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的应用进展
影像学进展报告范文

影像学进展报告范文引言:影像学作为医学中的重要学科领域,通过利用各种先进的成像技术,如X射线、CT、MRI等,对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诊断、治疗及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影像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取得了诸多重大进展,本文将就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X射线技术的进展X射线技术是最早应用于临床医学的成像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X射线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现代X射线影像设备的分辨率更高、成像速度更快,给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准确、更全面的影像信息,并且降低了病人接受检查的辐射剂量。
此外,利用数字化影像处理技术,医生们能够更加精确地识别疾病,提前做出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效果。
二、CT技术的进步与应用CT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通过利用大量X射线扫描遗脏器的断层图像,得到人体内部结构的三维信息的成像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CT扫描的速度和分辨率都有了重大进步。
许多新的CT技术,如螺旋CT、多层次CT等的出现,使得检查时间更短,图像质量更优,进一步提高了早期疾病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三、MRI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MRI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通过利用磁共振技术产生图像,观察和分析人体组织或器官结构与功能的一种影像学方法。
近年来,MR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由于其无辐射、非侵入性的优势,MRI扫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X射线和CT扫描,在诊断各种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另外,MRI技术还广泛应用于脑科学研究、神经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领域。
四、PET-CT联合技术的重要发展PET-CT联合技术是一种结合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成像技术。
通过测量和记录人体内放射性示踪剂的信号分布,结合X射线CT影像,可以实现疾病灶的早期诊断和定位,进一步提高疾病的检测率和诊断准确性。
无损检测领域中射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无损检测领域中射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射线检测是无损检测的重要分支,在各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它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本文向您简单介绍一下射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射线检测技术的应用射线检测技术是利用射线(X射线、射线、中子射线等)穿过材料或工件时的强度衰减,检测其内部结构不连续性的技术。
穿过材料或工件的射线由于强度不同在X射线胶片上的感光程度也不同,由此生成内部不连续的图像,从而实现对材料的无损检测。
(1)早期使用在石油工业.分析钻井岩芯。
(2)在航空工业用于检验与评价复合材料和复合结构。
评价某些复合件的制造过程。
也用于一系列情况下样件的评价;这种检测与评价过程,大大简化了取样破坏分析过程。
(3)检测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这样的射线系统使用电子直线加速器X射线源,能量高迭25MeV,可检验直径达3m的大型同体火箭发动机。
(4)检验小型、复杂、精密的铸件和锻件,进行缺陷检验和尺寸测量。
(5)检查工程陶瓷和粉末冶金产品制造过程发生的材料或成分变化,特别是对高强度、形状复杂的产品。
(6)组件结构检查。
2.射线检测技术的发展(1)数字射线照相技术时代。
1990年,R.Halmshaw和N.A.Ridyard在《英国无损检测杂志》上发表题为“数字射线照相方法评述”的文章,在评述了各种数字射线照相方法的发展之后认为,数字射线照相时代已经到来。
近年来射线检测技术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射线检测。
射线层析检测和实时成像检测技术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即使常规胶片射线照相技术,也在采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
(2)今后重点应用的技术。
1994年HaroldBerger在美国《材料评价》发表的“射线无损检测的趋势”中提出,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和21世纪的初期,下列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①数字X射线实时检测系统在制造、在役检验和过程控制方面。
②具有数据交换、使用NDT工作站的计算机化的射线检测系统。
X射线相干散射成像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20 06年 4月
·综 述 ·
北 京生 物 医学工程
BeijingB iomedicalE ngineering
Vol.2 5 No.2
Apr. 20 06
X射线相干散射成像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刘太辉,,2,, 宋建中, 刘景鑫4 王忠厚, 韩广良3
摘 要 X射线相干散射在医学中的应用是当前的一个极有前途和极富挑战性的课题。本文概述了 X射线
布拉格方程描述 :
前正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在 X射线穿过人体的时候 ,相
2d si n g = nA (1 ) 对 人 射 方 向的前向小角度范围内除了透射线以外 ,主要是
式中,几是参与衍射的单色射线的波长;d是不同原子平 相干散射。对于 X射线透射吸收成像方式 ,这些散射线会
[Ke y W o rdsl co here ntsc atter d ifra ctione nhancedim aging(DEI) coh ere nts c atterco mputedto mography( CS CT)
bonem inerald ensity( BMD)
X射 线 的 相干散射 (X-rayc oherentsc ater)就是指X射
线的衍射 ,又称为 X射线的弹性散射,有些文献 中称为 X 射线前向小角度散射。劳厄 (Maxv onL ane)发现了 X射线 的衍射现象,在 1912年人们第一次获得了 X射线的相干散 射图像 ,那是对铜的晶体结构成像。X射线相干散射技术 可以用来检测分子和超分子结构的类型。所 以在对物质的 晶体结构进行分析时 ,X射线相干散射是一种有效 的方法。
生折射作用。当分析器失调 (从 反 射率 的峰值偏 离)时 , 会反映出由于密度 、厚度和物质成分变化而产生 的折射线
x射线衍射发展史

x射线衍射发展史x射线衍射是一种通过射线的散射效应来观察物质结构的方法。
它的发现和发展为理解原子和晶体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探索x 射线衍射的发展史,从草创阶段到现代应用的多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发现x射线x射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当时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在进行关于阴极射线的实验时偶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射线。
伦琴将阴极射线管罩上了厚纸板,发现在荧光屏后依然能够看到一种暗淡的光。
这种无法被纸板阻挡的射线后来被称为x射线。
二、初期研究与实验随着x射线的发现,科学家们开始对它进行探索。
1896年,另一位科学家康拉德·威廉·伦琴发现x射线能够通过人体并对感光板产生影响。
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对于x射线对人体健康的关注。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科学家们开始研究x射线的特性,包括它的折射、散射和吸收等。
这些实验为后来的x射线衍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布拉格的贡献20世纪初,威廉·劳伦斯·布拉格和他的儿子威廉·亨利·布拉格对于晶体结构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发现,当x射线通过晶体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布拉格父子利用数学公式和实验观测数据,确定了x 射线衍射的关键条件,并提出了布拉格方程。
布拉格方程描述了入射光束与晶体晶面之间的角度关系,从而使得晶体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进行分析。
布拉格的贡献为后来的晶体学和材料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为他们赢得了19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四、晶体结构的解析布拉格的发现在晶体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通过x射线衍射,科学家们能够分析晶体的结构,测量晶胞常数和晶面间距,并推断出原子的排列方式。
在20世纪早期,x射线衍射技术在矿物学和金属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科学家们利用x射线衍射确认了钻石和金刚石的晶格结构,并探索了其他宝石的特殊性质。
随着仪器和技术的不断发展,x射线衍射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
X射线无损检测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X射线无损检测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摘要:X射线无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产品缺陷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我国各类产品及材料的质量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效用。
在以后的产品材料检测中,应尽量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由此使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实现自动化,进而提高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水平,为我国的材料检测提供更优质的技术支撑,并同时对材料质量进行高效管控。
关键词:X射线;无损检测;应用1X射线无损检测原理当辐射入射在物体表面上的时候,物质原子和入射光子便会产生相互作用,这时射线强度会因吸收、散射等原因而不断被弱化。
强度降低程度完全与材料衰减系统和穿透厚度有较大的关系。
如被穿透物其存在局部缺陷,而其与构成缺陷类的材料相比衰减系统是存在差别的,局部区域与相邻区域间所形成的透过射线强度会各有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通过这些差异性可以判定所检测的物体是不是存在缺陷。
射线穿透过被检测对象以后,由此生成一幅射线强度分布潜像。
在被检测对象背面安放一个检测仪,可获得此潜像的投影,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以后,便能够将潜像转变成人肉眼能够看到的一幅二维平面图。
2X射线无损检测方法分类2.1 X射线照相法X射线在穿透被照对象时,存在缺陷的位置其吸收射线的能力和基体都是有所不同的,例如:空隙中有空气那么其射线吸收能力会比基体吸收能力低很多,因此,无缺陷位置处的X射线强度比有缺陷位置处的射线强度低。
对于存在缺陷的位置需要使用更多X射线粒子,由此造成在X射线胶片上产生黑度面积非常大的一幅缺陷图。
缺陷检测最终结果与被检材料的性质、缺陷的厚度有较大的关系。
2.2 实时成像检测借助真空管中的X射线敏感荧光屏将无法看到的X射线图转化成可见的光子图像,之后借助光电阴极把可见光子转变成与之相适的电子,再利用数千eV电压来对电子进行加速,同时将其聚焦在荧光显示屏上,最终形成经过好几十倍增强后的可见光图像。
然而通过图像增强器所输出的可以人肉眼看到的光图像是无法直接用来观察的,必须用摄像机将经由图像增强所形成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之后利用电缆将图像传送至计算机系统当中,同时对图像做相应的处理以后再上传到显示器屏幕上,以让检测人员可以对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2]。
X射线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X射线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X射线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的方法。
自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这一技术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改进,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X射线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一、基本原理X射线技术利用了X射线的特性,通过机器产生的X射线束穿过人体,然后被感光器件接收。
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密度和对比度,进而生成影像。
这些影像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多种疾病。
二、常见应用1. 骨骼检查:X射线技术在骨骼检查方面应用广泛。
它可以帮助医生检测骨折、骨髓炎、骨肿瘤等骨骼相关疾病。
通过X射线影像,医生可以判断骨骼的完整性和异常情况,从而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2. 肺部检查:X射线技术也被用于肺部检查,如胸透。
通过胸透可以检测肺发生的异常情况,比如肺炎、肺结核、肺气肿等。
X射线影像可以显示肺部的结构和异常情况,帮助医生进行初步诊断。
3. 腹部检查:腹部X光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腹部诊断方法。
通过腹部X射线影像,医生可以了解腹部内脏器官的位置、大小和形态,辅助诊断包括胃溃疡、胆囊结石、肾结石等在内的多种疾病。
4. 乳腺检查:乳腺X射线检查也被广泛运用于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
乳腺X射线照片可以显示乳腺组织的密度和钙化灶,帮助医生发现乳腺肿块、乳腺癌等问题。
5. 牙科检查:X射线技术在牙科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牙科X射线影像,牙科医生可以检测蛀牙、牙根残留情况以及其他牙齿相关问题,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三、优势与风险X射线技术在医学诊断中具有许多优势,如高效、快速、非侵入性等。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使用X射线会有一定的风险。
长期的、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可能会增加癌症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X射线技术时,医务人员应该严格掌握剂量控制和防护措施,以减少潜在的风险。
结论X射线技术在医学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X射线影像,医生可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许多疾病,为病人提供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案。
放射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与进展

放射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与进展放射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科学,它通过使用X射线、核磁共振、超声波等技术诊断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放射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
本文将介绍放射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一、放射学的诊断应用1. 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是放射学最常见的应用之一,它可以用于检查骨骼、胸腔、消化系统等多个部位的异常情况。
通过X射线,医生可以观察骨骼的变化、检测肺部疾病,甚至发现某些肿瘤。
近年来,数字化X射线技术的发展使得图像更加清晰,辐射剂量更低,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2. CT扫描CT扫描是通过多次连续拍摄X射线图像,然后由计算机生成横断面图像,以获得更具体的解剖结构信息。
它可以用于检查脑部、腹部、盆腔等多个部位的异常情况,对于早期发现肿瘤、血管病变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革新,CT扫描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同时还可以进行三维重建,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3.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详细的人体组织图像。
相比于X射线和CT扫描,MRI更适合检查软组织,如脑部、脊柱、关节等部位的异常情况。
MRI具有较高的解剖分辨率和对组织病理改变的敏感性,对于早期诊断肿瘤、评估神经系统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4. 乳腺X线摄影和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和乳腺超声是乳腺癌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手段。
乳腺X线摄影通常通过钼靶、数字化乳腺X线等技术进行,可以检查乳房组织中的结节、钙化等异常情况。
乳腺超声搭配乳腺X线摄影可以提高对乳腺病变的发现率,对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二、放射学的治疗应用1.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照射肿瘤细胞,以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的方法。
它可以作为独立的治疗方式,也可以与手术、化疗等联合应用。
放射治疗对于肿瘤的控制和术后预防复发非常重要,尤其对于一些难以手术切除的肿瘤具有独特的疗效。
2. 核素治疗核素治疗是一种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照射或内部摄取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X射线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X射线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X射线是一种具有高能量的电磁辐射,在人类自然科学历史上,这种电磁辐射已经有着相当辉煌的成就,尤其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上。
X射线成像技术是以X射线为能量源进行图像成像的方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合。
本文将探讨X射线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
一、X射线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X射线的发现可追溯到1895年,当时德国的物理学家Wilhelm Conrad Roentgen发现一种未知的辐射,他在研究光电现象的过程中,意外观察到一种具有穿透力且能照亮人体骨骼的辐射。
那时Roentgen还无法理解这些辐射的行为和影响,但他发现这种辐射可以形成影像,并且可以用于医学诊断。
20世纪初,X光片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不久之后,医学界开始研究如何更好地应用X射线成像技术,拍摄高度清晰的骨骼和身体内脏的照片。
当时的X光片可以显示出软组织和骨骼的轮廓,但是处理时间较慢,无法提供更详细的结构信息。
20世纪50年代末期,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技术被发明,这是一种基于X射线成像的技术。
CT扫描通过旋转测量的方式,将获取的信息进行计算并建立出图像。
这使得医学家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人体结构和器官的内部组织,识别和诊断离散病变以及过程性病变。
21世纪初期,数码平板检查设备及数字影像存储技术的出现,标志着X射线成像技术的新一轮发展,此时它在诊断技术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医疗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二、X射线成像技术的应用场景1、医学应用在医学中,X射线成像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器官和骨骼,包括识别和确定骨折、MRI图像以外的结构和病变的位置,以及确认肺炎和胃肠道疾病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X射线成像技术可以生成高清晰度的图像,如CT扫描和数字化X射线。
CT扫描能够显示器官切片图像,可以识别肿瘤和异常肿块。
数字化X射线具有比传统X光片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2、安检应用X射线成像技术在机场安检等场合也有广泛的应用。
软X射线的应用及发展

软X射线的应用及发展软X射线(Soft X-ray)是一种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的X射线。
这种X射线的波长范围约为0.1-10纳米,能量范围为0.12-1.24千电子伏特(keV)。
软X射线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和成像分辨率,因此在生物医学、材料科学、能源及环境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软X射线的应用及发展。
1. 生物医学应用软X射线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生物分子的结构分析,如蛋白质、DNA以及RNA等。
通过软X射线衍射和成像等技术,可以确定生物分子的结构信息,深入了解生物分子的机理及功能。
此外,软X射线还可以用于医学诊断,如探测轻元素和有机物分布等。
2. 材料科学应用软X射线在材料科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分析材料的电子结构、表面性质及微观结构等。
通过软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反射等技术,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表面活性。
同时,软X射线还可以用于材料的制备和加工,如纳米材料的制备、表面改性等。
3. 能源及环境应用软X射线在能源及环境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及性能分析,以及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等。
此外,软X射线还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如水污染物中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的分析和监测等。
4. 软X射线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软X射线的应用和研究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入。
近年来,随着天文望远镜的发展,人们对于宇宙中黑洞、星系、行星等物质的研究不断深入,软X射线也逐渐成为研究这些天体物质的重要工具。
此外,随着软X射线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硬件、软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科学家们也不断寻求新的方法来提高软X射线光束的亮度和空间分辨率。
总之,软X射线作为一种非常有用的科学工具,在生物医学、材料科学、能源及环境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软X射线的应用和研究也将会更广泛、更深入。
X射线衍射在材料分析测试中的应用

X射线衍射技术在材料分析测试中的应用摘要:X 射线衍射分析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材料分析方法, 在众多领域的研究和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介绍了X 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从物相鉴定、点阵参数测定、微观应力测定等几方面概述了X 射线衍射技术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1 X射线基本原理由于X 射线是波长在1000Å~0. 01Å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 常用的X 射线波长约在2. 5Å~ 0. 5Å之间, 与晶体中的原子间距( 1Å )数量级相同, 因此可以用晶体作为X 射线的天然衍射光栅, 这就使得用X射线衍射进行晶体结构分析成为可能。
当X射线沿某方向入射某一晶体的时候, 晶体中每个原子的核外电子产生的相干波彼此发生干涉.当每两个相邻波源在某一方向的光程差(Δ)等于波长λ的整数倍时, 它们的波峰与波峰将互相叠加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强, 这种波的加强叫做衍射, 相应的方向叫做衍射方向, 在衍射方向前进的波叫做衍射波。
Δ= 0的衍射叫零级衍射, Δ = λ的衍射叫一级衍射, Δ = nλ的衍射叫n级衍射. n不同, 衍射方向也不同。
在晶体的点阵结构中, 具有周期性排列的原子或电子散射的次生X射线间相互干涉的结果, 决定了X射线在晶体中衍射的方向, 所以通过对衍射方向的测定, 可以得到晶体的点阵结构、晶胞大小和形状等信息。
晶体结构= 点阵+ 结构基元, 点阵又包括直线点阵, 平面点阵和空间点阵. 空间点阵可以看成是互不平行的三组直线点阵的组合, 也可以看作是由互相平行且间距相等的一系列平面点阵所组成. 劳厄和布拉格就是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出发, 研究衍射方向与晶胞参数之间的关系。
伦琴发现X射线之后, 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首先根据X 射线的波长和晶体空间点阵的各共振体间距的量级, 理论预见到X 射线与晶体相遇会产生衍射现象, 并且他成功地验证了这一预见, 并由此推出了著名的劳厄定律。
医学成像技术进展和临床应用前景

医学成像技术进展和临床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成像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医学成像技术通过使用不同的物理原理,如X射线、磁共振、超声波和放射性同位素等,可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疾病和病变。
近年来,医学成像技术在图像质量、分辨率、灵敏度和可靠性上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准确、更有效的手段。
一种常见的医学成像技术是X射线成像。
X射线成像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质,可以形成人体内部的影像。
传统的X射线成像由于辐射量较大,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然而,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CT)技术的引入,X射线成像的应用变得更加安全和可靠。
DSA是一种介入性的诊断技术,通过注射造影剂和X射线检查,可以观察血管内部的病变情况。
而CT则可以在扫描过程中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用于检测内部器官是否有异常。
另一种常见的医学成像技术是磁共振成像(MRI)。
MRI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频谱对人体组织进行成像。
相比于其他成像技术,MRI具有无辐射、无创伤、对人体无害的优势。
近年来,MRI在图像质量和分辨率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高场强的MRI设备可以提供更高的图像分辨率,从而更准确地观察人体组织的细节。
此外,MRI技术的快速扫描和功能性成像技术的引入,也为临床医学提供了新的应用前景。
例如,MRI可以用于观察脑部活动,从而帮助诊断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如癫痫和帕金森病。
超声波成像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声波的传播和反射来制作图像。
超声波成像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妇科、产科和心血管学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步,超声波成像在图像质量和分辨率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超声波成像不需要使用任何辐射,对人体无损伤,适用于孕妇和婴儿等特殊人群。
此外,超声波成像技术的结合应用,如超声弹性成像和三维超声成像等,也为临床医学提供了更多的诊断手段。
放射性同位素成像是一种核医学技术,通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追踪剂,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代谢和生物活动。
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宽可达到3~5个数量级,尤其是使用激光做激发光源时效果更佳。
2 X 射线荧光光谱法的特点正常情况下,因其自身的特殊优势,X 射线荧光光谱法会作为物质成分分析的主要方式。
X 射线荧光光谱法不会因受到化学方面的影响而被左右,将X 射线荧光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进行比较,除氢元素之外,X 射线荧光光谱法可以比较容易的进行定量分析的矫正,可以克服基体吸收和增加效应,所以,谱线较为简单,受到的干扰也相对较少[3]。
从另一角度来讲,X 射线荧光光谱法不存在连续X 射线光谱,与原级X 射线发射光谱法相比,以散射线为主构成的拥有本底强度小的特征,谱峰和本底的对比表现出了较高的灵敏度,而且操作也相对简单,能够适应各种固态及液态样品的检测,可以更好的完成自动化的分析过程。
而且样品的击发过程中能够保持本性特征,强度测量有较好的再现性,更加适合无损分析的方式。
3 X 射线荧光光谱法的应用3.1 物质成分分析方法物质成分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只有定型和半定量分析符合野外和实际分析的条件,而且使用便携式X 射线荧光分析仪就可以达到规定的要求。
定量分析主要包含了实验校正法以及数学校正法,在以往的发展历程中,定量分析大多运用在构成比较简洁的物料方面的数学校正法,因其发展迟缓,实验校正法在市场中被大规模运用。
在后续的发展中,自动化仪器及计算机化程度帮助了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式发展,开始广泛使用数学校正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分析大量不同的对象,还可以进行有效计算,更正不同原因对分析结果形成的影响。
0 引言X 射线荧光光谱法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在当年的11月份第一次观察并发现出了X 射线,所以X 射线在世界许多国家被称为伦琴射线。
随后在1923年时,相关科研人员利用X 射线发现了一些较为新奇的化学元素,开启了X 光谱射线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趋势,因那时的资源条件有限,不能进行大规模运用,但是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在1948年时,美国就已经研发出了X 射线光谱仪,直至1965年作用于X 射线探测的仪器正式诞生,X 射线荧光光谱法也随着进行发展。
XRD荧光衍射的工作原理

并且吸收是造成强度衰减的主要原因。
X射线的散射
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的波长和频率一致, 位相固定,在相同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 相干条件,故称为相干散射。
不相干散射,是因散射线分布于各个方 向,波长各不相等,不能产生干涉现象。
特征X射线的产生机理
❖ 处于激发状态的原子有自发 回到稳定状态的倾向,此时 外层电子将填充内层空位, 相应伴随着原子能量的降低。 原子从高能态变成低能态时, 多出的能量以X射线形式辐 射出来。因物质一定,原子 结构一定,两特定能级间的 能量差一定,故辐射出的特 征X射波长一定。
4.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采用连续X射线照射不动的单晶体
❖ 连续谱的波长有一个范围,从λ0(短 波限)到λm。右图为零层倒易点阵以 及两个极限波长反射球的截面。
❖ 大球以B为中心,其半径为λ0的倒数; 小球以A为中心,其半径为λm的倒数。 在这两个球之间,以线段AB上的点为 中心有无限多个球,其半径从(BO)连 续变化到(AO)。凡是落到这两个球面 之间的区域的倒易结点,均满足布拉 格条件,它们将与对应某一波长的反 射球面相交而获得衍射。
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是无法分辩的。要分辨X射线的光栅 也要在埃的数量级才行。
人们想到了晶体。因为晶体有规范的原子排列, 且原子间距也在埃的数量级,是天然的三维光栅。
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两次实验后终于做出 了X射线的衍射实验。
X射线 晶体
劳厄斑
晶体的三维光栅
2 X射线的产生
X射线的产生: X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粒子与某种物质相撞击后猝然 减速,且与该物质中的内层电子相互作用而产生 的。
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及展

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及展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及展望在医学领域中,医学影像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它通过使用各种影像设备和技术,如X射线、超声波、CT扫描、MRI和PET扫描等,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病情的监测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医学影像学的进展与展望进行分析。
首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学的技术手段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传统的X射线照相技术已经应用了几十年,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X射线影像的质量和分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此外,CT扫描、MRI和超声波成像等技术的出现,使医生能够准确地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器官,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例如,CT扫描技术可以提供清晰的三维图像,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肿瘤、感染和损伤等疾病。
MRI技术则可以通过对人体内部磁共振信号的测量,获得高分辨率和对比度的图像,对于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其次,医学影像学的进步也加速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传统的疾病诊断主要依赖于症状和体征的观察,但这种方法对于早期病变的发现往往不够敏感。
而医学影像学可以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病变,从而帮助医生及时制定治疗方案。
例如,乳腺X线摄影和乳腺超声检查已成为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通过这些影像学技术,医生可以准确地检测到乳腺癌的发生,提前进行治疗。
此外,医学影像学还可以帮助预防疾病的发生。
例如,心脏CT扫描可以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再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学正迎来一个新的机遇。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算法,对海量的医学影像进行分析和识别,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
例如,一些研究已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大量的肺部CT图像训练模型,实现对肺癌的自动识别和分析。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提高医学影像学的处理速度和效率。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算法,医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分析和处理影像,节省时间和成本。
X射线衍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X射线衍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X射线衍射是一种利用X射线穿过晶体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的技术。
它主要基于莱布尼茨的干涉与衍射理论,通过利用X射线的特性对晶体进行研究和分析。
自X射线的发现以来,X射线衍射技术在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X射线衍射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德国物理学家馬克斯·香克提出了X射线的干涉与衍射理论。
之后,英国物理学家劳厄尔和布拉格父子独立地对X射线衍射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X射线衍射的几何学原理,即著名的布拉格方程。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X射线衍射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中期,X射线衍射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对于晶体的结构分析,X射线衍射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通过测量X射线的干涉与衍射图案,可以推断出晶体的结构信息,包括晶胞参数、晶胞对称性和晶体中原子的排列方式等。
这种方法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促进了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此外,X射线衍射技术还可以用于分析材料的成分。
通过测量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以判断样品中所含的元素种类和相对含量。
这对于材料的品质控制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X射线衍射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陶瓷材料、聚合物材料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
此外,X射线衍射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
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都具有一定的晶体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可以解析其三维结构信息。
这对于理解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X射线衍射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测定药物与靶蛋白相互作用的晶体结构,可以设计出更加有效的药物分子。
总之,X射线衍射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和研究工具,已经在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X射线衍射技术将会在更多领域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
影像学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与进展

影像学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与进展一、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学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将探讨影像学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与进展,从X射线、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X射线骨科影像学X射线是最常用的骨科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
它可以快速、低成本地检测骨折、骨质疏松和关节脱位等病变。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医生可以通过影像软件对X射线图像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测量。
此外,X射线在导引手术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医生可以通过X射线引导手术器械准确定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三、CT扫描在骨科领域的应用CT扫描可提供更高分辨率和更详细的骨骼图像。
它可以用于检测复杂骨折、关节疾病和骨肿瘤等病变。
同时,CT扫描也可以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生成精确的骨骼模型,为手术规划和导航提供指导。
此外,CT扫描在评估关节置换假体的松动和感染等并发症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四、影像学在脊柱骨科中的应用脊柱骨科是骨科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MRI是评估脊柱疾病最常用的影像学手段。
MRI通过显示软组织结构和脊柱神经的位置,可帮助医生诊断椎间盘膨出、脊柱肿瘤和脊髓损伤等疾病。
此外,MRI还可以用于评估脊髓功能状态、术前规划和手术后随访。
五、PET在骨科领域中的发展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是一种核医学影像学技术,最早用于肿瘤诊断。
然而,近年来,PET在骨科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PET可用于评估骨肿瘤、骨髓炎和骨骼转移等疾病。
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PET可以提供一种非常敏感和特异的方法来检测骨转移和炎症活动,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六、结论影像学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与进展为医生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诊断手段,并在手术规划和治疗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X射线、CT扫描、MRI和PET等多种影像学技术的综合应用将进一步推动骨科领域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像学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x线摄影的技术进展与临床应用

DTS和CT的比较
缺点: 总体来说体层摄影技术无论从图像的密度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还是其后处理功能还无法与CT扫描技术相比。 优势: 1. 一次扫描,可重建出任一层面图像,约5秒。 2. 辐射剂量比较低一次扫描0.7mSv。 3. 受金属伪影干扰较小,适合金属植入物术后的检查。 4. 体位不受限制,可以进行立位等负重体位的检查。 5. 空间分辨率高。 6. 便宜。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末期,传统X线检查技术发展到了鼎盛 时期,在医学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R与DR检查技术的发展
1981年——富士胶片公司研制成功IP板 1982年——CR正式发布 CR利用成像板取代传统屏-胶系统,利用荧光体发光(PSL) 特性,通过激光扫描,读取信息后,再经A/D转换器转换成 数字信号,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像。
【标准影像显示】 1.图像包括全部鼻骨 2.鼻骨呈侧位显示 3整个鼻骨清晰显示
4.下颌骨后前位(PA mandible)
【体位】受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 两肘弯曲,两手放于头两侧,前额紧贴 台面,下颌内收,听眦线垂直于台面, 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台面并与台面中 线重合。
【适应症】外伤;肿瘤和囊肿; 下颌骨炎症性病变;下颌骨发育 畸形
XR650
Sonialvision safire17变
Courtesy: University of Chicago
Courtesy: University of Chicago
CAD 系统提供更多的有关病变的性质、部位、和范围的信息
动态DR
定义:全数字化透视摄影一体系统,既拥有数字 化静态图像采集,又拥有数字化动态图像采集。
各种探测器的DQE对比
普通X线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评价
优点:X线曝光剂量小,有利于X线防护 量子检测效率高 空间分辨力高
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

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近年来,各种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而且还能为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
一、医学影像技术的种类及应用1. X射线X射线是一种常见的影像技术。
它可以产生大量的图片,并能够显示人体内部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在临床上,X射线常被用于诊断骨折、肺部疾病、胸腔感染等疾病。
2. CTCT是一种高级的影像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检测人体内部的器官、骨骼、血管等。
在临床上,CT常被用于肺部、头部、腹部等部位的检查,可以更早地发现疾病。
3.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三维影像,并能够显示各种软组织的结构,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
在临床上,MRI主要应用于脑部、胸部和骨骼部位的检查。
4. PETPET技术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追踪生物体内分子和物质互动以及代谢过程的产物的方法,可以了解分子水平上在人体内部的代谢情况。
在临床上,PET主要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预测肿瘤治疗的有效性,评估肿瘤的进展等方面。
5. 超声超声是一种常规的无损检查,可以通过高频声波探测人体内部的组织和器官。
在临床上,超声主要应用于孕妇的孕期检查、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的检查。
二、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进展1. 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也出现了诸多新进展。
AI技术可以快速、精准地对影像进行分析,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比如,一个名为“深度医疗”的项目利用了AI技术来帮助医生识别肿瘤。
此技术还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跟踪肿瘤的发展,并为患者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
2.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医学影像的数据,将影像重建成一个三维模型。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直观地了解想要治疗的的部位。
比如,在牙齿修复方面,医生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为患者制作出逼真的牙冠,从而精确地重建受损的牙齿。
三、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前景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X射线光谱学

X射线光谱学X射线光谱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和组成的科学方法,通过分析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和吸收来获取有关样品的信息。
它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也在生物学、化学、地质学等多个学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X射线光谱学的原理、应用以及一些相关的研究进展。
一、原理X射线光谱学的原理基于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
当X射线入射到物质上时,会发生散射、衍射以及吸收等现象。
其中,衍射是通过物质晶格结构产生的,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
而吸收则能够提供有关物质组成和原子状态的信息。
二、X射线光谱仪X射线光谱学需要借助专门的仪器设备,即X射线光谱仪。
典型的X射线光谱仪由X射线源、样品台、衍射元件和检测器组成。
X射线源产生高能X射线,样品台用于放置待测样品,衍射元件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元件,检测器则用于测量散射和吸收现象。
三、应用领域1. 材料科学:X射线光谱学在材料科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结构分析、相变研究、缺陷分析等。
例如,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可以确定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为新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基础数据。
2. 生物学:X射线光谱学在生物学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X射线吸收光谱分析,可以揭示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和空间结构,从而深入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为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指导。
3. 化学:化学反应的机理研究和催化剂的制备都离不开X射线光谱学。
通过X射线测量反应物和产物的吸收谱,可以确定反应物和中间体的结构,揭示反应的机理和速率。
同时,X射线光谱学也可用于催化剂的研究和表征,为高效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依据。
四、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X射线光谱学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近年来,人们致力于提高X射线光谱的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开发出了更先进的光谱仪器和技术。
例如,面向纳米材料的X射线光谱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以实现对纳米颗粒的高分辨率表征和成分分析。
此外,与其他分析技术的结合也为X射线光谱学的应用拓展了新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射线的产生和性质导论⏹1901 伦琴(Roentgen) 发现X射线(1895)⏹1914 劳厄(Laue)晶体的X射线衍射⏹1915 布拉格父子(Bragg) 分析晶体结构⏹1917 巴克拉(Barkla) 发现元素的标识X射线⏹1924 塞格巴恩(Siegbahn ) X射线光谱学⏹1927 康普顿(Compton等六人) 康普顿效应⏹1936 德拜(Debye) 化学⏹1946 马勒(Muller) 医学⏹1964 霍奇金(Hodgkin) 化学⏹1979 柯马克和豪森菲尔德(Cormack/Hounsfield)医学⏹1981 塞格巴恩(Siegbahn) 物理X射线产生⏹固体靶源X射线管转靶焦点和辐射谱(Kramer Law)连续谱I(E) = P0KZn(E0-E)/E0I(E) - IntensityE – x-ray energy(Delta= 1eV) W/eVK - constantP0 – incident power (W)Z - target atom numbern 1E0 – incident electron energy(KeV)特征谱I(E)=BN(Z)F(x)(E0-Ec)mB – ConstantF(x) – Target material Cons.Ec – Critical energy同步辐射同步辐射(合肥)实验大厅(Hefei)Hefei 电子储存环800MeV电子储存环 北京同步辐射实验室(BSRF)BSRF (Beijing)同步辐射和谱分布SR辐射的能量和功率(Larmor formula) (per e-, per run)v – Electron velocityc – Light velocity- Magnet radiuse – electron chargeE – Electron energym – electron massIn practical units, E - GeV, - m, B – kG, Beam, current I – A总辐射功率(magnet length L)功率谱分布(Integrated to all angle)实用单位:功率角分布( intgrated to all wavelength)等离子体源Fe 等离子体源Z-压缩气体等离子体源气体等离子体辐射的X射线谱几种源的谱比较X射线的性质 X射线的吸收Line absorption coefficientMass absorption coefficientAtom absorption coefficientMol absorption coefficientPhoto absorption section重要!!1.对混合物和化合物2.对连续X射线μ/ρ, λ和Z 的关系- Bragg-Pierce 定律吸收限和跳跃比X射线光学1.反射光学a)平晶b)弯晶c)多层膜2.衍射光学a)晶体b)波带板c)光栅3.吸收a)吸收片X射线反射镜1.折射率:δ - 折射因子β - 衰减因子2.反射率:单晶X射线光学1.材料:Si,Ge, Crystal2.形状:平晶,弯晶,球面柱面,环面,超环面3.应用:单色器,成像柱面镜毛细管X射线透镜X射线波带板X射线探测器正比计数器**NaI(Tl)闪烁探测器**Si(Li)探测器**Ge(Li)探测器Si PIN探测器**Ge PIN探测器**多(单)丝室X射线CCD微多道板G-M计数管电离室胶片,荧光屏X射线衍射(XRD) Debye 法同步辐射(SR)XRD装置(BSRF)Laue 法扩展的X射线吸收边(EXAFS)XANES:30 –40eV光电子多重散射EXAFS:大于40eV光电子/散射波干涉X射线形貌(白光形貌和双晶形貌)X射线形貌图X射线成像(XRI)层析术(吸收)显微术(吸收)全息术(衍射)减法造影(吸收)其它⏹扫描X射线显微镜装置⏹X射线显微术实验站⏹显微图⏹造影装置⏹兔耳造影(注入BaFBr)X射线小角散(XRS)X射线光刻(XRL)X-ray 掩膜(mask)掩膜⏹X-ray抗蚀剂(resist)分类:光抗蚀剂X射线抗蚀剂电子束抗蚀剂有机抗蚀剂无机抗蚀剂单组分双组分三组分正性抗蚀剂负性抗蚀剂◆单组分基本树脂材料+含卤族元素的光敏感剂◆三组分Novalok 树脂基体提供良好的抗干刻蚀特性对辐射灵敏的组分辐照后吸收光子产生强Bronsted酸阻溶剂对光子不敏感但对酸很敏感正性抗蚀剂正性抗蚀剂的衬度曲线σp = D0σn = D0.7[资料]PMMA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sitive tone, polymer chain scission typeElectron beam, DUV, x-ray and multi-level lithographyBasic Parameters:负性抗蚀剂(EPB, COP, SAR, RAY-PN)负性抗蚀剂的衬度曲线17.0101loglog --⎪⎪⎭⎫ ⎝⎛=⎪⎪⎭⎫ ⎝⎛=D D D D p 0n γγ分辨率光电子和Auger 电子空间分布由Grun 射程描述:mr KeV E E r gp p g μρρ单位:)光子能量(抗蚀剂密度 75.1046.0=λ = 4.5nm (C K α), 0.83nm (Ru L α) 和0.46nm (Al K α)r g = 5nm, 35nm 和65nmX-ray 光刻机(stepper )一些结果抗蚀剂图形抗蚀剂图形⏹LIGA技术1.制作三维立体微结构元件2.X射线光刻技术3.极大高宽比抗蚀剂图形◆LIGA技术使得构造任意形状侧面的微结构集成系统1.结构的尺度可达几百μm2.总体精确度可保证在μm和亚μm量级3.使用的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陶瓷以及它们的组合4.LIGA技术的应用范围复盖各种不同技术领域◆范围微型机械,显微光学,集成光学,传感器和执行机构以及化学医药和生物技术◆特点LIGA技术使微机械元件,微光学元件,微传感器以及微电子学可以集成在单芯片上形成微集成系统,这可以极大地减小整个系统的体积,降低功耗,提高执行速度,对高技术发展和军事工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工艺过程1.第一步(X-ray Lithography)同步辐射X射线通过掩摸辐照到涂在电镀基底上的厚抗蚀剂上进行曝光, 然后对曝光的抗蚀剂显影,形成抗蚀剂图形2.第二步(Electroform Mould)进行电铸,去掉电镀基底和作为图形的抗蚀剂,得到一金属微结构型版3.第三步(Electroform structures)是一个回流铸塑高分子材料过程,即在导电塑料基底上形成电绝缘结构。
最后通过电铸做成金属结构元件工艺过程(1)工艺过程(2) LIGA技术应用微静电电机X射线荧光(XRF)- 元素分析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分析用于环境的监测和净化 X射线荧光(XRF)的产生Kα, βLα, β⏹质子,光子和电子激发的XRF谱⏹荧光产额⏹荧光线系⏹荧光光谱⏹SR-XRF装置固体靶XRF装置⏹SR-XRF环境应用特点◆实验方法1.白光SR-XRF - 简单快速2.单色光SR-XRF –高分辨率3.全反射SR-XRF –高灵敏度◆监测和净化对像1.水源2.土壤3.空气4.生物X射线实验系列化研究⏹近期实验方法的一些进展高原子序数(Rh后面的元素)元素的探测第三代同步辐射源提供更强的硬X射线探测器改用测量范围达到60keV的Ge探测器反射X射线荧光(TR-SR XRF)分析◆全反射的临界角和X射线的波长成正比◆全反射时X射线进入样品的深度为nm量级◆探测限可以达到10-9或10-12g的水平XRF微区分析( -SR XRF)中空毛细玻璃管聚焦X射线透镜⏹SR-XRF用于环境的监测和净化- 我们的一些近期结果样品:采自南极, 青岛海域, 淮河流域, 舟山, 大别山, 合肥, 庐江, 滁州, 巢湖, 凤台等地植物, 动物及化石等共计772个样品近期结果分析方法1.无标样定量分析2.逃逸峰的测量和计算**逃逸峰- 实验结果(植物叶,CoCl2)逃逸峰计算结果3.和峰的测量与计算**和峰- 实验结果(ZnO)主峰/ 和峰的理论值与实验值比较4.植物的SR-XRF谱数据库南极生态环境1.苔藓,地衣和海藻苔藓可生长条件与不同地质相关; 地衣可反映陆地生态系统中新土壤的特性; 海藻则处于海洋生态系统中,它们对陆地和海洋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
2.海豹,贝壳,海鸥和企鹅海洋动物和海鸟是食物链中关键环节,其骨,肉内元素的变化反映了极地气候,地质和生态变迁。
极地植物可做为全球污染指数的稳定的指示样品动物骨元素的变化,与极地食物链和极地环境变迁相关淮河流域(中下游)污染状态1. 沿流向污染重元素含量增高金鱼藻(抗富营养污染植物)产地分布2. 沿流向金鱼藻XFR 谱的元素相对峰强(K 归一)5.0x101.0x101.5x102.0x102.5x103.0x103.5x104.0x104.5x10峰强元素Ti, Mn, Fe, Co含量增加主要是富营养污染(N,P,…)青岛海域污染变化比较不同深度青岛海藻14年元素含量变化,揭示海水(沿岸)污染加重1.样品及生长带a)物理环境影响b)海水污染深度分布2.几种海藻元素含量变化(99年/85年)a)海蒿子–浅层污染(Cr,Fe,Ni,Cu,Zn,As,Pb)b)刺石松–深层污染(Fe,Zn,Sr,Pb) (浅层污染大于深层污染)矿山污染监测◆金鱼藻Fe/Mn峰强比:富营养污染度标识◆植物元素富集特性a)净化空气,水和土壤的植物筛选b)监测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的敏感植物筛1.鸭毛藻对Br的饱和性富集2.海带对I的超富集作用3.海蒿子对As和Sr的超富集4.莲子叶草(叶)对Pb和Hg的富集速率树年轮XRF谱结束语:X射线实验系列化研究⏹X射线技术实验室建设四级体系下的三层次模式科研与教学内容接轨选修与必修有机结合⏹目的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全面的和系统的有关X射线分析和应用的理论和实验的训练,使他们能独立的完成样品制备,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提高其科研能力和素质,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并长远受益。
⏹环境一流大学建设的实施四级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