” 的代表人物。著有杂剧 14种,流传至今的仅《西厢记》《丽春堂》 《破窑记》三种。
6 元曲五首
双调·寿阳曲 山市
晴岚
[元]马致远 花村外, 草店西, 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 锦屏风又添铺翠。
[赏析]此曲题为“山市晴岚”,从曲中画面看, 作者所写的是以“山市”为背景的“晴岚”。 “花村外,草店西”首先展现的是“山市”,是鲜 花盛放的村庄与具有商业性的草店。第三
句“晚霞明雨收天霁”写的是视觉中的山市 景象。其中虽有雨过天晴的描写,但尚未直 接写晴岚,只是为晴岚的描写做铺垫。第四 句写残照中的四围山色,其中虽有晴岚在, 但未直接写出。直至第五句,作者才把晴岚 及其造成的景致和盘托出,以“又添铺翠”这 样的点睛般句子煞尾,使“山市”与“晴岚”的 意象都鲜明地呈现了出来。此曲虽重在写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5.马致远(约1251—1321后),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号东篱。 大都(今北京市)人。“元曲四大家”之一。杂剧作品今存《汉宫 秋》《荐福碑》《岳阳楼》等。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6. 无论是散曲或杂剧,都是配合乐谱演唱的文辞,一定要符合音 乐格律的要求,受到宫调和曲牌的限制。宫调规定乐调的高低和音 乐的情感。曲牌是每首曲的乐谱名称,相当于宋词的词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