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作者:郁寰佼
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2期
老年病人跌倒的高危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
郁寰佼
(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03)
摘要随着老年人口的剧增,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
老年人的跌倒不
但会使自身受到伤害,降低生存质量,还会给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因此,针对老年人这
一群体,做好跌倒风险评估,减少致跌倒的危险因素,降低跌倒后伤害的发生率,从而提高老
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家庭经济负担。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护理措施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1]。
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
8.87%。
跌倒是造成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致死的首位原因【3】。
还造成很大一部分老年人的残疾,并且影响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后期的生存质量。
1.跌倒的危险因素
1.1生理因素衰老是生物体在其生命后期阶段所进行的全身性的,多方面的,十分复杂的,循序渐进的退化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系统均发生退行性变化【4】。
首先,适应能力减退。
其次,自理能力的下降,体力逐渐减退,行动不便,反应迟缓,这些都会使发生跌倒外
伤的机会增多。
1.2疾病因素
1.2.1神经系统的疾病胡雁等【5】指出跌倒的发生与自身疾病因素有关。
人体的直立体
位和正常步态的稳定性都需要感觉器官、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的协调合作来完成的。
一旦
躯体神经系统发生疾病,各系统的协调性被破坏,就易发生跌倒。
例如震颤麻痹(帕金森病)
主要表现为“慌张步态”,肢体动作不协调,平衡性差,这种病患的跌倒发生率为46.0%【6】。
1.2.2内分泌代谢系统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低血糖范丽凤指出糖尿病跌倒的发生率为
21.85%【7】。
杨丽在其文献中指出,发生低血糖反应后跌倒的发生率为86.49%【8】。
1.2.3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心律失常性晕厥,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纤颤,血压过高,体
位性低血压均可导致患者头晕不适而跌倒。
患者由卧位或坐位突然改变体位时收缩压下降<3
0mmHg或舒张压下降<20mmHg时,可引起短暂的头昏、眩晕,患者极易因站立
不稳而跌倒【9】。
1.2.4其他疾病视力障碍也是老年人跌倒的高危因素。
跌倒的老年患者中有16.8%的是因为视物不清,对环境感知能力下降而导致的跌倒【10】。
1.3药物因素正因为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代谢慢,容易发
生不良反应,从而使跌倒的几率增加。
覃朝辉【11】在文献中指出,在影响人神志、精神、视
觉、步态平衡的药物剂量使用不当时,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比单类药物更容
易引起跌倒的发生【12】。
1.4环境因素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有51%跌倒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13】。
床或轮椅的刹车不固定;地面湿滑;过道内堆放物品阻碍通行;过道两侧未设计扶手;鞋子太大,不跟脚,未使用防滑鞋底。
程云【14】在其研究中指出如厕前后跌倒的发生率为36%,在
病室走廊和房间内跌倒的发生率为16%,与姜旭雯等【15】的报道是相符的。
1.5心理因素老年人的注意力会受到不稳定情绪的影响,一旦注意力被削弱,就会使老
年人对环境的危险因素的感知和反应能力降低,从而增加了跌倒的风险【16】。
另外,周园等【17】研究指出老年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只有66.84%的人认为跌倒时可以预防的,这些
也是增加跌倒风险的因素。
2防范跌倒的护理应对措施
2.1肌肉力量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老年人的衰老,生理机能的下降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65岁以上老年人的肌肉力量是20岁年轻人的50%,下肢肌肉力量的减退造成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
李金容【18】通过摆手舞联合磁脉冲刺激可以很好的锻炼老年人的肌群和促进局部血液
循环加快和代谢加速,从而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刘晓云等【19】指出练习八段锦能
提高社区老年人的跌倒效能,增强老年人在活动时不失去平衡的信心,从而降低跌倒危险性,预防和减少跌倒及跌倒伤害。
因此,采用步态与平衡训练,可以改善老年患者的行走能力以及身体
平衡能力,从而降低住院跌倒发生风险以及跌倒发生率【20】,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2.2原发疾病的治疗及护理对于神经系统疾病致平衡功能下降的病人平时可以做好功能
锻炼。
对于糖尿病人指导其识别发生低血糖反应前的前驱症状,教会其应对措施,立即进食,
就近找可以坐或卧的地方,立即休息。
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及有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人,指导
其改变体位三个“半分钟”【21】,可以有效地预防跌倒。
2.3用药的指导对于服用镇静助眠类药物时,告知患者未完全清醒时应卧床,勿下床活动。
对于服用降压药物时,在服用药物的最初几小时避免长期站立。
当使用其它能增加跌倒危
险的药物时应使用辅助行走工具。
当联合使用以上药物时,应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2.4布置合理安全的环境首先要有充足的光线。
通道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
地面潮湿
有水时要及时拖干,放好防滑倒标识。
病房过道要安装扶手,卫生间安装安全助力扶手。
轮椅
和床的刹车要完好,床椅移动时要将刹车刹死。
2.5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首先是要告诉老年人跌倒带来的不良后果。
跌倒不但自身痛苦
还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
培养病人产生主动预防跌倒的意识。
研究表明【22】,预防跌倒的
意识越强,则预防跌倒的行为越好。
其次是告知患者行走时穿好防滑底的鞋子,大小合适,不
可穿拖鞋。
指导患者重视床边呼叫器的使用。
护士通过沟通与宣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同时,与家属做好沟通,让家属参与进来扮演好照顾着的角色。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教会患者重视床
旁呼叫器的使用。
综上所述,跌倒可致老年人生理、心理的损害,还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
老人的跌倒也是
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通过功能锻炼,治疗原发疾病,合理用药,改善环境中的不
良因素,培养老人预防跌倒的意识,才能尽量减少或避免跌倒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
质量。
参考文献:
[1]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分类合作中心翻译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39-841
[2] 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
[3] 邢桃红,王朝娟,朱晓敏等.提高高危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依从性的实践及效果.中华护理杂志,2014,49(9):1080-1083
[4] 殷磊.老年护理学.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
[5] 胡雁,成磊.住院患者跌到危险因素评估.上海护理,2012,12(2):88-94
[6] 凌卫仙,周俊,余蔚菲等.帕金森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现代临床护
理,2013,12(9):20-23
[7] 范丽凤,郑亚光,朱秀勤等.糖尿病患者跌倒及其危险因素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4,10(39):730-734
[8] 杨丽.37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内科,2014,1(9):108-109
[9] 汪丽丽,黎蔚华,林仲秋等.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与跌倒发生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7):4984-4985
[10]冯志仙,黄丽华,胡斌春. 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分析.中华护理杂
志,2013,48(4):323-327
[11]覃朝晖,于普林,朱晓平等.北京市城市社区1512名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7):579-582
[12]徐巍,苏迅,熊亚茸等.服药数量与跌倒的相关性研究.护理研究,2015,29(5):1726-1727
[13]范宝华,王秀平.老年人的跌跤问题及护理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8(2):24
[14]程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探讨.上海护理,2007,7(3):21-23
[15]姜旭雯,陈影影.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国内外医学护理学分
册,2001,21(8):347-349
[16]石婧,陶永康,周白瑜等.北京市某社区老年人多次跌倒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随访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10):967-969
[17]周园,李凌,曹晓文.老年病人对预防跌倒的认识及依从性调查分析.护理学杂
志,2013,28(17):37-39
[18]李金容.土家族摆手舞联合磁脉冲刺激对高龄老年人行走及平衡能力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6(35):3413-3414
[19]刘晓云,高静,柏丁兮等.八段锦对社区老年人跌倒效能的影响研究.护理研究,
2015,29(1):90-93
[20]康丰娟,杨丽娟,齐亚平等.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步态与平衡训练预防跌倒的效果研究.护理学报,2015,22(8):46-48
[21]张海荣,王丽萍.脑血管病患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的安全护理.护士进修杂
志,2013,28(10):903-904
[22]崔妙玲,应燕萍,彭雪娟.96例住院患者跌倒的根本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国护理管
理,2012,13(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